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与成本会计
会计职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点归纳

会计职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点归纳一、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的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计量、分析和报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会计学科。
它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各级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决策中有关成本、利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二、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1. 计算成本的方法(1)费用直接法:将费用直接计入成本,适用于费用确定难度较小的场景。
(2)制造成本法:将制造成本计算好后加上辅助生产费用,适用于制造企业、加工企业等。
(3)生产成本法:将制造费用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适用于生产企业。
2. 成本核算的方法(1)作业成本核算法:通过作业卡片将产品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上。
(2)批量成本核算法:将某一个周期内产生的一批产品的间接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上。
(3)标准成本核算法:将企业在产品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来,用于成本控制。
三、成本会计的要素和对象1. 成本会计要素(1)原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并转变成产品的物质。
(2)直接人工: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
(3)制造费用:指生产过程中间接参与产品制造而产生的费用。
(4)销售费用:指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
(5)管理费用:指为企业管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6)财务费用:指企业为融资或投资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2. 成本会计对象(1)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成本对象:指在成本核算中需要进行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的对象。
四、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的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的会计学科。
它的基本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内部运行状况、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等信息,以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五、管理会计的分类1. 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是以成本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评价等内容。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标题: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引言概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企业中重要的会计和管理领域。
尽管它们都涉及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但各自有着不同的职能和目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财务会计1.1 目标与职能:-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给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等)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
- 财务会计主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记录和报告。
1.2 信息特点:- 财务会计的信息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遵循特定的会计原则和规定,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可比性。
- 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交易和事件。
1.3 用户群体:- 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面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和监管机构等。
二、管理会计2.1 目标与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
- 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包括成本、利润、效益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估。
2.2 信息特点:- 管理会计的信息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需要进行定制和调整。
- 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是以成本和效益为基础,强调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控制和优化。
2.3 用户群体:- 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如高级经理、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等。
三、成本会计3.1 目标与职能:-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计算和控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 成本会计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3.2 信息特点:- 成本会计的信息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强调对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 成本会计的信息对于企业的产品定价、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并逐步列出相关步骤。
一、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1.定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一种财务会计的分支,它关注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的全过程,并计算各个环节的成本。
其核心是为企业提供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一种更综合、更广泛的会计体系,其目的是帮助管理层进行策略决策、规划和控制。
管理会计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经营绩效和决策支持,其数据更多用于内部经营管理。
2.重点:-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成本计算和核算。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关注全面的企业经营问题,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经营绩效评价、投资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3.定位:-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主要用于外部财务报告,为股东、投资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与成本相关的信息。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主要用于内部管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和控制支持,并帮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1.数据共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基础是相同的,都需要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
成本会计提供给管理会计的原始成本数据,为管理会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决策支持:成本会计提供了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数据,为管理会计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绩效评价:管理会计通过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从而为成本会计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促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三、实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步骤1.成本会计的步骤:-确定成本对象:将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成本对象,如产品、部门、作业等。
-识别并计算成本:根据成本对象的确定,识别出与之相关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进行成本分配: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成本分配方法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中。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两个关键的会计分支。
