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地黄的烘干方法
地黄炮制工艺

地黄炮制工艺
地黄炮制工艺
简介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炮制是地黄加工的一种工艺,通过特定的处理过程,提高地黄的药效。
目的
•改变地黄的质地和化学成分,增强药效。
•减少地黄的毒性。
主要步骤
1.清洗:将采摘好的地黄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土壤。
2.晾晒:将洗净的地黄晾晒至半干状态,以去除多余水分。
3.烹制:将晾晒好的地黄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为小
火慢炖。
4.搅拌:持续搅拌地黄,避免黏连,直至炖制时间结束。
5.烘干:将炖制好的地黄晾至干燥,以增加储存期限。
炮制后的效果
•地黄的质地更加柔软,易于煎煮。
•地黄的药效得到提升,滋阴补血效果更明显。
•地黄的毒性减弱,使用更加安全。
注意事项
•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烘烤过度,影响药效。
•地黄存放时要避免受潮和暴晒,以免影响炮制效果。
•炮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总结
地黄炮制工艺是提升地黄药效、减少毒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洗、晾晒、烹制、搅拌和烘干等步骤,地黄的质地得到改善,药效得到提高。
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保证地黄的品质和安全性。
了
解地黄炮制工艺对于中药材的炮制过程和中药制药工作者来说,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地黄九蒸九晒加工工艺

地黄九蒸九晒加工工艺
地黄九蒸九晒是中药材地黄的加工工艺。
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养心安神的作用。
地黄的加工过程可以提高其药效,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耐储性。
地黄九蒸九晒的加工工艺包括九次蒸煮和九次晾晒。
具体步骤如下:
1. 地黄的选择:选择新鲜、无虫蛀、无霉变的地黄根。
2. 清洗处理:将地黄根清洗干净,去除泥沙。
3. 九次蒸煮:将清洗后的地黄根放入锅中,加水适量蒸煮。
每次蒸煮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每次蒸煮完毕后,将地黄根取出晒干备用。
4. 九次晾晒:将蒸煮后的地黄根晒干,每次晾晒的时间一般为3-4天。
每次晾晒完毕后,将地黄根取出备用。
5. 最后研磨成粉末或切片,即可使用。
地黄九蒸九晒的加工工艺能够减少地黄的毒性,提高其滋阴补肾效果。
此外,蒸煮和晾晒还能够去除地黄中的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和耐储性,延长其保存期限。
这种加工工艺能够提高地黄的品质和药效,使其更适合药用。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又称女贞子、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有滋阴清热、益肾生津、补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状。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鲜用、炙用和煅烧用。
1. 鲜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新鲜采摘的生地黄搓洗净,去杂质,晾干。
然后将鲜生地黄置于容器内研磨、捣碎成泥状,或切成薄片备用。
如果需要使用鲜生地黄的汁液,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挤取汁液。
鲜用生地黄力度充足,能够保留更多的药效成分,但需要相应的注意保存时间,防止变质。
2. 炙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取干燥的生地黄,将其放入炙炉内进行炙烤。
一般要炙至生地黄的外表呈现红棕色,内部仍然保持浅黄色。
炙用生地黄炮制后,功效更加温和,适用于阴虚阳亢、虚热症状。
3. 煅烧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生地黄放入炉内进行煅烧,要控制好温度,以免过度烤焦。
煅烧后的生地黄呈黑色或黑褐色,质地更加坚硬。
煅烧用生地黄具有较强的滋阴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阴亏火旺的症状。
标准的生地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外观:色泽鲜艳,无虫蛀、霉斑、霉层和异物。
2. 气味:具有特有的药香,不应有异常或有味。
3. 性状:形状自然,无碎片、杂质,感觉厚重。
4. 汤液:煎煮后的汤液呈棕红色,饮服时无异常或有异味。
此外,应注意以下事项:1. 存储:生地黄宜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异味。
2. 食用禁忌:生地黄属于滋阴补火的药物,阴虚火旺者慎用。
孕妇禁用。
总之,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过适当的炮制后,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适应于不同的症状治疗。
在选购生地黄时,要注意外观、气味和汤液等特点,并注意存储和食用禁忌。
中药材干燥加工方法与制作流程

