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目录

第1章测试的目的 (1)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3)

2.1概述 (3)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3)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3)

2.3.1水平振动测点 (3)

2.3.2扭转振动测点 (4)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4)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4)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4)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5)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6)

3.1 结构概况 (6)

3.2 测试目的 (6)

3.4 测试仪器设备 (6)

3.5 测试方案 (6)

3.6 脉动过程记录 (7)

3.7结果分析 (9)

3.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1章测试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指它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虽然这些动力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但通过测试所得的动力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验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存在误差。于在理论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计算简图和结构刚度,而实际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简图都要经过简化,常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并不记入结构刚度,而且结构的质量分布、材料实际性能、施工质量等都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因此,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相比,往往相差很多,据统计,大约前者为后者的1.5--3倍。这样,如果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的自振周期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往往使内力及位移偏小,设计的结构不够安全。因此,理论周期要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现场实测可以得到建筑物建成后实际的动力特性,因此是准确可靠的。所得数据可以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理论计算,也可为设计类似的对于超高层建筑提供经验及依据。

②.验证经验公式

通过实测手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测试以后,可归纳总结出结构周期的规律,得到计算结构振动周期的经验公式。在估算结构动力特性及估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经验公式可快速得到结果,方便实用。由于实测周期大都采用脉动试验的方法得到,是反映结构在微小变形下的动力特性,得的周期都比较短,如果激振力加大,结构周期会加长。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不同,房屋会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刚度降低,自振周期会变长。因此,完全按照脉动测试的周期来确定同类型结构的周期,将使计算等效地震力加大,设计偏于保守。所以由脉动方法得到的实测周期需要乘以修正系数,再计算等效地震力。在大量测试工作和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这个修正系数的大小视结构类型、填充墙的多少而定,大约在1.1-1.5之间。在给出经验公式时,计入这一修正系数,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与实际周期较为接近。

③.为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大事,建筑结构的质量状态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经验性的评估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静力检测结构的缺陷也有许多局限性。动力检测应用于整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结构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目前,到

普遍认同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方法就是结合系统识别、振动理论、振动测试技术、信号采集与分析等跨学科技术的振动模态分析法。高层建筑建成以后完好状态下量测得到的动力特性数据,可以作为基本技术档案保存。建筑物一旦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使用了一定的年限以后,再进行测量,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对比资料。比如,结构损伤开裂后,结构的自振周期会加长,振型会改变等。从结构的自身固有特性的变化来识别结构的损伤,从而进行安全性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科学决策。当然,动力特性测试作为安全评估的一个手段,还要与其他评估工作一起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④.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地震中,建筑物由于扭转振动导致损坏的例子并不少见,而由于鞭梢效应引起的损坏也很多。由实测数据得到的建筑物的固有频率,特别是各阶模态的振型,对于分析结构的扭转效应和鞭梢效应、积累经验、改进设计是很有帮助的。

⑤.寻求减小结构振动的途径

结构动力特性实测还可以为解决各类振动问题寻找答案,达到减震、消振和隔振的目的。如从振动频率入手,避开共振频率,减小振动幅值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2.1概述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测试 ,目前主要采用脉动测试的方法。建筑物的脉动是一种微小的振动 ,脉动源来自地壳运动引起的微小振动 ,地面车辆运动、机器运转所引起的微小振动 ,以及风振引起的建筑物的微小振动等。该方法利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放大器及记录设备 ,借助于随机信号数据处理的技术 ,量测环境激励结构物的响应 ,分析确定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它可以不利用任何激振设备 ,对建筑物没有损伤 ,也不影响建筑物内部正常工作 ,是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高层建筑周围的环境对脉动测试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大多建于闹市区,周围车水马龙,环境噪声大,这对脉动测试的干扰很大,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因此,如何选取合适的时机,采用性而有效的方法减少噪声的影响值得研究。另外,内部激励尤其是近传感器的激励,会对测试产生很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现场实测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噪声和局部环境振动的影响。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测点的布置应考虑测站、传感器、布线、人员调度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已经完成的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表明,测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2.3.1水平振动测点

