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五微之三
声律启蒙五微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五微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五微,乃是明代文学家陈伯宾完稿的应用文学著作,也是南宋诗体的一种变体。
它有自己的独特的文体,主要是由五声律语组成的,以一韵歌讲述一则成语故事,它寓意深刻,娓娓动听,思想独到,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声律启蒙五微,是从宋人张耒的汉语训诂中继承而来的,五微主要指“微内、微外、微变、微育、微苦”五声,它们分别代表了声调的五种变化:上声(内微)、去声(外微)、入声(变微)、连声(育微)和入声(苦微)。
启蒙五微的文字是用三言的格式写的,每行只有三个字,每代有一句,而每句的字数和音长是非常严谨的。
启蒙五微的文章内容,大多是以成语来描述的,主要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现实问题等,有的抒发情感,有的赞美社会化环境,有的说明道理,有的赞扬有功德的人物,有的讽刺欺骗行为等,都有很深刻的寓意。
声律启蒙五微独特的文体使它成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极佳方式。
它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因此,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宋人张耒在宋代初期,便有训诂的体系,之后可以经过明代文学家陈伯宾的完善,使五微得以繁荣兴起,从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形式。
声律启蒙五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作为文学形式的研究,还在于可以教育人们,引导广大群众去实践三种理念:廉洁、博学、正义。
除此之外,它也为语言文字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证,使文学、语言学研究者得以有丰富的资料来探讨词汇的本质特征以及词汇的形成规律。
总而言之,声律启蒙五微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独特文体的文学形式之一,它既具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它的出现,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揭示了中华语言文字形成规律性的研究,也是文字文艺发展历史的重要贡献;其次它对当代文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也纷纷开始尝试使用启蒙五微的文体,去写出自己独特的情感;最后它也深深地影响了文学研究者,让他们在深入思考古老文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发现新的文学意义。
【声律启蒙】五微(三)

【声律启蒙】五微(三)五微(三)今天学习的是“五微韵”的第二自然段,内容如下: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zhēn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我们这节课只学习上半段内容,虽然很短,但是包含的知识却是很丰富的: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还是按照惯例,逐字逐句来进行分析讲解:宽对猛,宽,原意指横向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窄”相对。
另一层意思是指不严厉,不苛求,松范,与“严”相对。
在这里范指政策宽松、轻缓。
猛,原意指气势大,力量大,勇猛,猛烈。
另外还有严厉,苛刻的意思,这里泛指政策严厉、苛刻。
因此,宽对猛,是反义相对。
“我闻为政,宽猛相革。
体非太上,畴能全德。
”——《与庾冰诗》魏晋·纱绰。
“宽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赠友五首·其四》唐·白居易。
“王道贵用中,次乃济宽猛。
”——《夕》清·弘历。
【苛政猛于虎】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个故事说,孔子路过泰山附近的时候,听到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非常凄惨。
孔夫子扶着车前的横梁听了许久,心有恻隐,便派子路上前去询问,子路到了妇人跟前问道:“你这样的哭声和悲哀,恐怕不是因为一件事而难过吧?”妇人听问便回答道:“的确如此,以前我的公公死在了老虎的口中,后来,我的丈夫也死在了老虎的口中,如今,我的儿子也被老虎给咬死了。
”孔子听说便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政令。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五微)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五微)原文】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XXX对珠玑。
