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秘方
3、李可:53个药方第三节

3、李可:53个药方第三节
李可老中医的53个药方第七:甲亢
这是祖传甲亢秘方:夏枯草、五倍子、大贝各600克。
沙参、海藻、田冬、麦冬、桔核、生地、花粉、昆布、守宫、莪术、半枝莲、水红花子、干蟾1000克。
上述中药粉碎150克一剂,一天一剂。
夏天和秋天两季,有条件的每剂加青柿子10克.没有的不加也可以。
此药剂为一个患者所用药剂量,共90天,患者喝药到70天时,停药十天到医院进行甲亢常规查体。
患者需长期忌口生熟萝卜和白菜。
根据我的经验这个秘方甲亢各种甲状腺患者用后痊愈极高,实是一不可多得之效方。
李可老中医的53个药方第八:脚气
中药治疗脚气的药方:地榆20克、黄连20克、防风20克、白癣皮20克、苦参20克、红花30克、皂角50克。
将上述中药材碾末或砸碎后,放入5斤陈醋中浸泡,浸泡两天后开始用醋液泡脚(药渣不用滤去),患者每天泡脚2次,每次半小时,反复使用醋液,用后密封防止挥发,已备后用。
临沂润泽堂治疗脚气的西药方:维生素C50片、甲硝唑50片、制霉素50片、地塞米松50片、复合维生素B50片、APC50片、苯海拉明50片、扑尔敏片50片粉碎成末,用肤轻松15支调成药膏备用,使用时用药膏涂抹搽擦患处。
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不得穿胶鞋,多穿布鞋。
以前用过的袜子或者鞋子可用84消毒。
李可老中医的53个药方第九:三叉神经疼痛
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的药方:赤勺、钩藤、苍耳子、麻黄、芥穗、甘草各10克;黄芩、杏仁15克;葛根、生石膏各30克。
每天一剂,早中晚饭前服用。
给药10剂。
忌:辛辣、酒。
李可《破格救心汤》

李可《破格救心汤》破格救心汤出自中医大家李可,是其多年临床心血的结晶和其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一张王牌。
为什么这张方可以屡起沉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方。
先来看方剂组成,它是由附子3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肉60-120克,生龙骨牡蛎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所组成。
其煎服方法为: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放,频频喂服1-3剂。
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审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
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
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
按现代药理实验研究,附子武火急煎1小时内,正是其毒分解的高峰。
李可老常用方

李可老常用方视频号:中医林佳明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更新时间:每天更新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59天。
总结学习李可老方剂。
以下摘自(《李可经验专辑》)。
攻毒承气汤李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教心汤、攻毒承气汤,教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
(《李可经验专辑》)如果说,破格救心汤是为阴证而设,那么攻毒承气汤则是针对阳证的重点方剂。
组成:金银花90~240g,生大黄10~45g(酒浸一刻取汁入药),丹皮15g,桃仁泥15g,冬瓜仁60g,芒硝10~30g(另包分冲),芙蓉叶30g,生槟榔30g,生苡仁30~45g,皂角刺、炮甲珠各10g,广“木香、沉香(磨汁兑人)各3g。
本方“即《金匮》大黄牡丹皮汤加味而成之攻毒承气汤,方中破格重用疮毒圣药金银花,善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之芙蓉叶;更加苡仁、冬瓜仁及透脓散(甲珠、皂角刺),清热解毒排脓。
并以广木香、沉香磨汁兑人,行气消胀、利水消肿之槟榔”。
(《李可经验专辑》)李可投用时多根据具体病情加味,如连翘、枳实、厚朴等。
应用经验:施用于多例危重急腹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肺脓疡、可疑肝痈、外科创伤毒血症,“余一生治愈此等急险重症却不计其数,且全部成功,无一例失败...由于本方是从农村配药困难角度出发,从1剂药在20小时内解决一个大症设计,故用量过大。
90%以上病人,不待一剂药服完已基本痊愈。
”治疗肠梗阻,本方“配硝菔汤以破滞气,腑实一解,毒随便泄,沉疴立愈”。
治疗急性胰腺炎,本方“与大柴胡汤合方,重用柴胡125g加金铃子散(冲服),可于40分钟之内,阻断病势,使急性胰炎痛止,消肿,血象基本复常,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辟秽解毒汤组成:金银花60g,白头翁30g,香薷、藿香、佩兰、川连、肉桂、牛蒡子(炒捣)甘草各10g,白芍30g,妙扁豆12g,菖蒲12g,酒大黄15g。
