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异质性环境规制”资料汇编

“异质性环境规制”资料汇编

“异质性环境规制”资料汇编目录一、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三、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四、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五、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差异化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知识搜寻的中介作用六、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部门数据的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焦点。

在环保的道路上,环境规制作为政府调控的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环境规制理论主要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而忽视了环境规制的异质性以及企业实施环境双元战略的可能性。

本文旨在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异质性环境规制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规制具有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的产生是由于各地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

这种异质性的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双元战略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既环境保护,又经济发展。

这种战略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环境双元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实施环境双元战略的重要手段。

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异质性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对于面临严格环境规制的企业来说,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雷玉桃,张淑雯,孙菁靖(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收稿日期:2020-09-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 J Y 102)作者简介:雷玉桃(1976-),女,重庆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张淑雯(1998-),女,广西贵港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孙菁靖(1993-),女,江西上饶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㊂摘 要: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环境规制作为实现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如何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值得探讨㊂在阐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5 2017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E B M -GM L 模型计算得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进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㊂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㊂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非线性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超过一定限度后能直接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进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则不显著;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㊁外商直接投资㊁产业结构间接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产业集聚的影响则不显著;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㊂关键词:环境规制;制造业绿色转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D O I :10.6049/k j j b yd c .202006071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23-0063-08T h e I n f l u e n c e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o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g u l a t i o n o n t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L e i Y u t a o ,Z h a n g S h u w e n ,S u n J i n g j i n g(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C o mm e r c e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51000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d i r e c t a n d i n d i r e c t i n f l u e n c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u l a t i o n o n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U s i n g t h e C h i n e s e p r o v i n c i a l p a n e l d a t a f r o m 2005t o 2017,t h e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r o -d u c t i v i t y c a l c u l a t e d b a s e d o n E B M -GM L m o d e l i s u s e d t o m e a s u r e t h e d e g r e e o f g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a n d t h e n a f i x e d e f f e c t p a n e l m o d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o t e s t t h e i m p a c t o f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u l a -t i o n o n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a s f o l l o w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u l a t i o n h a s a n o n -l i n e a r e f f e c t o n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a n d c o mm a n d -c o n t r o l l e d a n d v o l u n t a r y p a r t i c i p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c a n p r o m o t e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w h e n t h e y ex -c e e d a c e r t a i n l i m i t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c a n p r o m o t e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t h r o u gh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b u t t h e e f f e c t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a g gl o m e r a t i o n i s n o t o b v i o u s .M a r k e t i n c