水平振动测点用于测试楼层的水平振动。高层建筑从它振动状态来分析一般可以分为水平方向的振动,扭转振动和垂直振动。为了区分于扭转振动,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平移振动。这种振动一般可分为横向振动与纵向振动两种。现时结构的平面形式很多是方行或圆形的,在描述结构振动时也常常描述为X方向振动,Y方向振动。当然,平移振动除了横向、纵向(X.Y方

向)振动外,还有任意方向的振动,但是主要关心的是这两个方向的振动。

2.3.2扭转振动测点

扭转振动测点用于测试楼层的扭转振动。地震破坏的实践表明,建筑物由于扭转振动导致损坏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尽量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是设计师们应该注意的。但是由于有的建筑物太长,有的建筑物质量偏心太大,有的建筑物属于不对称结构,刚度中心偏离质量中心较大,还有的建筑,尽管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减小扭转效应的影响,但由于施工、使用等种种原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会出现扭转振动。振动信号有的数倍于平移振动信号,因此扭转振动信号的测试是很重要的。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一栋高层建筑,从什么部位来捡拾它的振动信号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振动信号的拾取要靠传感器的布点来实现,因此传感器布置在什么部位,就是一个关键的工作。在进行测试时,测站位置的布置,也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导线的放取,合理的布置将大大节省花费在导线放取上的时间和体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测点和测站布置中的原则: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在布置平移振动测点的时候,传感器一般安放在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其目的是为了让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仅仅是平移振动信号,扭转振动信号不要进来,这样在做数据分析处理时便于识别平移振动信号。当受到现场试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安放传感器时,要尽可能地靠近刚度中心,使扭转振动信号尽可能的小,突出平移振动信号。在现场试验时,刚度中心不易确定,平面位置的几何中心容易找到,传感器可放至几何中心。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建筑物的扭转振动是整个建筑物绕着结构的扭转中心在转动,因此它越远离扭转中心,振动也就越大。显然,该类型的测点布置于远离扭转中心的位置。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楼层扭转测点通常布置于远离几何中心的两侧对称布置,而且在位置较高的一两个楼层布置扭转测点。但是对于体型复杂的结构,受扭转效应影响比较大,也很难确定扭转中心位置,为测得扭转频率及振型,常常

在不同楼层的不同位置适当多布置几个测点。甚至有时在布置测点的所有层都布置扭转测点。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测试时按传感器布置方向有“单轴法”和“双轴法”之分。“单轴法”,即楼层的测点各布置一个传感器,其方向为水平振动的一个主轴方向。待此方向测试完毕后,传感器转至另一主轴方向再进行测试。该方法适用于区域内测点较少的情况。“双轴法”则在同一测点布置两个传感器,同时沿水平和纵向进行测试。该方法适于结构特性复杂、区域内测点较多的情况。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3.1 结构概况

3.2 测试目的

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科楼的原型结构进行脉动测试,获得原型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和振型等动力特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结构现场测试期望得到以下结果:

1 结构自振频率

2 结构阻尼比

3 结构振型

3.4 测试仪器设备

此次测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有:

1. 北京东方振动与噪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INV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

2.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产的891型16线功率放大器;

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产的891-2型拾振器;

4.联想便携式计算机;

5. 低噪声导线。

3.5 测试方案

采用脉动测试的方法对工科楼原型结构进行振动测试:将测站布置在中间楼层,按“单轴法”在结构的每个楼层布置水平振动测试传感器,测试结构的环境随机振动,测站及测点的具体布置如图3.1。对“东—西”方向进行测试,分别测试结构的位移和速度,运用DASP2000专业模态分析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构的动力特性。

测站

4层

5层

6层

7层

8层

9层

图3-1 测站及测点布置图

3.6 脉动过程记录

通过脉动测试,可得到XX 大楼各楼层同步测试的振动波形(图3-2)。

图3-2(a)楼层自振波形图1

图5

图3-2(b)楼层自振波形图2 各楼层脉动测试统计结果见表3-1。

表3-1XX大楼各层脉动记录

3.7结果分析

经过函数传递后,通过结构模态分析可得到结构的频率、阻尼、振型,由于一阶与二阶模态对结构产生主要影响,因此,此处选取了一阶与二阶模态进行分析。表3-2为结构的一阶和二阶振动的频率和阻尼比。图3-6为经模态拟合后,结构的模态分析阶数,结构的一阶与二阶振型,如图3-7,3-8所示。

