(考点)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地理台风相关试题及答案

地理台风相关试题及答案

地理台风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台风的生成区域主要位于哪个纬度带?A. 低纬度B. 中纬度C. 高纬度D. 极地答案:A2. 台风在哪个季节最为活跃?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3. 台风的风速达到多少时,可以被定义为超强台风?A. 40米/秒B. 50米/秒C. 60米/秒D. 70米/秒答案:C4. 台风的命名通常遵循什么规则?A. 按照字母顺序B. 按照国家顺序C. 按照年份顺序D. 按照地区顺序答案:B5. 台风眼通常位于台风的哪个部位?A. 中心B. 外围C. 边缘D. 底部答案:A二、多选题1. 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哪些?A. 强风B. 暴雨C. 干旱D. 沙尘暴答案:AB2. 台风预警信号通常包括哪些级别?A. 蓝色B. 黄色C. 橙色D. 红色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台风仅在太平洋地区发生。

()答案:错误2. 台风眼是台风中最平静的区域。

()答案:正确3. 台风的路径是可以准确预测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台风的形成条件。

答案: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海面温度至少26.5℃以上,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大气层结不稳定,有低层扰动,以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 台风预警发布后,居民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居民应采取以下措施:关注官方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准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加固门窗,避免外出,远离危险区域,如有必要,转移到安全地点。

五、论述题1. 论述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巨浪等,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电力中断等问题。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提前做好人员疏散和物资储备,加固沿海设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准备等。

台风高考地理知识点

台风高考地理知识点

台风高考地理知识点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影响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关,也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

对于高考的地理科目来说,了解台风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有关台风的地理知识点,从台风的形成、分类、路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十一世纪以来,台风活动频繁,其灾害性和破坏性也逐渐加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台风的形成过程。

台风起源于热带海洋上的暖湿气团,当海水温度超过26℃时,热带海洋表面的水蒸气开始蒸发,形成暖湿气团。

暖湿气团随着地面水蒸气的上升,逐渐形成对流层中的云团。

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云团开始旋转,并逐渐形成闭合的环流。

关于台风的分类,根据其风速大小,我们可以将台风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等级。

其中,台风是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其最大持续风速可达每小时120公里以上。

此外,根据台风在不同地区的命名规则,我国将台风称为“台风”、台湾称为“颱风”、日本称为“台风”、美国称为“飓风”。

然后,我们来谈谈台风的路径和移动规律。

台风的路径受到气候系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台风主要在中国沿海、东亚地区、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区活动。

根据观测数据,我国每年受到台风影响的地方主要是华南、台湾、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而台风的移动规律一般呈逆时针旋转。

在北半球,台风会顺着副高气旋的顺时针方向移动;而在南半球,台风则会逆着副高气旋的逆时针方向移动。

台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首先,台风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风力和降雨量,导致山洪、泥石流、水灾等灾害。

其次,台风在通行途中还会对海域内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可能导致船只倾覆、失踪甚至沉没。

此外,台风还会对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应对台风灾害,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和防灾措施。

我国设立了专门的台风预警中心,负责实时监测和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并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地区采取防灾措施。

此外,各地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堤防、改善排水系统等,以应对台风造成的水灾。

地理台风知识点及练习题

地理台风知识点及练习题

地理台风知识点及练习题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一种特殊的低气压环流系统。

台风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地理台风相关的知识点,并附上一些练习题供大家学习和检验。

一、台风形成的条件和过程1. 温暖的海洋温度:台风需要尽可能多的水蒸气来提供能量,所以需要温暖的海洋温度作为发展的基础条件。

2. 良好的热带扰动:有利于形成台风的热带扰动包括热带气旋、季风低压等,它们提供了形成台风的基础环境。

3. 利于上升运动的环境:上升运动是台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存在切变线、对流层顶高度增加等条件来提供上升的动力。

