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传质概论与气体吸收考试题目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

化⼯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第⼆章吸收填空题1.脱吸因数s 的表达式为,在Y-X 坐标系下的⼏何意义是;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
2.在⽓体流量、⽓相进出⼝组成和液相进出⼝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量,则操作线将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将减⼩,若吸收剂⽤量减⾄最⼩吸收剂⽤量时,设备费⽤将———————⽆穷⼤—————————。
3.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更新理论。
4.分⼦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 ,⽓相中的分⼦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增⼤(增⼤、减⼩),随压⼒增加⽽减⼩(增⼤、减⼩)。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主要集中在————,增加⽓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
答案:相界⾯两侧的液膜和⽓膜中;增⼤6.难溶⽓体属——————————————控制,主要传质阻⼒集中于——————侧。
答案:液膜;液膜7.双膜理论的基本假设是:⑴————————————————————————;⑵————————————————————————;⑶—————————————————————————。
8. 等分⼦反⽅向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的传质速率关系。
⼀组分通过另⼀停滞组分的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传质速率关系。
答案:精馏;吸收和脱吸9. ⼀般情况下取吸收剂⽤量为最⼩⽤量的——————倍是⽐较适宜的。
答案:1。
1——2。
0 10 . 吸收操作的是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以达到分离⽓体混合物的⽬的。
11.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若某⽓体在⽔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说明该⽓体是___难溶__________⽓体。
12. 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时,亨利系数E_____,相平衡常熟m_____,溶解度系数_______。
不变减⼩不变13. 由于吸收过程中⽓相中溶质分压总是_____________。
气体吸收(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气体吸收(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气液平衡1.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含溶质的混合气的中,溶质的体积分率为10%,求混合气体中溶质的摩尔分率和摩尔比各为多少?解: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体积分率等于分摩尔分率,即y=0.10根据 y-1y Y =,所以0.110.1-1 0.1Y == 2.向盛有一定量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入纯的CO 2气体,经充分接触后,测得水中的CO 2平衡浓度为2.875×10-2kmol/m 3,鼓泡器内总压为101.3kPa ,水温30℃,溶液密度为1000 kg/m 3。
试求亨利系数E 、溶解度系数H 及相平衡常数m 。
解:查得30℃,水的kPa 2.4=s pkPa 1.972.43.101*=-=-=s A p p p稀溶液:3kmol/m 56.55181000==≈S M c ρ421017.556.5510875.2--⨯=⨯==c c x A kPa 10876.11017.51.9754*⨯=⨯==-x p E A )m kmol/(kPa 1096.21.9710875.2342*⋅⨯=⨯==--A Ap c H 18543.10110876.15=⨯==p E m 3.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30℃下,含CO 2 20%(体积分率)空气-CO 2混合气与水充分接触,试求液相中CO 2的摩尔浓度、摩尔分率及摩尔比。
解:查得30℃下CO 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为1.88×105kPaCO 2为难溶于水的气体,故溶液为稀溶液 kPa)kmol/(m 1096.2181088.11000345⋅⨯=⨯⨯==-S SEM H ρ kPa 3.2033.10120.0*A =⨯==yp p334*km ol/m 1001.63.201096.2--⨯=⨯⨯==A A Hp c 18523.1011088.15=⨯==p E m 4-101.0818520.20m y x ⨯=== 4-4--4101.08101.081101.08x -1x X ⨯=⨯⨯=-= 4.在压力为505kPa ,温度25℃下,含CO 220%(体积分率)空气-CO 2混合气,通入盛有1m 3水的2 m 3密闭贮槽,当混合气通入量为1 m 3时停止进气。
