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4次成功地抢救4次心脏骤停一例

合集下载

电除颤抢救心脏骤停34例临床观察

电除颤抢救心脏骤停34例临床观察

致命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 , 使脑等重要脏器不能得到基本的血 流供应 。而节律、连续有效的胸外 心脏 按压使血液流经肺脏 ,
配合人工通气使氧合血供应大脑和重要器官,直至 自主循环恢 复。我们救治的患者 均给予 持续 不断 的胸 外心脏 按压 。2 0 05 美 国心脏病学会 的心肺复苏指南把 重点放在 胸外心脏按压上 , 建议每 2次人工呼吸做 3 0次按压 ,而不是过去的 1 5次 ,因人
是 心肺 复苏 成 功 最重 要 的 决定 因素 ,如 有条 件 电除颤 应 越 早进 行越好 。20 0 0年国际心血管急 救和心肺复 苏指南规定 ,在 医
可出现意识丧失 ,经及时救治可获存 活 ,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 亡 ,罕见 自发逆转者…。C A属急危重症 ,若抢救 及时、措施
得力 ,能提高抢 救成功率 。心 搏骤 停患者 大约有 8 % ~ 0 0 9%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0 A组有效 l 例 ,有 效率为 5 . % ;B组有 效 4例 ,有效 9 58 率为 1. %。两组采用 x 检验 ,P< .5为有差异 统计学意 82 。 00
义 。说 明电除颤组优于非电除颤组 。
3 论
3 3 复苏药物的应用 .
肾上腺素兼有 及 B受体兴奋作用 ,
电 除颤 都 是 提 高 复苏 成 功 率 的关 键 措 施 。 3 2 连续 、有 效 胸外 心 脏 按 压 患 者 出现 心 脏 骤 停 后 继 发 的 .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 0 6年 1月—2 0 o8年 1 2月心脏骤 停患者 5 6例 ,其 中 男 3 5例 ,女 2 例 ,年 龄 2 8 1 4~ 6岁 ,器 质 性心脏病 3 O例 ,脑 血管病 7例 ,中毒 6例 ,低 血钾 3例 ,触 电 2例 ,溺水 3例 ,不明原 因 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心脏骤停 的临床诊断标准 。 12 心脏骤停诊断依据 ( )突然意识丧失或伴短 阵抽 搐 ; . 1 (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 ( )呼吸断续或停止 ,瞳 2 3

院前成功复苏电击伤致心脏骤停1例报告

院前成功复苏电击伤致心脏骤停1例报告

院前成功复苏电击伤致心脏骤停1例报告标签:电击;心脏骤停;抢救由于电器应用的普及和家庭、工业用电的增多,触电事故所造成的电击伤时有发生,严重的电击伤可造成昏迷或死亡。

本急救中心成功救治1例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工人,因施工时电钻漏电被电击伤致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周围人员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呼叫“120”,急救人员约10 min赶到现场。

查体:意识完全丧失,双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无,颜面发绀,呼吸音、心音未闻及。

立即给予畅通气道,简易呼吸器-面罩人工呼吸2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及2次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路,静推肾上腺素1 mg,建立心电监护(显示室颤)、5个循环按压及人工呼吸后立即进行360 J(单相波)电除颤1次,继续5个循环按压及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气管插管, 心电监护显示仍为室颤,静推利多卡因50 mg、肾上腺素1 mg,并给予360 J(单相波)电除颤1次,心电监护显示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心率约120/min),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心音可闻及,呼吸无恢复,测血压100/60 mmHg,予地塞米松10 mg、纳洛酮0.4 mg静推,维持不到1 min再次出现室颤;继续5个循环按压及人工呼吸,期间静推利多卡因50 mg、肾上腺素1 mg, 心电监护显示室颤,行360 J(单相波)电除颤1次;继续5个循环按压及人工呼吸,心电监护仍显示室颤,再次进行360 J(单相波)电除颤1次,恢复窦性心律,心率约110 /min,血压130/80 mmHg,立即静推地塞米松10 mg、纳洛酮0.4 mg,静点能量合剂,头枕冰袋,迅速将患者运送入院,到达急诊室后患者出现躁动,双瞳孔回缩(直径约 4 mm),对光反射迟钝,恢复自主呼吸(约16/min),收入ICU病房治疗,随访1年仍存活。

