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脑炎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家畜脑膜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家畜脑膜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家畜脑膜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作者:杨绿华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5年第09期近年来,家畜脑膜脑炎病在临床诊疗中经常遇到,牛、驴、骡都有发生,其发病急、死亡率高,给的农业生产和农户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1 发病特点脑膜脑炎是软脑膜及脑实质发生炎症,伴有严重脑机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致命性疾病,中兽医称之为脑黄,是由热毒扰心所致之实热症。

临床上以高热,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局部脑症状为特征。

若诊断失误或治疗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到位都会出现死亡,倘若及时采取综合性诊治措施可转危为安。

2 病因2.1 感染因素,其中病毒感染刷主要的,如家畜的疱疹病毒、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等;其次刷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

2.2 中毒因素,主要见于食盐中毒、霉玉米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较为严重的自体中毒。

2.3 降低家畜机体抵抗力的不良因素,如暑月炎天暴日剧晒,气温聚变,使役不当,过劳或使役归来拴于阴冷之处,受寒感冒等。

3 症状发病突然,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症状,体温升高,感觉过敏,反应机能亢进,眼结膜充血,出现扛槽、不听号令、惊狂、前冲后撞、或冲墙撞壁或挣断缰绳,或做转圈运动。

继则兴奋和抑制交替发生。

有时出现癫痫样症状,突然倒地,全身痉挛,角弓反张,倒地时四肢作有节奏运动,眼球震颤,斜视,咬肌痉挛,咬牙,鸣耳,在数十分钟兴奋发作后,病畜转入抑制则呈嗜眠、昏睡状态,瞳孔散大,视觉障碍,反射机能减退或消失,呼吸缓慢而深长。

后期,常卧地不起,意识丧失,昏睡,出现陈—施二氏呼吸,有的病畜四肢作游泳状动作(为预后不良)。

食欲下降或废绝,胃肠蠕动音减弱甚至消失。

大便干燥、有的外被粘膜或血丝。

死亡前体温迅速下降,肢端厥冷。

病程短者1—3天,长者5—7日。

4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积极治疗。

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降低颅内压和对症治疗。

4.1 先将患畜放置在安静、通风的地方和避免光、声刺激。

若患畜头部有体温升高,头部灼热时可采用冷敷头部的方法,消炎降温。

诊疗指南 脑膜炎

诊疗指南 脑膜炎

诊疗指南脑膜炎
诊疗指南: 脑膜炎
什么是脑膜炎?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指的是脑膜的炎症。

脑膜是覆盖在
大脑和脊髓周围的薄膜,炎症对脑部和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脑膜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症状
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 头痛
- 高热
- 呕吐
- 诱发颈部弯曲和僵硬
- 意识改变或混乱状态
诊断
诊断脑膜炎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医生会询问病史和症状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检查颈部弯曲和僵硬的程度
3. 进行脑脊液分析,检查脑脊液中的炎症标志物
4. 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脑部CT或MRI扫描
治疗
脑膜炎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的原因。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2.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引起的脑膜炎
3. 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4. 对症治疗:如止痛药、退热药和补液
预防
脑膜炎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风险:
1. 接种疫苗:接种针对常见病原体的疫苗,如流脑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2. 保持良好卫生惯: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和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3.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
结论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


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惯,我们可以降低脑膜炎的风险。

如果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脑膜脑炎的健康宣教

脑膜脑炎的健康宣教

x
3
脑膜脑炎的治疗方 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性 脑膜脑炎,如青霉素、头 孢菌素等
其他药物: 如甘露醇、 呋塞米等, 用于降低颅 内压、减轻 脑水肿等。
01 06
05
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炎 症反应,如地塞米松、泼 尼松等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 毒性脑膜脑炎,如阿昔洛
韦、利巴韦林等
02 03
C
B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 罩,防止飞沫传播
D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01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04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 区
02
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
03
避免接触患者的衣物、 餐具等
05 06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勤洗手,勤通风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寄生虫感染:如阿 米巴原虫、弓形虫

主要症状
01
发热:体温升高,通常在38℃ 以上
03
颈部僵硬:颈部肌肉紧张,活 动受限
05
皮疹:可能出现皮疹,通常为 红色斑丘疹
02
头痛:持续性头痛,可能伴有 恶心、呕吐
04
意识障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 昏迷等症状
06
脑膜刺激征:可能出现颈项强直、 克氏征、布பைடு நூலகம்征等体征
04
抗真菌药物: 用于治疗真 菌性脑膜脑 炎,如氟康 唑、两性霉 素B等
抗寄生虫药物:用于治疗 寄生虫性脑膜脑炎,如吡
喹酮、阿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清除感染病灶,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02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脑 室引流术、脑脊液分流术 等