化工原理练习题(吸收)

吸收练习题1.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1、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底排出液中溶质的摩尔分率x=2×10-4,进塔气体中溶质的摩尔分率为y=0.025,操作压力为101.3kPa,汽液平衡关系为y e=50x,现将操作压力由101.3kPa 增至202.6kPa,求塔底推动力(y-y e) 增至原来的倍,(x e-x) 增至原来的倍。
2、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入塔混合气浓度为0.04,出塔混合气浓度为0.02,操作液气比L/V=2(L/V)min,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2x,该吸收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为,理论板数N为。
3、一座油吸收煤气中苯的吸收塔,已知煤气流量为2240(NM3/hr),入塔气中含苯4%,出塔气中含苯0.8%(以上均为体积分率),进塔油不含苯,取L=1.4 Lmin,已知该体系相平衡关系为:Y*=0.126X,试求:(1)溶质吸收率η(2)Lmin及L (kmol/h)(3)求出塔组成X b(kmol苯/kmol油)(4)求该吸收过程的对数平均推动力∆Y m(5)用解析法求N OG;(6)为了增大该塔液体喷淋量。
采用部分循环流程,在保证原吸收率的情况下,最大循环量L’为多少,并画出无部分循环和有部分循环时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4、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7. 化工原理 传质理论 题目(含答案)

传质理论基础-概念题(题目)[一]单选择题(1) x07a02103单向扩散中的漂流因数__________。
(1) >1 , (2) <1, (3) =1 , (4)不一定(2) x07a02107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_________。
(1)大于气相分传质系数;(2)近似等于液相分传质系数;(3)小于气相分传质系数;(4)近似等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3) x07a02110扩散通量式 J A=-D(dC A/dZ):可以用于多组分系统;只能用于双组分系统;只能用于稀溶液;只能用于理想气体;只能用于液相;可以同时用于液相或气相系统。
(4) x07b02100在双膜模型中,气液界面没有传质阻力的假定等同于下述论点____________。
(1)y*=y (2)x*=x (3)x i*=x i(4)y i=x i(5) x07b02104传质速率N A等于扩散通量J A的条件是:(1) 单向扩散,(2) 等分子相互扩散,(3) 湍流流动,(4) 稳定过程(6) x07b02105双组分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__________。
(1) 系统的物质属性;(2)组分A的物质属性;(3)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4)以上三者皆不是。
(7) x07b02106双组分气体(A,B)进行稳定分子扩散。
设J A、J B及N A、N B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B 的扩散通量与传质速率。
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有(1) |J A|>|J B|,|N A|>|N B| (2) |J A|=|J B|,|N A|=|N B|(3) |J A|=|J B|,,N A|>|N B| (4) |J A|=|J B|,|N A|>|N B|>0(8) x07b02112双组分气体(A、B)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 A及N 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J A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J B ┃┃N A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N B ┃(9) x07b05066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系数是——————(①系统的物质属性;② 组分A 的物质属性;③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当系统总浓度增加时,此扩散系数将——————(①增加、;② 减少;③不变;④ 不定);当系统中组分B 的分子量增加时,此扩散系数将——————(①增加、;② 减少;③不变;④ 不定)。
化工原理_吸收习题与答案

29、在相同的温度、压力和混合物组成条件下,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
(一组分通过静止气膜的扩散速率)。其原因是 速率等于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与该组分在总体流动中传递通量之和
30、说明化工原理各单元操作是基于哪些传递原理?分别说明解释三个传递现象的定
律?解释吸收和解吸现象用哪一个原理更合适?