中药材干燥加工方法与制作流程中药材干燥加工是将鲜活的中药材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处理,使其完全失去水分,达到干燥保存的目的。
中药材干燥加工方法主要有自然晾晒、热风烘干、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以常用的热风烘干法为例,介绍中药材干燥加工的制作流程。
一、热风烘干法的原理与特点热风烘干法是通过热风将中药材表面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其特点是加热快速、温度可控、质量稳定。
二、热风烘干法的设备和材料准备1.烘干设备:烤箱、烘干机等;2.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干燥的中药材,如生地、黄芪、枸杞等;3.材料处理工具:剪刀、清洁布等。
三、热风烘干法的制作流程1.材料准备:按照需要选择中药材,并进行杂质清理和破碎处理,确保材料的干净整齐。
2.材料分装:根据需要将材料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便于后续加工处理。
3.热风烘干:将分装好的中药材放入烘干设备中,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处理。
在烘干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烘干导致质量的下降。
4.冷却包装:将烘干后的中药材取出,放置在通风处进行自然冷却。
待材料完全冷却后,进行包装储存。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温度控制:在烘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可以通过定时检测和调节温度控制器来实现。
2.烘干时间:烘干时间的长短会对中药材的质量产生影响。
过长的烘干时间会使材料的有效成分损失过多,过短的烘干时间会导致水分未完全蒸发。
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设备情况,合理控制烘干时间。
3.包装储存:烘干后的中药材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空气的侵入,以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的损失。
4.杂质清理:在材料准备过程中要对中药材进行杂质清理,确保材料的质量。
杂质清理时要注意避免对中药材本身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中药材干燥加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艺,它在中药材的保存和应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工艺对中药材进行干燥加工,可以延长中药材的保存期限,保持中药材的药效,提高中药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是确保中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地黄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而地黄炮制后,其药效更为突出,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地黄炮制方法
1.炒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炒锅中炒制,炒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2.煨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煨至地黄变软,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3.烘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烘箱中,烘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二、地黄炮制标准
1.外观:地黄炮制后,应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表面微黄,无霉斑、虫眼、杂质等。
2.气味:地黄炮制后,应有香气散发出来,无异味。
3.质地:地黄炮制后,应质地坚硬,不易碎裂。
4.含水量:地黄炮制后,含水量应控制在10%以下。
5.药效:地黄炮制后,应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总之,地黄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炮制后的地黄不仅具有更好的药效,而且更易于保存和使用。
因此,在炮制地黄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药效。
地黄烘干工艺

地黄烘干工艺地黄烘干工艺一、简介地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清热除烦等功效。
地黄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为了保证其品质和药效,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二、原料选择1. 选取新鲜的地黄为原料,要求外表无明显损伤,没有虫蛀。
2. 地黄应该在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加工,以保证其新鲜度。
三、清洗处理1. 将选好的地黄放入清水中浸泡10-15分钟,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泥沙。
2. 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或者纱布擦拭干净。
四、切片处理1. 将清洗好的地黄切成厚约0.3-0.5厘米的片状。
2. 切片时要求刀口尽量平整,不宜过厚或过薄。
五、烘干处理1. 热风烘干法:将切好的地黄均匀铺在烤盘上,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以150℃左右的温度进行烘干。
2. 太阳烘干法:将切好的地黄均匀铺在晾网上,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烘干。
3. 红外线烘干法:将切好的地黄放入红外线烤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
4. 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法:将切好的地黄放入真空冷冻机中,以低温和真空状态下进行冻干处理。
六、质量检验1. 检查颜色是否均匀、呈现深棕色或红棕色。
2. 检查质地是否硬脆、不易折断。
3. 检查气味是否具有特殊香气,无异味。
七、储存包装1. 确认地黄已经完全干透后,将其装入密封袋中,并在袋内加入少量防潮剂。
2. 将密封袋装入铁盒或者塑料桶中,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
3. 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地黄的质量状况,如发现有虫蛀、发霉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八、结语地黄烘干工艺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可以保证地黄的品质和药效。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烘干方法,并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储存包装标准,以确保地黄的品质和安全性。
地黄烘干工艺

地黄烘干工艺引言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
烘干是地黄加工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烘干可以有效地去除地黄中的水分,增加其保存时间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地黄烘干工艺的步骤、影响因素以及烘干后地黄的质量要求。
1. 烘干工艺步骤地黄烘干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选材选择新鲜、质地饱满、无虫蛀和霉变的地黄为烘干原料,避免选用老化、虫食或病害较重的地黄。
1.2 清洗将选好的地黄放入清水中浸泡,轻轻搓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泥沙。
1.3 水分调控清洗后的地黄要进行水分调控,使其表面不过分受潮。
一般情况下,地黄应在温水中浸泡约2小时,然后放在漏网上沥干水分。
1.4 分批烘干将沥干水分的地黄分成小批量,均匀地摊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直射和雨淋。
1.5 装袋贮存待地黄烘干彻底后,将其装入专用的防潮袋中,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2. 影响因素地黄烘干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温度烘干温度对地黄的干燥速度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黄的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为宜,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地黄变色、质地变硬,影响其药用价值。
2.2 通风烘干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加快水分的挥发。
同时,通风条件也会影响地黄的色泽和质地,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防止光照过强引起的色泽变化。
2.3 时间烘干时间也是影响地黄质量的重要因素。
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地黄质地变硬、破碎,烘干时间过短则会导致地黄中仍含有较多的水分,易受潮变质。
2.4 黄酮类物质的稳定性地黄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在烘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
因此,要注意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避免黄酮类物质的降解,以保持地黄的药用价值。
3. 烘干后地黄的质量要求为了保证烘干后地黄的药用价值,需要满足以下质量要求:3.1 含水率烘干后地黄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0%以下,过高的含水率会使地黄更易受潮和变质。
地黄烘干

