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海工市场发展趋势2011
曙光已出现,中国海工何去何从?

曙光已出现中国海工何去何从?沉云散去见朗月。
近年,集装箱船、LNG船、油船等细分市场轮番火爆,为全球造船业带来了惊喜。
显然,造船市场复苏已从当初猜疑声中成为了现实,而船企也切实地从中获益匪浅,逐渐走出了困境。
正当造船界一片叫好的时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国际油价不声不响地升到了较高位置,一扫长时间颓势。
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海工市场也发生了喜人变化,装备需求增长,订单量稳步上升,许多海工企业开始呈现生产繁忙的景象。
目前来看,海工回暖趋势仍会延续,并且极有可能会维持较长时间。
这对于经历了漫长低迷期的海工行业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机会已来,唯有付诸行动变机会为动力,从中分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才是睿智的选择。
曙光正普照,中国海工是否做好了准备?油价持续回升,海工市场活跃2021年下半年,虽然疫情还在进行中,但国际油价在缓慢上涨中已悄悄来到了70美元/桶。
进入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国际油价更是井喷式增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曾一度高达129美元/桶,涨幅超过60%。
短暂冲高后,虽然开始回落调整,但仍能稳定地保持在70美元/桶这条底线上。
今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又掀起了新一波反弹,至9月27日,布伦特原油飙升到97美元/桶,美国原油达94美元/桶。
近日,巴以冲突升级,国际原油继本刊编辑 吕龙德 熊莹黄埔文冲建造的大型深水综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1”续走高。
有媒体分析称,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面临更高油价的可能。
对于油价走势,不少机构持乐观态度,如摩根大通能源认为布伦特价格将延续涨势,到2026年升至每桶150美元。
客观地说,经历长期低迷,在当前各种条件叠加下,油价上升大势所趋,且会较长时间企稳在百美元位置上。
油价涨跌的原因并不复杂,无非是供需关系的博弈。
对于这次油价拉升,也不外于供需失衡所致:首先是需求方面。
疫情结束后,世界工业生产、交通出行、经济贸易等恢复正常,原油消费需求成倍增长,而随着时间推移,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稀释,各行各业加快重建,原油消费量更是与日俱增。
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1、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在700亿元左右未来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需求在7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全世界共有1.4万个海上采油平台,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来自海洋,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达到45%。
在2001年-2009年期间,全球海洋移动式钻井平台拥有量保持在641座-705座之间。
2004年-2008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
2009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为2600亿美元,预计2011年-2015年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年投资额为3000亿美元左右,按设备投资占20%-25%估算,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规模大约在600亿美元-750亿美元之间。
2、近海石油开采是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主要来源,深海油气田急需开发十二五我国海上油气产能将再增5000万吨。
2010年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于海上,到2010年我国主要海上油气开发企业中海油开发油气田82个,投运海上生产平台150余座,具备5000万吨海上油气产能。
十一五期间,中国海共投资1000亿,新增油气产能3000万吨左右,深水海工重点装备投资150亿元。
十二五期间,中海油计划投资8000亿元-1万亿元,新增油气产能5000万吨,再造一个海上大庆,其中深水海工重点装备投资300亿元。
据统计,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3%,海洋天然气产量占全球的31%,海上油气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全球陆上石油探明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海上石油探明率仅为34%,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因此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根据最新一轮(2003-2008)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
其中,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934亿吨、地质资源量658亿吨、可采资源量183亿吨;近海石油远景资源量152亿吨、地质资源量107亿吨、可采资源量29亿吨,占石油远景资源量比例约为14%。
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指标(一)造船三大指标有升有降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接船舶订单量为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止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比2010年年底下降23.5%。
按载重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二)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5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下降3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98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909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提高5.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1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下降17.3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继续增长2011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62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新接出口船订单27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5%;年末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3672亿载重吨,比2010年年底下降17.5%。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76.4%和91.2%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96亿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船舶制造业2741亿元,同比增长14.5%;船舶配套业100亿元,同比增长10.4%;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08亿元,同比增长6.2%。
2011年1-11月,船舶出口金额为3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7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199.3亿美元,占比50.1%,向欧洲出口88.1亿美元,占比22.1%。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现状及产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现状及产业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和研发的发展日益壮大。