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则操作线
向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e)。
大于 上方增大 远离增大
4、 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
21、 实验室用水吸收氨测定填料塔的传质系数系统为控制,随气体流量
的增加传质系数Kya。气膜;增加
22、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已知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ya=0.0002Kmol/
(mi.s),Kxa=0.4 Kmol/(mi.s)。则该吸收过程为;该气体为溶气体。气;易
23、 当填料塔操作气速达到泛点气速时,充满全塔空隙,此现象称为 _,这时急
气相中的分压大于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二、选择题
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
效果,则要。B
A.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2、 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控制,此时,总吸收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

1.在总压为100kPa、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相传质系数kG=3.84×10-6kmol/(m2·s·kPa),液相传质系数kL=1.83×10-4m/s,假设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测得液相溶质摩尔分率为0.05,其气相平衡分压为6.7kPa。
求当塔内某截面上气、液组成分别为y=0.05,x=0.01时,(1)以pA-pA*、cA*-cA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及相应的传质速率、总传质系数;(2)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2.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压力和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3.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溶质分压总是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在平衡线的。
4.吸收过程中,KY是以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5.用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氨,它是属于控制的吸收过程,对于该过程来说,要提高吸收速率,则应该设法减小。
6.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7.吸收操作的依据是,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或。
8.用水吸收空气中微量氨的操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用水量足够小,接触时间足够长,就能得到很浓的氨水()9.当V,Y1,Y2及X2一定时,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此斜率又称为()10.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少用量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则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
11.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
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X,Y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的比值为()12.某矿石焙烧炉排出含SO2的混合气体,除SO2外其余组分可看作惰性气体。
冷却后送入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SO2。
(完整版)化工原理传质概论与气体吸收考试题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成绩查询第七章传质概论1. 双组分理想气体进行定常单向扩散,如维持气相各部分pA不变,总压增加,气相中的传质通量NA将如何变化?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定2. 下述_______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
A:萃取分离 B:吸收分离 C:结晶分离 D:离心分离3.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1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倍 B:约原来的2.83倍 C:减少1倍 D:不变4.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1倍,则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倍 B:约原来的2.83倍 C:减少1倍 D:不变5. 双组分气体(A、B)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A及N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_______。
A:|JA|=|JB|,|NA|>|NB| B:|JA|>|JB|,|NA|=|NB|C:|JA|<|JB|,|NA|>|NB D:|JA|=|JB|,|NA|<nb|</nb|6. 关于扩散通量式JA= -D(dCA/dZ)= -J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只能用于稀溶液 B:只能用于理想气体C:只能用于液相D:可以同时用于液相或气相系统7. 传质速率NA等于分子扩散速率JA的条件是_______。
A:单向扩散 B:双向扩散 C:湍流流动D:定常过程8.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_______。
A:>1 B:<1 C:=1 D:不确定9.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_______。
A:相界面两侧的膜层中 B:相界面上 C:液膜之中 D:气膜之中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题) 成绩查询第八章 气体吸收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_______。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2. 在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的推导中应用的传质理论为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成绩查询第七章传质概论1. 双组分理想气体进行定常单向扩散,如维持气相各部分pA不变,总压增加,气相中的传质通量NA将如何变化?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2. 下述_______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
A:萃取分离B:吸收分离C:结晶分离D:离心分离3.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1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倍B:约原来的2.83倍C:减少1倍D:不变4.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1倍,则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倍B:约原来的2.83倍C:减少1倍D:不变5. 双组分气体(A、B)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A及N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_______。
A:|JA|=|JB|,|NA|>|NB|B:|JA|>|JB|,|NA|=|NB|C:|JA|<|JB|,|NA|>|NBD:|JA|=|JB|,|NA|<nb|</nb|6. 关于扩散通量式JA= -D(dCA/dZ)= -J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只能用于稀溶液B:只能用于理想气体C:只能用于液相D:可以同时用于液相或气相系统7. 传质速率NA等于分子扩散速率JA的条件是_______。
A:单向扩散B:双向扩散C:湍流流动D:定常过程8.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_______。
A:>1B:<1C:=1D:不确定9.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_______。
A:相界面两侧的膜层中B:相界面上C:液膜之中D:气膜之中10.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B: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反比,与温度的3/2次方成正比;C: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D:发生在静止或滞流流体中的扩散属于分子扩散。
BDBCA DBAAA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成绩查询第八章气体吸收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_______。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2. 在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的推导中应用的传质理论为_______。
A:双膜理论B:溶质渗透理论C:表面更新理论D:其他理论3.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_______。
A:气体混合物B:液体均相混合物C:气液混合物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4. 温度升高会导致_______。