二、台风的结构和特征1. 中心区域和眼:台风中心区域气象现象复杂,中心有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眼,眼的直径一般为10-50公里,是相对较为静风的区域。

2. 外围云系:台风中心的周围环绕着数百公里宽的云系,以螺旋状组织成一系列云带。

3. 暴雨和强风:台风伴随着强烈的降雨和狂风,有时还会引发海啸和风暴潮等次生灾害。

三、台风的影响和防御1. 经济影响:台风对农作物、渔业、交通等带来巨大破坏,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 生命安全:台风造成的洪涝、风灾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失踪,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是防御台风的首要任务。

3. 防御措施:台风防御工作包括台风监测预警、疏散转移、加固建筑物等方面。

练习题:1. 台风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一种特殊的什么气旋?2. 台风需要尽可能多的什么来提供能量?3. 台风中心有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什么?4. 台风伴随着强烈的什么和狂风?5. 台风对农作物、渔业、交通等方面带来什么影响?6. 防御台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2. 台风需要尽可能多的水蒸气来提供能量。

3. 台风中心有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眼。

4. 台风伴随着强烈的降雨和狂风。

5. 台风对农作物、渔业、交通等带来巨大破坏。

高一地理必考台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考台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考台风知识点台风是一种猛烈而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

了解台风的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地理必考的台风知识点,包括台风的形成,结构,移动和影响等方面。

一、台风的形成1.热带低气压:台风生成的前提是有大范围的低气压形成,通常发生在热带海洋上。

2.大范围的水汽:温暖的海洋表面蒸发形成水汽,为台风提供了能量。

3.热带漩涡:不断上升的水汽形成了一个气旋,称为热带漩涡。

4.符合一定条件:例如,表面温度高于26℃,大范围的相对湿度超过80%,垂直风切变较小等。

二、台风的结构1.中心眼:台风的中心是一个相对干燥、空气下沉的区域,称为中心眼。

2.风眼壁:中心眼周围是高速旋转的气旋风眼壁,风力最强。

3.螺旋雨带:风眼壁外部是螺旋状的雨云带,呈放射状排列。

三、台风的移动1.受风向影响:台风的移动受到周围风向的影响,通常沿着大气环流向西北方向移动。

2.受地球自转影响:科氏力会使得台风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时逐渐转向,最终以北半球为例,进入到西风带或东风带。

四、台风的影响1.狂风暴雨:台风带来狂风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

2.风暴潮:台风过程中,中心的低气压使得海水堆积,形成风暴潮,可能引发海水倒灌和海堤决口等灾害。

3.洪涝灾害:大量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引发洪涝灾害,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4.水库溃坝:尤其对于一些存水量较大的水库,台风可能导致溃坝事故。

5.经济影响:台风带来的破坏对当地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需要大量的重建和修复。

结语台风是一种猛烈而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了解台风的形成、结构、移动和影响等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的学习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台风知识,在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自身安全方面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学案微专题台风(一)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学案微专题台风(一)

微专题台风(一)2024届高三地理【台风知识点】1.台风: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其中心风力超过12级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2.分布地点: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主要发生在南北纬各520°之间,尤其在1020°之间占65%。

它在西太平洋地区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东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称为飓风。

2.台风结构:3.台风发生时间: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北半球主要发生在海温较高的710月,(或者夏秋季太阳光强烈照射的时候,洋面产生台风概率大)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南半球主要发生在13月。

4.台风产生条件:①水汽条件:大海具有源源不断的水汽②热力条件:温度超过26℃以上,面积广阔的海面,这是保证充分的能量供给,形成扰动暖心结构的基础。

温暖的热带洋面水汽才能上升, 海洋表面温度越高,海水蒸发就越快,大量的暖湿空气受热膨胀就会上升,在空中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从而加剧水汽的蒸发。

由于暖空气密度比周边的空气要低,海面气压变得比周边的低。

③动力条件:正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而赤道地区即使具备前两个条件,但由于地转偏向力小,也不易形成台风,所以台风基本产生于热带5°~30°的洋面。