e n t i v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c a n b e t t e r a f f e c t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t h r o u gh i n d i r e c t e f f e c t s .K e y Wo r d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s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0 引言我国既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国㊂2001 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40%,但制造业能源消费量却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51%-58%㊂长期高投入㊁高污染㊁高能耗㊁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明确将制造业绿色转型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㊂利用环境规制实现环境绩效的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㊂目前,中国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解答以上问题,一方面,可以对 波特假说 ㊁ 污染天堂假说 加以验证;另一方面,能够为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实践指导和决策参考价值㊂1文献回顾环境规制对行业发展具有促进还是抑制作用?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遵循或违背环保标准所产生的成本和罚款㊁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等途径,削弱企业竞争力㊂如G o l l o p&R o b e r t s[1]研究发现, 1973 1979年,美国对S O2的规制使得56家化石燃料电力公司生产增长率降低了44%;Y a n a等[2]认为,环境规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短期的负面影响;A l b r i-z i o等[3]认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会受到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而生产率高的企业则相反㊂另一部分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以迈克尔㊃波特[4]为代表,他认为,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够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创新补偿效应,弥补甚至超过环境规制成本,这一观点被称为 波特假说 ㊂随后很多学者就波特假说的存在与否以及存在条件展开了大量研究㊂如M a t s u h a s h i&T a k a s e[5]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绿色创新促进能源密集型行业工艺创新,从而降低工业部门的单位产值碳排放量;D e c h e z l e p rêt r e等[6]研究指出,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环境规制能够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研发,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竞争力提高具有积极作用㊂国内关于环境规制与工业或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的研究并不少㊂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点,部分学者开始考察环境规制与制造业或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㊂李玲和陶锋[7]从制造业分行业视角得出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的结论;殷宝庆[8]基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同样得出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符合U型关系的结论,并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在清洁型部门与污染密集型部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㊂部分学者从区域异质性出发进行研究,如童健等[9]和杨仁发[10]㊂近年来,部分学者就环境规制对工业或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或影响路径进行考察㊂如张莉[11]运用门限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随规制水平而变;原毅军[12]认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呈U型关系;张峰和宋晓娜[13]聚焦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检验环境规制对高端制造业绿色蜕变的直接效应与以技术创新㊁要素配置㊁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中介的间接效应㊂其他学者包括申晨[14]㊁朱东波[15]㊁彭星[16]等㊂文献梳理表明,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工业行业绿色转型方面,围绕制造业整体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较少㊂考虑中介变量作用的文献大多仅考虑一种中介变量,同时考虑多种间接实现路径的文献鲜见,未发现系统阐述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整体绿色转型升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的研究㊂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系统阐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㊁外商直接投资㊁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机制;其次,尝试将环境规制分为命令控制型㊁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研究异质性环境规制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再次,使用同时考虑径向和非径向的E B M-GM L模型计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合理度量制造业绿色转型;最后,实证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效应和考虑多个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效应㊂2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2.1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机制首先,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㊁流通成本㊁贸易费用和收益,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方式上作出抉择㊂具体而言,如果政府出台限制企业排污行为或制定排污标准的强制性措施,勒令企业进行整改或者直接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就可能会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正常生产能力受损或永久失去生产能力㊂留存下来的企业为了合规生产经营,必须增加治污支出以控制污染水平,这部分支出又会成为企业生产成本,即合规成本㊂如果企业为了合法规避排污费征收,或是获得政府环保补助,或是迎合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等目的选择更加清洁㊁节能的生产方式,则可以直接改变制造业整体绿色转型程度㊂2.2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间接影响机制2.2.1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对绿色转型产生何种影响尚无定论㊂波特假说认为,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够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创新补偿效应,弥补甚至超过环境规制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㊂具体而言,受环境规制影响的企业一方面可能为了免受环境规制的惩罚,选择改进生产工艺和治污技术;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绿色补贴政策得到技术创新投入资金,从