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苦楝的栽培管理小窍门

苦楝的栽培管理小窍门

苦楝的栽培管理小窍门
1、整地施基肥, 苦楝地的选择一般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丰富的、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宜。

整地的时候要将田间
的碎石、枯枝、树根、杂草等清理干净;同时结合基肥进行翻整。

基肥的用量
每亩控制在三千到四千公斤,主要以有机肥为主。

最后将土块敲细、地面整平,等待种植。

2、移栽定植,在苦楝幼苗生长到三十五到五十厘米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移苗定植。

定植的密度一般是每亩为五十五到一百一十株左右。

移栽前用智能
因子膜喷涂幼苗根系晾干,移栽后全株喷施智能因子膜100倍液,可提高移栽
成活率,恢复植株旺盛。

苦楝定植之后,要检查苦楝的成活情况,并且及时的
进行补苗,确保田间苦楝完整。

3、水肥管理,苦楝栽培后的前三年,一般每年的施肥次数为三次,浇水一般是五次左右。

追肥主要是以速效肥氮肥和速效磷钾肥为主,也可结合浇水冲
施肥霸天下,它具有大量的氮磷钾和适量的中微量元素及丰富的氨基酸、生物
活性酶、转移因子等智能协调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浇水则是根据苦楝苗木
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同时在多雨的时候,注意排水,以免田间积水。

最后还需
要及时的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证土壤的通透性,同时要避免伤到苦楝的根系。

4、病虫害预防,未发现病虫害前喷施一遍倍加倍智能因子膜,要仔细、均匀、周到,使植物表面形成智能高分子膜隔离病虫害,病虫害未爆发时及时配
合针对性强的农药喷施,智能因子膜可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保护病虫害天敌、保护植物生长环境。

(豆子)。

苦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苦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打吊瓶”。即将专用吊瓶营养液挂在树身1.3米左右类似于给病人打吊瓶。
(3).“喷药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杆部想办法外还可以对树叶片进行喷施由叶片吸收铁。
(4).“打注射”。就是给树干注射的技术来防治树黄化病。即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钻注射孔深约1.2-1.5厘米至木质部再用手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亚铁+纯净水+杀菌剂稀释液。
苦楝病害有溃疡病、褐斑病、丛技病、花叶病、叶斑病;苦楝虫害有黄刺蛾、扁刺蛾、斑衣蜡蝉、星天牛等。
1.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7—9月危害最严重可用90%的敌百虫0.1%溶液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
2.斑点病: 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本地区现已进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 防治方法: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喷雾。
3.金龟子:防治时应于傍晚或凌晨进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喷雾防治。
4.红蜘蛛: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五, 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
5.黄化病:
(1).“吃药片”。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亨铁王”药片。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素。

苦楝种植技术

苦楝种植技术

苦楝种植技术1. 简介苦楝(学名:Melia azedarach L.)是一种常见的落叶阔叶乔木植物,也被称为香楝、香椿、苦楝子等。

苦楝原产于亚洲地区,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广泛种植于园林、公园和街道两旁。

本文将介绍苦楝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地、繁殖、栽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 选地苦楝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优先选择海拔不高、无积水和水域附近的地方。

2.1. 日照条件苦楝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以促进生长和开花。

因此,选地时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并避免有高大树木或建筑物阻挡阳光。

2.2. 土壤要求苦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

一般而言,土壤应具有以下特点:•疏松:保证根部通气和排水良好。

•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助于苦楝的生长和发育。

•中性或微碱性:苦楝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差。

2.3. 应避免的地点在选择种植地时,需避免以下情况的地点:•低洼或积水的地方:苦楝喜欢排水良好的环境,避免在容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高海拔地区:苦楝对较高海拔的适应性较差,不宜在高山地区种植。

•直接暴露于强风位置:苦楝树干较为柔软,容易倒伏,因此需要避免直接暴露在强风的位置。

3. 繁殖苦楝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进行繁殖。

3.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一种常见的苦楝繁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成熟的苦楝果实。

2.将果实浸泡在水中,去除果肉。

3.将种子晾干并储存。

4.在种植季节(春季或秋季),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5.在播种盘或育苗盆中,埋种子于培养土中,覆盖薄层土壤。

6.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下,保持土壤湿润。

7.秧苗出现后,可适当控制湿度,避免患病。

8.幼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移栽。

3.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一种常用的繁殖方法,适用于苦楝的无性繁殖。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苦楝枝条作为扦插材料。

楝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楝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8 2017, V ol.37, No.10农业与技术※林业科学楝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王勋(商丘市睢阳区林业工作站,河南商丘 476100)摘 要:楝树又名苦楝,属楝科楝属,是黄河流域南重要的绿化树种,相比其它树种,其材质好、用途广、易繁殖、生长快的优势十分突出,故在黄河流域以南种植范围十分广泛。

本文就楝树的育苗、栽培、管护、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措施做了详细叙述。

关键词:楝树;栽培;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85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冠宽阔而平顶,树皮暗褐纵裂,幼枝绿色,有星状毛,老枝紫褐色。

