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大全50字
高中议论文人物故事写作素材

高中议论文人物故事写作素材一、民族英雄辛弃疾1、铁骨铮铮民族英雄,慷慨悲壮一代词豪。
一位英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的一生,奋发激昂,抗战爱国,壮志未酬却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大业;他的一生为民造福,呕心沥血,他的人格精神是世人楷模,令后人景仰。
一位艺术家,歌咏抗金,悲壮激越。
他的词,穷极变化,处处生春。
或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或情致缠绵,词意婉约;或清新纯朴,自然真切;或风格独特,幽默诙谐,艺术造诣,词史一绝。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铭记,金戈铁马的一代词豪——辛弃疾2、一星陨落,抖落万千火星。
辛酸泪,少年不食愁滋味。
弃了谁?醉里挑灯看利剑,为了君王天下事。
疾水向东流,中间多少行人泪,他不言,读者醉。
二、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
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
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话题:“春风化雨”“为师之道”。
三、梁实秋的演讲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8则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8则作文素材名人事例写议论文时,论据很重要,只有充分的论据才能验证论点的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可以作为议论文论据的人物事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
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二、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
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
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
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
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三、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
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
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四、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
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
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
议论文名人事例素材(精选12篇)

议论文名人事例素材(精选12篇)议论文名人事例素材篇11、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
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
2、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
3、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他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的水准之下。
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活动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4、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
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民间良医,就拜良医为师,决心将来当个名医,于是他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他不仅掌握了老师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他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
5、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为了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每天坚持到大英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长时间的大量读书,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两行沟壕。
6、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由于长期勤奋学习,他在19岁的时候,就能用几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几种文字。
这对于他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7、郭沫若从1929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当时他觉得仅仅依靠已有的文献资料远远不够,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他阅读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掌握了古文字后,他还觉得不满足,又研究了考古学。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巨著《中国史稿》。
8、江郎有才尽之时,牛顿在他奠定了力学基石后,科学生涯也走到了终极。
9、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10、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少年家境贫寒,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刻苦攻读。
议论文论据经典素材:名人事例

三一文库()〔议论文论据经典素材:名人事例〕导语:写议论文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名人事例来加以论证,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1、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2、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话题:“忠贞”“持之以恒”▲3、一次成功就够了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七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七篇】作文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篇2】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
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高中作文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摘抄

高中作文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摘抄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
下面整理了一些议论文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议论文作文素材摘抄1、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
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
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适用高中议论文:坚持,高雅志趣,付诸行动,付出与回报。
2、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
适用高中议论文:坚持,实干,奋斗,生态保护,爱护家园。
3、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
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
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
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适用高中议论文:努力4、冯友兰素以“不着急”闻名,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他80余岁动手,90多岁才宣告完成。
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其实才是立长青之业、达天地之远的不二法门。
适用高中议论文:积累沉淀,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甘于寂寞。
5、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官员去世后碰上阎王爷,很是志得意满的样子,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阎王爷讥道:“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适用高中议论文: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1、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精选四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精选四篇)第一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人,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让人看不起的职业。
李时珍可不这样想,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向父亲那样为病人治病。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很多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于是下定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2、.身残志坚张海迪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身残志坚,抱着“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坚定信念,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自学了英,德,日语。
还翻译了十三万字的英文小说,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3、炸药之父———诺贝尔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精选9篇】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精选9篇】爱因斯坦不慕金钱篇一——不慕金钱是高贵的人生品质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36岁就有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科学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14个科学巨人之一。
电台敬慕他的声誉,愿以每分钟1000美元的报酬约他讲话,但他回答说:“我不需要金钱,更不愿为了钱浪费时间。
”拒绝了电台的聘请,可是他却同意将1905年发表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重抄一遍拍卖,将所得的600多万美元全部捐献出来,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高考名人素材汇编篇二庄子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但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
那槁首黄馘的庄周,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
我看见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岁月深处,远方的大哲用一生换取山林川泽中灵性的解脱。
于是我开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
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
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
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
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篇章。
心如澄澈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子在濮水岸边,断然拒绝了楚王的邀请,避开了那些争论不已,永远不能统一的话题,他也守住了自身的颜面,他深知:生命岂能为王权所累。
(拒绝王位,保持贞洁)伯夷、叔齐只为坚贞的节操拒绝官位,饿死首阳。
古代志士仁人皓首于书丛,无不为官盖四方,封妻荫子,世间相搏相斗,无不为功名利禄,而你们,却要坚定地对王位摇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名人事例写作佳苑05-26 0531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名人事例1.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
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
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
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
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2.屈原以死报国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3.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4.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5.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话题:“忠贞”“持之以恒”6.张伯苓的理想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
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
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
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
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
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7.于右任的临终诗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
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8.李宗仁的民族情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9.肖邦的遗愿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
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
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可是,在辗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篇二: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名人事例 ) 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名人事例1.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
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
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
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
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2.屈原以死报国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3.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4.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5.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话题:“忠贞”“持之以恒”6.张伯苓的理想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