5.形成过程: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6.台风发展阶段:①初始阶段:为热带低压,从最初的低压环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八级。

②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风速达到最大值。

③衰减阶段:台风登陆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

7. 台风路径:(1 ) 世界热带气旋的产生及移动位置:从图看出:东亚、澳大利亚北部。

高一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台风知识点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指发展成飓风强度或热带风暴强度的气象系统,在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形成。

它由强热带风暴形成,并具有很强的刮风和暴雨特征。

台风一般呈螺旋状,在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眼和眼壁结构,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 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一系列适宜的气象条件,包括高温海水、海洋表面上升气流、低层顶盖等。

当海洋表面温度达到26℃以上,水汽充沛,加上适当的气流辐散,就有可能形成台风。

2. 发展过程:台风的发展可分为初级发展、增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初级发展阶段又称预台风阶段,此时台风眼还不明显,暴雨和风力相对较弱。

随着热带低压不断强化,并形成明显的台风眼和眼壁结构后,进入增强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是台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风力达到最高峰,暴雨最为集中。

三、台风的特征与破坏性1. 特征:台风具有巨大的能量和强烈的风力。

一般来说,台风的风速在每秒17.2米(约62公里/小时)以上。

台风眼呈低气压的中心区域,风力较弱甚至风平浪静。

而眼壁区域风力最强,通常伴有暴雨和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

2. 破坏性:台风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台风的高风速可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和绿化植被,引发山洪和泥石流;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和城市排水系统瘫痪;风暴潮会引发海水倒灌和海岸侵蚀。

此外,台风还常常伴随着洪水、飓风和龙卷风等其他灾害。

四、台风的监测和预警1. 监测手段:台风的监测主要依靠航空、卫星以及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

航空和卫星资料可以提供台风的图像和风场资料,这对于确定台风的位置、路径和强度非常重要。

2. 预警措施:为了能提前采取有效的防御和救援措施,气象部门会发布台风预警,并根据预测的台风路径和强度,提前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采取相应的避难和疏散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应对台风的防御措施1. 预防和减少损失: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台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台风防御意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合理规划和管理沿海地区,减少台风灾害的损失。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

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一、什么是台风?台风,又称为热带气旋,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巨大风暴。

其特点是风力强大、范围广泛、降雨量大,并伴有强烈的风暴潮和暴雨。

二、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海洋水温高、纬度低、高空有较强的对流层切变等。

当海洋水温超过26℃时,会使得海面上的水蒸气大量蒸发,形成大量的水汽。

这些水汽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高空,形成云团。

云团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后,可能形成台风。

三、台风的结构台风由眼、眼壁和外围云三部分组成。

眼是台风的中心,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天空晴朗、风力较弱。

眼壁是位于眼的外围,是台风最强烈的部分,风力非常强大,降雨量也最大。

外围云则是位于眼壁外围,风力较弱,降雨量相对较小。

四、台风的移动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气压场分布等。

在东半球,台风一般会顺时针方向移动;而在西半球,则是逆时针方向移动。

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台风在不同地区的移动路径也不相同。

五、台风的影响台风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的强大风力会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切断交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台风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环境带来破坏。

六、台风预报和防御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开展了台风预测和防御工作。

台风预报主要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台风防御则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停工停产等措施,以减少台风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七、台风与全球变暖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水温升高,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台风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八、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是为了方便预报和记忆。

世界上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亚洲地区使用的命名方式是按照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名字进行命名。

九、台风的历史事件世界上有许多重大的台风事件,例如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2013年的海燕台风等。

[全]高中地理(台风的分布、海底地形、六大板块)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台风的分布、海底地形、六大板块)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台风的分布、海底地形、六大板块)考点详解•1、台风的分布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中心风速≥12级),主要发生在热带、副热带的海洋上(水温≥26.5℃)。

