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矿化蛋白1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完整word版)口腔生物学第五章练习题

选择题1. 成骨细胞来源于下列那种细胞(B)A. 骨细胞B. 间充质干细胞C. 骨衬里细胞D. 造血干细胞2. 下列那种基质蛋白不是成骨细胞所合成的(D )A. 骨桥蛋白B. 骨涎蛋白 C . 骨钙素 D. 降钙素目前发现的行使骨吸收功能的唯一细胞是:B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骨髓位于较大骨骼的髓腔中,占人体体重的:AA.4~6%B.9~12%C. 14~18%D. 1~2%E. 2~2.5%1下列关于破骨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是骨组织中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细胞B.来源于骨膜以及骨髓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C.无固定形状,多核D.胞质嗜酸2.下列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组织学变化,错误的是:(B)A.上颌窦提升2周后——形成编织骨,成骨活跃;B.上颌窦提升4周后——大部分有新形成的编织骨,成骨细胞数量最多;C.上颌窦提升8周后——薄层皮质骨在上颌窦侧壁和上颌窦底膜侧形成;D.上颌窦提升8周后——转变为板层骨,骨组织结构趋于成熟。
1.破骨细胞来源于(A)。
A造血系统的单核细胞B间充质干细胞C破骨干细胞D造血干细胞2.组成骨组织的四种细胞中(A)被包埋在钙化的骨基质中。
A骨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骨衬里细胞1. 骨组织由哪些细胞构成:(E)A.成骨细胞B.破骨细胞C.骨衬里细胞D.骨细胞E.以上全是2牙槽骨的生物特征70%为矿化物质,22%为蛋白质,8%为水分。
有机基质中95%为____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
:(A)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Ⅴ型E牙周膜中的重要细胞成分E:A.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干细胞C.成骨细胞D.破骨细胞E.A和BE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的阶段有哪些E:A. 前成骨细胞B. 成骨细胞C. 骨细胞D. 骨衬里细胞E. 以上都是1、下列那种细胞是来源于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C)A 骨细胞B 成骨细胞C 破骨细胞D 骨衬里细胞2、以下关于机械力引起骨改建的说法那一项是错误的(C)A 应力过低,骨吸收会超过骨沉积导致骨量的丢失。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牙体组织1.名词解释(1)釉板lamella:是垂直于牙面得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2)绞釉gnarled enamel: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3)釉小皮enamel cuticle:是指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见残留。
(4)死区dead tract:是牙龈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5)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 dentin: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牙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6)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又称硬化牙本质,当牙本质在收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形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阻止外界刺激传入牙髓,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形。
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膜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7)髓周牙本质circumpulpal dentin: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侧的牙本质称髓周牙本质。
(8)罩牙本质mantle dentin:在原发性牙本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9)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釉质表面因磨损、腐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收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形,牙髓深层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形细胞而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10)托姆斯颗粒层tomes granular layer:在牙纵切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为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TNF-α、IL-1β及IL-6与糖尿病及牙周炎之间的关系

织破 坏程 度 。造 成 牙槽 骨 骨 代谢 的 改变 , 使骨 吸 收
变 ,在 口腔 中 则 可 表现 为 糖 尿 病 性 牙 龈 炎 和 牙 周
炎 ;牙 周炎 是一类 细菌感 染性 疾病 ,其 危害不 仅 局 限 于 口腔 ,随 着对其 发病 机制 的深 入研 究 ,发现其 与 多种全 身疾 病均 有密切 关 系。糖尿 病 与牙 周炎之 间是双 向关 系 ,一 方 面糖 尿 病 加 重牙 周 炎 的程 度 , 另 一 方 面 牙 周 炎对 糖 尿 病 的 代 谢 控 制 具 有 负 面 影 响。牙 周炎 已被认 为是糖 尿 病的 第六并 发症n 。
导牙 周组 织 中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的表达 ,进 而促进
血 管 的生 成 ,使 组 织 内 的炎 症 细 胞 及 能 量 消耗 增
多 ,以加 重炎症 反应 。牙周 炎患者龈 沟液 中含 有一 定量 的 I - ,并且 其 浓 度 与病 变 的 严 重程 度 之 间 L 6 具 有一 定 的相 关 性n。Ta a ah 等I在 牙周 炎 患 k h si 1 8 1 者 的 龈 沟 液 和 牙 根 尖 囊 肿 液 中检 测 到 高 水 平 的 I - 。J h sn等 口发 现 牙 周 炎 患 者 炎 症 部 位 的 L 6 o no 9 J I - 的水 平 明显增 高 。A de 等㈣检 测 了牙 周 炎 L 6 n ra 患 者 的外 周 血 发现 牙 周 炎 患者 I - 的水 平 比 健康 L 6
博 士 北 京
牙 周炎可 造 成牙槽骨 吸 收及牙 体松动 脱落 ,其
病 因除 了菌斑 牙 石等局 部 因素外 ,还 受到全 身健康
状 况 的影响 ,而糖 尿病就 是 高危 因素之 一 。 口腔 中 有 多种 细菌 ,其 中有 些细菌 可产 生毒 素 ,这 些毒素
牙本质特异性蛋白与生物矿化

蛋白含量分析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吸光值
1
8
15
22
29
34
36
41
48
55
62
组份
图1. DPP洗脱曲线图
69
磷含量分析
25 20
磷含量
15 10 5 0
17
25
33
36
40
48
56
64
组份