表3-2 结构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规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所测结果和规范相符。

图3-6模态分析阶数

图3-7 XX楼1阶振型

图3-8 XX楼2阶振型

3.8 结论

本文对XX大楼进行了动力测试及分析,其结论如下:

①.对结构的位移振动测试分析可知,随着测点所在层数的增加,楼层的振动均相应增大,这与模态分析中结构的一阶模态占主要成分是一致的;

②.对结构的速度振动分析可知,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为0.876,对应的阻尼比为0.053%,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接近;

③.本文测试所得的结果可以为改进经验公式、改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曹树谦,张文德,萧龙翔.振动结构模态分析—理论、实验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国强,陈素文,李杰,陆雪平.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3]吕西林,施卫星,沈剑昊,范佩芳.上海地区几栋超高层建筑振动特性实测,2007

[4]储德文,王明贵,谭世友.钢结构房屋动力特性实测与分析,2007

[5]李正农,刘福义,李秋胜,吴红华.高层建筑动力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的研

究,2003

[6]李国强 ,李杰 ,李炳生. 高层建筑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8

(2)

[7]张令弥.振动测试与动态分析.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8]张思.振动测试分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9]李国强,李杰.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

[10]王广军,王玉朋,陈德彬.建筑自振周期经验公式一些问题的探讨.建筑科学,1990 ,第4

期:21-26

[11]李斌,卢文胜,沈剑浩,李检保.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方法研究.第十届高层建筑抗

震技术交流会,2005年12月

[12]J.M.W.Brownjo,T.C.panandX.Y.Deng,Correlat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rom field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ingJ, Earth 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29(2000):523-543

[13]白化同,郭继忠.模态分析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20

[14]X ilin Lu, Jianbao Li, Wensheng Lu, Bin Zhao,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of a HWS tall

Building, Proceedings of the CTBUH 2004 Seoul Conference, pp.359-364

[15]M.I. Friswell and J.E. Mottershead.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instructural dynamics 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1999.