虽然这两个概念看似相似,但它们有着不同的职能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责以及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定义和职责成本会计是一种会计方法,通过追踪和记录一个公司的成本和费用,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控制成本、制定预算并做出决策。
成本会计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追踪:成本会计通过收集和整理与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的成本数据,追踪和记录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信息。
2. 成本分配:成本会计通过合理的方法将企业共同费用(如人工、材料、设备等)分摊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3. 成本分析:成本会计通过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并帮助管理者评估成本效益。
二、管理会计的定义和职责管理会计是一种用于指导和支持企业决策的会计方法。
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并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管理会计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算和计划:管理会计通过制定预算和计划,帮助管理者设定目标、规划资源,并监控实际执行与预算之间的差异。
2. 绩效评估:管理会计通过收集和分析与绩效相关的数据,评估和比较不同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绩效,并帮助管理者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3. 决策支持: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战略和操作性的决策,包括产品定价、产量规划、投资决策等。
三、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某些方面存在联系,但也有一些区别。
联系: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关注企业的成本和会计信息。
两者都需要收集、记录和分析成本数据,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和决策的信息支持。
区别:成本会计主要侧重于成本的计量、追踪和分析,为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而管理会计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提供更广泛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战略和运营上的决策。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两种核算方法,它们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成本会计是一种针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核算方法,它主要关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成本以及产品的成本构成。
成本会计的目标是通过对成本的准确计量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成本构成和生产效率,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成本会计的主要作用有:1. 产品成本计算:成本会计可以通过核算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并结合产量情况计算产品的成本。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在不同生产环节的成本构成,从而决定如何定价、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
2. 决策支持:成本会计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如产品投产决策、产品组合决策、外包决策等。
通过对成本的计算和分析,管理者可以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效益,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
3. 控制成本: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监控和控制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二、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会计是一种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信息的会计方法。
与成本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提供更全面、灵活和实时的信息。
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战略性、长期性的决策。
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有:1. 决策支持:管理会计通过提供各种管理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持。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财务分析、预算编制、绩效评估等,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预算、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等,从而做出更准确、更有利的决策。
2. 性能评估:管理会计可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控制风险: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作为会计领域的两个核心分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在企业决策和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一、成本会计的定义与特点成本会计是一种用来计算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成本的方法和理论。
它主要关注企业生产活动的成本计算和报告。
成本会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对成本的准确计算和分配2. 以产品为中心,追踪和核算产品的成本3. 注重成本的记录和报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基础4. 通常用于外部报告,向股东、债权人等各方提供财务信息二、管理会计的定义与特点管理会计是指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和支持的会计体系。
它的目标是提供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准确、及时的信息,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控制。
管理会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2. 着重于经营和计划的实施,强调对经营绩效的评估3. 通过预算、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手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支持4. 定制化的报告,根据不同管理层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息三、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1. 定位不同:成本会计侧重于计算和报告产品成本,主要用于对外报道。
而管理会计则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信息和支持,以支持决策制定和控制。
2. 关注重点不同:成本会计主要关注成本的计算和分配,以确保准确的成本核算。
而管理会计则更注重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绩效的评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3. 报告内容不同:成本会计的报告主要包括成本核算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
而管理会计的报告则会根据管理层的需求,提供更加详细和定制化的信息。
四、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尽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定位和关注重点上存在差异,但二者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1. 共同目标: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的工具。
二者都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2. 数据共享:成本会计提供的成本数据可以成为管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基础。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是四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定义、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区分分析。
一、财务会计1.1 定义:财务会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一种会计学科。
1.2 目的:主要用于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
1.3 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度。
二、管理会计2.1 定义: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一种会计学科。
2.2 目的:主要用于匡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2.3 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控制、绩效评价、预算编制等管理会计技术和工具,以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决策。
