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综合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含答案

201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含答案

201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含答案人教版必修4模块测试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角色(jué)楔子(xiē)本分(fèn)敲诈(zhà)B。

堤防(dī)伺候(cì)惊愕(è)喘气(chuǎn)C。

脚镣(liào)战栗(lì)觊觎(jì)暮霭(ǎi)D。

国粹(cuì)给予(gěi)自诩(yǔ)脑髓(su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弥补贤慧谛听阴险毒辣B。

枯燥蓑衣罪孽礼尚往来C。

吝啬窒息揭露冠缅堂皇D。

神州经典诡计残羹冷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继2007年冬天我国南方雪灾等以后,如今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又遭遇罕见的强烈地震,这真是多事之秋啊。

B。

《走我自己的路》这其实就是XXX著作的特点:决无陈词滥调,充满新鲜气息。

唯其如此,他才在表现出人格魁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思想的魁力。

C。

“免费开放”的新政策,让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从人气冷清的休眠状态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要提前预约才能获得参观机会。

D。

据XXX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很干净的人家,平均每张床上的被褥螨虫和尘埃螨虫至少有1.5万只,让人手足无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共产主义理想。

B。

莫斯科地铁不仅仅是藏满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是集建筑、装饰、绘画、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C。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

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四,销量突破500万辆,目前我国是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产销国,成绩来之不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X的作《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模块综合测评 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0分)(1)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4)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5)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8),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9)吾所以为此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10)卒相与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5分)1895年,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 dàn 生了。

1903年,电视悄然问世。

人们习惯上把电影和电视合称为“影视艺术”。

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这是两种最年轻的艺术形式,但一出现就风 mǐ全球,对20世纪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今社会,影视艺术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dàn()生风mǐ()(2)请举一个生活现象,说明“影视艺术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3分)答:。

3.阅读有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雷雨》的介绍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4分)“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是周朴园的台词,《雷雨》原著注明此时周朴园的语气是“冷冷地”,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雷雨》周朴园的语气是“高昂地”。

在侍萍与周萍见面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雷雨》增设了“周萍跪下来让侍萍抚摸差点相认”的情节。

(1)你认为说“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时,周朴园的语气是该“冷冷地”还是“高昂地”?为什么?(2分)答:。

(2)增设“周萍跪下来让侍萍抚摸差点相认”的情节,这样处理好不好?为什么?(2分)答:4.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中外文学名著。

必修4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4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4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B. 踌躇(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gǔ)C. 踌躇(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D. 踌躇(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g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品德也很优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地穿过了树林。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D. 他像一只猫一样安静。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B. 太阳高高挂在天空。

C. 月亮在夜空中微笑。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B. 他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写作,更喜欢旅行。

C.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喜欢音乐。

D.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喜欢音乐,喜欢绘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离开?B. 你为什么要离开?难道你不喜欢这里吗?C. 你为什么要离开?是因为工作吗?D. 你为什么要离开?是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正确的吗?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正确的吗?C. 你不知道这是正确的吗?D. 这是正确的,难道你不知道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大得连隔壁的邻居都听到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不少人将戏曲作为文学作品,品味其文学旨趣,但从戏曲的本体意义来说,“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

既为场上搬演的作品,表达情感的过程就需要通过演员来实现,正如谭霈生所言:“一部剧本出版后,被置放在图书馆里或私人书架上,可以随时供人阅读,这时,它只具有文学价值,尚不具有戏剧价值。

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作品,指的是一场戏剧演出。

”因此,对于戏曲,“上演”才是其存在的最根本的方式。

既然戏曲是通过演员来表达情感的,那么演员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传达的呢?毫无疑问,戏曲演员是通过程式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

戏曲在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流变之后,审美形式已极为成熟。

演员可以借助舞台程式表演生活中的任何一处场景、任何一个人物,虽然“扮不像人的人,说不像话的话”,但是你完全可以置身于其中而浑然不觉其假,因为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表情,它都已经通过极其细腻、精微的程式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了。

在京剧中,仅仅是笑和哭,就有百余种的分别;只咳嗽一项,便有二百余种之多,就梅兰芳那兰花指和眼神据说就有七八十种之多。

如此等等,也就意味着高度发达的戏曲程式已经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表情、动作等都囊括其中了。

而这些精细程式的创造,不就是为了更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吗?为了更准确地领悟并运用这些程式,尤其是精细的表情程式,演员需要从具体生活中观察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的现实情感。