加冷水750mL,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滤汁,多次小量频服,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李可先生经验专辑中的小验方锦集

李可先生经验专辑中的小验方锦集
李可先生经验专辑中有很多小验方,针对病证疗效极佳,接下来例举一部分小验方
1、三石潜阳方
生龙骨、生牡蛎、活磁石粉(等比例)。
主要用于虚阳上浮外越诸症。
2、代犀角药对
生石膏、丹皮、紫草,三药合用可代犀角,退高热奇效。
3、止痉散
全蝎,蜈蚣,研粉冲服。
广泛用于筋骨肌肉疼痛拘挛诸症。
此外,李可有时将山甲、水蛭亦合入本方中。
如炮甲珠,生水蛭,全虫,蜈蚣,研粉分冲。
4、羚麝止痉散
羚羊角,麝香,蝎尾,蜈蚣为粉末,分3次服。
“为余急救小儿高热惊风开窍醒脑常备药。
轻症单服立效,不必配服汤剂。
因麝香不仅能兴奋呼吸中枢,且能辟秽醒脑,缓解大脑缺氧。
”
5、甲麝散
炮甲珠、麝香,研末,随中药早晚以热黄酒冲服。
功能通络化瘀散结,此对药穿透攻破无微不至之性,直捣病巢,而消囊肿,化瘀积。
炮甲珠、麝香对药,穿透攻破,无微不至,辟秽化浊,引诸药直入肺窍,清除湿痰死血。
诸药相合,似有修复、激活受损肺实质病变之效。
6、参灵山甲散
山甲,红参、灵脂,研末冲服,对虚中夹瘀证有奇效。
可缩肝。
曾用于一例产后阴黄症,自加红参、灵脂、炮甲珠散剂冲服13天,每服必有肋下走窜如虫行,或咕咕作响,肝已回缩肋沿,稍能触及,脾大已消,面色红润。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东风吹整理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自创方剂28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李氏最突出之处是擅长以重剂附子、乌头类峻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已有百余人。
毋庸讳言,目前急救一般都是西医的事,然而,在他任职灵石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由此被著名中医大家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
--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
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
李可老中医强身验方

李可老中医强身验方培元固本散由紫河车、鹿茸片、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组成基础方。
余从60年代末开始试用,以参茸胎盘治大病后久损不复得效。
唯有的病人,用后有滞闷感。
盖虚必夹瘀,虚甚反不受补,蛮补反致气机滞塞,欲速则不达。
遂加三七,补中有通、有化,虚证用之,可以平稳收功。
至70年代中,拜读岳美中治老年病之人参、三七、琥珀末方论,大受启迪,遂成上方。
经30年反复实验,随病证加味,治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先天不足,衰老退化,免疫缺陷,及虚中夹瘀、夹痰、夹积等症,都取得了泛应曲当的疗效。
方中人胎盘古名紫河车,是古方补天丸、大造丸主药。
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有一般草木药难以达到的补益功效,是中医学最早使用的脏器疗法之一。
本品味甘咸,略有腥气,性温,归心肺脾经。
从疗效推断,尤能人肾而大补先天。
应烘烤至深黄色,则有香气,亦易于消化吸收(胎盘附着之脐带,古名“坎气”,对肾虚喘咳有殊效,民间试用于晚期宫颈癌各型白血病,疗效亦好。
)功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赢瘦,骨蒸盗汗,气短喘嗽,食少,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等诸虚百损,有再造人体免疫力之功。
近代大量科学实验,证实本品含有丙种胎盘球蛋白、干扰素、多糖、多种氨基酸、卵巢激素、黄体激素等。
有增强人休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抗感染,抗过敏,抗癌,升高白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而柔润,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气,强督脉,生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止崩带,托疮毒,主治一切虚寒证。
适用于精血衰少,阳痿遗精,精冷无子,畏寒肢冷,赢瘦神倦,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老人衰老退化,耳聋目暗,健忘眩晕,筋骨痿软,骨质增生,“久服固齿,令人不老”(《东医宝鉴》)。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含25种氨基酸,具有促进生长,刺激血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非特异抵抗力作用,还有增强性腺功能和生精效用。
李可行医一生总结出的最好抗癌治疗癌症的药方