叶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cm,边缘有钝锯齿,幼时被星状毛。

圆锥花序腋生,花紫色或淡紫色,长约1cm。

核果近球形,长1.5~2cm,熟时淡黄色,4~5室,每室有种子1枚。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庇荫,不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以及含盐量在0.45%以下的盐碱土上也能生长。

不耐旱、怕积水。

萌芽力强、生长迅速、抗风、树势强壮。

1栽培技术1.1 育苗播种育苗果实立冬成熟,成熟后经冬不落,采种期较长。

当果皮变黄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

从十到二十年生健壮母树上采集的果实,培育的苗木粗壮。

采种后,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播种前先进行晒种、浸种,其中晒种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热水浸种后适当沤制,果皮变软后揉搓果肉,淘洗干净即可。

也可在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3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也可起到消毒作用。

播种地要求地势平坦,且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并做好整地、打垅、碎土等基础性工作。

播种时期选择3月下旬—4月上中旬,每667m2播种果核20~25kg,保持25cm左右的行距,沟深4cm左右;播种后覆土镇压,注意镇压不可过重,以免影响出苗;如条件允许也可进行地膜覆盖。

苦楝树阅读理解

苦楝树阅读理解

苦楝树阅读理解摘要:一、引言:介绍苦楝树的背景和特点二、苦楝树的生长环境及其适应性三、苦楝树的药用价值和用途四、苦楝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五、苦楝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六、结论:总结苦楝树的价值和意义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有一种常见的树种——苦楝树。

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独特的生长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种树种,看看它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二、苦楝树的生长环境及其适应性苦楝树,又名苦苓、黄楝、紫楝等,属于楝科楝属的落叶乔木。

它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地区,适应性较强,既能耐干旱,又能耐水湿。

在我国,除东北、华北等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三、苦楝树的药用价值和用途苦楝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蛔虫病、钩虫病、疥癣等寄生虫病。

此外,苦楝树的果实还可制成农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四、苦楝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苦楝树树形美观,枝叶茂盛,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园林绿化中,常用于孤植、丛植、行道树等。

此外,其抗污染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环保树种推广。

五、苦楝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1.选用良种:选择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的母本,以保证种子的品质。

2.播种时间:秋季或春季播种,秋季播种效果较好。

3.土壤要求:苦楝树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4.浇水施肥:幼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成株后适当施肥,避免过量。

5.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树体状况,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

六、结论苦楝树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环保功能的树种,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

了解其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药用、园林绿化等方面的作用。

苦楝树种植技术

苦楝树种植技术

苦楝树种植技术苦楝树(学名:Toona sinensis),又称“红花楠”,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其树干笔直,树冠呈卵形,叶片优美,花色艳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园林绿化树种。

本文将介绍苦楝树种植技术,帮助您了解苦楝树的生长、繁殖与养护。

一、苦楝树的生态适应性苦楝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生长环境上对土壤适应力较强,但要求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一般来说,苦楝树的生长温度适宜在15°C-30°C,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

二、苦楝树的繁殖方式1. 种子繁殖:采集成熟的苦楝树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土表面,并轻轻覆盖一层培养土。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约15-25°C,种子发芽期大约需要7-10天。

2. 扦插繁殖:选取健壮的苦楝树枝条,长度约15-25厘米,剪去叶片,插入湿润的培养土中。

插穗后,适度浇水,保持湿润但不要过度浸泡。

通常情况下,苦楝树扦插繁殖的成功率较高,大约2-3周就能见到新芽的生长。

三、苦楝树的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为了保证苦楝树的正常生长,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可在原有土壤中掺入适量的腐叶土或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2. 栽植季节:苦楝树的最佳栽植季节是春天或秋天。

春季栽植可促进幼苗快速建根,秋季栽植则有助于苗木足够生长并抵抗来年的严寒。

3. 种植步骤:a. 挖坑:根据苦楝树的根系大小,挖掘一个深度和直径都适宜的坑。

一般来说,坑的大小约为苦楝树苗木根系的2倍。

b. 移植苗木:将苦楝树幼苗放入挖好的坑中,使其根系自然展开。

确保幼苗的嫁接处与土壤齐平。

c. 填土固定:将挖出的土壤均匀填充于苦楝树苗木的周围,并轻轻踩实。

树木不能歪倒或倒塌。

d. 浇水保湿:栽植完成后,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苦楝树的生长。

四、苦楝树的养护管理1. 浇水:苦楝树喜湿润的环境,尤其是幼苗期,每周浇水2-3次,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过度浇水。