世界的台风分布如下图所示,主要有3个规律:①南北半球:北半球较多(76%),南半球较少(24%);②大陆东西:大陆东侧较多,大陆西侧较少;③纬度高低:赤道附近(5°以内)的台风极少,主要发生在南北纬的5°~20°,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可以向北延伸到30°N左右。

图1 世界台风的分布•2、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③岛弧、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地壳活动较为稳定;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图2 海底地形例题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底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④三处,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原因主要是______。

(2)2011年12月18日,③处一艘船只的舷窗破损进水,主要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

A. 天气严寒B. 台风影响C. 海浪和海水冲击D. 海水污染严重(3)④处的海底地形为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④,纬度高(2)AC(3)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精讲精析:(1)分析①②④地的表层海水温度。

纬度,是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另外寒流和暖流、淡水汇入等都会影响海水的温度。

①②④三地中,④处纬度最高,因此表层海水温度最低。

(2)分析船只面临的自然灾害。

③地位于55°N左右,因此天气严寒,同时位于西风带,容易受到海浪和海水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高中地理台风知识点及练习题1、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发生在大西洋近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所以“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的范畴。

2、台风的形成台风生成于洋面温度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大气发生的一些扰动,海洋上局部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同时周围洋面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上升的空气绕着自己的中心一边按逆时针急速旋转,一边又随着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旋转极快的巨大“空气陀螺”。

3、台风等级划分根据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台风可划分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5个等级。

4、台风的分布台风的形成具有一定条件。

因此,它的发源也在特定的地区。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的“特产”。

它经常发生在南、北纬度5-25度左右的热带洋面上。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7至10月。

其它季节明显减少。

台风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

以西北太平洋台风为例:在冬春季节(11月至翌年5月),台风主要在东经130度以东的海面上转向北上,在北纬16度以南往西进入南海中南部或登陆越南南部,还有少数在东经120-125度的近海转向北上,少数台风也可能在5月和11月登陆广东;在7-9月的盛夏季节,台风路径更往北、往西偏移,中国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此季节都有可能遭受台风侵袭;在6月和10月的过渡季节,台风主要在东经125度以东海面上转向北上,西行路径较偏北,在北纬15-20度之间,少数可登陆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

台风运动除自身呈快速反时针(北半球)旋转移动外,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和长波槽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引导。

正常情况下,台风移动路径平滑、稳定。

但少数台风移动路径曲折多变,有停滞、打转,突然转向,移速突然变化,路径不定等多种形式。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

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5、台风的危害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

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

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

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

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6、台风的命名是怎么来的?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环循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7、台风预警信号有哪些?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

8、双台风效应是什么?双台风效应是指二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

旋转时正常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

这个现象,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所以又称作藤原现象。

9、其他基础知识(1)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风向在北半球地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

(2)台风中心叫台风眼,以其为同心圆由内向外分别是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台风眼的形成,系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造成之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

(3)俗语“跑马云,台风临”。

跑马云的学名叫"碎积云",云高1-2公里,属低云,是由状如馒头的积云破碎而成。

跑马云的特点是碎积云从东南沿海方向飞速移向本地天顶,势如跑马。

这种云发生在热带气旋的外围,预兆本地将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

练习题及答案1、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对台风的等级划分,你知道其附近中心风力达几级以上才称为“台风级别”的台风呢?A.9B.10C.11D.122、当热带气旋发展到16级及以上时,我们称之为超强台风,你认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时速大致相当于以下哪种情况呢?A.高铁行驶的速度B.曹操出现的速度C.波音737巡航速度D.小轿车一般的时速3、一般而言,哪个季节台风最多,哪个季节台风最强?A.夏、夏B.秋、秋C.夏、秋D.秋、夏4、就全球而言,平均每年生成台风80个左右。

你知道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哪里吗?A.西北太平洋B.东北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5、下列哪项关于台风的叙述是正确的?A.我国内陆地区不受台风影响B.飓风的强度比台风大一级C.台风中心是风力最强的地方D.温带、副热带海区也可孕育台风6、虽然台风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