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㊂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遵循环境规制的成本始终存在,会对创新资金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影响产业绿色转型进程,这一观点被称为遵循成本理论㊂许多学者围绕两者效应存在与否以及力量对比情况进行研究㊂本文认为,环境规制所带来的不仅是绿色环保技术突破,而且在相关非绿色环保技术㊁组织管理经验㊁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都会有所进步㊂在市场中,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能够起示范作用,尤其是在重视环境规制的背景下,掌握绿色环保技术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从而引导其它企业模仿并进行技术革新㊂2.2.2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作用在外商资本进入东道国之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㊃46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环境规制状况必然成为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㊂著名的污染天堂(避难所)假说认为,污染密集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倾向于将其产业转移到环境规制程度较低的国家㊂依据污染天堂假说,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成为部分污染严重企业资本进入障碍,或转化为外资企业环境治理支出,或提高外资企业从当地购置原材料的成本,进而挤出其它生产经营环节上的投入,甚至减少对东道国的实际投资,既不利于从外商投资中获得经济收益,也不利于发挥外资的外溢效应,最终影响本土企业技术引进与管理经验吸收㊂但环境规制作为外资筛选门槛,可以减少污染密集型企业进入,给其它生产相对清洁的企业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㊂一是可以直接降低污染密集型企业的比重,减轻环境治理压力;二是会对同类企业造成压力,迫使其它企业加快绿色转型,降低其它污染严重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发展㊂2.2.3产业聚集的中介作用当产业集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整个聚集区域内的排污量会增加,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单位产值的治污成本降低㊂关联企业在此聚集,以更高的效率传递原料和产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污染㊂区域内知识㊁信息和技术交流更便利,人才流动和技术革新速度更快,更有利于发挥技术外溢效应,绿色技术推广可以提高整个区域内的清洁水平㊂此时,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业聚集区,而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㊂当产业聚集过度,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超过当地环境承载能力时,会严重破环当地生态环境㊂适度的环境规制会对聚集区内企业产生推力,故将产业聚集规模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㊂但不合理的环境规制会导致污染密集型企业在强环境规制地区与弱环境规制地区之间的转移,导致转入地污染集聚,环境被破坏,而转出地产业集聚规模缩小,导致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㊂2.2.4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㊂一方面,环境规制要求企业治污成本内在化,为了消化额外合规成本,生产资料会流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企业间㊁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分工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工艺和技术改进更加有利可图;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规制催生了民间对于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的需求,推动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17]㊂因此,环境规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驱动力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包括要素横向匹配合理化和主导产业纵向更替高级化两个方面㊂前者是指产业间的协调能力加强和关联水平提高,各产业部门在投入产出联系上相互帮助㊁服务㊁促进,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㊂后者主要表现为高效的现代工业和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地位提高㊁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㊁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演进㊂产业结构高级化㊁合理化的部分含义与制造业绿色转型不谋而合,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利条件㊂由此,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如图1所示㊂图1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3制造业绿色转型测算与现状3.1制造业绿色转型测算本文认为,绿色转型指标至少应兼顾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绿色转型常见衡量指标有两种:一种是构造综合评价指标,常见指标合成方法有熵值法[16]㊁专家评分法[18]㊁主成分分析法[19]等;另一种是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13,20,21]㊂本文采用基于E B M-GM L模型(E p s i-l o n B a s e d M e a s u r e-G l o b a l M a l m q u i s t L u e n b e r g e r)计算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此衡量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㊂该模型属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其优点就在于免除了综合评价指标关于合成方法的考量,E B M模型能够处理同时具有径向和非径向特征的情况,GM L指数具有增加D MU数量㊁提高前沿精细度㊁计算结果具有传递性等优点,适用于利用面板数据求解并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㊂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进行改进,非导向E B M模型的规划式如式(1)所示,GM L指数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㊂m i nθ-ε-1ðmi=1w i-ðmi=1w-i s-ix kφ+ε-1ðq r=1w r+ðq r=1w+r s+r y ks.t.Xλ-θx k+s-=0Yλ-φy k-s+=0λȡ0,s-ȡ0,θɤ1,φȡ1(1)其中,ε是一个关键参数,表示效率值中非径向部分的重要程度,εɪ[0,1]㊂当ε=0时,E B M模型等同于径向模型;当ε=1时,E B M模型等同于(加权)S B M 模型㊂w-㊁w+是投入和产出的权重㊂s-㊁s+是投入和㊃56㊃第23期雷玉桃,张淑雯,孙菁靖: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产出的松弛变量㊂λ代表参考决策单元的相对重要程度,X 为投入向量,Y 为产出向量,均大于零值㊂M g x t +1,y t +1,b t +1,x t,y t,b t=E g x t +1,yt +1,b t +1 E g x t ,y t ,b t(2)其中,x ㊁y㊁b 分别表示投入㊁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b t ㊁b t +1表示t 期和t +1期非期望产出㊂本文决策单元是指研究对象 