地黄烘干首选佳时利
地黄的种植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
传统地黄干燥大多采用土灶烘干和晒干的方式。
土灶烘干,利用煤做热源,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加煤,有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和效率低下的特点。
由于土灶加热不均匀,煤的二次污染问题,加工出来的产品也难以保证。
地黄形态上是较大的块茎结构,水分不易蒸发。
晒干地黄由于时间过长,干燥期间容易霉变、腐烂,出干率也较低。
与土灶烘干和晒干相比,地黄空气能烘干是一种完美的烘干解决方案。
就佳时利地黄烘干机来说,其主要构成是热泵主机、烘干房、热风循环系统和物料架。
热泵主机利用逆卡诺原理把空气中的潜热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烘干房,热风循环系统使热风均匀的加热物料架上的地黄。
佳时利空气能烘干机有以下特点:
1、由于是电加热,生产过程几乎是零排放,物料不受任何污染。
2、空气能热泵的热效率高达百分之四百,一度电可以产生四度电的热量。
3、合理的风道设计使成品的达标率高,产品色泽更好。
4、全程电脑超控,节省人力劳动。
5、佳时利秉承生产服务一体化的原则,为不同物料烘干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购机无后顾之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地黄的烘干方法
时间:2018-09-28
导读:生地黄2
生地黄2
一、晒干
根茎去泥土后,直接在太阳下晾晒,晒一段时间后堆闷几天,然后再晒,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
由于秋冬光照弱,干燥慢,不仅费工,而且产品油性小、分量轻,质量不如烘干的好,故目前很少采用。
二、烘干
主要介绍以下2种。
1、一般烘干法:就是用土灶烘干。
地黄上灶之前,要用手将地黄上的泥土去掉,但一般不用水洗。
为了便于控制加工时间,将地黄按大、中、小分等,分别加工,每平方米灶面可放鲜地黄100kg左右。
地黄小的可放厚度达28~33cm,中等的厚度可达33~36cm,大的厚度可达36~40cm。
第一灶因都是鲜货,要烘30h左右才开始翻动。
翻动要有次序,先把上层的拿下放在一旁,再把中层的拿下放到另一旁。
见底层的根茎中间已没有硬心,质地柔软,外表干燥,表皮灰白色或灰褐色,断面呈灰褐色或灰白色时,即可取下,放在屋内墙角处堆闷7~15d,每隔数天要翻1次。
堆闷的作用是使地黄周身回软,内部水分扩散到外表,这样断面色泽好、皮色好油性大、质量高,同时也可节约燃料。
第二灶开始烘时,将第一灶烘过取下的中层放到底层,把上层放到中层,再按大小分别在上层加人新鲜地黄。
第二灶烘的时间可比第一灶缩短些,一般小的地黄烘15~ 20h、中等的烘20~ 22h、大的烘22~24h。
烘后再按第一灶那样翻动,并取下层符合标准的进行堆闷。
烘干加工时温度是关键,温度应从低到高分阶段进行。
一般先在50℃左右烘3~5h,,再在60℃左右烘3~5h,以后保持在70℃左右,不要再提高。
到翻动出货前2~3h时,停止加火,使温度降下来,然后翻动或下货。
为了保证质量,经过堆闷的地黄要在烘灶上再回烘1次,回烘时厚度可加厚到33cm温度以40~50℃为宜,烘3~5h,烘到手捏外表面发硬为止。
回烘时上面可盖麻袋之类的东西,但烘鲜货时不
2、立体烘干法:地黄采挖后,去净茎叶和泥士,大小分开,用长1m左右的细尼龙线将地黄分别穿起来,平均每串2kg。
穿好后,将地黄串穿在备好的木棍上,每根10~20串。
开始用大火,为了尽快升温,可适当把底部气孔稍关一点,但不要全部关闭,以免出现升温后水蒸气充盈,使地黄熟化脱落。
一般6h 内温度升至40~50℃,湿球温度升至30°C左右,即开始陆续打开气孔,继续用大火升温,使水分充分蒸发、逸散,这时温度逐渐升高,湿球温度较恒定,地黄表层水分逐渐蒸发,这个过程称排潮。
4d后,温度升至70°C,湿球温度升至40℃,地黄内部水分开始大量蒸出,保持70°C 2个昼夜,这时湿球温度上升快,可达50℃,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这个过程称排湿。
1~2d后,湿球温度迅速下降,地黄内部水分已基本上蒸发掉,逐渐降温,检查地黄干燥情况,如断面已无白心或稍有白心时,即关闭进气孔,保持60C约12h,这时地黄断面已无白心,以手握之顶手,内心柔软,千至七八成为适度,即可出烘房。
通常4. 8kg鲜地黄可加工成1kg干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