2 讨论2.1 电击损伤原理一定量电流或电能通过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

急诊科心脏骤停的抢救与成功案例

急诊科心脏骤停的抢救与成功案例

信息传递
1
准确、及时地传递患者信息
状态评估
2
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抢救需求
方案制定
3
制定合理的院内救治方案
信息传递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院前急救措施和患者的反应等。状态评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紧急手术或 其他特殊治疗。方案制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院前急救情况和医院的资源等因素。
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急诊科心脏骤停的定义 与成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流向全身器官,并最 终导致死亡。心脏骤停是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脏病、呼吸道疾病、药物过量、电 击等。心脏骤停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 肥胖等。
gh by gdadgsd hrdhad
流程规范
制定完善的抢救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 规范操作步骤,提高抢救效率。
定期评估
定期组织专家对抢救流程、人员操作、设 备使用等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持续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脏骤停抢救技能 培训,保持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抢救水 平。
人才队伍
专业、熟练的医护人员是 生命之光。定期培训、演 练,提升急救技能,培养 团队协作精神。
系统管理
建立完善的急救质量管理 体系,定期评估、反馈, 不断改进急救流程和技术 ,提升整体水平。
急诊科心脏骤停抢救的质量控制
数据分析
收集整理心脏骤停抢救数据,分析抢救成 功率、死亡率、抢救时间等指标,识别改 进方向。
成功抢救的关键因素
团队协作
高效的团队协作是成功抢救的核心。医护人 员之间紧密配合,互相支持,才能在短时间 内做出精准判断并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引言:脏骤停是指由于心脏骤停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的严重情况。

在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手术过程的紧急中断,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外科手术中心成功抢救脏骤停的案例,探讨抢救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类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案例:一位60岁的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心接受肺切除手术。

手术开始后,患者出现了突然心脏骤停的情况。

主刀医生迅速意识到这是一种紧急情况,立即指示团队开始心肺复苏,同时请求心脏外科专家前来协助。

分析: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抢救脏骤停的基本措施。

在该案例中,主刀医生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指示团队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通气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暂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2.请求专家协助:由于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病情,主刀医生在意识到情况紧急后立即请求心脏外科专家协助。

心脏外科专家对于处理心脏骤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提供更为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3.心脏外科专家的介入:心脏外科专家快速到达手术室,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在评估的基础上,专家决定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和除颤术。

这些措施进一步恢复了患者的心跳和循环功能,并为进一步的手术提供了条件。

4.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心跳和循环功能恢复正常。

为了进一步监测和治疗患者,医生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护理。

结论:该案例的成功抢救充分展示了外科手术中心对于脏骤停抢救的有效性。

关键的抢救措施包括迅速识别紧急情况、进行心肺复苏、请求专家协助以及心脏外科专家的介入。

重要的是,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和高效沟通是成功抢救的关键因素。

当然,预防脏骤停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提前评估患者的风险,在手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2. Tubau-Massanés F, Castañer-Masoliver J.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ven in irrecoverable patients? And when they have it forbidden?]. Med Clin (Barc). 2024;156(9):438-438.doi:10.1016/j.medcli.2024.02.030。

除颤术实验报告

除颤术实验报告

除颤术实验报告在医学领域中,心脏病往往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挽救心跳停止的患者生命,现代医学引入了一项重要的技术——除颤术。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除颤术的效果和原理,并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了具有相似心脏病症状的实验动物作为测试对象。

我们将这些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传统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除颤术两种处理方法。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使用实验仪器监测动物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下每一次心脏骤停的时刻。

当心脏骤停时,我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包括按压胸部和给予呼吸道支持等步骤。

我们记录下每一次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在一定的时间后,我们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术的处理。