中国(内地)30个省(市㊁自治区),西藏由于数据不全未纳入统计,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劳动㊁资本和能源3个分指标㊂劳动投入使用各省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衡量,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资本投入使用各省制造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衡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制造业能源投入省级面板数据缺失,能源投入使用各省综合能源平衡表中的工业终端消费量衡量,数据来自于各省统计年鉴㊂产出指标包括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㊂期望产出使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衡量,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㊂由于缺乏制造业污染排放量统计数据,非期望产出采用工业三废综合指数衡量,工业三废是指工业废水㊁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本文运用熵值法合成分指标,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三废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㊂由于三废指标相对于非期望产出应属于正向指标,因而标准化公式如式(3)所示㊂P i t j =X i t j -m i n X i t jm a x X i t j -m i n X i t j(3)其中,i 为省份,共有30个省份;t 为年份,跨度为2005-2017年,共13年;j 为指标,共3个分指标㊂接下来,确定指标比重,如式(4)所示㊂Q i t j =P i t jð30i =1ð2017t =2005P i t j(4)然后,计算指标熵值,如式(5)所示㊂E j =-k ð30i =1ð2017t =2005Q i t j l n Q i t j(5)其中,k =1l n r n >0,本文中,r =30,n =13㊂当Q i t j =0时,令Q i t j l n Q i t j =0㊂再计算指标差异系数,如式(6)所示㊂G j =1-E j(6)得到指标权重,如式(7)所示㊂W j =G jð3j =1G j(7)最后,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指标值,如式(8)所示㊂I i t =100ˑð3j =1P i t j W j(8)所得到的E B M-GM L 指数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而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身,还需要进行处理㊂设2005年为基期,200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1㊂其它年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当年GM L 指数与前一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乘积,如式(9)㊁(10)所示㊂G r e e n 2005=1(9)G r e e n i t =1ˑᵑTt =2006G MLi t(10)其中,i 为省份,i =1, ,30;t 为时间,t =2005, ,2017㊂3.2 制造业绿色转型现状分析由图2㊁图3可知,2005 2016年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均大于1,数值波动较小;2016 2017年变化率小于1㊂2005 2017年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105㊂整体上,绿色转型程度呈上升态势,但转型速度逐渐放缓,其增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2006 2008年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缩小,可能是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 三高 ,即以高污染㊁高能耗㊁高投资为特征的生产模式,转变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需要时间,环境治理成果显现存在时滞㊂但随着国内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使得增长率下降幅度逐渐缩小,并在20082011年保持明显增长趋势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阐述生态文明,并提出 五位一体 总体建设布局,再次突出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㊂之后,2011 2016年变化率基本保持在1.10左右,增长稳定,可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㊂图2和图3展现出了一个特殊的阶段㊂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在2016 2017年均呈下降趋势㊂具体而言,前者从3.51下降到3.37,后者下降4%,说明制造业绿色转型进程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㊂可能原因是,2016年正值 十三五 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㊂根据国家一系列稳增长的新举措,制造业面临化解过剩产能的难题㊂部分高能耗㊁高排放的传统制造企业可能被清理整顿,甚至淘汰出局,短期内制造业盈利空间被压缩㊂加上‘中国制造2025“㊁‘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 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 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对于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管制措施进一步加强,生产成本相应提高,短期内制造业绿色转型进程受阻,但改革的阵痛会带来更长远的绿色发展㊂4 实证研究4.1 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基于前文可知,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应该包括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㊂本文将环境规制的二次项纳入直接影响的实证检验模型,以检验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㊂使用关键变量环境规制与各中介变量的交互项检验间接影响效应㊂建立如㊃66㊃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式(11)㊁(12)和(13)所示的模型㊂图2 2005 2017年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增长速度图3 2005 2017年制造业绿色转型程度直接影响测度模型:G r e e n i t =α1ð3j =1En j i t +α2l n T e c h i t +α3l n F d i i t +α4S t r i t +α5A g g i t +μi +εi t(11)G r e e n i t =α1ð3j =1E n j i t +α2ð3j =1ln E n 2j i t +α3l n T e c h i t +α4l n F d i i t +α5S t r i t +α6A g g i t +μi +εi t(12)间接影响测度模型如下:G r e e n i t =α1ð3j =1E n j i t ㊃l n T e c h i t +α2ð3j =1En j i t ㊃l n F d i i t +α3ð3j =1E n j i t ㊃S t r i t +α4ð3j =1E n j i t ㊃A g g i t +μi +εi t (13)其中,i ㊁t 分别表示省(市㊁区)㊁年份,μi 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εi t 表示随机扰动项,E n 是指环境规制㊂本文认为,环境规制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约束性措施,其约束对象㊁约束主体㊁约束形式和约束手段多样㊂参考多数学者的做法,本文将环境规制分为3类,即命令控制型㊁市场激励型和自愿行动型环境规制㊂命令控制型是指由政府统一制定㊁统一管理㊁强制执行的管制措施,包括环境标准制定㊁排放限额㊁产品禁令等,采用行政处罚案件数和三同时环保投资总额衡量,以E n 1和E n 2表示㊂市场激励型是指利用市场手段影响企业的污染行为,包括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分别采用排污费征收总额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G D P 衡量,以E n 3和E n 4表示㊂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实现的核心是借助公众力量推动环境治理进程,采用上访批次数和环保系统实有人数衡量,以E n 5和E n 6表示㊂环境规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㊂E n 2表示环境规制的二次项,用于检验非线性关系㊂l n T e c h i t 表示技术创新,采用R&D 经费(内部)支出衡量;l n F d i i t 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采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衡量;S t r i t 表示产业结构,采用第三产业对G D P 贡献率衡量;A g g i t 表示产业集聚,采用基于就业人数的区位熵衡量,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㊁W i n d 数据库㊁‘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㊂间接影响测度模型中,ð3j =1E n ji t ㊃l n