该行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我国海洋事业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本文将分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现状以及产业投资前景。
一、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现状1. 总体发展现状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是指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维护和服务于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未来产业的一系列全过程的产业链。
该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如深海水下机器人、水下工程、海上钻井平台、船舶、海洋能源资源装备等。
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下:(1)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增强,技术不断更新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在设计研发方面,我国已有海外直接购买装备的独立设计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制造方面,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相比国外厂商,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得益于大量的相关供应链集聚,让原本需要进口的核心零部件得以国产化生产。
(2)海洋工程装备国内市场逐步扩大近年来,中国加强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大力推进海洋工程建设,为海洋工程装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政策的加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2. 主要子行业现状(1)海洋器材与装备制造业该领域主要包括船舶、海洋结构物、水下工程器械制造等。
船舶制造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子行业之一。
近年来,中国船舶制造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制造技术、设计水平、产品质量和工商管理各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船舶制造在国内的产业链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海上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国家海洋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安全。
近年来,中国船舶制造业也不断进行着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专业化、信息化等特征发展较快。
(2)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业主要指海上风能、海洋温差能、海洋动力能、海洋生物质能等四大海洋能源,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内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国内造船产业自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面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的政策。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造船产能最大、船舶订单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以下是国内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1.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造船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积累经验,建立了一批先进的造船设备和技术,为中国造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庞大的造船产能,可以同时建造多艘大型船舶。
2.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中国造船企业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大量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备。
在船舶设计、建造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内造船产业正逐渐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从单一的船舶建造向整个船舶产业链发展,涵盖了船舶设计、制造、装备、配套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4.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注重推动船舶工业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加强了对船舶环保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减排政策和措施,为中国造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中国造船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在国际造船业中树立了较高的声誉,与日本、韩国等传统船舶制造强国展开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国际造船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国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国外造船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变革,但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以下是国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1.产能转移: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发达国家的造船产能已经逐渐转移到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这是因为亚洲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亚洲地区的造船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具备了大规模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
2.技术创新:在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许多国外造船企业开始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与中国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造船企业更加注重船舶设计的创新和建造工艺的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摘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伴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加快对海洋油气等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难得的契机。
另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重大机遇。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力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已经成为油气行业的共识,在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百分之六十是海洋油气田。
当今有很多的国家认识到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开始向这一领域进军,所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具有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工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