(完整word版)积分球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培训目的:能看懂灯具测试报告 一、使用积分球测试灯具报告 色播鑫敎 兰壬":v^D. 4046 M )=0. 254& v=0. 34B3 T =0. 5225 相芙色温:Tc=29L2K (duv=-0, 00061) 隆恆漩卓;aoira 丰童宴;LlB,4tii Ri: Ra= 80V R1 =79 R2 =91 R3 =94 刚=7E M =1 Rl&=31 RLl=:e R12=74feht: R=0.233 feO, 740 M. 02? 主浪长;E31 4m 鱼说度;0.543 R5 =£0 R6 =90 R7 =79 R8 =55 R13=£2 R14=9S 5115=71 iDGIi 1.3 光度参褻 光兰昼:57S.5 lm 司凄电叵光嗟量:ino. 5 I K 光效:75.52 1WT光琨躬功率:1.758 1电参敖 电旦;219. BUV电流:0,066OA 功率:T.GBff 功宰因数;0?龙和频克;50. OQHz 田吗迈耳:3a0n=i'£3Crn lu 玲百兰间:时逅匸 宇亏益京宜,起2背毎盟玄度洌直可法:iphtr fi p? cticr idi st:? r - ' Suh?r?;. J O I 岂分眄可:;47.54丰 色度参数 色品坐标X、Y、U、V:CIE1931色度图中,色品坐标以X、丫表示,在CIE1976色度图中则以U、V表示, 根据色品坐标计算出相关色温。 相关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 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灯具)的色温. 色温在2500-3300K的光源,颜色偏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色温超过时,颜色偏兰,给人 一种清冷的感觉。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目录 第1章测试的目的 (1)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3) 2.1概述 (3)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3)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3) 2.3.1水平振动测点 (3) 2.3.2扭转振动测点 (4)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4)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4)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4)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5)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6) 3.1 结构概况 (6) 3.2 测试目的 (6) 3.4 测试仪器设备 (6) 3.5 测试方案 (6) 3.6 脉动过程记录 (7) 3.7结果分析 (9) 3.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1章测试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指它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虽然这些动力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但通过测试所得的动力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验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存在误差。于在理论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计算简图和结构刚度,而实际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简图都要经过简化,常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并不记入结构刚度,而且结构的质量分布、材料实际性能、施工质量等都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因此,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相比,往往相差很多,据统计,大约前者为后者的1.5--3倍。这样,如果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的自振周期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往往使内力及位移偏小,设计的结构不够安全。因此,理论周期要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现场实测可以得到建筑物建成后实际的动力特性,因此是准确可靠的。所得数据可以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理论计算,也可为设计类似的对于超高层建筑提供经验及依据。 ②.验证经验公式 通过实测手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测试以后,可归纳总结出结构周期的规律,得到计算结构振动周期的经验公式。在估算结构动力特性及估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经验公式可快速得到结果,方便实用。由于实测周期大都采用脉动试验的方法得到,是反映结构在微小变形下的动力特性,得的周期都比较短,如果激振力加大,结构周期会加长。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不同,房屋会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刚度降低,自振周期会变长。因此,完全按照脉动测试的周期来确定同类型结构的周期,将使计算等效地震力加大,设计偏于保守。所以由脉动方法得到的实测周期需要乘以修正系数,再计算等效地震力。在大量测试工作和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这个修正系数的大小视结构类型、填充墙的多少而定,大约在1.1-1.5之间。在给出经验公式时,计入这一修正系数,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与实际周期较为接近。 ③.为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大事,建筑结构的质量状态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经验性的评估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静力检测结构的缺陷也有许多局限性。动力检测应用于整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结构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目前,到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变更历史记录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版本号)] 0 [2010年9月9日] 0 第1章简介 (3) 1.1目的 (3) 1.2范围 (3) 1.3名词解释 (3) 1.4参考资料 (3) 第2章测试简介 (4) 2.1测试日期 (4) 2.2测试地点 (4) 2.3人员 (4) 2.4测试环境 (4) 2.5数据库 (5) 2.6测试项 (5) 第3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5) 3.1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5) 3.2遗留问题列表 (7) 第4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7) 第5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8) 5.1功能测试 (8) 5.2用户界面测试 (9) 5.3性能测试 (9) 5.4配置测试 (9) 5.5安全性测试 (9) 5.6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9) 5.7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9) 5.8业务周期测试 (10) 5.9可靠性测试 (10) 5.10病毒测试 (10) 5.11文档测试 (10) 第6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0) 第7章建议的措施 (10) 第8章追踪记录表格 (11) 8.1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1) 8.2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1)

第1章简介 测试报告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测试报告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等。 1.1 目的 阐明此测试报告的目的。 1.2 范围 简要说明此测试报告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1.3 名词解释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及其定义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全部缩略语全称及其定义 表1 名词解释表 1.4 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测试报告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任何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发布组织。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引用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 文档编号:CIECC-EP-TP-0B3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V1.0( 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年9 月9 日]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

变更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审核批准2010-09-09 1.0 首次建立项目测试报告(标准版)模 文建东 板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 版本号)] 0 [2010 年9 月9 日] (1) 第1 章简介 (5)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3 名词解释 (5) 1.4 参考资料 (5) 第2 章测试简介 (6) 2.1 测试日期 (6) 2.2 测试地点 (6) 2.3 人员 (6) 2.4 测试环境 (6) 2.5 数据库 (7) 2.6 测试项 (7) 第3 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7) 3.1 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7) 3.2 遗留问题列表 (10) 第4 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10) 第5 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11)

5.1 功能测试 (12) 5.2 用户界面测试 (12) 5.3 性能测试 (12) 5.4 配置测试 (12) 5.5 安全性测试 (12) 5.6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3) 5.7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13) 5.8 业务周期测试 (13) 5.9 可靠性测试 (13) 5.10 病毒测试 (13) 5.11 文档测试 (13) 第6 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第7 章建议的措施 (14) 第8 章追踪记录表格 (14) 8.1 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4) 8.2 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4)

积分球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色度图中,色品坐标以X、Y表示,在CIE1976色度图中则以U、V表示, 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培训目的:能看懂灯具测试报告。 一、使用积分球测试灯具报告 色度参数 色品坐标X、Y、U、V:CIE1931 根据色品坐标计算出相关色温。 相关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灯具)的色温. 色温在2500-3300K的光源,颜色偏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色温超过时,颜色偏兰, 一种清冷的感觉。