T e c h i t 表示3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分别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ð3j =1En ji t ㊃l n F d i i t 表示3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分别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ð3j =1E n ji t ㊃S t r i t 表示3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分别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ð3j =1E n j i t ㊃A g g i t 表示3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分别与产业集聚的交互项㊂个别数据经价格平减㊁缺失值补充及对数化处理后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㊂4.2 直接效应检验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㊂考察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的非线性影响,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㊂其中,模型1~6分别对应E n 1㊁E n 2㊁㊃76㊃第23期 雷玉桃,张淑雯,孙菁靖: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E n 3㊁E n 4㊁E n 5㊁E n 6等6个环境规制分指标,每个模型经过H a u s m a n 检验,P 值均为0,表明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见表3)㊂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G r e e n2.3171.350.7026.669l n E n 17.4231.2962.07910.557l n E n 23.581.107-0.6936.083l n E n 30.7470.975-2.0223.062E n 41.3540.6720.3004.240l n E n 56.9371.2540.6939.014l n E n 68.5280.7946.54010.511l n T e c h 4.1921.3350.4676.628l n F d i 7.8081.4044.04911.437S t r 0.4260.0900.2860.806A g g0.7920.3960.0021.802 表2中大部分环境规制变量符号不显著为负,但不能完全说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没有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㊂如表3所示,命令控制型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中各有一个分指标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一次项系数均为负,二次项系数均为正,说明这两种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呈现U 型关系㊂短期内,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限制排污行为或公众环保诉求都可能转化为企业生产成本㊂但长远看,可能成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㊁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从而引导企业采取环保行为㊂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未能表现显著为正的结果,可能原因是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国内市场化程度,但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㊂如果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利润,如存在寻租空间,就可能违背环境规制制定的初衷㊂在表2和表3中,除产业集聚变量系数不显著为负外,其余3个控制变量,即技术创新㊁外商直接投资㊁产业结构均显著为正,且每个模型中的系数大小和显著性都比较接近,说明结果比较稳定可信㊂具体而言,技术创新确实可以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这一结果符合本文预期㊂科研投入增加㊁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可以增强制造企业污染治理能力,促进生产效率提高㊂外资流入可以对制造业绿色转型产生正面影响㊂外资流入能够促进清洁技术传播,从而减少污染㊂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能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比下降,有利于实现制造业清洁化发展和绿色转型㊂相关系数不显著且为负值,相关情况将在间接效应结果中说明㊂表2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检验结果(线性)变量命令控制型模型1模型2市场激励型模型3模型4自愿参与型模型5模型6l n E n -0.0810.141-0.241-0.048-0.090*-0.117(0.133)(0.1062)(0.206)(0.138)(0.045)(0.702)l n T e c h 1.809***1.573***1.676***1.822***1.780***1.824***(0.385)(0.455)(0.436)(0.409)(0.340)(0.473)l n F d i 0.422**0.378**0.413*0.418**0.446**0.434**(0.197)(0.181)(0.207)(0.201)(0.196)(0.174)S t r 4.580***4.565***3.938**4.489***4.511***4.655*(1.475)(1.478)(1.784)(1.464)(1.499)(1.623)A g g -0.015-0.021-0.003-0.022-0.024-0.025(0.139)(0.144)(0.139)(0.142)(0.141)(0.132)C o n s -9.895***-9.657***-9.423***-10.41***-9.91***-9.685***(1.960)(1.833)(2.022)(1.788)(1.733)(4.628)R-s q0.60340.60790.60710.60150.60530.6012F统计值19.18***19.04***18.33***19.02***20.76***24.49***模型设定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注:根据S t a t a 15软件得出; () 表示t 统计量; ***㊁**㊁*表示通过1%㊁5%和10%显著性检验,下同4.3 间接效应检验选取环境规制和各中介变量的交互项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间接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㊂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且各模型中数值大小比较接近,说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效应,验证了波特假说㊂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交互项的大部分系数显著为负,意味着环境规制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绿色转型间接产生负面影响㊂严格的环境规制成为外资流入不可忽视的阻力,可能降低随外资而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㊂就我国情况看,发挥环境规制对外资的筛选作用更重要㊂从长远看,流失的部分外资在环境治理上的贡献有限,外资及其所在行业的整体清洁程度都会有所提高,更契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㊂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交互项的大部分系数显著为正,验证了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节效应,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逐渐朝着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而制造业从中受益颇多㊂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交互项的估计参数大部分不显著为负㊂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检验均未能取得显著结果,一个原因可能是与本文产业集聚衡量方式有关㊂本文使用基于就业人数的区位熵衡量产业集聚,但学界测度产业集聚的方法还包括行业集中度㊁空间基尼系数㊁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数㊁E G 指数等,区位熵仅从专业化角度测算产业集聚,未能体现产业集聚多样化,测度角度不全面㊂此外,区位熵更多地基于㊃86㊃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