图2. DPP磷含量曲线
72
1
9
把蛋白质吸光曲线和磷含量曲线绘于同一坐标 内, 可以得到如下曲线图
•牙本质磷蛋白(DPP) •牙本质涎蛋白(DSP) •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
牙 本 质 非 胶 原 蛋 白 NCPs
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
•牙本质基质蛋白 (DMP1) •骨钙素(OC) •骨涎蛋白(BSP) •骨桥素(OPN) •纤维粘连蛋白(FN) •糖蛋白(FG)
多组织非特异性蛋白
血清来源蛋白
0.054
0.280
-0.045
0.224
图1 蛋白洗脱曲线与磷含量曲线分析图 1 1.2 1 0.8 0.6 0.4 0.2 0 0.4 0.2 0
吸光值(230nm)
0.8 0.6
1
6
11
16
21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66
组份
证明:1M NaCL提取可溶性DPP
71
磷含量(mM/L)
•IgG、白蛋白
牙本质磷蛋白 Dentin Phosphoprotein, DPP Dentin Phosphophoryn, DPP
flotillin-1蛋白

flotillin-1蛋白Flotillin-1蛋白是一种细胞膜相关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类型中。
它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内运输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其结构、功能和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结构Flotillin-1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膜相关蛋白,由4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它含有两个亚基,即N端的SPFH结构域和C端的酰基转移酶结构域。
SPFH结构域富含α螺旋结构,与膜脂相互作用,起到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酰基转移酶结构域则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功能1. 维持细胞膜结构:Flotillin-1蛋白通过与膜脂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膜的形成和维持,使其具有稳定性和流动性。
2. 信号传导:Flotillin-1蛋白可与多种细胞信号分子结合,形成信号复合物,进而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例如,它与Src激酶结合,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3. 内吞作用:Flotillin-1蛋白与内吞囊泡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内吞作用。
它在胆固醇和脂质富集区域的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内吞囊泡的形成和运输。
4. 细胞黏附:Flotillin-1蛋白与细胞黏附分子结合,参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
它在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内骨架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细胞形态和迁移能力。
三、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Flotillin-1蛋白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1. 癌症:研究发现,在多种癌症中,Flotil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
它参与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过程。
因此,针对Flotillin-1蛋白的治疗策略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抗癌方法。
2. 神经系统疾病:Flotillin-1蛋白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并参与神经元的发育、突触可塑性和神经传导等过程。
研究发现,其功能异常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
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研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1999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朗格罕细胞2、髓周牙本质3、釉珠4、凋亡5、albright综合征6、黏液囊肿二、填空1、白塞氏病除口腔溃疡外,还表现有——和——的病变。
2、舌部毛状白斑的发生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牙内陷包括——,——和——三种类型。
4、肌上皮瘤在组织学上可以分为——和——两型。
5、发育中,形成腭部的突起为——和——。
三、问答题1、菌斑的形成、结构及致龋过程。
2、试比较牙本质、牙釉质、固有牙槽骨在发育形成中的异同3、试述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与鳞癌的特点及相关关系。
4、从形成、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3方面比较根尖囊肿与牙源性角化囊肿。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0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网状变性2、肌上皮细胞3、菌斑4、(髁突)增殖带5、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二、填空1、牙龈固有层中的胶原纤维束可分为:环行组、牙骨膜组与——、——和——。
2、举出三种类型的牙源型囊肿:——、——和——。
3、举出三种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肉芽肿型病变——、——和——。
4、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像具有——特征。
5、除四环素牙外,牙齿结构异常还可见于——、——、——和——等疾病。
6、牙髓变性可表现为——、——和——等情况。
7、牙本质龋在镜下可分为五层,无细菌侵入的为——、——和——。
三、试比较牙髓和牙周膜中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异同。
四、试述釉质的表面结构及其在龋病发生中的意义。
五、试述上皮与间充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牙齿发生、发育中的表现与意义。
六、比较成釉细胞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生学基础。
七、结合病理学与临床表现,试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六、七任选一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1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棘层松解2、carcinoma in situ3、缩余釉上皮4、牙本质桥5、牙本质发育不全症6、联合突7、透明牙本质二、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
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进展
