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图集学习幻灯片PPT

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图集学习幻灯片PPT

短向采用两种配筋
设计原因:当根底底面为矩形且长 宽比较大时,可将短向配筋采用两 种,较大配筋设置在长边中部,范 围等于根底短向尺寸;
注写方式:B16@150/B12@200
软件处理: 新增构件的属性:短向加强筋 计算方法: 长度:保持原有计算方法; 根数:分成三局部分别计算;
双柱根底顶部柱间配筋
配筋
集中标注
编号:DJJ01,DJP02,BJJ03,BJP04 竖向尺寸:300/300/400
配筋:B:X B16@150,Y B16@200
Sn 2B14
O: 4C20/C16@220/C16@200
A10@150/300
相对高差: 〔0.5〕 文字注解、配筋
• 根底 • 条形根底 • 桩基承台 • 根底连梁 • 地下框架梁
学习方法:1、通过平法的系统性联想学习;
2、通过平法的性重点理解;
普通根底 杯口根底
根底的表达方式
阶型 坡形
阶型 坡形
编号
截面竖向尺寸
平 集中标注 配筋


相对标高高差

文字注解
原位标注 平面尺寸
其他钢筋信息
截 编号
面 注
几何尺寸

软件处理:通过节点设置、 上下部筋与承台的计算方 法的修改,可以实现这几 种情况的处理
地下框架梁
各种钢筋的计算同楼层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柱根变化
从梁顶开场计算柱根
从根底顶开场计算柱根
非接触搭接
平行搭接: 多用于板钢筋、墙水平 筋
轴线对中搭接: 多用于柱钢筋、梁钢筋、 墙竖向钢筋
开口箍筋
• 作用:防止在某一位置钢筋重叠太多,不利于混凝土包裹 钢筋;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前期发表的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并未收录到本专栏,读者反映查找不便,特汇编为一篇文章以成系列第一篇独立基础识图结构工程识图重点分五大部分:①基础、②柱(墙)、③梁、④板、⑤楼梯,其中基础又分为独立基础、桩基础、筏形基础等形式,先讲独立基础,见下图:图1:基础平面图【例1】识读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

1、首先了解独立基础编号及其代表的形式,见下表:注: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以确保独立基础的坡面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图1为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该建筑基础为普通独立基础,根据选用的符号分析是坡形截面和阶形截面两种形式。

图中普通独立基础有三种编号,分别为DJP01、DJP02、DJP03;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有一种编号,为DJJ01。

每种编号的基础选择了其中一个进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2)以DJP01为例进行识读。

从标注中可以看出该基础平面尺寸为2500mm×2500mm,竖向尺寸第一阶为300mm,第二阶尺寸为300mm,基础底板总厚度为600mm。

柱子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基础底板双向均配置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分布间距均为150mm。

各轴线编号以及定位轴线间距,图中都已标出。

第二篇条形基础识读1、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自建房等,如图2-1所示。

图2-1 条形基础2、基础的构造组成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一下基础的构造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条形基础的构造组成(1)地基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递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条形基础和基础梁,钢筋施工,图文解说

条形基础和基础梁,钢筋施工,图文解说

条形基础和基础梁,钢筋施工,图文解说如果有两根柱子,间距是这样:独立基础各不相干,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说:两个独立基础连成了整体。

这就好比是一张薄膜摊在水面上:两根木棍往下使劲儿,薄膜就会变成这样:怎么办?这种基础叫做双柱独立基础。

图纸标注是酱紫的:那如果不是两根柱子而是三根柱子呢?那如果不是三根柱子而是有很多很多根呢?从此,就引出了一个新概念:基础梁基础梁,就是条形基础上放条梁:图纸编号是这么规定的:不过,这个说法不是太确切,因为双柱基础也可以设基础梁: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一根梁嘛,都说过N遍了,配筋是酱紫的:但是,在基础里面,因为受力是相反的,很多问题是要倒过来看:因为,基础梁的受力是酱紫的:和框架梁的受力恰恰相反:所以嘛,对于基础梁的构造要求,就是倒着看框架梁。

基础梁的图纸标注,也分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基础梁也要讲纵筋连接区:箍筋加密区:有基础主梁,也有基础次梁:说完基础梁,我们继续拿柱子来做文章。

比如,柱子的排列更密了,一根紧挨着一根。

墙下条形基础,依然是分阶梯型和坡形。

配筋就是这样:图纸标注是酱紫的:当两墙相交的时候,是这样:丁字墙、十字墙都是一样。

下面是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依然有减短10%的规定,两个条件,上图已经给你标出来了。

别急!还有最最最后一个问题:墙下条形基础和条形基础+基础梁有什么不一样?基础梁有梁,墙下条形基础可以有梁也可以没梁。

那好,我们把梁也去掉,墙也去掉,是不是一样的呢?分布筋的规定不一样!。

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怎么看图区分

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怎么看图区分

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怎么看图区分
1、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2、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

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横向(纵向)受力筋根数=[独基底长(底宽) -2*保护层 ]/间距+1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150mm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无梁式条形基础