A:气相溶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对吸收操作有利B:气相溶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对吸收操作不利C:气相溶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减小,对吸收操作有利D:气相溶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减小,对吸收操作不利5. 对于低浓度溶质A的气体的物理吸收达到平衡时,其自由度可视为等于_______。
A:1B:2C:3D:46. 对常压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增加时,_______。
A:享利系数增加,相平衡常数增加,溶解度系数将减小B:享利系数将减小,相平衡常数将减小,溶解度系数将增加C:享利系数将不变,相平衡常数将减小,溶解度系数将不变D:享利系数将不变,相平衡常数将增加,溶解度系数将不变7. 对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与溶液的平衡系统,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摩尔浓度的差值是_______。
A:正值B:负值C:等于零D:不定8.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_______。
A:t1<t2B:t3>t2C:t1>t2D:t3<t19. 在传质速率方程中,推动力(c*-c)与吸收系数_______相对应。
A:kL B:ky C:KG D:KL10.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2kmol/(m^2•h),气相传质总系数K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_______。
(平衡关系y=0.5x)A:0.02B:0.01C:0.015D:0.00511. 吸收过程的最大吸收率ηmax与_______无关。
A:液气比B:液体入塔浓度x2C:相平衡常数m D:吸收塔型式12. 有利于吸收操作的条件_______。
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B:温度上升,总压下降C:温度、总压均下降D:温度、总压均上升13. 常压25℃下,气相溶质A的分压为0.054atm的混合汽体与溶质A浓度为0.0018mol/l的水溶液接触,如果在该工作条件下,体系符合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1500atm,ρH2O≈1000kg/m^3,问溶质A的传质方向是_______。
A:吸收B:平衡C:解吸D:无法判断14.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___。
A:回收率最高B:吸收推动力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15. “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16. 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素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_______达到平衡。
A:塔顶B:塔底C:塔中部D:不确定17. 在一填料层高度为h的塔内进行低浓度气体吸收,NG和NOG分别为气相传质单元数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在稳定操作条件下,NG_______NOG。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18. 在一填料层高度为h的塔内进行低浓度气体吸收,NOG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为所需理论板数,在稳定操作下,N_______NOG。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19.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_______。
A:HOG不变,NOG增大B:HOG增加,NOG不变C:HOG减小,NOG增大D:HOG减小,NOG减小20. 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的稀溶液,如果总压减小1倍,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_______。
A:y增大1倍B:pA增大1倍C:y减小1倍D:pA减小1倍21. 某吸收过程,已知其气相传质分系数ky=0.4mol/(m^2.s), 液相传质分系数kx=0.8mol/(m^2.s),由此可知该过程为_______。
A:液膜控制B:气膜控制C:判断依据不足D: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相差不大22. 低浓气体吸收中,已知平衡关系y=2x,kxa=0.2kmol/(m^3.s),kya=2×10^-4 kmol/(m^3.s),则此体系的总传质系数近似为Kya=_______kmol/(m^3.s)。
A:2B:0.1C:0.2D:2×10^-423. 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易溶组分,设备高为无穷大,入塔气体浓度为Y1=8%(体积),平衡关系Y=2x。
试问:若液气比(摩尔比,下同)为1.5时,吸收率为_______%。
A:100B:95C:85D:7524. 逆流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
其液气比L/G=2.7,平衡关系为示为Y=1.5X(X,Y为摩尔比),溶质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的比值为_______。
A:1.5B:1.8C:2.0D:3.025. S1、S2、S3是3种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已知S1>S2>S3,且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相同,则3种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的大小排序为_______。
A:H1大于H2大于H3B:H1小于H2小于H3C:H2大于H1大于H3 D:H2小于H1小于H326. 化学吸收与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相比,_______。
A:液膜阻力减少,气膜阻力不变B:液膜阻力增加,气膜阻力不变C:液膜阻力不变,气膜阻力减少D:液膜阻力不变,气膜阻力增加27.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_______。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确定28. 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单元数_______,传质单元高度_______。
A:HOG不变,NOG增大B:HOG增加,NOG不变C:HOG减小,NOG增大D:HOG不变,NOG减小29. 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
A:逆流吸收且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B: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C: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D:各种情况30. 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
A:逆流吸收且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B: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C: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D:各种情况31. 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梯级图解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
A:逆流吸收且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B: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C: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D:各种情况32. 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图解积分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
A:逆流吸收且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B: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C: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D:各种情况33. 低浓度液膜控制系统的逆流吸收,在塔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量有所增加,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_______。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不确定34. 低浓度液膜控制系统的逆流吸收,在塔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量有所增加,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_______。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不确定35. 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_______。
A:吸收推动力最大B:吸收率最高C:出塔气浓度最低D: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36.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_______的流速。
A:气相B:液相C:气液两相D:无法判断37.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B:享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D:平衡常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38.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用水吸收氨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液膜阻力控制;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阻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