动物脑膜脑炎的病因、症状与治疗

动物脑膜脑炎的病因、症状与治疗
攻击人畜 。有 时动物举扬头颈 , 抵 角甩 尾 , 跳跃 、 狂 奔, 其后 站 立 不稳 , 倒地 , 眼球 向上翻转 呈 惊厥 状 。在
数 十分 钟 兴奋 发 作后 ,患病 动 物 转 入抑 制 ,则 呈 嗜
抗胆碱药 , 具有 消除 自由基 , 稳 定细胞膜 , 降低 颅 内 压, 减轻 脑 水 肿 , 抵 制 大脑 皮 层 网状 结 构 , 镇静止惊 ,
回 兽 医 临 床
动物脑膜 脑炎 的病 因、 症 状 与 治 疗
祝春玲 杨 福 郑 伟 ( 吉林省永吉 县西阳镇畜牧兽医 站 1 3 2 2 0 1 )
脑 膜 脑 炎 是 指 家 畜 软 脑 膜 及 脑 实 质 发 生 的 炎 症, 并 且 伴 有 严重 脑 机 能 障碍 的疾 病 。动 物 以高 热 ,
医称脑 膜脑 炎 为脑 黄 , 是 由热 毒 扰心所 致 实热 症 。采
眠、 昏睡状态 , 瞳孑 L 散大, 视觉障碍 , 反射机能减退及 消失 , 呼 吸缓 慢 而深 长 。后 期 动物 常 卧 地 不起 , 意 识
神状态 ,内脏器官的活动以及饮水 、采食等发生变
化 。患 病 动物 先兴 奋后抵 制 或交替 出现 , 动物 病初 呈 现 高度 兴 奋 , 感 觉过 敏 , 反 射 机能 亢 进 , 瞳 孔 缩小 , 视 觉紊 乱 , 易 于惊恐 , 呼吸急 速 , 脉搏增 数 。动物 行 为异
常, 不 易控制 , 狂 躁不安 , 攀登饲槽 , 不顾 障碍 向前 冲, 转圈运动 , 兴奋 哞 叫 , 口流 泡 沫 , 头部摇 动 , 以角 丧失 , 味觉 、 嗅觉 错 乱 , 项 肌 和 颈 肌痉 挛 或麻 痹 , 角 弓反 张 , 倒 地 时 四肢有 节 奏 地 运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最新版本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最新版本
实用文档
2 .延神经进入:病毒→入侵 途径→人体→初级复制→局部周 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系统。 如狂犬v、脊髓灰质炎v 、带状疱 疹v、 单纯疱疹v.
实用文档
三、病毒进入CNS后对其损伤: (一)直接侵袭:病毒大量增殖→神
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 炎细胞侵润。 (二)免疫反应:可致脱髓鞘病变, 和血管及其周围损伤→影响脑循环 →加重损伤。
(三)经哺乳动物传播的病毒 1.狂犬v 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v
实用文档
二.感染途径:
(一)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有皮肤、 粘膜、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系 统。其中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二) 扩散途径:
实用文档
1.随血液进入:
(1)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 部复制→淋巴系统→血液→初级 病毒血症→全身器官→再次复制 →次级病毒血症→多次循环→免 疫反应→产生抗体→中和;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池 脚间池 小脑延髓池 四叠体上池 交叉池 桥池
蛛网膜颗粒
交叉池 脚间池
桥池
实用文档
四叠体上池 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循环途经: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室间孔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中脑水管
侧脑室脉络丛 硬脑膜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外侧孔、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 岁以内小儿发病率 较高,6~11 月份发生较多。 一、 病因:有 100 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 v(virus)、 单纯疱疹 v、虫媒 v(如乙脑 v)、腺 v、巨细胞包涵体 v 及 某些传染病 v(如腮腺炎 v、麻疹 v 等)。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Neisseriameningitis,Nm)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从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如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斑、颈部强直等。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此外,脑膜炎球菌不能侵入脑膜,而只能表现为败血症,其中严重的可能是暴发性发作。

感染也可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和眼睛。

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大大小小,儿童的发病率很高。

一、病因脑膜炎球菌是奈瑟菌属之一。

革兰阴性,肾形,直径约0.6~0.8μm,多成对排列,相邻,平面,有时四个相连。

新鲜的分离菌株有多糖荚膜。

在电镜下,细菌有外膜,厚度约8nm。

粘肽层或周质间隙是外膜和细胞质膜之间的厚度6nm。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细菌的鼻咽部和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细菌可以在中性粒细胞内外看到。

