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构成图
2.1% 16.6%
5.1%
76.2%
请问家中烧煤烧柴是为了得到CO2吗?
你知道吗?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 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 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 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 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b、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由2molH原子形成1molH—H 键时会 向外界放出436KJ的热量。 键能:拆开1mol理想气体分子AB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时,需要吸收 的能量。(单位:KJ/mol)
想一想 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裂1molH-H需要吸收436kJ能量,断裂 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能量,形成1molH-Cl会放出431kJ能量, 通过计算说明化学反应H2+Cl2 == 2HCl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 化学能
热能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X能 光能
电能
原电池 电解池
热化学 电化学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定义: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认识和感受一 下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会放出能量。( √ ) (2)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 ) (3)相同条件下由原子形成1 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1 mol H—
A.图a表示2 mol A2(g)与1 mol B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g)的能量 B.图b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C.图b可以表示钠和水的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所示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所示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ΔH=H反应产物-H反 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7.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考情剖析
本节重要知识点有:放吸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热化学 方程式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主要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 定、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反应热的计算,以选择题和 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以中等难度为主。预计 2017 年将仍以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为主要考查点,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新能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综合考查。
3.举例
两个关系:
① A―Δ―H→1 1aBΔH2=a·ΔH1 aA―Δ―H→2 B
②A
ΔH1 ΔH2
B,ΔH1=-ΔH2。
答案:1.始态 终态 3.ΔH1+ΔH2
1.在 273 K、101 kPa、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 某化学反应,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不需注明 的是( )
A.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时的温度 C.反应时的压强 D.反应时所用的催化剂 答案:D
义?
反应热(焓变)ΔH 的单位 kJ·mol-1 有何意
提示:ΔH 的单位 kJ·mol-1 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 应时伴随的能量的变化,而是指每摩尔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 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 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ΔH 对应, 即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相应加倍。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如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表 示 的 意 义 : 发 生 上 述 反 应 生 成 1 mol H2O(g) 后 放 出 ________kJ 的热量。 答案: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反应热 2.物质 能量 241.8
6.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7.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考情剖析
本节重要知识点有:放吸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热化学 方程式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主要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 定、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反应热的计算,以选择题和 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以中等难度为主。预计 2017 年将仍以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为主要考查点,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新能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综合考查。
3.举例
两个关系:
① A―Δ―H→1 1aBΔH2=a·ΔH1 aA―Δ―H→2 B
②A
ΔH1 ΔH2
B,ΔH1=-ΔH2。
答案:1.始态 终态 3.ΔH1+ΔH2
1.在 273 K、101 kPa、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 某化学反应,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不需注明 的是( )
A.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时的温度 C.反应时的压强 D.反应时所用的催化剂 答案:D
义?
反应热(焓变)ΔH 的单位 kJ·mol-1 有何意
提示:ΔH 的单位 kJ·mol-1 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 应时伴随的能量的变化,而是指每摩尔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 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 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ΔH 对应, 即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相应加倍。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如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表 示 的 意 义 : 发 生 上 述 反 应 生 成 1 mol H2O(g) 后 放 出 ________kJ 的热量。 答案: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反应热 2.物质 能量 241.8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D [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分析、解决问题。化学反应都伴随能 量变化,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①的 ΔH> 0, 为吸热反应, 故可排除 A 项和 C 项。 反应②的 ΔH< 0, 为放热反应, B 项错误,故选 D 项。]
4.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和______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如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表示在 25 ℃、101 kPa 条件
2 mol H2 和 1 mol O2 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水时放出 571.6 kJ 的热量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
栏目 导航
考点1 考点2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
课时分层训练
考纲定位
全国卷5年考情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 2017年:Ⅰ卷 T28(2);Ⅱ 化形式。了解活化能的概念。 卷 T27(1);Ⅲ卷 T28(3)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 2016年:Ⅱ卷 T26(3)、 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T27(1);Ⅲ卷 T27(4)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 2015年:Ⅰ卷 T28(3);Ⅱ 方程式。 卷 T27(1)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4年:Ⅰ卷 T9(C)、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T28(2);Ⅱ卷 T13、T26(1) 5.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2013年:Ⅰ卷 T28(3);Ⅱ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 卷 T12 应焓变的计算。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1.1化学反应与热能(共24张ppt)

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任务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实验6-2】
任务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实验现象: 闻到__刺_激__性___气味;烧杯壁_冰__凉__; 木片和烧杯_黏__结__在__一__起__; 混合物呈__糊__状_。
实验结论: 该反应吸收热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类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了解节能的意义和 方法,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情境导学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我们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 反应提供的。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 的主要形式是热量的变化。
火箭发射
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放热 反应和吸热反应,树立物质变化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观念。
2.能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两个角度理解化 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升证据推理能力。
放热反应
能 量
E断
E断< E成
E成
反应物总能量
任务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实验6-2】
任务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实验现象: 闻到__刺_激__性___气味;烧杯壁_冰__凉__; 木片和烧杯_黏__结__在__一__起__; 混合物呈__糊__状_。
实验结论: 该反应吸收热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类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了解节能的意义和 方法,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情境导学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我们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 反应提供的。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 的主要形式是热量的变化。
火箭发射
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放热 反应和吸热反应,树立物质变化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观念。