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FPT)作为一种衡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关系的有效指标,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规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DI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或购买股权等方式进行的投资活动。

FDI的流入对于接受国的经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就业创造具有积极作用。

FDI的流入也可能导致资源错配、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研究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FDI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规制是指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环境规制的实施对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规制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研究FDI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A. FD一、中国经济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成功地将数亿人口从贫困中解救出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2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会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要:选取 2007 年—2020 年全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环境规制、绿色技
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 境 规 制 能 够 显 著 提 升 全 要 素 生
产率;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激发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显著提 升 全 要 素 生 产 率。进 一 步 地,基 于 地
2023 年 2 月
第 4 期 总第 518 期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ne
r Mongo
l
i
aSc
i
enc
eTe
chno
l
ogy & Ec
onomy
Feb
r
ua
r
y2023
No.
4 To
t
a
lNo.
518
环境规制 、 绿色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王翔宇1,郁润心2
(
1
.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局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基于上述讨
论,环境规制如何 影 响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绿 色 技 术 创
规制与全要素生产 率 之 间 关 系 的 研 究,目 前 已 有 文
献主要存在两种分 歧:① 环 境 规 制 会 通 过 增 加 治 理
成本,加大企业运 转 难 度,从 而 降 低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表明环境规制不 仅 可 以 促 进 经 济 高 质 量 发 展 [4],还
们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实现对生态环境质量的
改善。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单一的市
场机制很难进行有 效 的 生 态 治 理,必 须 通 过 政 府 的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产业异质性?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产业异质性?
煤 炭为 主 , 8 5 % 的煤 炭是 通过 直接 燃烧 使 用 的 , 高耗 低 效 燃烧 煤 炭 向空气 中排 放 出 大量 S O : 、 C O 和
烟尘 , 是导致 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面对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 如何正确处理环 境 规制 和经 济发展 的关 系逐 渐成 为学者 们关 注 的重点 。通过 研究 环境 规制对 不 同产业 全要 素生产 率 的影 响方 向和程 度大小 , 选择 与产 业特 征和 节能减 排相 适应 的规 制政策 , 有 助于 提高现 有规 制政 策 的
少生产成本 , 获得竞争优势 , 同时有可能提高行业生产率。 自 波特假说提出以来 , 国内外对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展开 了激烈的争 论。概括起来 , 争论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 其一是以工业总体为研究对象 , 忽略行业差异 , 着重探讨 环境规制与生产效率 、 经济增长等 的互动关 系。其 中, 支持波特假说的代表学者有 : J a f f e a n d P a l m . e r 以及 B r u n n e r m e i e r a n d C o h e n , 他们 分别 以美 国制造 业为研 究对 象 , 发现 产业 的环境 规制 强度 和
作者简介 : 聂普焱 ( 1 9 7 2 人 , 暨 南 大 学产 业 经 济研 究 院 博 士 生导 师 , 研 究 方 向为 产 业 组 织理 论 ; 黄利
) , 女, 湖南娄底 人 ,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 。