请辨别出下列哪项关于台风有益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驱散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热量B.强大的风力,可用来风力发电C.台风能增加捕鱼产量D.为人们带来丰沛的淡水资源7、台风名字是怎么来的?从2000年起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美国、密克罗尼西亚及东南亚各国等14个受台风影响的亚太地区成员国(地区)各自想10个台风名字,形成《台风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你觉得下列哪组全是中国提供的呢?A.海鸥、天鹅、杜鹃、鸿雁B.海神、山神、悟空、风神C.海马、海葵、海棠、海燕D.杨柳、彩虹、红霞、清松8、在台风的水平结构里,你知道哪个部位风力最小?哪个部位风力最大吗?A.涡旋区、外围大风区B.涡旋区、眼区C.眼区、外围大风区D.眼区、涡旋区9、台风预警达到哪个级别及以上需要停课?A.台风蓝色B.台风黄色C.台风橙色D.台风红色10、当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的时候,下列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呢?A.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停课,在校的学生需立即回家。

B.需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C.海上船舶和作业人员需停止作业,到避风场所避风。

D.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需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区。

11、当遭遇台风时,以下哪种行为是不应该做的?A.如果在结实的房屋里,小心关好窗户。

B.如果是开车,立即将车开到安全的停车场或隐蔽处。

C.如果在街上,赶紧找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避风避雨。

D.如果住在低洼地区,要及时转移到高处或安全住所。

12、当面对台风时,你觉得下列哪些想法是正确的?A.80斤的小方瑟瑟发抖,怕被吹走。

B.90斤的小明面对疾风,放飞自我。

C.100斤的小红宅在家里,听风闻雨。

D.200斤的小胖有无敌吨位无所畏惧。

13、台风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个等级。

A、4B、5C、6D、714、0519“龙王”代表的意思是()。

A、5月19号台风龙王B、2005年19号台风龙王C、第519个台风龙王D、2005年1月9号台风龙王15、台风生成的地点基本在()。

A、海面上B、陆地上C、海面和陆地上都可以D、不一定16、台风的水平结构里,()部位风力最小,()部位风力最大?A、涡旋区、外围大风区B、眼区、外围大风区C、眼区、涡旋区D、涡旋区、眼区17、台风的()区域经过本地时,常伴有分散性阵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感觉闷热。

A、眼区B、涡旋区C、外围大风区D、以上都不是18、操纵台风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内力B、外力C、内力和外力D、随机移动19、台风预报路径图里,24小时警戒线的意思是()。

A、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对我国有显著影响,并可能于24小时内登陆我国。

B、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转变为强台风。

C、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登陆我国。

D、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对我国造成较大损失。

20、台风的预警信号有()种。

A、1B、2C、3D、421、台风根据气旋的强度划分等级,当达到()时才对其进行编号。

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强台风22、台风移动发展时,()路径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A、西进型B、登陆型C、抛物线型D、不清楚23、一旦台风进入()警戒线后,气象部门会逐小时对台风的位置、强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公众及各级政府通报。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24、台风路径图里,常出现风圈图,其中7级风圈的意思是()。

A、在7级风圈里,容易有7级或更大的风。

B、在7级风圈里,不容易出现7级或更大的风。

C、在7级风圈里,台风中心经过该区域的概率为70%。

D、在7级风圈里,台风中心经过该区域的概率低于70%。

25、雷雨大风是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阵风风力达到或超过()米/秒的天气现象。

A、15B、17.2C、8.2D、1226、强对流天气的种类里面,()是没有专门的预警信号的。

A、龙卷、雷雨大风B、龙卷、冰雹C、冰雹、雷电D、龙卷、短时强降水27、安徽的龙卷较易出现在()。

A、平坦地区B、山区C、湖泊D、沼泽28、雷电预警信号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