2.能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两个角度理解化 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升证据推理能力。
放热反应
能 量
E断
E断< E成
E成
反应物总能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化学反应与电能 (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及其应用。 (2)掌握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3)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及常用的化学电源。 (4)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化学反应的限度 (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新课情景呈现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7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看见中国人 烧煤炼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煤做燃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记 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到,中国有一种黑色石头,能燃烧,着起火来 像木柴一样,而且终夜不灭。现代科学可以这样解释,煤中含有大量的 碳,燃烧时放出热能。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 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请随我一起走进教材学习化学反应与热能。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1)其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
(2)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2、NOx、CO等是大气污染物 的主要来源。
3.在燃料利用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环节
(1)燃料燃烧阶段——可通过改进锅炉的炉型和燃料空气比、清理积
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属放热反应,则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ΔH=+57.3 kJ·mol-1(中和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应热) 解析: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放热反应,焓变
为负值,且标注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符合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故 A 项正确;燃烧热是 1 mol 纯物质完
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选项中生成的气
成稳定氧化物时所
放出的热量
在稀溶液里,酸与
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_1__m_o_l_水__时所放 出的热量
表示方法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
燃烧热为ΔH=
和热为57.3 kJ·mol-1
-a kJ·mol-1(a>0) 或ΔH=
_-__5_7_.3__k_J_·_m__o_l-__1
2.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ΔH=-0.4108.0t225-t1 kJ·mol-1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 保温隔 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碱稍过量 。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 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数值 偏小 。
1.1 教材复习
——打牢基础,基稳才能楼高
目 录
01
反应热与焓变
02
热化学方程式
03 燃烧热和中和热 能源
04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 一 反应热与焓变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质量 守恒和 能量 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热能 、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 2.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Δ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等于焓变。
为负值,且标注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符合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故 A 项正确;燃烧热是 1 mol 纯物质完
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选项中生成的气
成稳定氧化物时所
放出的热量
在稀溶液里,酸与
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_1__m_o_l_水__时所放 出的热量
表示方法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
燃烧热为ΔH=
和热为57.3 kJ·mol-1
-a kJ·mol-1(a>0) 或ΔH=
_-__5_7_.3__k_J_·_m__o_l-__1
2.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ΔH=-0.4108.0t225-t1 kJ·mol-1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 保温隔 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碱稍过量 。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 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数值 偏小 。
1.1 教材复习
——打牢基础,基稳才能楼高
目 录
01
反应热与焓变
02
热化学方程式
03 燃烧热和中和热 能源
04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 一 反应热与焓变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质量 守恒和 能量 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热能 、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 2.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Δ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等于焓变。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优质课件

2 mol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
状态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深化拓展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热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2)2H2O(l)===2H2(g)+O2(g) ΔH>0。(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 金刚石稳定。( )
解析: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
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A 项错误;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 H2O2 的分解的反应速率,但不 能改变平衡状态,对转化率无影响,B 项错误;热化学方 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且要注明聚集状态,C 项错误;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 是放热反应,D 项正确。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 于 N 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 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 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解析:已知 X+Y===M+N ΔH>0,说明 X 与 Y 总能量低于 M 与 N 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 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 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反应, 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B 错误。 答案:D
题组2 考查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 3.已知 H2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 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
状态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深化拓展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热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2)2H2O(l)===2H2(g)+O2(g) ΔH>0。(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 金刚石稳定。( )
解析: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
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A 项错误;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 H2O2 的分解的反应速率,但不 能改变平衡状态,对转化率无影响,B 项错误;热化学方 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且要注明聚集状态,C 项错误;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 是放热反应,D 项正确。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 于 N 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 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 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解析:已知 X+Y===M+N ΔH>0,说明 X 与 Y 总能量低于 M 与 N 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 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 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反应, 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B 错误。 答案:D
题组2 考查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 3.已知 H2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 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总复习 06 化学反应与能量(20)化学能与热能(1)课件

06 化学反应 与能量 (huàxué fǎnyìng)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rènéng)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李仕才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答案】 C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总结提升: 反应热 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好题冲关
3.通常把拆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
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 ΔH 等于反应中断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2.反应热(焓变) (1)含义:在__________(即反应系统的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 应等于焓变。 (2)表示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或________)。 (4)化学键与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断裂反应 物的化学键要________热量,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________热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
