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诊断方法
儿童脑膜炎如何判断并治疗宝宝的脑膜炎

儿童脑膜炎如何判断并治疗宝宝的脑膜炎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其特点是脑膜的炎症。
儿童脑膜炎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如何判断并治疗儿童脑膜炎对于保护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1.头痛和发热:儿童脑膜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和高热。
宝宝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头痛以及发热会持续较长时间。
2.呕吐:儿童脑膜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呕吐,与感冒等其他情况不同,这种呕吐是持续的,并且伴随着头痛和发热。
3.颈部僵硬:患有脑膜炎的宝宝在颈部会出现僵硬的情况,即不能自由地将头部向前伸展。
当试图扩张宝宝的颈部时,会感到明显的抵抗。
4.意识改变:脑膜炎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导致意识改变。
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嗜睡、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
5.皮疹:部分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上出现红斑或紫红色皮疹,这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体征。
二、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患有脑膜炎1.观察症状和体征:如果宝宝出现上述提到的头痛、发热、呕吐、颈部僵硬、意识改变以及皮疹等症状,特别是出现多个症状同时存在,就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可能患有脑膜炎。
2.咨询医生:在怀疑宝宝患有脑膜炎时,及时咨询医生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观察宝宝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针对儿童脑膜炎的治疗方法1. 医院就诊:如果怀疑宝宝患有脑膜炎,家长应立即就医,并将宝宝送往医院。
脑膜炎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救治。
2. 抗生素治疗:如果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会根据细菌的类型进行抗生素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疗程通常为7-14天。
3.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医生还会对症进行治疗,如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和呕吐等不适症状,保持宝宝的水电解质平衡等。
诊疗指南 脑膜炎

诊疗指南脑膜炎
诊疗指南: 脑膜炎
什么是脑膜炎?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指的是脑膜的炎症。
脑膜是覆盖在
大脑和脊髓周围的薄膜,炎症对脑部和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脑膜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症状
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 头痛
- 高热
- 呕吐
- 诱发颈部弯曲和僵硬
- 意识改变或混乱状态
诊断
诊断脑膜炎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医生会询问病史和症状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检查颈部弯曲和僵硬的程度
3. 进行脑脊液分析,检查脑脊液中的炎症标志物
4. 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脑部CT或MRI扫描
治疗
脑膜炎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的原因。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2.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引起的脑膜炎
3. 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4. 对症治疗:如止痛药、退热药和补液
预防
脑膜炎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风险:
1. 接种疫苗:接种针对常见病原体的疫苗,如流脑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2. 保持良好卫生惯: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和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3.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
结论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
及
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惯,我们可以降低脑膜炎的风险。
如果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脑膜炎诊断标准

脑膜炎诊断标准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甚
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的诊断对于脑膜炎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脑膜炎的诊断标准,希望对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意识障碍等。
在婴幼儿中,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并非特异,容
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
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脑膜炎诊断的重要手段。
脑脊液
压力增高,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含量减少,细胞计数增多,白
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此外,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培养和PCR检测,以明确病原体的类型。
2. 血液检查,脑膜炎患者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C-反
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也常常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脑膜炎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感染
和脑脊液梗阻等并发症。
此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以进行脑血
管造影等检查,以评估脑血管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还可以进行脑电图、眼底检查、听力检查等辅
助检查,以评估脑膜炎对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影响程度。
综上所述,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和病因,为患者提供及时有
效的治疗。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脑炎和脑膜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它们都涉及到大脑和脑膜的炎症。
尽管两者可能共享一些相似的症状,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地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 脑炎: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脑膜炎:细菌感染是导致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脑膜炎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
- 脑炎:脑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 脑膜炎: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典型的克尔森征和___征阳性。
辅助检查
- 脑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病毒性基因检测阳性。
-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细菌培养阳性。
影像学检查
- 脑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实质炎症、脑水肿等。
- 脑膜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膜增厚、脑裂隙模糊等。
治疗方法
- 脑炎:脑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补液、控制发作,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 脑膜炎:脑膜炎需要紧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的干预可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然而,脑膜炎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本文将结合四种典型脑膜炎病例,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例一: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12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50mmH2O,白细胞计数5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进展速度;2.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病原体检测。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较慢。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原体检测也是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最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病例二: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女性,25岁。
发热、头痛、盗汗、体重下降1个月,意识模糊3天。
查体:体温38.5℃,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00mmH2O,白细胞计数3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长短;2.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3.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缓慢。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低。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三: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5岁。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30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106/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 病原体检测;3. 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脑膜炎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脑膜炎脑膜炎是一种引起大脑和脊髓膜发炎的疾病,如果宝宝患上了脑膜炎,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
但是,判断宝宝是否患上脑膜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或者照看宝宝的人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脑膜炎的方法,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疾病。
1. 观察宝宝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膜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脑膜刺激症状,包括颈部僵硬、头痛、光线过敏等。
家长可以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症状:- 颈部僵硬:当你试图将宝宝的下巴抬起时,宝宝的脖子是否出现阻力,或者宝宝是否感到不适。
- 头痛:宝宝是否频繁抱头、捂头,或者出现头痛的表现。
- 光线过敏:宝宝是否对光线过敏,是否经常闭眼,避免强光直射。
2. 观察宝宝的发热情况脑膜炎常常伴随高热,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来判断宝宝是否有脑膜炎的可能:- 体温升高:宝宝是否有较高的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
- 体温急剧升高:宝宝是否出现体温快速上升的情况,特别是在短时间内。
3. 观察宝宝的神经系统症状脑膜炎可能引起宝宝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家长可以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以下症状:- 意识状态改变:宝宝是否出现昏迷、嗜睡或者不易被唤醒的状况。
- 抽搐:宝宝是否出现抽搐、痉挛或者肌肉僵硬等症状。
- 剧烈头痛:宝宝是否出现严重的头痛,例如持续性、剧烈的头痛。
4. 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病症脑膜炎会对宝宝的其他器官产生影响,家长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以下症状,以辅助判断是否有脑膜炎:- 呼吸困难:宝宝是否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 恶心呕吐:宝宝是否经常出现呕吐的情况。
- 皮疹:宝宝是否出现皮疹,特别是紫红色皮疹,可能表示出血现象。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家长怀疑宝宝患有脑膜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确诊。
同时,对于疑似脑膜炎的宝宝,不要进行自我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只有医疗专业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脑膜炎,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脑膜炎的临床分析报告