苦楝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苦楝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防治方法:捕捉成虫,消灭虫卵,还可用敌敌畏80%原药浸透药棉,塞入蛀孔,用泥封口,毒杀幼虫。地老虎咬食幼苗,除人工捕捉外,可用毒饵诱杀。
3.田间管理 苗期勤中耕除草,苗高l0cm后,按株行距15cm定苗。出苗后每隔15-20天追施稀人畜粪一次;苗高60cm后,注意培土壅根。移栽后每年春冬两季各追肥一次,以人畜粪和饼肥为主,离根30cm处,开沟环施,冬季追肥结合壅土培根。春季追肥可增施一些过磷酸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病虫害防治
天牛:幼虫蛀食主茎基部,能把树干蛀空而使楝树截断或枯死。
移栽:育苗一年后,苗子能长120-200cm高时即可移栽。当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天出苗前进行移栽,按行株距200cm栽植,穴深50cm,穴径50cm,穴内施足基肥,覆一层土,太长的根,剪去先端,把苗放穴中间,覆土半穴,轻轻提苗,让根部疏展,再覆土压实,浇水,填平穴。
对于大面积造林地也可用种子直接播种,按200cmX 300cm的行株距挖坑,穴径50cm,深35cm,施用底肥,按穴下种。苦楝用切干造林的方法也能成活。
1.选地整地 选地应选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壤土。地选好后要施足基肥,人畜粪30000kg/hm2。整平作畦,畦宽100-120cm。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播种时间分秋季和早春播种,10-11月采收,放置干燥通风处保存,防止腐烂。第二年春天3-4月,取出种子,用温水处理种子,2份开水,1份冷水,早晚各浸1次,时间不要太久。捞出种子,用温水或冷水冲洗一次。以后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或冷水浸泡一次,4-5天后即可播种。或把种子浸泡一昼夜,然后用草木灰拌种,再掺混湿沙堆进行催芽。待种子露出胚芽即可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幼苗出土整齐,也可不处理直播,但出苗不整齐,播在苗床内,按行距20-25cm开沟条播,沟深3-5cm,按株距10-15cm放一块,覆土3cm,轻轻镇压,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出苗,苗期注意管理,第二年春季就可移栽。播种量375kg/hm2。

苦楝白斑病防治方法

苦楝白斑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对于严重的苦楝白斑病,化学防治效果较好,能够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物理防治
对于中度苦楝白斑病,物理防治效果一般,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比较
使用化学药剂成本较低,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植物和环境产生副作用。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成本较高,但长期使用对植物和环境安全。
使用物理防治方法成本较高,但可以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宣传推广
不断尝试新的防治方法
优化防治流程
扩大防治范围
某地区防治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适应性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侵入寄主
在适宜的条件下,苦楝白斑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会侵入寄主植物的表皮细胞。
引发症状
一旦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就会在寄主植物上繁殖并引起病变症状,包括白色斑点和落叶。
病原菌的致病性
苦楝白斑病防治方法
03
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清除落叶
加强病情监测与预警
设立监测点
根据监测数据和历史资料,对病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按照风险程度分级预警。
预警分级
一旦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及时处置
施肥管理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苦楝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提高苦楝的抗病性。
清除落叶
xx年xx月xx日
苦楝白斑病防治方法
目录
contents
苦楝白斑病简介苦楝白斑病病原菌苦楝白斑病防治方法不同防治方法的比较苦楝白斑病的预防与控制苦楝白斑病的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楝树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重视农作物和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在这篇文章中,将重点介绍苦楝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一、了解苦楝树的病虫害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苦楝树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特点。

苦楝树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适应性强,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和观赏。

但是,苦楝树也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如蚜虫、苦楝蚧、苦楝大卷蛾、白粉病等。

二、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针对苦楝树的病虫害防治,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要通过加强苦楝树的抗病虫能力和提高其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预防措施:
1.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苦楝树品种进行种植。

2.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量施肥,定期修剪、疏枝,提供充足的光照,保持树木健康生长。

3. 保持病虫害传播源的清洁:及时清除树叶落叶、被害部位、虫卵等传播源,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三、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苦楝树常见的病虫害,列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蚜虫防治:常见的蚜虫种类有棉蚜、黄豆蚜等。

对于轻度感染的蚜虫,可以用水冲洗、人工拍打的方式进行防治。

对于重度感染的蚜虫,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2. 苦楝蚧防治:苦楝蚧是苦楝树的主要危害虫,其分泌的蜡质物质会影响树木生长。

预防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树叶上的苦楝蚧和它们的卵囊,适当修剪枝干上的蜡壳,并定期喷洒杀虫剂。

3. 苦楝大卷蛾防治:苦楝大卷蛾以苦楝树的嫩叶为食,造成树木受损。

预防措施包括树干涂刷粘虫胶,安装红色粘虫板诱捕大卷蛾成虫,及时清除受害的嫩叶。

4. 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苦楝树经常遇到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树木通风良好,及时清除受害叶片,喷洒合适的杀菌剂。

四、生物防治的尝试
除了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我们可以引入苦楝树的天敌,如害虫寄生蜂、寄生性线虫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在苦楝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通过研究苦楝树的病虫害来源、发生规律以及病虫害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防治方案。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园林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六、总结
苦楝树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证苦楝树的健康生长和美化环境的目标。

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也是推动苦楝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相信我们能够有效地防治苦楝树的病虫害,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作物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