钢筋平法识图课程(独立基础)

钢筋平法识图课程(独立基础)

写 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集 (2)X向配筋以X打头 中 标 、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 注 ;当梁向配筋相同时,
则以X&Y打头注写。
Y向X向钢配筋筋

平 面
1、独立基础尺寸信
注 息:
写 x、y为普通独立基础两
原 位
向边长,xc、yc为柱截
标 面尺寸,xi、yi为阶宽或
注 坡形平面尺寸。

截 (1)平面几何尺寸 面 注 (2)高度 写
注 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
写 状通常有两种:阶形(
集 下标J)和坡形(下标P 中 标 ); 注

平 面
2、独立基础截面竖
注 向尺寸:
写 普通独立基础,注写
集 h1/h2/…… 中
标 (1)阶形截面 注
(2)坡形截面:当基
础为单阶时,其竖向尺
寸仅为一个,即为基础
总高度。

平 面
3、独立基础配筋:
注 (1)以B代表各种独立
(3)配筋信息
截 面 标 注

截 (1)编号 面 (2)几何尺寸 注 写 (3)配筋信息
列 表 注 写
课程总结:
单元一 独立基础的表示方法 一、平面注写方式 二、截面注写方式 单元二 独立基础的制图规则(识图) 一、平面注写方式 二、截面注写方式
钢筋平法识图课程(日常教学) — — 基础(独立基础)
课程目的:独立基础的表示方法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一、平面注写方式
二、截面注写方式
单元二 独立基础的制图规则(识图)
平面注写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截面注写
截面标注 列表注写

平 面
1、独立基础编号:

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_图文

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_图文
、统计
小结
➢ 计算基础和零星构件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零星构件时的心得?
★软件其它功能介绍
✓1、块操作 ✓2、砖混及其二次结构钢筋的处理 ✓3、导入GCL8.0数据 ✓4、导入CAD文件 ✓5、把钢筋GGJ10.0数据导入GCL8.0中 ✓6、软件服务
10、软件答疑
➢请大家列举你在应用软件的整个过程中所遇 到的问题
练习
✓1、请大家画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7、楼梯钢筋计算03G101-2 P23
8、零星构件钢筋计算
➢参数法输入
✓ 适用于软件内置图集构件钢筋的计算 ✓ 主要用于:楼梯、承台、桩、积水坑、牛腿柱
➢直接输入法
✓ 适用于零星构件钢筋的计算 ✓ 特点:直接输入钢筋计算式,软件自动进行汇总
Hale Waihona Puke 七章 实例工程练习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6、条形基础钢筋计算
6、条形基础分布筋长度计算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 根据以上的图纸参数,分别计算条基1,条 基2,分布筋长度以及受力筋的根数。 条件: 1、相同类型的条基十字形相交时, 纵向 贯通,横向不贯通。 2、拐角处,条基分布钢筋均不贯通 3 、非贯通条基分布筋、受力筋伸入贯通条 基内的长度为Ha/4;Ha为条基宽度。
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_图文.ppt
独立基础的钢筋计算
独基受力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矩形)
横向(纵向)受力筋长度=独基底长(底宽)-2*保护层
横向(纵向)受力筋根数=独基底长(底宽)/间距+1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解析 演示文稿
优选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钢筋 解析
独立基础的钢筋计算
独基受力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矩形)
横向(纵向)受力筋长度=独基底长(底宽)-2*保护层
横向(纵向)受力筋根数=独基底长(底宽)/间距+1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6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练习
✓1、请大家画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7、楼梯钢筋计算03G101-2 P23
8、零星构件钢筋计算
➢参数法输入
✓ 适用于软件内置图集构件钢筋的计算 ✓ 主要用于:楼梯、承台、桩、积水坑、牛腿柱
➢直接输入法
✓ 适用于零星构件钢筋的计算 ✓ 特点:直接输入钢筋计算式,软件自动进行汇总、
统计
小结
➢ 计算基础和零星构件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零星构件时的心得?
★软件其它功能介绍
✓1、块操作 ✓2、砖混及其二次结构钢筋的处理 ✓3、导入GCL8.0数据 ✓4、导入CAD文件 ✓5、把钢筋GGJ10.0数据导入GCL8.0中 ✓6、软件服务
10、软件答疑
➢请大家列举你在应用软件的整个过程中所遇 到的问题
无梁式条形基础
• 有梁式条基除了计算基础底板横向受力筋与分布筋外, 还要计算梁的纵筋以及箍筋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6.25d*2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L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对延伸长度 的要求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6、条形基础钢筋计算
6、条形基础分布筋长度计算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练习
• 根据以上的图纸参数,分别计算条基1,条 基2,分布筋长度以及受力筋的根数。 条件: 1、相同类型的条基十字形相交时, 纵向 贯通,横向不贯通。 2、拐角处,条基分布钢筋均不贯通 3 、非贯通条基分布筋、受力筋伸入贯通条 基内的长度为Ha/4;Ha为条基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