桃灼灼,XXX,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XXX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译文】宽松对严厉,对错相对,穿着美丽的衣服骑着肥壮的马匹,海洋中的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珍珠。
桃花灼灼,柳树依依,绿色浓密对红色稀疏。
窗前的黄莺们在互相交谈,帘外的燕子成双飞翔。
汉朝实现了太平盛世,用三尺长的剑维护了国家的和平;周朝实现了大一统,用一件戎衣统一了天下。
吟咏月亮的诗句,只是担心月亮会落下来;斟满送给春天的酒,只是憾恨春天会离去。
声音和颜色相对,饱食和饥饿相对,古时军中使用的“虎符”和五侯将相使用的龙形军旗相对。
杨花和桂叶相对,古时御史向皇帝上书用白色竹简书写的奏折和古代官员身着红色的官服相对。
这句诗来自《诗经•国风》中的《召南•野有死靡》。
原文为:“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不要让你的猎狗叫起来。
)尨指的是多毛狗。
下联出自《邶风•燕燕》,原文为:“XXX于飞,差池其羽。
”(燕子在飞翔,羽毛参差不齐。
)XXX指的是飞翔,于是没有义项。
尨也吠,燕子双飞,平坦的水面和高峻的大山相对。
春天天气暖和是依靠太阳的照耀,秋天的寒冷是由于霜雪的降临。
这两句话都出自《汉书》。
上联出自《冯奉世传》。
XXX为西XXXXXX时期的人物,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XXX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XXX,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下联出自《尹翁归传》。
XXX为西汉宣帝时期的人物。
曾任东海郡太守,因为政绩卓著而调迁右扶风(官名),为官清廉严正,死后家无余财。
异等,与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别人一等。
这两句话都出自《诗经•小雅》中的《常棠》。
原文为:“常棣之华,鄂不韡韡,XXX之人,莫如兄弟。
”(棠棣树开的花呀,外观不是明艳照人吗?所有现在的人呀,没有人能赶上亲兄弟。
凯叔·声律启蒙·五微③

\晓漏王邦畿(明末清初)白简朱衣晓漏催,平明春色御门开。
不知辇下承恩者,谁从銮舆入楚来。
【注解】[1]虎节:古代使节手持的虎形信物,泛指符节、凭证。
[2]龙旗:画有龙图案的旗帜。
[3]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
[4]朱衣:大红色的官服。
[5]尨也吠:长毛狗吠叫。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天使尨也吠。
”意为,不要让狗狂叫。
尨,多毛的狗。
也,语气词,无实义。
[6]燕于飞:燕子飞翔。
《诗经·邶风·燕燕》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意为,燕子飞翔,羽毛参差不齐。
于飞,飞翔。
于,语气词,无实意。
[7]荡荡对巍巍:荡荡,宽广无边的样子。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8]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春日的温暖是由于借助了太阳的热气,秋天的寒冷是由于借助了冰霜的力量。
暄,温暖。
资,借助。
[9]出使振威冯奉世:据《汉书·冯奉世传》,汉代冯奉世领兵征讨西域,大获全胜,斩下八千余敌人头颅,缴获马、牛、羊数以万计,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10]治民异等尹翁归:据《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是汉代著名清官,曾在汉宣帝时期担任东海、扶风太守,其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在他死后,汉宣帝下令褒奖他“廉平向正,治民异等”。
[11]燕我弟兄,载咏棣棠:宴请我的兄弟们,诵读《诗经·小雅·棠棣》里的诗句:“棠棣之华,鄂不。
”《棠棣》是一首描写兄友弟恭的诗词。
燕,通“宴”。
载,语词,无实意。
棣棠,即棠棣,树木名。
,光泽鲜艳的样子。
[12]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命令他担任将帅出征,为他歌颂《诗经·小雅·采薇》里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是一首叙述周天子命令将帅出征边疆的诗。
《声律启蒙》翻译,五微篇。

《声律启蒙》翻译,五微篇。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云对雨,雪对风,晚上的夕阳对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对低鸣的虫。
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原文】两鬓微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着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沿续对变革,差异对相同,白发老翁对黄口小儿。
