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与机理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与机理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与机理
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表现就是尿急,机理不请,疗效差。

主要原因还是脊柱神经调控出了问题,排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反射亢进,尿急尿频。

表现
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表现是尿急,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发病率较高,对生活影响大,临床治疗差,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是研究的热点,病因复杂,病理生理机制不明。

排尿机理
膀胱是中空的肌肉囊,起到储存尿液、排除尿液的作用;下方有尿道括约肌,起到水龙头的作用。

平时,膀胱舒张,水龙头关闭,膀胱开始贮存尿液;无尿时膀胱内压力为零,若向膀胱内注入100毫升液体,其内压可增至10厘米水柱;若再注入液体,甚至增到300~400毫升时,膀胱内压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于逼尿肌紧张性随尿量增加而松弛,是膀胱贮尿的一种适应。

当注入膀胱液体超过400~500毫升时,通过腰部、骶部的神经反射,经过大脑的神经调控,发出神经信号到腰椎骶椎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的紧张性迅速增加,有节律性收缩,同时尿道括约肌舒张,水龙头开放,引起排尿。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虽然复杂,病理生理也不完全了解,但主要表现还是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排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原因还是神经的调控机理出了问题,关键的机理还是长期久坐伏案,腰椎骶椎周围软组织增生粘连硬化,骶髓周围神经受压、病变,导致逼尿肌反射异常、反射亢进,出现尿急尿频。

如果有上面所述症状应该尽早就医检查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7.026·综述与讲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进展陈锦涛 刘小春 刘红耀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971365)作者单位:030032 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通讯作者:刘红耀 E⁃mail:1980909345@ 【摘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 )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及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OAB 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人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因其发病原因不明确、临床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等,目前仍是泌尿外科门诊面临的重难点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门疾病。

随着对下尿路疾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OAB 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均有新的进展,本文对OAB 的上述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临床诊疗参考。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临床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 6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17-2669-05Research progress in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veractive bladder CHEN Jintao ,LIU Xiaochun ,LIU Hongyao.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ongji Shanxi Hospital ),Shanxi ,Taiyuan 030032,China )【Abstract 】 Overactive bladder (OAB )is 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the urgency of urination ,often accompanies frequent urination and nocturia symptoms ,with or without urgency incontinence.Its urin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excessive detrusor activity or other forms of urinary bladder dysfunction.OAB is more common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diseases in the urology clinic and a hot topic in clinical research due to the unclear cause ,long durati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poor therapeutic efficacy.With the further stud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s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the etiolog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above aspects of OAB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 overactive bladder ;etiology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被定义为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没有尿路感染及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1]。

针药并治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50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治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50例临床观察
临 床 研 究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e y ・6 7・
2 . 1 中药治疗 方用补 中益 气汤 、大补元 煎为 主方 加减 。 药物 :黄芪 6 0 g ,升麻 1 2 g ,党参 1 5 g ,山药 1 2 g ,熟地 2 4 g , 山萸 肉 1 2 g ,枸杞子 2 0 g ,芡实 1 2 g ,牡蛎 3 0 g ,金樱 子 1 5 g , 桑螵蛸 1 5 g ,甘草 l o g ,白术 1 0 g ,柴胡 1 2 g 。水煎 服 ,每 日 剂 ,分两次服 ,1 5天为一疗程 。 2 . 2 针灸 治疗 针 法 器 械 :0 . 3 mm×2 5 mm 或 0 . 3 5 m m× 4 0 mm一 次性 不 锈 钢针 具 。选 穴 :气海 、关 元 、中极 、大 赫 、水道 、三阴交 、足 三里 ,随症 加 减。针法 :腹 部穴 位 在膀胱排 空后 进针 ,直刺 ,得气 后将 针 柄 向前 轻 法 捻转 , 针感传至膀胱及会 阴、尿道等部位 。四肢 穴位用 0 . 3 5 a r m×
针 药 并 治 女 性 膀 胱 过度 活 动 症 5 0例 临床 观 察
李 海
郑州 4 5 0 0 0 7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男科 ,河南
【 摘
要】 目的 : 探讨益气健脾 、 补 肾固摄加针 、灸 的治法 ,治疗 女性 膀胱过度 活动症 。方 法 : 用 中药益气 、补 肾加针 、灸治疗 女
子 、芡实 、桑 螵 蛸 补 肾、缩 水 为佐 ,甘草 调 和诸 药 为使 。 诸药合用 ,共奏益 气健 脾 、补 肾固摄之 功效 。针灸 可 以通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诊断为OAB且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胶囊后无效的30例患者,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胶囊的基础上加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口服,1次/d,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尿急评分、OAB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主要表现为轻度抗胆碱能作用,其中口干、眼干2例,轻度便秘1例,消化不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患者均能耐受,未因此而停止用药。