但是,戏曲演员观察生活,体悟人生,不是为了自然、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原样,而是从中获取表演的灵感,使舞台上的各种程式如身段、表情、脸谱、唱腔、妆容等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舞台人物更具灵气和神韵,更加精致而富有美感。

可以说,戏曲演员对现实生活的体悟是获得舞台上更加精准而细腻的程式表演的手段。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综合检测2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综合检测2含答案

本册综合检测二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猥.亵(wěi) 晃.动(huǎnɡ)数.见不鲜(shuò) 翘.首以望(qiáo)B.尽.管(jìn) 应.用(yìnɡ)光风霁.月(jì) 崭露.头角(lù)C.脊.梁(jǐ) 创伤(chuānɡ)博闻强识(zhì) 畏葸不前(xǐ)D.缫.丝(sāo) 攻讦.(jié)闷.声闷气(mèn) 螳臂当.车(dānɡ)答案:C A“晃”读huànɡ,B“尽”读jǐn,D“闷”读mē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树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兴趣。

C.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

D.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答案:C A.搭配不当,“树立”与“关系”不搭配,“树立”可改为“建立”。

B.语序不当,“应用及运行”应改为“运行及应用”。

D.结构混乱,应改为“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足够重视,”或”安全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足够的重视”。

3.阅读下面这段话,写出普京所说的话中包含的潜台词。

(4分)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向所有公务员发出警告说:“如果你们想赚钱,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们想继续做公务员,那就请你们靠一份国家工资生活。

”答:答案:普京要求公务员不要腐败。

(或:做公务员就应保持廉洁)4.(2010·邯郸模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测试卷及答案(4)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测试卷及答案(4)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测试卷及答案(4)怎样阅读宋词XXX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余年。

这段时期的文学以词为极盛,其艺术成就亦最突出,因而被誉为“时代文学”。

词调今存八百余调,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宋人创制和使用的。

宋代词人一千四百余家,词存两万余首。

宋词的作家作品的数目与唐诗相比约少一半,若与宋诗相比则少得更多。

词体文学样式的“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法严而义备”,故创作起来比诗困难得多。

它是倚声而作的,要求作者精通音律,否则便可能遭到“不当行”之讥,而那种不谐音律的作品就被视为“句读不葺之诗”了。

所以像词这样精巧严密的古典格律诗体能有如此众多的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属罕见的文学现象。

虽然词体文学样式的局限不可能像宋诗那样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而获得重大的意义,但仍有不少言志遣怀、登临怀古、感时伤世或歌颂升平的题材,也有表达XXX、善良祝愿、情操高尚、人格伟大的作品。

尤其当汉民族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词人发出了悲壮激烈的时代强音,汇为一股振奋人心的爱国思想的潮流。

A。

宋代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现存的八百余种词调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XXX创制和使用的。

B。

当汉民族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词人能发出悲壮激烈的时代强音,汇聚成振奋人心的爱国思想潮流。

C。

宋词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的一般历史,体现出很真实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民族遭受过的精神压抑与不幸。

D。

爱情是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在宋词中,最少有百分之六十的作品都涉及恋情,是这一文学本质的最典型的反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

宋词音韵格律苛严,创作起来比较困难,但仍出现了多样化的题材,反映出人们的不同愿望,并产生了情操高尚、人格伟大的作品。

B。

因为宋词是当时的“时代文学”,所以XXX敢于在词里赞赏女性的形态之美,敢于大胆地描述男欢女爱,从而写出了个体生命的真实。

C。

宋词表现了蔑视礼法,冲破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愿望,但因为社会性的制约势力过于强大,词人写下的多为哀怨缠绵之曲,无法高唱胜利之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综合测评(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综合测评(含解析)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

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

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

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

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祀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

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

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4综合卷姓名考号得分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逾侈yú栘中yí缑王hïu 运筹帷幄wîB、啮齿niâ羝羊dī专横hãng 残羹冷炙zhìC、蹩进biã薄片báo 犀利xī猝不及防cùD、天堑qiàn 盗跖zhí罪愆qiāng 遥岑远目cã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赢弱刹那前合后偃莫名其妙B、吸吮临邛固若金汤伶牙俐齿C、萧瑟时髦叱诧风云优柔寡断D、暄嚣苍穹完璧归赵色厉内荏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蒙田的《热爱生命》一文,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美的语言,读后却使人产生如.坐春风...之感,从而明白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B、国庆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款式新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C、“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它不仅生动地说明了人的脆弱性,还揭示了人不同于苇草的最重要的本质——能思想。