暖白:2500-4000K 中性白:4000-5500K 正白光:5500-7000K 冷白光:7000以上 注:色温只对白光有意义,对于单色光,就要看它的主波长了。 主波长:用某一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标准照明体相混合而匹配出的样 长就是样品色,该光谱色的波长就是样品色的主波长。 色比:光源的红、绿、蓝的三色比例。 峰值波长: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通常你所看到的一束光,它 并非是单一波长的光,它是由很多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其中,某一波长的 光的能量相对其它波长的光能量都大,则这一波长就是该束光的峰值波长。 半宽度:对于一个LED器件,其所发的光会在峰值λP处有所展开,其波长半宽度通常

为10—30nm。对于单色光,半宽度越小,说明LED器件的材料越纯,性能越 均匀,晶体的完整性也越好。 色纯度:单色光是色纯度最高的颜色,当单色光掺入白光的成分越多时,色纯度就越低。 显色指数: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显色指数用Ra表示, Ra值越大,光源的显色性越好。显色指数中R1至R8的平均值就是Ra值。 R9至R15的含义:R9浓红色;R10浓黄色;R11浓绿色;R12浓蓝色;R13 亮的浅黄-粉红色;R14中等程度的橄榄绿色;R15东方女性肤色。 光度参数 光通量:光是电磁波辐射到人的眼睛,经过视觉神经转换为光线。光源发射并被人的眼睛接收的能量之和即为光通量。单位:流明(Lm) 光效: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瓦)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光效。单位:流明/瓦(Lm/瓦)。 光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所有波长成份的辐射能量。单位是W。 1、Duv说明:

LTE室内分布在住宅小区穿透性测试报告

LTE室内分布在住宅小区穿透性测试报告 1、万科森林公园御庭覆盖环境 万科森林公园御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青松路与固镇路交口。 地理位置:经度:117.223146°,纬度: 31.894978°。 采用1.8G楼道对打覆盖,楼高30层。 2、楼道电梯测试情况 1栋和2栋为小区北边边缘楼宇,走廊测试占用周围宏站信号,SINR较差,在10dB以下,速率基本低于20M。2号楼离宏站较远,信号相对较差。1号楼楼顶有设备,电梯有覆盖。5栋和9栋走廊能占用室分信号,信号正常,靠背面楼顶射灯覆盖,SINR在20及以上。速率在30-60M不等。 3、用户家测试 1栋8层,阳台占用室分信号,RSRP-85,SINR-10左右,客厅和房间北部占用宏站信号,RSRP-96,较差,说明对面室分信号低于-96,无法穿透到8层室内。 5栋为中间楼宇,南面和北面均有射灯覆盖,高层南阳台、中间客厅、房间北部均占用室分信号,较好。13层及低层客厅及室内基本占用室分信号,但RSRP在-100左右,随

楼层降低而减小,宏站信号由于周围楼宇遮挡无法覆盖。 9栋为南边边缘楼宇,测试23层、13层室内信号占用相邻住宅小区室分信号,RSRP-100左右,较差。 4、结论 小区楼顶对打结构,中部楼宇南北均有射灯覆盖,中高层信号可以保证正常。中低层较差。 小区南部边缘楼宇走廊信号由北面楼宇射灯覆盖,信号正常,但用户室内信号不能保证,由于房间墙体结构,楼体北部一般为电梯部分,用户室内北部一般为洗手间、厨房等,对信号遮挡严重。 小区北部边缘楼宇走廊无法占用南面楼宇射灯信号,由附近宏站覆盖,信号不能保证; 用户室内由南面楼宇射灯覆盖,楼体结构,用户房间南部阳台、主卧有大玻璃窗,中高层用户房间南部区域基本可以覆盖。

测试工作总结归纳编写守则

精心整理软件测试工作总结编写规范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术语和缩略语 4. 规范要求 5. 引用文件 6. 质量记录 1. 目的

精心整理 本文件规定了测试工作总结编写时应考虑的事项,通过测试工作总结来不断地积累测试经验,提高测试工作的整体水平。并对软件产品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开发人员以后的修改、升级提供一个预防问题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项目与软件产品的功能测试与系统测试。 3.术语和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4.规范要求 4.1 测 4.2 在 5.引用文件 本程序采用 6.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测试种类)测试工作总结