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进展傅肄芃;严斌【摘要】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齿的移动依赖于矫治力产生的牙周膜(Periodontal Ligament,PDL)反应,PDL的生物力学性质是正确理解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响应和制定正畸治疗计划的关键和基础.由于PDL组成成分多、牙根形态各异,对其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较为困难.该文拟对近年来研究PDL生物力学性质的各种试验方法做一综述.%Successful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depends on favorable responses from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PDL)under orthodontic forces.Thus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DL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and periodontal tissue response and mak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s.However,the complexity of the PDL components,together with large variations of roo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akes it a rather formidable challenge for studying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DL.Optimal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properly designed parameters are often needed to establish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uch studies.In this paper,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DL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7(037)009【总页数】5页(P844-848)【关键词】牙周膜;生物力学;口腔正畸;本构模型【作者】傅肄芃;严斌【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简称PDL),最重要成分是由胶原蛋白构成的主纤维,此外还包括基质和血管、神经等成分。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e at n o t o o t sSo tlg o p a,h o r l r dc l nv ri ,i n7 0 3 。h a x。 i 1D p r me t f h d ni ,tmaoo yH s i l eF u hMiayMe i i s yX a 1 0 2S a n i n Or c t T t i t aU e t Ch a
维普资讯
中国美容医学 20 0 8年 5月第 1 第 5期 C ieeJu l f etei MeiieMa.0 8V 1 7N . 7卷 hns o ma 0 s t dcn . v20 .0. .0 A h c 1 5
・
齿科美容
・
论著 ・
[ 关键词] 干细胞 ; 人牙周膜 干细胞 ; 免疫磁珠 ; 流式细胞计量术; 免疫细胞化学
[ 图分 类 号 ] 7 3 5 [ 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0 86 5 ( 8 0 — 4 中 R 8. 文 A 文 10— 4 5 2 0 ) 5 0 0
Iol i s at on,den ic i d i om i sof m an per i t iat f on an b on c hu i odon ali t gam en t l l t em cel s s
M e h ds DL Cswee ioae y i u o a ei to Th lw yo t n m mu o yo h m i r r c d r t o P S r s lt d b mm n m gn t me h d c ef o c t me r a d i y n c tc e s y p o e u e t we e u e o dico et e c lc ce a d s r c re fte P S . t on cin a d a iOidu t r o et r s d t s ls h eI y l n u a e ma k ro h DL CsOse idu t n dp n ci we e d n o f o On c nor t e m ut i t n dfee t t n o o f m h Idr i aI i rn i i fPDL i ec O a o SCs.R s l Th c i d c l a ln ly a d Iw r i rt n e ut s e a qur el h d co ai n o polea i . e s t f o
NGF基因转染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7 0 13 ) 1250 .3 有明显增高趋势( 0 0 )而 - 4 3 P< .1 , 转染空载体组( . 1 5 00 09 变化不 明显 ( 04 4 ± .6 ) P> 00 ) 表 明 N F基 因转 染 能促进 P L s .5 , G D C 分化 。 2 5 各组 细胞 增殖 活力 比较 实 验观 察 7 d 前 3d . ,
势 , 可作 为矿 化组 织 形成 细 胞 的 标 志酶 。N F转 其 G 染 组 P L sA P活性 与对 照组 相 比有增 高趋 势 , D C L 表
明 N F转染 能促进 P L s G D C 分化 。本研究 证 明 , G NF 转染组 从第 4天 开 始 比对 照 组 增 殖 活力 明显 升高 , 证 明转 染后 细胞增 殖 能力 明显增 强 。
综 上所 述 , 过 N F基 因转 染人 P L s , 通 G D C 后 转
活力 明显 升高 ( < .5 ; 对 照 组 与 转 染 空 载 体 P 00 )而 组 细胞 增殖 变化 无统 计学 意义 。见 图 1 。
趔 删
蠢
染 细胞 有成 骨细 胞 活性 , 能使 细 胞增 殖 为 牙 周组 并
神经 节 的靶细胞 , N F基 因表 达 。其在 牙 周组 织 有 G 再生 过程 中对 牙周 膜细胞 ( D C ) P L s 的功 能维 持 与损 伤 修 复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参 与 牙 周 组 织 的 骨 改 并 建 … 。2 1 0 0年 6月 ~2 1 0 1年 1 0月 , 研 究 通 过 本
N F基 因转 染 P L s 种子 细胞 , 对其 生物 学特 G DC 为 并
性 进行 分析 。现报 告 如下 。
牙周膜干细胞的表型分析