三、成本会计3.1 定义:成本会计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一种会计学科。
3.2 目的:主要用于计算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匡助企业确定产品价格和成本控制。
3.3 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成本要素的核算和分析方法,以支持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
四、财务管理4.1 定义: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资、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和决策的一种管理学科。
4.2 目的:主要用于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健经营,最大化股东权益。
4.3 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财务管理技术和工具,以支持企业的财务决策和风险控制。
五、区别分析5.1 定义:财务会计主要用于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成本会计主要用于成本核算和分析,财务管理主要用于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
5.2 目的: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外部报告和监管的需求,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主要是为了匡助企业内部管理决策,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健经营。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掌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掌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成本会计主要关注成本的计算和记录,帮助企业准确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活动的费用支出。
而管理会计则更注重成本的分析和决策,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优化经营策略和控制成本的措施。
本文将从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人工等。
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 分期与分布计算分期计算是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不同生产阶段,如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而分布计算是将成本分配到各个相关部门或活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通过分期与分布计算,企业能够了解不同环节的成本支出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管理层的预期设定的一种理论上的成本,用于参考和评估企业的实际成本。
通过对比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成本驱动的管理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为驱动,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成本结构,以及成本与企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和降低策略。
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企业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益。
2. 预算和成本控制预算和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制定预算,企业能够明确经营目标,合理规划资源,并通过不断监控和分析成本数据,及时调整经营活动,确保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符合。
3. 盈亏分析和决策支持盈亏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对企业利润和损失的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业务盈利情况,并进行决策支持。
盈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价格和营销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A)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11.2 產品成本與訂價的關係
11.2.1 11.2.2 11.2.3 11.2.4
成本加成訂價法 目標報酬率加成訂價法 投標訂價 目標成本法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第十一章
攸關性決策
第十一章
Chapter 11
善用決策來發揮資源效益 -中華航空
中華航空的管理者每天面臨不同的決策, 因此,如何運用資源來發揮最大的效益為主要 的考量。會計人員需要運用各種分析方法,來 提供各項攸關資訊,使管理者作出最理想的決 策,為公司創造最高的利潤。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使用第一種機器
$ 16
× 20,000
營運成本
$ 320,000
第一種機器租金
40,000
第二種機器租金
總攸關成本
$ 360,000
租用第二種機器 $8
× 20,000 $ 160,000
40,000 64,000 $ 264,000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1)與未來交易事件有關。 (2)各項方案的資料具有差異性。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1.與未來交易事件的相關性
決策訊息要符合攸關成本與效益原則的第一 要件,即是其必須與未來的交易有關。因為任何 決策都不能改變過去的事實,只可能影響未來的 狀況。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11.1.1 攸關成本與效益
把非攸關的資訊提供給決策者時,可能會導致下列的不 良結果:
(1)浪費資源 (2)誤導決策者 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管理會計人員與決策者,皆必須能分辨攸關成本與效益。 資訊與決策要具有攸關性,必須同時符合二項條件:
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所謂沈沒成本,乃指己經發生的成本,不會因為 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變更而改變 ,沉沒成本是 否納入分析,對決策的結果不會產生影響。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表11.1 選擇機器決策分析:未包括沉沒成本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產品成本與訂價的關係(續)
企業管理者在日常營運中,產品訂價決策為 經常性的決策,管理者要考慮組織內部與外界環 境的因素,再審慎選擇合理的訂價模式。
增加甲產品線
$ 136,000 100,000 $ 36,000 差異$ 6,000
增加乙產 品線 $ 192,000 162,000 $ 30,000
增額收入 增額成本 機會成本 (放棄乙產品) 增額利潤的差異
增加甲產品線 $ 136,000 (100,000) (30,000) $ 6,000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驗收成果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隨堂小測驗-1
Chapter 11
針對短期性的決策,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不將固定成本分攤至各個產品。 (B)將沉沒成本考慮於決策分析中。 (C)不需要考慮機會成本。 (D)將停止營運部門之不可避免固定成本,歸
Chapter 11
所謂程式化問題(programmed problem)是
指需要採用例行性、重覆性之決策技術,才可解 決的問題
而非程式化問題(non-programmed
problem),則指獨特且非例行性的問題。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決策程序依其順序可歸納為七項,分別敘述如下:
1.釐清決策問題與決策目標 2.擬定決策準則 3.確認決策方案 4.發展決策模式 5.蒐集資料 6.選擇最佳方案 7.監督方案的實施和糾正偏差回饋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圖11.1 決策程序
Chapter 11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學習目標
Chapter 11
1.說明決策制定的程序 2.敘述資訊攸關性的條件 3.分析產品成本與訂價的關係 4.討論特殊訂單處理方法 5.瞭解自製或外購分析 6.辨識增加或放棄產品線、部門 7.處理聯產品加工問題 8.說明敏感度分析 9.討論銷貨毛利分析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無論是在何種組織中,管理者都會面臨 設備採購、製造方式、產品組合及產品訂價 等決策。在這些決策過程中,管理會計人員 所扮演的角色,是經營者決策資訊的提供者。 因此,管理會計人員必須對與決策攸關的成 本與效益資訊了解,以及特殊決策之分析方 法能適度應用,才能提供對決策者有用的資 訊。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目次
11.1 決策制定的程序 11.2 產品成本與訂價的關係 11.3 特殊情況的訂價決策 11.4 銷貨毛利的分析
Chapter 11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11.1 決策制定的程序
使用第一種機器
$ 16
× 20,000
營運成本
$ 320,000
第二種機器租金
總攸關成本
$ 320,000
租用第二種機器 $8
× 20,000 $ 160,000
64,000 $ 224,000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Chapter 11
表11.2 選擇機器決策分析:包括沉沒成本
2.各種方案資料的差異性
Chapter 11
將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觀念予以 考慮。機會成本係指因選擇某個最滿意方案,而 放棄次滿意方案的可計量價值之利益。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Βιβλιοθήκη 成本與管理會計 王怡心 教授
增額收入 增額成本 增額利潤
Chapter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