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可有效改善单纯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无效的OAB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olterodine tartrate combined with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overactive bladder (OAB).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OAB and also orally taken tolterodine tartrate capsule without effect were selected.On the basi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olterodine tartrate capsule,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 was added,0.2 mg was orally taken,once per day.The period of treatment was 4 weeks.The changes of 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s (OABSS)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bo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core of urgent urination and total score comparison of OABSS (P<0.05).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4 cases accounting for 13.3% (4/30).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lightly anticholinergic action including dry mouth and eye drying in 2 cases,slight constipation in one,and dyspepsia in one.All patients could tolerate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dn′t quit the medication. Conclusion Tolterodine tartrate combined with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OAB patients who only take tolterodine tartrate in orally without effect as well as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Overactive bladder;Tolterodine tartrate;Tamsulosin hydrochloride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排尿功能障碍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频繁的尿急、尿频和尿失禁。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和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OAB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目前,治疗OAB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参差不齐,且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米拉贝隆是一种常用于治疗OAB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膀胱平滑肌的神经传导,从而减少膀胱的过度兴奋,减少尿急和尿频的发作。

对于米拉贝隆治疗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

本Meta分析旨在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评估米拉贝隆治疗OAB的真实效果、副作用风险及安全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米拉贝隆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和副作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促进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进一步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对象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米拉贝隆是一种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本Meta分析旨在评估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被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以上。

益气固肾汤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观察

益气固肾汤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观察

益气固肾汤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35例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每日口服益气固肾汤,治疗4周,记录用药前后排尿日记,比较用药前后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24 h尿急次数。

结果 35例患者经益气固肾汤治疗4周,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24 h尿急次数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3?疗效判断标准对于oab的疗效判定,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文献采用日本东京大学yulio homma教授设计的oabss量表,通过对患者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出现次数以及急迫性尿失禁出现次数进行打分,将症状量化,依据总分诊断:(1)排除oab(尿急得分≤1,总分≤2);(2)轻度oab(3≤得分≤5);(3)中度oab (6≤得分≤11);(4)重度oab(得分≥12)。

治疗4 周后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价,治愈: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消失,24 h 排尿次数<8 次,尿急每周<1 次,夜尿0 ~1 次(oabss评分≤2分,尿急得分≤1)。

好转: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明显缓解,夜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oabss评分改善≥30%)。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统计均经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治疗前后的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5例患者经益气固肾汤治疗4周后,治愈 12例(34.29%),好转 23例(65.71%),24 h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24 h平均尿急次数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2例(5.7%)服药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排尿,自行停药,2周后复发,继续服用益气固肾汤4周,恢复正常排尿,oabss评分分别为0和1,随访8周未见复发。

35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临床医学病例分析经典案例导言:临床医学病例分析是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对经典病例的深入分析与讨论,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诊断的关键和治疗的策略。

本文将以一个经典的病例为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5岁,主述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已持续2个月。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下腹部明显压痛,B超检查显示膀胱壁增厚,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均明显升高。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膀胱炎。

分析与讨论:1. 症状分析患者主述的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与膀胱炎的典型症状相符。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感染,炎症刺激导致膀胱壁及其周围肌肉受到累及,从而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

2. 辅助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膀胱壁增厚,这与膀胱炎的病理改变相吻合。

膀胱炎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膀胱壁厚度增加,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

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均明显升高,这是膀胱炎的重要辅助指标之一。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升高提示存在膀胱炎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可能与膀胱壁疾病导致的出血有关。

3. 诊断与治疗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该患者为膀胱炎。

治疗膀胱炎的首要目标是消除感染,同时缓解疼痛和相关症状。

通常情况下,抗生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同时伴有疼痛可加用止痛药物。

此外,患者应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加饮水量,多排尿,有效预防膀胱炎的复发。

结论: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了解到临床医学病例分析对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诊断
选择性检查 指特殊患者,如怀疑患者有某种病变存在,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1.病原学检查: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 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2.细胞学检查: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3.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怀疑泌尿 系其他疾病者。 4.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1)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 能。(2)指征: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 应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 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 需进一步评估。(3)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 5.其它检查: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等。
③抑A制型排肉尿毒冲毒动素:、如R果TX固等定可排选尿治时疗间仅之在感症觉状尿重急、该其怎它么治办疗?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②托禁特忌 罗证定:(低To顺lte应ro性din膀e)胱、,曲充司盈氯期胺末(逼T尿ro肌sp压iu大m于)4、0索cm利H那2O新。(Solifenacin)
• OABSS,对OAB的症状进行量化、用于评价 逼其尿主肌 要不原稳因定是:OA由B非病神因经不源明性,因阻素滞所M受致体,并储不尿一期定逼改尿善肌症异状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定义
2010年,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其定义为膀胱 过度活动症(OAB)。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 我国18岁以上人群膀胱过度活动证(OAB)总体 患病率为5.9%,且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升高 的特点—40岁以上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约为 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的10倍,女多于男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O避A免B一SS次是性日摄本入东大京量大的学水、;日本红十字医学中心本间之夫教授设计的量表,他已授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进行在中国的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
并膀胱过度活动症。

方法:4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随机
分组,每组20例;实验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片,4mg,每日1片,睡前口服”;对照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每日1次;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4mg,每日1片,睡前口服”。

均口服药物8周。

期间无因服药不适导致停药患者。

治疗8周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组织评分(IPSS),尿急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等,来对比分析二者差别。