李可行医一生总结出的最好抗癌治疗癌症的药方李可是当代最伟大的中医大家,通过一辈子行医,不断的总结,最后研究出最好的抗癌药方,下面是这个药方的基础方:漂海藻45克、炙甘草45克、止痉散(等量的全蝎子和蜈蚣打成粉冲服3-6克)、生附子30克(最基础用量,可加至五六百克)、生胆南星60克、生半夏65克——130克、生禹白附30克、白芥子(炒研细)30克、生晒参45克(捣细)、川尖贝母6-10克(捣细冲服)、两头尖45克、干姜45克、紫油桂10克,辽细辛45克,生姜75克、大枣25枚、麻黄5克。
(移民美国的倪海厦喜欢用三棱、莪术和生牡蛎;郭博信最喜欢用补法60—120克的黄芪,攻法用的少;刘根尚抗癌喜欢用150克皂角刺和30克生半夏治癌)体质极虚者加服培元固本散3克(等量的紫河车、鹿茸片、红参、五灵脂、三七、琥珀打成粉),汤剂加肾四味各30克,核桃(打6枚);元气将亡用大破格救心汤至脱险;中气虚者(脾胃虚)用大桂附理中汤救胃气。
疼痛剧烈者乃三阴伏寒加生川乌30克、黑小豆30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
阴症化阳肿物红肿加木鳖子45克。
身体发热者加乌梅45克、黄豆黑豆绿豆各30克。
肺部肿瘤可以用小青龙汤加生附。
消化系统的肿瘤用理中汤加生半夏和砂仁。
子宫卵巢癌症可以用当归四逆汤或者温经汤加紫石英和吴茱萸,因为紫石英和吴茱萸是入厥阴肝经的。
实际上我们治疗各种肿瘤都是以四逆汤为基础。
消化道肿瘤吃不下东西,药也吃不下,这时候可以用“开道散”,“开道散”要用好长一段时间。
另外攻下之法不可偏废,因为阳明之降为最大的降机,阳明之降是排出大便的是排毒的,用温下法,用附子大黄来下,不能只用大黄来下。
李可去广东的时候,在空军医院遇到一个三两岁的小孩子,得了视网膜癌症,被现代医疗认为是不治之症。
他的一只眼睛已经被挖掉了,过一段时间另一只眼睛的视网膜又患癌症了。
他留下一个药方:四逆汤加海藻甘草汤加浙贝母加两头尖,因为有热化的现象加了木鳖子。
李可老中医名方30首

李可老中医名方30首1.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温氏奔豚汤】温氏就是我读函授时的老师温碧泉先生。
方子呢,是这样的:附子45克,油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60克,茯苓45克,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生晒参30克(捣碎入煎),灵脂30克,车前子30克(包),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25枚。
上药因痛经、巅顶痛加入厥阴主药吴茱萸45克,方中附子逐日叠加10克,加至200克为度,服药30剂后修养半月,至10月22日,共减重22公斤,全部衣裤都不能穿了。
灰暗面色转为红润,人也变得轻灵活泼,痛经也好了。
此案足以证明,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此方稍事加减,可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为高血压(清阳不升,浊阴窃踞阳位)、高血脂、糖尿病(从三阴论治,三阴又统于太阴,而太阴之根在少阴)及冠心病心衰等等一系列现代医学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2.肾虚金匮肾气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证候啊,都扭转过来。
3.老年人保健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
4.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挛加止痉散,就是全蝎6g、蜈蚣3条打粉冲服,坚持一段,就可以把风心治过来,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顽固的心衰,脑危象这个方法都可以救过来。
另外吃中药的同时,配合培元固本散效果更好。
5.风心病生北芪120-250g 制附片45g 制川乌30g 黑小豆30g 防风30g 桂枝45g 赤芍45g 炙甘草60g麻黄10-45g 辽细辛45g(后下十分钟)红参30g 蜂蜜150g 生姜45g 大枣12枚九节菖蒲10g6.肺心病肺心病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证虚化,所以就用小青龙汤加味,因为寒邪深入少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可老中医秘方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
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
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 个月。
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
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
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