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现在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
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
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空间巨大。
未来5年主要钻井平台设备需求量83至116座,生产平台25艘,海洋工程辅助设备约300座/艘,估算海洋工程设备新增需求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
2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及用钢需求-谭乃芬

式
管重式 钻钻
管重 式
生
架力平 井井
架力 平
产
式式台 平平
式式 台
平
平平
台台
平平
台
台台
台台
TLP Spar
FPSO
半铺 电三 调 平 守
潜管 安用 查 台 护
运船 装工 船 供 船
输、 船作 、 应 、
船起 船 物 船 救
重、探
助
船风船
船
、
2019/11/15
3
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和辅助船构成了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主要部分。
660 2012年
2019/11/15
14
4.钻井装备订单略有萎缩
艘/座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7年
2008年 钻井船
42 24
9
14
37
33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半潜式钻井平台 自生式钻井平台
2019/11/15
15
5.生产装备市场较为活跃
八角型半潜式钻井平台
建造单位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 大船重工 大船重工 南通中远船务 南通中远船务 南通中远船务 南通中远船务
8 探险号自升式风车安装船
9 GM4000型中深水半潜式 钻井平台
10 F&G Millennium型深水半 潜式钻井平台
11 Frigstad D90型超深水半潜 式钻井平台
AHT(S), 60, 18%
7.全球格局
巴西凭借本土化政策,获得全球约40%订单,韩国 2019/优11/1势5 明显,获得全球1/3份额,新加坡本土船厂接单有 17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造船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国际贸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造船产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国内造船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造船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在世界造船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众多大型造船企业纷纷崛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2、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国内造船企业在船舶设计、制造工艺、材料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例如,在船舶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部分高端船舶的建造能力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造船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加强了对船舶工业的规划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然而,我国造船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1、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有待提高虽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舶产品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造船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成本压力较大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都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影响了产业的盈利能力。
3、市场竞争激烈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激烈,韩国、日本等传统造船强国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造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国外造船产业的现状1、韩国韩国造船产业一直以来在世界造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端船舶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韩国造船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2、日本日本造船产业历史悠久,技术实力雄厚。
在船舶制造的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以及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日本造船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等问题,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工程船市场
CIPTC 2011
三用工作船租赁市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快速下滑,整个 三用工作船租赁市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快速下滑,整个2009 年都十分低迷。 年虽有所好转, 年都十分低迷。2010年虽有所好转,但租金水平仍然很低。 年虽有所好转 但租金水平仍然很低。 不过,今年以来市场又呈现出不断兴旺的势头。 不过,今年以来市场又呈现出不断兴旺的势头。
CIPTC 2011
几类典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利用率和平均日租金情况
自升式平台的供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自升式平台的供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越是高配置的自 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升式钻井平台,其利用率和日租金越高。 和日租金越高 升式钻井平台,其利用率和日租金越高。
高配置:作业水深在 英尺以上, 万英尺, 高配置:作业水深在300英尺以上,钻井深度在 英尺以上 钻井深度在3-3.5万英尺,悬臂梁钻 万英尺 塔外伸超过70英尺 通常拥有更大的大钩起重能力 英尺, 更大的大钩起重能力( 塔外伸超过 英尺,通常拥有更大的大钩起重能力(Hook-Load)和更大 ) 马力的泥浆泵。 马力的泥浆泵。
开发阶段 生产阶段 退役阶段
根据功能特点和技术特点划分 根据功能特点和技术特点划分
可移动式钻井平台 浮式生产平台 海洋工程船 其他
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 FPSO、半潜式生产平台、TLP、SPAR、LNG-FPSO 、半潜式生产平台、 、 、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起重船、铺管船、半潜船(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起重船、铺管船、半潜船(驳)、 水下作业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 水下作业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守护船等 固定式生产平台、 固定式生产平台、水下系统等
2
3
15
11
20
30 69
8 31
2 9
19 60
16 58
10 59
此外,今年还有4艘辅助钻井平台(Tender Assisted Rig)成交。 此外,今年还有 艘辅助钻井平台( )成交。 艘辅助钻井平台
4、钻井平台市场
2010年1月至今每月的钻井平台订单量
20 Jackup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Semi Drillship TAD
CIPTC 2011
国内外海洋油气开发装备 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10月11日 2011 年10月11日