脑膜炎的临床分析报告脑膜炎是指脑脊液和脑膜的炎症反应,它可以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对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和呕吐。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颈项强直、意识障碍、抽搐和皮疹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与炎症引起的脑脊液化验结果异常有关。
脑膜炎的症状与年龄、免疫状态和病因有关,因此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调查,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脑膜炎。
2. 诊断脑膜炎的诊断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但这并不足以进行确诊。
对于疑似脑膜炎的患者,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脑脊液检查可以通过脑脊液穿刺获取,该检查可以提供炎症程度、病原体种类和抗生素敏感性等重要信息。
此外,还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来评估可能的并发症。
3. 治疗脑膜炎的治疗应该立即开始,并且应该是综合性的。
治疗方案将取决于病因及其感染严重程度。
对于细菌性脑膜炎,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最初的治疗应采用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药物,待病原体敏感性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对于病毒性脑膜炎,一般而言,对症治疗和对病毒感染的支持性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此外,对于脑膜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液体管理和其他治疗需根据患者状况进行调整。
4. 预防脑膜炎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有效地进行控制。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疫苗接种,包括针对常见病原体如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的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也是预防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对于部分高风险人群,如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脑膜炎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脑膜充 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和血管改变等 。
02
脑膜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
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头 痛,尤其是在后枕部和眼眶周 围。
意识障碍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 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
发热
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发热, 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寒战、 出汗等症状。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CONTENTS
• 脑膜炎概述 • 脑膜炎的诊断 • 脑膜炎的治疗 • 脑膜炎的预防和控制 • 脑膜炎的预后和转归 • 脑膜炎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膜炎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脑膜炎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感染 或炎症的统称,通常伴有发热、 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呕吐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呕 吐,有时呈喷射状。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刺 激征,如颈项强直、克尼格征 阳性等。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上述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脑脊液检查显示异常结果,如压力升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头颅CT或MRI显示脑膜增厚、脑水肿等 异常表现。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
与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但 症状通常较轻,病程较短 ,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
年龄也是影响转归的因素之一。年轻患者的身体恢复能力强, 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弱,预后相对较差
。
06
脑膜炎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
诊断技术的进步
在诊断方面,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更加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技 术,如基于PCR和质谱技术的诊断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 检测脑膜炎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炎的诊断方法
脑膜炎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不到10%。
但如果诊治延误,可造成
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特别是婴儿和老人。
那么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脑膜炎呢?今天,为大家推荐脑膜炎的诊断方法。
1.化脓性脑膜炎
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 ,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
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
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
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
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
④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有其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血
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等(参阅各有关专章节),轻型病毒脑炎和早期结脑鉴别比较困难。
处理原则是:①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如结素试验,肺X线片等以协助诊断,②不用激素治疗,如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则多为病毒脑炎而非结脑,③鞘内不注射任何药物,以免引起脑脊液成分改变增加鉴别诊断之困难。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
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错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4.脑脓肿
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鉴别诊断借助于超声波,脑电图,脑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5.但脑瘤与结脑不同处为:
①较少发热;
②抽搐较少见,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后神志清楚,与晚期结脑患
儿在抽搐后即陷入昏迷不同;
③昏迷较少见;
④颅压咼症状与脑征不相平行;
⑤脑脊液改变甚少或轻微;
⑥结素试验阴性,肺部正常,为确诊脑瘤应及时作脑CT扫描以协助诊断。
6.典型的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惊厥为第1症状;
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
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
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
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
不易识别;
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垢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
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很关键,因此婴幼儿一定要及时打疫苗,减少脑膜炎的发生概率。
要预防脑膜炎最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力,因此这可以在饮食上面和体育锻炼方面加以提高。
出现脑膜炎症状也需要抓紧时间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难以磨灭的恶果。
宝宝脑膜炎的原因为什么有的宝宝会患脑膜炎而另一些宝宝不会?
对这个问题,现在还不能简单地解释清楚。
许多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口腔、咽喉内都存在可以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但他们却什么事都没有。
那些免疫系统异常、患镰状细胞性贫血、或有过严重头部损伤的小孩子,患脑膜炎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
但要注意,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脑膜炎。
好在脑膜炎通常不像流感那样容易传染。
如果你的宝宝得了脑膜炎,只有和他非常接近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避免用嘴亲吻宝宝,不要和他共用餐具、水杯,家里所有人都要经常洗手等。
脑膜炎的分类1、细菌性脑膜炎
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
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美国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
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咼趋势。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咼疗效,减少死亡率。
3、病毒性脑膜炎
可由几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有关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
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
4、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
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隐球菌,可在鸽子类中找到。
健康人不易患与真菌有关的脑膜炎,但对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可以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