江风对海雾,牧童对渔翁。
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对辽东。
【原文】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译文】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汉高祖曾在置酒未央宫置酒。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穷对富有,阻塞对畅通,山林老翁对溪边幼童。
鬓间白发对乌黑眉毛,洁白的牙对对鲜红的唇。
1。
珍藏:《声律启蒙》全文(完整版)

珍藏:《声律启蒙》全文(完整版)2020-03-13《声律启蒙》完整版,超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古时,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念熟了这些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韵格律,很自然地领会了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就容易得多了。
《声律启蒙》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所著。
它按韵分编,平仄协调,用词工巧,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还融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典故俗语,于潜移默化中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并感受到汉语的音律之美。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虽为启蒙读物,但文学性不输古代诗词歌赋,因此独具一格,流行于世。
读前须知:古人要认字、读字,都用汉字来注音。
东、冬、江、支、微这些字均为韵,因为古代没有拼音,当然也没韵母,所以都用字来表示韵。
卷一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声律启蒙五微注音注释及译文

Wǔwēi五微来lái对duì往wǎng,密mì对duì稀xī,燕yàn舞wǔ对duì莺yīng飞fēi。
风fēng清qīng对duì月yuè朗lǎng,露lù重zhòng对duì烟yān微wēi。
霜shuāng菊jú瘦shòu,雨yǔ梅méi肥féi,客kè路lù对duì渔yú矶jī。
晚霞wǎnxiá舒shū锦绣jǐnxiù,朝露zhāolù缀zhuì珠玑zhūjī。
夏xià暑shǔ客kè思sī欹qī石shí枕zhěn,秋qiū寒hán妇fù念niàn寄jì边biān衣yī。
春chūn水shuǐ才cái深shēn,青qīng草cǎo岸àn边biān渔yú父fù去qù;夕xī阳yáng半bàn落luò,绿lǜ莎shā原yuán上shàng牧mù童tóng 归guī。
【注释】莺飞:黄鹂飞翔。
有成语“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节的景色。
出自南朝时期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清朝高鼎有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风清对月朗:有成语“风清月朗”,指风凉爽,月明亮。
形容夜景美好。
露重:露水浓重。
唐朝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句子,古代诗人常常用秋蝉的困苦来比喻自己的艰难处境。
霜菊瘦:经霜的菊花显得瘦弱。
雨梅肥:雨后的梅子变得肥大。
宋朝范成大有“梅肥朝雨细,茶老暮烟寒。
”肥,大。
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者小石山。
原文注音:《声律启蒙》上卷·五 微

《声sh ēn ɡ律l ǜ启q ǐ蒙m én ɡ》上sh àn ɡ卷ju àn ·五w ǔ 微w ēi来l ái 对du ì往w ǎn ɡ,密m ì对du ì稀x ī,燕y àn 舞w ǔ对du ì莺y īn ɡ飞f ēi 。
风f ēn ɡ清q īn ɡ对du ì月yu è朗l ǎn ɡ,露l ù重zh òn ɡ对du ì烟y ān 微w ēi 。
霜shu ān ɡ菊j ú瘦sh òu ,雨y ǔ梅m éi 肥f éi ,客k è路l ù对du ì渔y ú矶j ī。
晚w ǎn 霞xi á舒sh ū锦j ǐn 绣xi ù,朝zh āo 露l ù缀zhu ì珠zh ū玑j ī。
夏xi à暑sh ǔ客k è思s ī欹q ī石sh í枕zh ěn ,秋qi ū寒h án 妇f ù念ni àn 寄j ì边bi ān 衣y ī。
春ch ūn 水shu ǐ才c ái 深sh ēn ,青q īn ɡ草c ǎo 岸àn 边bi ān 渔y ú父f ǔ去q ù;夕x ī阳y án ɡ半b àn 落lu ò,绿l ǜ莎su ō原yu án 上sh àn ɡ牧m ù童t ón ɡ归ɡu ī。
宽ku ān 对du ì猛m ěn ɡ,是sh ì对du ì非f ēi ,服f ú美m ěi 对du ì乘ch én ɡ肥f éi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五微之三