牙周膜干细胞的表型分析贺慧霞;刘洪臣;王东胜;鄂玲玲;马攀【摘要】目的:分析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表型特点,为分离、鉴定和应用PDLSCs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PDLSCs,制备细胞爬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DLSCs表面蛋白STRO-1、CD44、Vimentin、CK、COL-Ⅰ、BSP的表达.收集PDLSCs,采用RT-PCR法检测PDLSCs Scleraxis mRNA、Col Ⅰ及CA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DL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STRO-1、CD44,强阳性表达间充质来源细胞表面蛋白Vimentin,弱表达Col-Ⅰ,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蛋白CK、成骨细胞相对特异性蛋白BSP.RT-PCR也显示PDLSCs表达韧带组织特异性基因Scleraxis和Col-Ⅰ,不表达成牙骨质细胞特异性蛋白CAP.结论:本实验所分离的PDLSCs具有间充质来源的、牙周组织特异性的、未分化细胞的表型特点,该特点可作为PDLSCs分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 and to provide new way for understanding and further application of PDLSCs. Materials and Methods. PDLSCs were isolated using an immunomagnetic bead selection system. The slides of the cells were prepared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raining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proteins including STRO-1, CD44, Vimentin, CK, COL-I, BSP,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PDLSCs were collected to detect the the gene expression of Scleraxis mRNA, Col I mRN and CAP mRNA by RT-PCR techniques. Results: PDLSCs expressed the surface marker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uch as STRO-1 and CD44, and positively expressedthe specific proteins of cells originated from mes-enchymal tissue including Vimentin, weakly expressed CoL-I, and negatively expressed the CK which is expressed specially in epithelial cells. PDLSCs were also negatively expressed the marker of osteocytes of BSP. Results from RT-PCR showed that these cells positively expressed the specific marker of tendon tissue-Scleraxis, specific marker of membrane-Collagen I, and negatively expressed the specific marker of cementocyte-CAP. Conclusion: PDLSCs isolated by immunomagnetic bead selection system in this study showed the phenotypes of mesenchymal origination, periodontal specificity and undifferentiated cell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s for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futher application for PDLSCs.【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年(卷),期】2011(012)005【总页数】4页(P257-260)【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表型;间充质【作者】贺慧霞;刘洪臣;王东胜;鄂玲玲;马攀【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在生理状态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牙周膜中细胞更新和凋亡的动态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则主要是参与牙周损伤后的再生修复、生理性改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将木糖醇转运至细胞内,磷酸化形成5-木糖醇磷酸盐和5-木酮糖磷酸盐,抑制糖代谢所需酶的活性,进而使变异链球菌的产酸力下降[9]。
而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同属于糖醇类,推测其抑菌产酸机制和木糖醇相似,在赤藓糖醇进入细菌体内后,被磷酸化,其产物抑制糖代谢所需酶的活性。
但在本体外实验中,这种抑制产酸的效能较相同浓度的木糖醇弱。
推测原因可能有两点:①菌体膜的主动转运机制,相对于赤藓糖醇,能转运更多的木糖醇;②赤藓糖醇在菌体内的转化效率未及木糖醇。
赤藓糖醇的防龋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1]杨海军.赤藓糖醇的发展及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3(1):100-102.[2]Kawanabe J,Hirasawa M,Takeuchi T,et al.Noncariogenicity of e-rythritol as a substrate.Caries Res,1992,26(5):358-362.[3]M kinen KK,Isotupa KP,Kivilompolo T,et al.The effect of polyol-conbinant saliva stimulants on S.mutans levels in plaque and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Spec Care Dentist,2002,22(5):187-193.[4]李云帆,韦和春.赤藓糖醇VS木糖醇-怎样夺得天然甜味剂市场头筹.中国食品工业,2004,10(2):16-17.[5]王成龙,刘洪臣,储冰峰.美蓝预防龋病的实验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8):430.[6]王成龙,刘洪臣,储冰峰,等.人工体外菌斑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评价防龋制剂防龋效果中的应用.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4):193-196.[7]周学东.口腔生物化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53-255.[8]刘天佳.口腔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8-49.[9]韩旭,刘鲁川.木糖醇防龋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5):353-355.(收稿日期:2011-06-27)(编辑轩东英)·基础与应用研究·LIM矿化蛋白1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俞少杰**,付云,赵川江,李颖,邓雨泉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广东广州(510055)【摘要】目的以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T43.1a-LMP-1,转染人牙周膜细胞,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T43.1a-LMP-1,脂质体法转染人牙周膜细胞,四唑盐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真核表达载体pET43.1a-LMP-1转染对牙周膜细胞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影响。