CIPTC 2011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6年。 主要面向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设 备产业及相关行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持服务。 主要从事市场研究、产业发展及政策研究、企业发展及 竞争力研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经济运行分析研究、 行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等。 主要客户包括: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造船 企业、航运公司、金融机构、设备厂商、科研院所等。
CIPTC 2011
主要内容
一、近期市场回顾 二、市场趋势展望 三、市场竞争格局
CIPTC 2011
海洋油气开发装备
油田开发阶段 勘探阶段 各阶段需要使用的装备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钻井平台( )、三用工作船、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钻井平台(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 三用工作船 船等 钻井平台( )、起重船、铺管船、半潜船( )、水下作业船、 钻井平台(船)、起重船、铺管船、半潜船(驳)、水下作业船、 起重船 水下作业船 三用工作船、 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等 固定式平台、浮式生产平台、水下系统、 固定式平台、浮式生产平台、水下系统、平台供应船等 平台拆除船、三用工作船、 平台拆除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等
CIPTC 2011
5、生产平台市场
浮式生产平台的手持订单在2009年年底触底,之后随着市场 浮式生产平台的手持订单在 年年底触底, 年年底触底 成交逐渐活跃,手持订单量也不断攀升。 成交逐渐活跃,手持订单量也不断攀升。目前全球有各类浮 式生产平台的手持订单53座 式生产平台的手持订单 座。
5、生产平台市场
CIPTC 2011
3、油气价格
但是,天然气价格回升不明显,目前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但是,天然气价格回升不明显,目前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与近几年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突破对供求关系造成影响 有一定关系。 有一定关系。
CIPTC 2011Fra bibliotek4、钻井平台市场 钻井平台市场
全球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持续下滑, 全球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持续下滑,2009年 年 下半年开始逐渐恢复,墨西哥湾事件后又开始下滑, 逐渐恢复 下半年开始逐渐恢复,墨西哥湾事件后又开始下滑,今年年 初触底后反弹,至今已有明显回升。 初触底后反弹,至今已有明显回升。
CIPTC 201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 10- 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0 11 12
订单量在去年10月突然爆发,已连续 个月密集成交 个月密集成交, 订单量在去年 月突然爆发,已连续11个月密集成交,月均 月突然爆发 成交约9座 接近 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历史成交记录 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历史成交记录。 成交约 座,接近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历史成交记录。
6、工程船市场
2006-2011年工程船市场的订单情况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97 188 189 674 623
CIPTC 2011
156
2011 8月底
尽管运营市场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新造船舶不断投入运营, 尽管运营市场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新造船舶不断投入运营, 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扭转,新船订单量尚未开始回升, 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扭转,新船订单量尚未开始回升,预计今 年的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好于去年。 年的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好于去年。
CIPTC 2011
3、油气价格
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达到 年 月 国际油价在 创纪录的147美元 桶, 美元/桶 创纪录的 美元 2008年底回落到不足 美 年底回落到不足40美 年底回落到不足 元/桶,之后又迅速回升至 桶 80-100美元 桶之间。 美元/桶之间 美元 桶之间。
2010年国际油价基本在70-90美 年国际油价基本在 美 桶的区间波动。 元/桶的区间波动。进入 桶的区间波动 进入2011年, 年 由于中东和北非局势不稳等因 价一度升至 美元/桶 素,油价一度升至110美元 桶, 美元 近期受欧债危机影响又回到80 近期受欧债危机影响又回到 美元/桶 美元 桶。
6、工程船市场
2% 2% 6% 6%
CIPTC 2011
2011年 年
10%
PSV/SV AHTS/AHT MSV Standby/Resc. 54%
海洋工程船 新接订单的 产品结构
20% seis. Survey Hvy Dk Cargo others
平台供应船( )、三用工作船 平台供应船(PSV/SV)、三用工作船(AHTS/AHT)、多用途 )、三用工作船( 、 工作船( 年成交量最大的三类海洋工程船, 工作船(MSV)是2011年成交量最大的三类海洋工程船,分 ) 年成交量最大的三类海洋工程船 别各占新订单成交总量的 别各占新订单成交总量的54%、20%和10%。 占新订单成交总量的 、 和 。
世界经济经历了大幅波动
2、石油需求
CIPTC 2011
世界石油需求基本上随经济波动而波动 世界石油需求基本上随经济波动而波动
CIPTC 2011
2、石油需求
• 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衰退后,2010-2012年世界石油需求 年的衰退后, 经历了 年的衰退后 年 将连续增长。据IEA估计,2011年上半年世界每天石油消费 将连续增长。 估计, 年上半年世界每天石油消费 增长 估计 年上半年世界 量将达到8840万桶(约1260万吨),已超过 万桶( 万吨),已超过2007年的每天 量将达到 万桶 万吨),已超过 年的每天 8600万桶和 万桶和2008年的每天 年的每天8580万桶。 万桶。 万桶和 年的每天 万桶
4、钻井平台市场
2006年至今的钻井平台订单量
平台种类 自升式 钻井平台 半潜式 钻井平台 钻井船 合计 2011年 2011年 8月底 35 2010年 2010年 2009年 2009年 2008年 2008年
CIPTC 2011
2007年 2007年
2006年 2006年
21
4
26
31
29
4
CIPTC 2011
一、近期市场回顾
1. 全球经济 2. 石油需求 3. 油气价格 4. 钻井平台市场 5. 生产平台市场 6. 工程船市场
CIPTC 2011
1、全球经济
2008年 年 危机爆发
2009年 年 金融刺激
2010年 年 蹒跚前行
2011年 年 危机再现
1、全球经济
CIPTC 2011
CIPTC 2011
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 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未来几十年内仍 是人类最主要的能源 其中天然气增速最快。 的能源, 是人类最主要的能源,其中天然气增速最快。
浮式生产平台新接订单量
30 25 20 15 10 5 0 2009 2010
CIPTC 2011
24 17 7
2011 8月底
• 2005-2008年,全球浮式生产平台的年均订单量约为26座。 年 全球浮式生产平台的年均订单量约为 座 • 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浮式生产平台市场订单量急剧减少。 年四季度开始, 减少。 年四季度开始 浮式生产平台市场订单量急剧减少 • 自2009年下半年起,市场又开始缓慢恢复,出现 份订单。 年下半年起, 恢复, 份订单。 年下半年起 市场又开始缓慢恢复 出现7份订单 • 2010年,全球浮式生产平台市场共出现 份订单,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 年 全球浮式生产平台市场共出现24份订单,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 危机前水平 市场共出现 • 截至 截至2011年8月,已成交 座,预计与去年持平。 年 月 已成交17座 预计与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