声律启蒙五微之三详解
声对色,饱对饥,
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
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韵字:旗衣飞巍威归韡依
声对色,饱对饥。
声音和颜色,引申意思,则有语气和脸色,如声色俱厉。
饱对饥。
饱腹,对饥饿。
虎节对龙旗。
古代使节代表,出使他国所持的凭证,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周礼一书中,云。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意思是周朝个诸侯国的使节,到了山国,就是山地之国,用虎节,土国代表平原之国,用人节。
泽国代表水乡之国,用龙节。
到了后的朝代,虎节,也是古代将士出兵打仗时用的兵符。
调发军队时必须出示虎符才能生效。
龙旗,古代画有龙形图纹的旗子。
古代王侯出行,随行的仪仗总是会用有龙图纹的旗子。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对龙的崇拜自古以贯之。
龙旗的使用,从周朝就开始了。
杨花对桂叶。
杨花,即柳絮。
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柳絮便会漫天飞舞。
桂叶,即桂树的叶子。
桂树秋天开花,芳香四溢,故称九里香。
杨花和桂叶,在这里都是指,春秋两季时令植物的一个对仗。
白简对朱衣。
简,本为竹片或木片。
在纸没有发明出来之前,都是用竹简,代替纸来使用。
后来,纸质的书和信,通称为简。
古代御史上奏给皇帝的奏章,皆用白简。
朱衣。
朱,是指朱红色。
唐宋时期,四品五品的官员,穿红色的官服。
通称朱衣。
相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主持贡院选拔考生。
每次查阅试卷,总觉得有一个穿着红色服装的人,站在他后面。
注视着他手中的笔。
起初,欧阳修以为是侍从,站在他身后。
但回头看时,又无一人。
这穿朱衣的人头一点,他批阅的文章便是合格的,否则就不合格,因此,欧阳修觉得非常的奇怪。
后来,他还为此留诗云。
“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
”
这事传开后,那些参加考试的人,心里常常暗暗的祈祷,“唯愿朱衣一点头”,就是希望自己的考卷合格,被录取。
这也是成语,朱衣点头的由来。
尨也吠,燕于飞。
尨,多音字。
此处读máng,意思是杂色的长毛狗。
吠就是狗叫的意思。
燕于飞。
这是诗经里,一首写亲人送别的诗。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的意思是,燕子啊,飞来飞去,带着剪刀一样的尾羽,我的妹妹,要回娘家了,我把她送到郊野才分离,我翘首以望,直到看不到为止,顿时悲从中来泪如雨。
后来人们便用燕于飞来形容送别亲人。
荡荡对巍巍。
荡荡是广大的意思,巍巍就是高的意思,形容做的事情或功绩崇
高而伟大。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春天之所以温暖,靠了太阳的光和热气。
暄,暖和的意思。
资,凭借,依靠。
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
秋冷借霜威。
秋天的寒冷,是借了霜寒的威力。
霜威,寒霜肃杀的威力。
出使振威冯奉世,
这里说到了,两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
西汉宣帝时,有一个名将,冯奉世,以卫侯使节身份,持节出使西大宛国时。
遇上莎车国叛乱,叛军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出兵莎车国,他率兵击破敌军,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威震西域,巩固了汉朝在该地区的统治,得到了西域各国的敬重。
治民异等尹翁归。
异等就是特等,特别优秀。
说的也是西汉的一个大臣,尹翁归,他曾当任东海太守,在任时公正明察,清廉自守,去世时家无余财。
后来,被皇帝称赞,扶风尹翁归,廉平乡正,治民异等。
就是说他治理地区人民这方面,非常优秀。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
燕。
在这里,和宴请,宴会的宴是一个意思。
这句韵文来自
《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
韡韡(wěi wěi,形容花朵光明盛大的样子)。
“常棣”,是一种树的名字,后常用以指兄弟。
这是一首描写兄弟友爱的诗。
棠棣花很艳丽,比喻兄弟们一起聚会喝酒,很亲近很快乐的意思。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
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命是下令。
伊是他们,指将士们,唱起杨柳依依的歌。
杨柳依依,来自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意思是,曾经我离家出征,当时春暖柳绿,如今我要回故乡了,遇上大雪纷飞,前路难行,又饿又渴,我心生悲伤,可谁知!我回乡的艰辛?写的是边疆战士们,从奉命出征,到回归故乡所经历的艰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