D、假如人什么情绪都没有,对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泰然处之....,心平气和,或都能忍之、远之,这是麻木,或是胆小鬼、糊涂虫。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A、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人都完全重复的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B、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世界在不断更新,于是我们思考和观察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者变化。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改判,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所造成的。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做法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核尘埃”:无须恐慌冯永锋面对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核尘埃,专家指出,不要恐慌,冷静面对是应对之策。

专家指出,空气中总是飘浮着各种尘埃,在出现核事故的地方,有些尘埃就会沾染上放射性元素,这些尘埃就被称作核尘埃。

这些尘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们漂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区大幅度扩大,甚至进入全球大气循环到达世界各地。

来自环保部的信息表明,截至3月15日10:00,我国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我国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

环保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和跟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进展,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信息。

针对“核尘埃”能不能飘散到我国的问题,专家指出,空气里面的“核尘埃”应当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一般核反应堆都有至少三重保护壳,日本福岛核电站有两台机组发生的爆炸都只损伤了外壳,并未影响到核芯。

核电站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137和碘-131,它们随爆炸有一部分泄露到了空气中,但它们的半衰期都比较短,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即使漂移到中国,多半也没有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介绍说,核技术除了用于发电之外,生活中也很常见,尤其用于食品保存方面。

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

它用于Υ射线的照射对食品进行照射后,可达到杀虫、灭菌、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和延长货架期的效果。

我国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早在1998年之前国家就已颁布批准了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固态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在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多个商业化规模的辐照装置。

这个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但你吃的食品中,很可能就接受过辐照,比如方便面的调料包。

王作元说:“核电站反应堆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释放出有放射性的碘-131,这时候,应当加强对周围居民的碘预防。

我们应当普及更多的核防护知识,尽力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

比如准备好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稳定碘片的生产、储存、更新、发放等,未雨绸缪,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我们在正确认识核辐射的基础上,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辐射防护知识。

减少射线对人体的外照射,这主要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采用适当的屏蔽措施来实现;要尽力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内照射会对人体产生长期的危害,因此在辐射较高的场所,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面具,避免饮食。

这两点对于直接从事放射性及辐射性行业的人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普通民众应对核事故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例如,如无必要,尽量避免Ⅹ光检查,减少吸烟,远离煤矿粉尘,家居装修时要注意检测大理石类地板是否放射性超标等。

(选自2011年3月16日《光明日报》,有改动)5、下列关于“核尘埃”理解有误的一项()A、在出现核事故的地方,空气中沾染上放射性元素的那些尘埃被称为核尘埃。

B、核尘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们漂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

C、核尘埃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区大幅度扩大,甚至进入全球大气循环到达世界各地。

D、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核尘埃,已经飘散到我国,但我们不要恐慌,应该冷静面对。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日本福岛核电站两台机组发生的爆炸外壳都受到损伤,而且影响到核芯。

B、核电站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

C、铀元素的半衰期都比较短,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

D、核技术除了用于发电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只用于食品保存方面。

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A、到3月15日10:00,我国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

B、食品辐照技术就是通过Υ射线的照射对食品进行照射后,可以让食品更卫生,更新鲜,食用更安全。

C、核电站反应堆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释放出有放射性的碘-131,因此,我们需要购置大量的食盐以防护核辐射。

D、我国是世界上辐照食品最多,颁布批准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固态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最早的国家。

阅读文言文,回答。

蒙鸠为巢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仕,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木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地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xī)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8、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其渐.之滫渐:浸入B、君子不近,庶人不服.服:服用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始:起因D、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群:名词作动词,成群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南方有鸟焉.风雨兴焉.B、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輮以.为轮C、生于.高山之上善假于.物也D、物各从其.类也輮以为轮,其.曲中规10、下列6句话,编成四组,全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一项()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②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③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④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⑤荣辱之来,必象其德⑥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⒒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第一段讲了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从而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

B、君子只要道德高尚,为人处世保持谨慎,即使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不会受辱。

C、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D、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

语言特色也相当突出:句式整齐,以四字为多,间以杂句,错落有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57分⒓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仕,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⑵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0分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⑴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⑵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⒕补写名篇名句6分①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诗经•氓》)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糊涂一世[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以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

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

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

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

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

”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

我说:“那快请进吧。

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

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

他这话说的多是时候啊。

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

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

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