除颤仪将通过调节能量大小,对动物体内的电流进行释放,以重建心脏正常的节律。

我们也记录下了除颤的次数、能量大小和成功恢复心跳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系列有关除颤术的数据。

首先,我们发现心肺复苏+除颤术组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传统心肺复苏组。

在心肺复苏+除颤术组中,70%的动物成功恢复了正常心跳,而在传统心肺复苏组中,成功率仅有45%。

其次,我们观察到除颤术的时间与能量大小对其成功率的影响。

较早进行除颤和相对较高的能量释放可以有效地提高除颤术的成功率。

当除颤术在心跳停止后的前3分钟进行时,成功率达到了80%;而当除颤术在3分钟后进行时,成功率仅为30%。

讨论与意义:本次实验结果明确表明了除颤术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心肺复苏相比较,心肺复苏+除颤术能够显著提高成功恢复心跳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存活率。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除颤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救治手段,用于心脏骤停病患的紧急抢救。

此外,实验结果也揭示了除颤术的时间与能量释放对其成功率的影响。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尽早进行除颤术可以取得更佳的救治效果。

因此,临床抢救团队在遇到心脏骤停时,应尽快使用除颤仪进行治疗。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心肺复苏+除颤术的研究,明确了除颤术对心脏骤停病患的紧急抢救的重要性。

除颤4次成功地抢救4次心脏骤停一例

除颤4次成功地抢救4次心脏骤停一例

除颤4次成功地抢救4次心脏骤停一例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通常需要及时的抢救措施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例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例,其中使用了除颤仪进行四次除颤,最终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该病例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明显的心脏病史。

突然某日晚上,患者突感胸闷、气短,随后出现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的症状。

周围的家人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

由于距离医院较远,急救人员在赶到现场之前,家人已经进行了大约5分钟的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到达后,立即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发现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为了尽快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急救人员立即进行了除颤。

急救人员使用除颤仪将患者胸部电极贴片粘贴到患者胸部,然后设置了适当的电击能量。

在第一次除颤之后,急救人员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

患者仍然没有心跳,所以在第二次除颤之后,急救人员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准备进行第三次除颤。

第三次除颤后,患者心脏恢复了正常的心律和心跳。

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当地医院的急诊科。

在急诊科,医生进一步进行了检查并确认患者的心脏骤停原因可能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

尽管患者的心跳已经恢复,但他的生命仍然面临着危险,因为心肌梗死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心肌损伤。

为了进一步治疗患者,医生决定将其转至心血管科进行进一步的抢救。

心血管科医生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和球囊扩张术等措施。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症状缓解,并最终成功康复。

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治疗心脏骤停的设备,它能够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释放电流来除颤。

在上述病例中,除颤仪帮助恢复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除颤仪并不是治愈心脏骤停的唯一方法,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对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在除颤的还应进行其他紧急措施,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项目(B2018115)何 晴 许 波 秦崇臻:深圳市急救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何 晴 许 波 秦崇臻 【摘 要】 目的 探讨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关系。

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救治的100例行除颤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分析不同除颤时间患者的除颤复苏成功率差异。

结果 除颤时间<2min组复苏成功率为90 48%,明显较2至5min、5至10min、>10min的55 17%、29 41%、20 00%更高(P<0 05),除颤时间2至5min组复苏成功率明显较5至10min、>10min更高(P<0 05);除颤时间<2min组患者LVEF、LVEDD、E峰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与2至5min、5至10min、>10min三组相比均更高,各组两两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 05);除颤时间<2min组患者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水平与2至5min、5至10min、>10min三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 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脏骤停患者除颤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性(r=-0 592,P<0 05)。

结论 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性,即除颤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