结果与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ET43.1a-LM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牙周膜细胞中LMP-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细胞增殖明显增加;ALP表达明显增强,并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
结论外源性LMP-1转染进入牙周膜细胞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矿化能力。
【关键词】LIM矿化蛋白1;基因转染;人牙周膜细胞【主题词】牙周膜;基因转移技术;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45(2011)11-585-05【引用著录格式】俞少杰,付云,赵川江,等.LIM矿化蛋白1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广东牙病防治,2011,19(11):585-589.Effect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et43.1a-LMP-1on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YU Shao-jie,FU Yun,ZHAO Chuan-jiang,et al.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Hospital of Stomat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55,China*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922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100010)**通讯作者:俞少杰E-mail:yu-shaojie@163.com【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43.1a-LMP-1with 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MP-1by recombinant plasmids PET43.1a-LMP-1on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Methods The LMP-1cDNA was cloned into vector PET43.1a for construc-ting the vector PET43.1a-LMP-1.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then transfected with PET43.1a-LMP-1.Expression of LMP-1mRNA and protein i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respec-tively;cell viabilities were detected by(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MTT)and alkaline phosphatase(ALP)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LMP-1mRNA and ALP were detected in PDLCs tranfected with PET43.1a-LMP-1,ALP as well as PDLCs vi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d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with PDLCs transfected PET43.1a-LMP-1.【Key words】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Transfection;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MeSH】Gene transfer techniques;Periodontal ligament;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一种细胞内骨诱导蛋白,在硬组织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LMP-1为非分泌型的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研究表明由腺病毒转导进入胞内的LMP-1能促进细胞产生组织矿化的多种因子,具有比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更强的骨诱导能力[2-3]。
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依赖于牙周膜细胞优先占据根面,并且需要多种细胞因子调控,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分化,达到牙周组织再生的目的。
本实验构建含LMP-1的真核表达载体PET43.1a-LMP-1,将外源性LMP-1有效导入牙周膜细胞内,检测其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探索有效的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1.材料质粒PET43.1a、DNA纯化试剂盒(Clontech,美国),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DE3)、Lipofectamine 2000、反转录酶、Trizol(Invitrogen,美国),质粒提取和纯化试剂盒(Progema,美国),T4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dNTP、Pyrobest DNA聚合酶(TaKaRa,日本),胎牛血清、高糖DMEM无血清培养基(Gibi-co,美国),四唑盐[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MTT]试剂盒、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检测试剂盒(上海研生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2.方法(1)LMP-1基因的获取复苏MG63成骨肉瘤细胞,培养并传代,细胞总量达107个时,磷酸盐缓冲液洗涤,采用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按照逆(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合成LMP-1cDNA第1链,以其为模板,进行PCR。
反应体系为逆转录产物1μL、dNTP混合物(2.5mmol/L)4μL,LMP-1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1μL。
上游引物:5’-GCA GAA TTC GCC ACC ATG GAT TCC TTC AAG GTA GTG CTG G-3’,下游引物:5’-GA AGG GGA TCC CAC ATG AGA GAA GGC ATG GCT CTT GCA GA-3’,反应缓冲液5μL,Pyrobest DNA聚合酶(2U/μL)1μL,加dH2O至总体积50μL,94ħ预变性5min,94ħ30s,55ħ30s,72ħ2min,30个循环后72ħ延伸10min。
将PCR扩增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电泳结果。
按照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回收目的片段。
PCR扩增片段经EcoRⅠ/BamHⅠ双酶切,回收备用。
(2)真核表达质粒PET43.1a-LMP-1的构建LMP-1基因PCR扩增片段的酶切产物和PET43.1a 载体经T4DNA连接酶16ħ过夜进行连接反应,将连接产物转化处于感受态的E.coli BL21(DE3)细菌,选取单克隆扩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