细菌需要氧气,对培养基有很高的要求。

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通常用于分离5%~10%二氧化碳在浓度下生长良好。

最适宜的温度是35~37℃,超过41℃或低于30℃均不能生长。

18~24h后菌落呈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有光泽的露滴圆形隆起。

细菌可以形成自溶酶,如果不及时转移,可以在几天内死亡。

它对寒冷和干燥也非常敏感,在体外很容易死亡,所以在收集标本后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它对一般的消毒剂非常敏感。

糖发酵反应是识别奈瑟菌属的重要方法。

脑膜炎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但不发酵乳糖、果糖和蔗糖可与奈瑟菌属中的淋球菌和乳糖发酵奈瑟菌区分开来。

这种细菌的荚膜多糖是分组的基础。

目前,细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一个菌群。

此外,还有一些菌株不能被上述菌群的抗血清凝结,称为未定群,占脑膜炎球菌带菌者分离的比例20%~50%,一般无致病性。

B群和C群体还可以根据菌体外膜的蛋白质抗原进行分类,导致临床发病者多为2型和15型。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1.神经病学 (Neurology):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的学科,主要关注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和障碍。

2.脑卒中 (Stroke):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中断导致的脑功能损害,常见症状包括瘫痪、言语困难和认知障碍等。

3.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
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

4.癫痫 (Epilepsy):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发生异常电活动引起的慢
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抽搐或异常行为。

5.脑膜炎 (Meningitis): 脑膜炎是指脑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剧烈头痛、发热、颈部僵硬以及恶心呕吐等。

6.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
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纤维髓鞘,造成运动、感觉和认知障碍。

7.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
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记忆丧失、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异常等。

8.脑瘤 (Brain Tumor): 脑瘤是指脑组织内发生的肿瘤,会导致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9.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力损伤,造成下半身瘫痪、感觉丧失和膀胱功能障碍等症状。

10.神经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疾病,其特征是神经细胞逐渐死亡或退化,例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脑炎、脑膜炎和脑脓肿

脑炎、脑膜炎和脑脓肿

⒏影像:对于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单 疱脑炎)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肿瘤、 静脉窦血栓等)。
一.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⒈概论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100多种)直接侵入中 枢神经系统或病毒感染诱发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 起变态反应的结果。
⒈⒈分类 病毒性脑炎分类繁多按发病形式、病程 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按病理 特点又可分为出血性、坏死性、脱髓鞘 性。造成急性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疱疹病 毒,虫媒病毒及肠道病毒。疱疹病毒中 以单疱病毒最为常见。
⒋⒉CSF检查: CSF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有助于细菌性或 病毒性病变的鉴别。但化脓性病变在早期或经 过不规则治疗后与结核性或真菌性、病毒性往 往不易区分。
⒌病原学检查:
⒌⒈细菌学检查:革兰染色可查出革兰阳性与 革兰阴性细菌;抗酸染色查结核菌;墨汁染色 查新型隐球菌。流脑CSF涂片可查出脑膜炎球 菌或肺炎球菌。 ⒌⒉PCR检查:结核杆菌及病毒均可开展PCR 检查,阳性率较高,但要注意假阳性。血清弓 形虫也可进行DNA检查。
㈠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⒈概述:急性流行性脑炎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库蚊叮咬后传播的一种 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皮质、脑 干、纹状体、小脑及脊髓。在我国北方,集中 7、 8、9三个月发病,特别在8月,南方地区可提早 到6月。儿童多见,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025%),后遗症多(20-40%)。
⒌⒊原虫检查:CSF涂片可查出阿米巴滋养体; 血涂片可查出疟原虫。 ⒌⒋螺旋体检查:CSF中可培养出钩端螺旋体。
⒍免疫学检查:此方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毒 特异性抗体或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有助于 与结核性、真菌性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脑炎名词解释
脑膜脑炎是由于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无菌性脑膜炎或浆液性脑膜炎。

脑膜炎是由外界的细菌、自身的病毒、或是肿瘤与白血病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脑膜引起的一些疾病。

脑膜脑炎是一种精致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和大脑之间的一层膜)感染的疾病。

该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部位的并发症,如耳朵、窦或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脑膜脑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特别严重的疾病。

如果治疗不及时,它可能会在几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病毒性脑膜脑炎更严重,但大多数人可以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脑膜炎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可以通过腰椎穿刺,通过鞘内注射药物来治疗脑膜炎。

如果有脓肿形成的话,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