【关键词】 除颤时间;心脏骤停;除颤复苏;成功率;关系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21.01.046StudyoncorrelationbetweendefibrillationtimeandsuccessrateofdefibrillationandresuscitationinpatientswithcardiacarrestHEQing,XUBo,QINChongzhen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durationofdefibrillationandthesuccessrateofdefib rillationandresuscitationinpatientswithcardiacarrest.Methods 100patientswithcardiacarrestwhounderwentdefibrillationandresuscitationinJanuary2018andJuly2019wereselectedtoanalyzethedifferenceofsuccessrateofdefibrillationresuscitationinpatientswithdifferentdefibrillationtime.Results Thesuccessrateofresuscitationwas90.48%indefibrillationtime<2mingroup,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55.17%,29.41%and20.00%in2-5min,5-10minand>10min(P<0.05).Thesuccessrateofresuscitationin2-5mi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5-10minand>10mingroup(P<0.05).ThelevelsofLVEF,LVEDDande-peakindefibrillationtime<2mi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2-5min,5-10minand>10mingroups;Thelevelsofpotassiumion,calciumionandsodiumioninthedefibrillationtime<2mingroup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osein2-5min,5-10minand>10mingroups(P<0.05);Pearsoncorre 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rewasa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durationofdefibrillationandthesuccessrateofresuscita tion(r=-0.592,P<0.05).Conclusion Thereisa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durationofdefibrillationandthesuc cessrateofresuscitationinpatientswithcardiacarrest. 【Keywords】 DefibrillationTime;CardiacArrest;DefibrillationResuscitation;SuccessRate;Relationship 【Author′saddress】 PrehospitalDepartment,ShenzhenCenterforPrehospitalCare,Shenzhen518000,China 心脏骤停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泵血功能停止,患者呼吸、心跳骤然中断,为一种极其危重的状态,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否则可危及患者生命[1-2]。

电除颤情景案例

电除颤情景案例

电除颤情景案例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措施,用于治疗心脏停跳或心室颤动等病症。

以下是一些电除颤情景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电除颤的应用。

1. 突发心脏停跳一位中年男子在健身房锻炼时突然倒地,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停跳。

紧急医疗人员立即进行电除颤,成功地使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2. 心室颤动一位老年男子在家中突然感到胸闷,随后出现了心室颤动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恢复了他的心跳。

3. 心脏病发作一位年轻女子在工作时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使她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4. 麻醉后心跳骤停一位年轻男子在手术后出现了心跳骤停的症状,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使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5. 突发心脏骤停一位中年女子在购物时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骤停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使她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6. 心脏病突发一位老年男子在家中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病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使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7. 心脏骤停一位年轻男子在运动时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骤停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使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8. 心脏病发作一位中年女子在工作时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使她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9. 心室颤动一位老年女子在家中突然感到胸闷,随后出现了心室颤动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电除颤治疗,成功地恢复了她的心跳。

10. 心脏病发作一位年轻男子在工作时突然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后出现了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紧急医疗人员进行了电除颤治疗,使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以上是一些电除颤情景案例,这些案例表明电除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脏急救措施,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电除颤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颤4次成功地抢救4次心脏骤停一例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危险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

在医院等专业机构,应
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最近,我们在一家医院遇到了一例心脏骤停的病人,该病人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没有任何明显的心脏病史。

突然之间出现了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随之病人心跳急促,并很快停止了跳动。

医护人员紧急执行了心肺复苏、除颤技术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结
果抢救成功,并于第四次除颤后,病人的心跳恢复了正常。

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心肺复苏案例,病人生还下来了,这要感谢医护人员的紧急施救
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先进设备的使用。

除颤器是用于救治病人心脏骤停的重要设备,该设
备可以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进行血流复苏处理,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该设备使用电子象征波,测量患者的心跳间隔,再根据测量结果采取救治措施。

其次,在进行有力的除颤时,自动体外除颤器会释放适当
的电流,使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进而增加病人的存活几率。

除颤器是总结了多年的心脏领域研究成果,已成为临床急救中普遍应用的设备之一。

而采用自动化程序的除颤器,更是让医护人员能够迅速进行必要的处理,从而实现最大程
度的抢救效果,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总之,心脏骤停是危及人生的事件,及时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处理是提高生还率的重要
措施。

在临床上,应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让医护人员能够给予病
人最为有效和迅速的检查和治疗。

希望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增进医护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对于心脏骤停的抢救效果,让更多的病人从中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