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3年中国GDP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
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2013年中国GDP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932人民币元)测算,2013年,中国名义GDP (国内生产总值)折合91849.86亿美元。
这比上年净增95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分季度看,一季度18912.55亿美元,二季度20797.92亿美元,三季度22529.93亿美元,四季度29702.83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为41908元,约合6767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年中人口约为13.5738亿)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GDP增速为7.7%,超过7.5%的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GDP平减指数同比变化1.6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从环比看,一季度环比增长1.5%,二季度增长1.8%,三季度增长2.2%, 四季度增长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分需求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4.4%。
2023年全国gdp排名一览表

2023年全国gdp排名一览表2023年全国gdp排名一览表截至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自己2022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各地公开数据,2022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正式出炉,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目前来看,这份GDP十强排名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数据不仅来自于正式公开的数据,同时也有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
上海大幅度领先,继续坐稳中国GDP第一城!2022年上半年度,上海的经济总量曾被北京反超,一度也是让不少学者兴奋。
但上海的实力确实强大,中国经济第一城的地位基本难以动摇。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
虽然上海的经济增速略有下降,但依然轻松领先了北京。
同期,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10.9亿元,同比增长0.7%。
其中,北京全年的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894.3亿元。
重庆正式确定第四,北上广深的地位会否动摇?2022年,重庆全年的GDP总量终于领先了广州,但这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全年实现GDP总量为29129.03亿元,同比增长2.6%。
同比增长1%。
大部分观点认为,重庆的GDP虽然暂时领先,但广州的综合地位依然难以动摇!近几年,广州的新兴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2022年,广州全市的显示器、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84%。
此外,广州在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领域同比分别增长25.7%、32.8%。
同期,广州全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同比增长5.1%。
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来看,广州明显领先于重庆。
成都坐稳第七,武汉还保留最后的悬念!短期来看,成都的GDP总量排在全国第七应该没多大问题。
一季度GDP增速7.7%未达市场预期 经济缓慢复苏

一季度GDP增速7.7%未达市场预期经济缓慢复苏2013年第一季度腾讯财经[微博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比去年四季度的7.9%略有下降,未能打破中国GDP增速近一年的“7”位徘徊。
此前先行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状态。
今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及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该数据比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返“8”偏低。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去年一季度后,我国GDP增速始跌“破8”。
2012年中国GDP超过5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创1999年以来最低值。
其中,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8.1%,与2011年全年9.2%的GDP增速相比,经济跌幅较深。
三季度GDP增7.4%创3年多新低,第四季度GDP增长7.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为7.5%,是希望在没有“水分”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一季度消费、工业生产表现弱于市场预期;但投资、出口相对强劲,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预计增长呈弱复苏态势。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预测报告显示,28家机构对当前经济走势总体看法为“经济温和回暖,政策审慎求稳”。
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各项已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其中,外贸增速较快,一季度我国出口3.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4%;PMI连续6个月高于荣枯线,显露一季度国内经济温和回升态势。
中国GDP浅析

中国GDP分析摘要: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一国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GDP的结构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GDP结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GDP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一、近年来我国GDP情况简介。
近年来,中国GDP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面对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出口导向、投资主导、粗放式发展亟待转型、人口红利难以持续、GDP至上矛盾突出等结构性软肋,我们也应有清醒认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我们更要关心人均GDP数据,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当然,不妄自尊大,却也不必过于菲薄。
“GDP第二”怎么说都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全国上下理性冷静的背景下。
不管怎样,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经济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积极引进外资成功的,现在中国能否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是关键。
同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房产泡沫等问题也困扰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全球变暖等,也需要中国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
下面从一些具体数据来认识中国的GDP 。
表 1表 2由以表 2 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年到2011年,我国的GDP 一直持续增长,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目录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1)一、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 (1)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三、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2)四、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五、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策略 (3)六、总结 (4)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摘要: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大国,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来探索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一、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贸易大国主要是指在经济开放的环境下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和规模不断扩大,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对本国的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其中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标是数量和规模,如进出口总额、进出口年增速、世界贸易排名、贸易主体数量和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力等。
贸易强国与贸易大国不同,贸易强国不仅强调对外贸易规模,更注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其内涵包括:本国经济极其发达,科技水平世界领先,资本充裕;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举足轻重,占有比较优势,产品质量高,服务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很高比重,竞争力强,贸易条件指数在105%左右,处于较优势地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贸易规模大,服务贸易极其发达,对世界贸易影响力强;对外开放度大,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一般都在30%左右。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1.5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6.9%。
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顺差1.61万亿元,增长1.5倍。
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18808亿美元,下降6.9%。
其中,出口10720亿美元,增长1%;进口8088亿美元,下降15.5%;顺差2632亿美元,增长1.5倍。
而在2013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 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
2013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