2 0 0 7年 三 大产 业环 境规 制强度 和全 要素 能 源生产 率 , 利 用 面板 数 据模 型 对 三类行 业 环境 规 制 与产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申晨;李胜兰;黄亮雄【摘要】本文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工业环境效率值以期考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探索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方式对工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整体偏低,时间上呈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命令-控制型规制手段、基于经济激励方式下“利用市场”、“建立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与区域工业环境效率分别呈“U”型、正向促进和不显著的关系;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工业环境效率优化,对生产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影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特性,且不同规制工具的影响机制渠道存在差异性.【期刊名称】《南开经济研究》【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0页(P95-114)【关键词】环境规制;工业环境效率;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作者】申晨;李胜兰;黄亮雄【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10018;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国。

在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内环保诉求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对外承担环境责任,对内力促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导向型的发展政策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利用环境规制强化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步伐已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既要在供给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又需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损害度(吴军,2009),其本质为优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称环境效率)。

现行的规制工具中,何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工业企业绿色转型?不同的规制手段通过何种机制“黑箱”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如何优化规制工具组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据此,以工业环境效率考察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融合度,基于此探讨我国当前的主要两类环境工具的影响效应以及内在机制是当前学界值得深究的问题。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环境规制作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环境规制是指政府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等多种类型。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技术。

目前,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过于严格的环境规制可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我们选取了某地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环境规制政策、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探究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四、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4.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手段,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环境规制。

这类规制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提高了企业环保意识,促使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这类规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创新方向和目标,降低了企业的创新风险。

4.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市场手段,如排污权交易、环保税收等,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这类规制也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两难还是双赢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两难还是双赢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两难还是双赢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两难”困境,并提出实现“双赢”的策略和路径。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本文将首先界定环境规制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包括正面促进和负面制约两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本文还将关注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演变趋势,探讨不同发展阶段下二者关系的演变规律。

本文还将分析影响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提出实现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双赢”的策略和路径,包括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与关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规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旨在通过限制污染排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规制不仅涉及对污染行为的直接限制,更包括了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绿色行为的鼓励和引导。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关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或资本生产率,而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考量,全面反映经济活动中资源利用的效率、能源消耗的节约以及环境污染的减少。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规制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工业领域,绿色生产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被认为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境规制方面存在着差异,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本文以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引言
环境规制是指政府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行为。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出台了环境法规和政策,以促进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工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2. 工业绿色生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绿色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水平。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企业或国家总体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包括劳动、资本、能源、资源等各要素的综合生产效率。

3. 异质性环境规制的理论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境规制上的差异,异质性环境规制可能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方面,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环境规制过于严苛可能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4. 实证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衡量指标;其次,将异质性环境规制引入模型中,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具体来说,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助于改善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这是因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过于严苛的环境规制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发现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为了提高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

环境规制应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发展和利益,避免过度限制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发展。

7. 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选择可能存在问题,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可能不充分等。

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更多的因素,如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以深入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总结: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较为
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助于改善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过于严苛的环境规制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因此,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需要进一步研究考虑更多因素,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异质性环境规制;工业绿色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

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助于提高绿色生产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但过度限制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发展可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因此,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兼顾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利益。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虑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以提高研究准确性。

这些研究结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