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rènéng)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李仕才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答案】 C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总结提升: 反应热 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好题冲关
3.通常把拆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
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 ΔH 等于反应中断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2.反应热(焓变) (1)含义:在__________(即反应系统的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 应等于焓变。 (2)表示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或________)。 (4)化学键与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断裂反应 物的化学键要________热量,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________热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
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
吸
放
(2)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分析
(3)常见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 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 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 和 CO2 的 反应。
解析:选 D。已知 X+Y===M+N ΔH>0,说明 X 与 Y 的总 能量低于 M 与 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化 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 氯化铵搅拌即可,B 错误。
题组二 考查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 3.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 表示正反应 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 1 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等概念。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 化学方程式。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焓变(ΔH)与 反应热的含义。 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 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解析:选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A 错误;由 ΔH=断 开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得 ΔH<0, 故为放热反应,B 错误;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 数成正比,D 错误。
2.已知反应 X+Y===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 所放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解析:选 C。A 项,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 项,催化剂不能 改变反应的焓变,错误;C 项,由图可以看出,催化剂能降低 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 项,由图可以看出 E1>E2,即逆反 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错误。
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考点一 焓变 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_化__学___键__的__断__裂__和生成物中_化__学__键__的__形__成___。 (2)特征:既有_物__质___变化,又伴有_能__量___变化,通常主要表现 为__热__量__的变化。 2.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_放__出__或__吸__收___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___Δ_H____, 单位是___k_J_/m__o_l______(或 kJ·mol-1)。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4.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5.NH4NO3 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属于吸热反应( × )
6.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的反 应是放热反应( × ) 7.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 件下的 ΔH 不同( × ) 8.可逆反应的 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 逆无关( √ )
a——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自身的能量 差值,如上图所示。 a——活化能; b——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反应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_物__质__的__量___和_反__应__热___的关系的化 学方程式。 2.意义 表 明 了 化 学 反 应 中 的 __物__质____ 变 化 和 ___能__量___ 变 化 。 例 如 :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 25 ℃, 101 kPa 下,__2_m__o_l_氢__气__和__1_m__o_l_氧__气__反__应__生__成__2_m__o_l液__态__水__时____ _放__出__5_7_1_._6_k_J_的___热__量________。
题组一 考查反应热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 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 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B.E1 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 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 热反应
解析:选 D。由图可知,正反应放热,ΔH 为负值;逆反应吸热, ΔH 为正值,D 错误。
“两角度”理解反应热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 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2.2H2O(l)===2H2(g)+O2(g) ΔH>0( √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 √ ) 4.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则 ΔH1=ΔH2( × )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
吸
放
(2)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分析
(3)常见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 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 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 和 CO2 的 反应。
解析:选 D。已知 X+Y===M+N ΔH>0,说明 X 与 Y 的总 能量低于 M 与 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化 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 氯化铵搅拌即可,B 错误。
题组二 考查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 3.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 表示正反应 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 1 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等概念。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 化学方程式。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焓变(ΔH)与 反应热的含义。 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 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解析:选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A 错误;由 ΔH=断 开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得 ΔH<0, 故为放热反应,B 错误;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 数成正比,D 错误。
2.已知反应 X+Y===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 所放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解析:选 C。A 项,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 项,催化剂不能 改变反应的焓变,错误;C 项,由图可以看出,催化剂能降低 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 项,由图可以看出 E1>E2,即逆反 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错误。
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考点一 焓变 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_化__学___键__的__断__裂__和生成物中_化__学__键__的__形__成___。 (2)特征:既有_物__质___变化,又伴有_能__量___变化,通常主要表现 为__热__量__的变化。 2.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_放__出__或__吸__收___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___Δ_H____, 单位是___k_J_/m__o_l______(或 kJ·mol-1)。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4.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5.NH4NO3 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属于吸热反应( × )
6.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的反 应是放热反应( × ) 7.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 件下的 ΔH 不同( × ) 8.可逆反应的 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 逆无关( √ )
a——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自身的能量 差值,如上图所示。 a——活化能; b——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反应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_物__质__的__量___和_反__应__热___的关系的化 学方程式。 2.意义 表 明 了 化 学 反 应 中 的 __物__质____ 变 化 和 ___能__量___ 变 化 。 例 如 :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 25 ℃, 101 kPa 下,__2_m__o_l_氢__气__和__1_m__o_l_氧__气__反__应__生__成__2_m__o_l液__态__水__时____ _放__出__5_7_1_._6_k_J_的___热__量________。
题组一 考查反应热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 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 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B.E1 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 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 热反应
解析:选 D。由图可知,正反应放热,ΔH 为负值;逆反应吸热, ΔH 为正值,D 错误。
“两角度”理解反应热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 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2.2H2O(l)===2H2(g)+O2(g) ΔH>0( √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 √ ) 4.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则 ΔH1=ΔH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