2013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及人均GDP统计数据(2014年1月)(2014-01-20 16:47:38)标签:分类:【财经资讯·经济评析】杂谈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6.1932计算,2013年中国GDP约合91849.93亿美元,人均GDP约为6767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年中人口约为13.5738亿)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GDP增速为7.7%,超过7.5%的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2013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中国GDP

世界排名
1980年世界各国(地区) 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1)美国:亿美元 2)日本:亿美元 3)苏联:9400亿美元 (4~6名数据省略) 7)意大利:4598亿美元 8)中国内地:3015亿美元 9)加拿大:2689亿美元 10)墨西哥:2277亿美元 1988年末,为了应对价格机制的改革导致的通货膨胀的高涨,领导层采用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中国经济在 九十年代末期活力重现。在1992年新春南巡时给予改革以新的动力。之后同年的中共十四大支持重新推动市场改 革,同时声明中国在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体制的连续性,但更大胆的经 济
按本币计算 1982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元,达到529人民币;(从1952年人均119元到1982年人均突破500元总共花了30 年时间。) 1987年突破1千元,达到1116人民币; 1995年突破5千元,达到5074人民币;(从1987到1995年的8年时间年均实际增长为8.6%。) 2003年突破1万元,达到人民币;(从1995年到2003年8年,年均实际增长7.9%。) 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人民币; 2014年,人均达到人民币; 2015年,人均达到人民币; 2016年,人均达到人民币; 2017年,人均达到人民币;
中国GDP总量已达日本的两倍。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仅仅过 去了三年,中国的GDP总量又达到了日本的两倍。
1952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按现价估计为2390亿元。在总量上这个数字占有世界几乎3%的份额,同时也是日本 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仅仅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飞速发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举超过印 度,最后在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国的繁荣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时近几年中国已经 努力将其繁荣扩展至内陆省份和东北传统工业带。
商业综合体开发常见的问题

外因
地方相应政策
2.21国五条
提出完善稳定房价工 作责任制、坚决抑制 投机投资性购房、增 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 地供应、加快保障性 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和 加强市场监管等五个 方面的政策措施
我国每年新增小城 镇800个左右,提 供了城市建设新增 空间 大城市为以经济为 纽带向周边城市群 发展,提供了更新 改造空间 政府公共服务放开, 吸纳私人资本进入 城市开发
城镇数 量增长 城市群扩 张与重新 定位 城市人口 增加 消费升级
每年1000-3800万 农民进入城市
公共服 务放开
快速上升阶段
转型背景
部分城市加大商业地块出让
外因
随着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摈弃了之前一味 以住宅开发为主体的城市开发模式,逐步采用城市综合体来实现城市化发展。政 府不再简单的推出纯住宅地块,为提升土地价值,商业地块面积及比例都在增加
转型背景
政策对住宅市场的打压,而对商业地产影响较小
休闲经济的产生 促进了商业地产 的繁荣。
– 随着消费者休假时间的增加,为居民从事休闲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仅以日常 生活为例,品茗、健身等在几年前还少见的活动已成为人们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居民休闲活动 的增多引发了对提供休闲场所的需求,为商业地产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
观点:我国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的叠加将会给商业地产开发与升级带来巨大 的市场需求,房地产市场将进入“白银时代”,下半场的关键人物就是“商业地产”,今 后5年~10年将是商业地产重要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