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 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 2. 乌头 25 5.32 26 10 30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6. 姜炭 22 4.68 36.6 5 90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8. 桂枝 97 20 44.9 9 120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 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 1.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2.大枣 157 33.40 18.2 4枚 30枚 12枚3.白术 150 31.90 74.27 20 125 454.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5.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6.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7.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 1.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2.当归 81 17.23 35.74 6 503.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4.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5.龙骨 76 16.47 30.13 10 456.山萸 74 15.74 75.40 30 1207.磁石 63 13.4 29.90 10 458.葱白 61 12.98 4.57寸 3寸 10寸9.赤芍 53 11.27 41.46 10 4510.五味 52 11.06 27.70 6 5011.白芍 49 10.42 42.20 10 90 45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
以上从表一用药频数可以看出,附桂姜参草为用药频率超过50%的药物,单独看来,附子用药频率第一,为79.00%。
如果和乌头合并为84.32%,以附子扶先天少阴之阳。
炙甘草用药频率为78.00%,排在第二位,重在将将,补土伏火。
干姜第三,为54.00%,如果把干姜炭和生姜合看,姜的总用药频率为91.68%,重在扶后天太阴之阳。
肉桂用药频率为36.00%,如果和桂枝合并,用药频率为56.00%,重在扶厥阴之阳。
以上合看,充分体现了李老用药注重扶阳的基本精神,几乎贯穿了大多数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不论外感内伤伤寒杂病,全部体现了这一基本精神。
第二类表二为用药频数在20~49%之间的药物,为参术芪麻桂辛苓夏之辈,重在益气、通阳、除湿,参术芪为益气常用之品,但气之峻者为阳,气之缓者为气,参术芪比较附桂姜益气之用和缓,故也为常用之品。
麻桂细辛重在通阳,阳气充足,还要阳气畅达才能发挥效应。
苓夏之类重在除湿,除湿即所以通阳也,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此意。
表三第三类为用药频数在10~19%之间的药物,多是收敛潜镇阳气之品,重在收纳阳气,以防阳亡阳脱,龙牡磁石为常用之品,重则加紫石英,重在潜镇阳气。
山萸五味白芍为酸敛之品,重在收敛阳气,故张锡纯以来复汤治疗阴阳气血之将亡。
4.用药剂量分析表四:按照药物最大量和平均量进行排序药名最大值〉100g 药名平均量〉50g1.北芪 500 1.北芪 1652.附子 300 2.葛根 1073.葛根 300 3.浙贝 103.54.炙草 200 4..附子 81.445.白术 1256厚朴 125 5.熟地 76.27生姜 125 6.山萸 75.48柴胡 125 7.党参 759浙贝 120 8.白术 74.2710萸肉 120 9.炙草 70.111党参 120 10.茵陈 67.512乌梅 120 11.干姜 66.913茯苓 120 12.鸡矢藤 6014.赭石 120 13.川芎 58.4115.干姜 100 14.厚朴 5616.海藻 10017.红参 10018.肾四味 1005.药物用量讨论李老处方用量普遍很大,470张处方全部药物共97味,平均用量为38.61克,从最大药物用量来看,100克以上共有17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17.53%,50克以上共有49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50.52%,30克以上有70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72.16%。
从平均药物用量来看,100克以上的药物共有3味,50克以上的药物有14味,占全部药物的14.43%,30克以上的药物有43味,占全部药物的44.33%。
从单药用量来看,黄芪用量最大,最大用量为500克,平均用量165克,远远超过临床一般常规用量。
王清任补阳还五汤黄芪用量为四两,约合现在120克,每天最多可服两剂,相当于240克,但还不及李老最大用量的一半。
附子最大用量为300克,平均用量为81.44克,张仲景通脉四逆汤生附子大者一枚,约合25~30克,以熟附子相当于生附子用量的2~3倍计,最大用量也应不到100克,可见李老附子的用量是要大过仲景的,故李老将其救治心衰阳脱的著名方剂命名为破格救心汤。