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联合用药不但能改善IPSS,尿急症
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而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结论: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具
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托特罗定;甲磺酸多沙唑嗪;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过度活动症
【中图分类号】R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38-03
近年来,对于排尿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和症状分析中,膀胱功能的原因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国际尿控协会(ICS)规定的症状学方面以尿频、尿急和
紧迫性尿失禁为主的一组症状,总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ractive bladder OAB)”。

结合以前有关“不稳定膀胱(unstable bladder)、逼尿肌不稳定(detursor instability DI)、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 ctive DO)”等概念,
和近年来对排尿过程分为“储尿期、排尿期及排尿后期”的分析,应该是指膀胱在
储尿期出现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uninhibite contracti ON)同时伴有比较频繁
的尿意。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颁布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中,OAB的定义为“一种以尿急症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
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

”可见OAB是一种可以导致尿失禁的症候群,其中就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

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过度活动,及
其相关的尿道-膀胱症状[1]。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

为了探讨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选取了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4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就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4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过度活动
症的患者。

纳入标准:经彩超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于60岁至75岁;
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它严重符合并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精神及
神经疾病;无明显泌尿系感染;储尿期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排尿期逼尿肌收缩
基本稳定;最大尿流率Qmax>10ml/s,残余尿<50ml。

1.2 实验方法
将上述4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0例;实验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片,4mg,每日1片,睡前口服”;对照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每日1次;甲磺酸多沙唑嗪片,4mg,每日1片,睡前口服”。

均口服药物8周。

期间无因服
药不适导致停药患者。

1.3 评价标准
治疗8周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组织评分(IPSS),尿急症状
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等,来对比分析二者差别。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表示。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结果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IPSS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在Qmax,Qave,尿急症状评分方面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残
余尿比较方面毋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1 实验前后IPSS及尿急症状评分比较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IPSS、尿急症状评分比较
a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1
3.讨论
膀胱的两大功能分别为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

通常情况下膀胱的排尿和储尿
由膀胱的局部反射和高级中暑控制的一个协调过程。

交感神经通过作用于膀胱底
部和后尿道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使其收缩,同时抑制了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前列腺,后尿道主要为α1a受体,阻断后可松弛平滑肌、降低后尿道关闭压,增加了膀胱容量,改善了膀胱的顺应性[3]。

副交感神经作用于逼尿肌的乙酰胆碱
能受体(M受体),松弛膀胱底部和后尿道,同时使逼尿肌收缩。

膀胱逼尿肌上
对膀胱收缩起主要作用的是M2和M3亚型,其中M3亚型起主要作用。

膀胱逼
尿肌上的M受体的过度活动必要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其相关一系列症状。

M
受体阻滞后可松弛逼尿肌,降低膀胱压力,从而减少了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
禁等症状的发生[4]。

α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缓解排尿困难,同时对于具有膀胱过度活动症,且残
余尿小于50ml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同时服用M受体阻滞剂在缓解膀胱过度活
动症相应症状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实验中,以单独
服用α受体阻滞剂的对照组患者中在IPSS评分,Qmax,Qave通过治疗前后结果
的统计分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对于尿急这一项指标则治疗前后无明
显差异,P>0.05;可见α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而对储尿期尿急症状的改善不明显。

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中可
看出其对Qmax,Qave,IPSS,尿急症状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残
余尿这项指标其治疗前后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M受体阻
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在改善了排尿同时,明显缓解了储尿期的尿急症状,同时还不至于导致残余尿量的明显增加,甚至于出现尿潴留的情况。

可见合理应
用M受体阻滞剂是安全并且有效的。

4.结论
有文献报道,酒石酸托特罗定降低膀胱逼尿肌收缩性的同时,有发生尿潴留
并发症的危险[5]。

但是更多的文献表明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尤其是残余尿小于50ml的前列腺增生症,发生尿潴留的情
况是可以避免的,是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的[6]。

由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容易引起患者心理、生理变化,对它的研究目前已经比较
多[7、8]。

一些其它的疗法,价格昂贵且疗效不可靠[9];随着人们对于m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增加[10],将其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参考文献】
[1]那彦群,叶章群,宋波.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6-128.
[2]郭霞庆,祖峰,朱彦松.萘哌地尔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17(5):513-514.
[3]曾明辉,蒋东方,蒋华.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9):1329-1330.
[4]李峰,张鹏,刘孝德.盐酸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5):53-54.
[5]李富林,叶向阳.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4(3):130-131.
[6]王瑜,韩明,邱劲,胡勇波.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丙咪嗪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疑难病杂志.2013,12(5):380-382.
[7] Irwin DE,Milsom I,Hunskaar S,et al.Populattion-based survey of urinary incontinece of overactive bladder,and other lower urinary tmctsymptoms in fivecountries:results of the EPIC study[J].Eururol,2006,50(6):1306-1314.
[8] Lackner T,Reed K.Unde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overactive bladder from a patient perspective[J].Pharmacy Today,2009,15(1):54-65.
[9]郭应禄,周利群主译.膀胱过度活动症症//WeinAJ,KavoussiLR,NovickAC,etal.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197-2210.
[10]吴士良,崔一民,肖云翔.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22(2):87-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