破格二字大概重在附子的破格用量吧,后世只有少许火神派医家用到此剂量。
葛根最大剂量是300克,平均剂量也为107克,而张仲景的葛根芩连汤用量为8两,约合现在125克,炙甘草最大剂量为200克,平均剂量为70.10克,重在将将伏火,厚朴、生姜、柴胡最大用量为125克,约为汉代的8两,基本上是仲景的大剂量用法。
小柴胡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基本是此剂量。
山萸最大用量是120克,平均用量是75.40克,主要取张锡纯来复汤之意而重用。
熟地平均用量在75.40克,最大用量是90克,取陈士铎引火汤之意而用此量。
干姜、红参、党参、白术最大用量也在100克以上,重在温太阴之阳,李老常言“三阴统于太阴”之意也。
以上可以看出,李老的本意就在于把握阳气,首先要使阳气充裕,达到一定的量;第二要使阳气升降出入有序通畅的运行,正如仲景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意。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气畅达则人和,阳气郁阻则人病。
阳气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阳气是一切生命的根基。
把握阳气,是李老之意,也即仲景之意也。
李老因其比较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行医经验,故使其成为远离院校派的独树一帜的医家。
如果从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张仲景应是中医大剂量用药的代表和典范,李老为最接近仲景用量的医家,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疗效卓著,但因用药剂量偏大,故我们临床应更加谨慎。
老中医李可认为补肾虚---金匮肾气丸转载自如梦老中医李可:补肾虚金匮肾气丸,养长寿就喝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出于《金匮要略》,方中含肉桂、制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其功效温补肾阳,行气化水。
田原:中国是个老龄化社会,李老咱们就不能不谈谈关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阳气会减弱,容易出现许多老年病,请您给老年人一些建议,或者给出一些简单易用的方法。
李可: 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
可以调整你的元阳,其不受损伤。
可以延年益壽。
可以延年益寿。
而且这个方子花不了几个钱。
或者是用这个「金匮肾气丸」,但是千万别用「六味地黄丸」。
就把这个「金匮肾气丸」每次,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证候啊,都扭转过来。
田原: 「金匮肾气丸」也可以经常吃, 沒有副作用,没有副作用,李可: 没有,尤其像一些阳虚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都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有一段时间就过来了。
田原:现在高血压很普遍,有些高血压的人,医生诊断就是肾阳虚,也会买金匮肾气丸来吃,我听说有人吃了两三次,血压一下就上去了,就不敢吃了.....李可: 上去不要紧,继续吃。
有那么一个阶段,是邪正相争,你不要老查血压,要问她有什么感觉。
很多现在认为的不治之症啊,其实都可以治好,像高血压这一类,以及糖尿病和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冠心病,其实一回事。
田原:好,代表老人们谢谢您。
刚才师母谈到,说您现在接诊的肿瘤病人越来越多。
我个人理解呢,是跟现代人的生沽方式、心理压力有关系。
您在臨床見了這麼多腫瘤病人,您也給這些人一個建議。
您在临床见了这么多肿瘤病人,您也给这些人一个建议。
李可: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这个病过去由于中医的意见分歧,被分成什么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什么七情......但是有个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人的五脏六腑、皮毛经络、表里内外,只要哪一个部位阳气不能到达,那个地方就是病,你就治疗那个东西就行了,这是个最简单的总括。
所以我說啊,這個陽虛、寒濕的人啊,十佔八九,陰虛之人百不見一。
所以我说啊,这个阳虚、寒湿的人啊,十占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
這個你在臨床診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證....比如有的醫生說你是糖尿病,要長期服「六味地黃丸」。
这个你在临床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证....比如有的医生说你是糖尿病,要长期服「六味地黄丸」。
错了~要用「金匮肾气丸」,主要从三阳经的那个阳的方面来敛,不是你给他大量添水,那个水火就能平衡了。
阴阳的不平衡啊,就是由阳虚造成的,阳永远是主导,因为阳虚才造成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