目录 1. 引言 (3) 2. 项目测试结果 (3) 2.1软件产 (3) 2.1.1软件产品名称及综合评价 2.1.2提交项目管理部门物品 3 3. 测试工作评价3 4. 软件问题倾向 4.1问题解决情况总结与分析 4.2 附录二:测试结束检查表

1.引言 说明参加本项目测试的负责人、参加人员、起止时间及实际工作量。 2.项目测试结果 2.1 软件产品 2.1.1 软件产品名称及综合评价:给出该软件产品的产品名称及对该软件产 品的综合评价。 2.1.2 总结测试工作内容并向项目管理部门提交测试结果 内 3.测试工作评价 3.1 3.2 发现问题数量: 3.3 析。 训。 4.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问题数量、解决问题数量、残留问题数量。并对残 留问题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 4.2 错误类型统计与分析 在对软件产品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归纳和总结的基 础上,由全体参与测试的人员完成软件问题倾向分析表,对该类型或 该系统软件产品在模块、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出错倾向及其主要原因进

积分球灯具检验测试报告解读

色度图中,色 品坐标以X、Y表示,在CIE1976色度图中则以U、V表示, 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培训目的:能看懂灯具测试报告。 一、使用积分球测试灯具报告 色度参数 色品坐标X、Y、U、V:CIE1931 根据色品坐标计算出相关色温。 相关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 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灯具)的色温. 色温在2500-3300K的光源,颜色偏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色温超过时,颜色偏兰,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暖白:2500-4000K 中性白:4000-5500K 正白光:5500-7000K 冷白光:7000以上 注:色温只对白光有意义,对于单色光,就要看它的主波长了。 主波长:用某一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标准照明体相混合而匹配出的样 长就是样品色,该光谱色的波长就是样品色的主波长。 色比:光源的红、绿、蓝的三色比例。 峰值波长: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通常你所看到的一束光,它并非是单一波长的光,它是由很多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其中,某一波长的 光的能量相对其它波长的光能量都大,则这一波长就是该束光的峰值波长。 半宽度:对于一个LED器件,其所发的光会在峰值λP处有所展开,其波长半宽度通常为10—30nm。对于单色光,半宽度越小,说明LED器件的材料越纯,性能越 均匀,晶体的完整性也越好。 色纯度:单色光是色纯度最高的颜色,当单色光掺入白光的成分越多时,色纯度就越低。显色指数: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显色指数用Ra表示,Ra值越大,光源的显色性越好。显色指数中R1至R8的平均值就是Ra值。R9至R15的含义:R9浓红色;R10浓黄色;R11浓绿色;R12浓蓝色;R13 亮的浅黄-粉红色;R14中等程度的橄榄绿色;R15东方女性肤色。 光度参数 光通量:光是电磁波辐射到人的眼睛,经过视觉神经转换为光线。光源发射并被人的眼睛接收的能量之和即为光通量。单位:流明(Lm)

声场测试报告

声场测试报告 一、设计规范及标准 根据舞台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定位并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音响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WH/T38-2009《舞台扩声系统跳线柜、综合接线箱、地板接线盒设置规范》WH/T39-2009《专业音频和扩声用扬声器组件实用规范》 WH/T3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JGJ 57-2000/J 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 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WH/T25-2007)《剧场等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工程导则》 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ITU-R BT. 601-2 供演播室使用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 ITU-R BT. 711 供分量数字演播室使用的同步基准信号; GY/T 156-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 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接口;

AES3 供数字伴音工程线性表示数字伴音数据的串行传输格式; AES11 供数字伴音工程在演播中使用的数字伴音设备的同步规格; GB 3174-1995 PAL-D 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二、多功能演播厅声场设计说明 根据场景布局、实用面积,结合系统功能现实(文艺活动兼报告型会议、培训等等),我们选择主/辅/超低/返听扩声模式进行声场扩声。 本系统采用了48路扩展性强、处理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个性化、多场景方便方便每个操作者和每场演出、无线调音功能的数字调音台为核心进行音频系统主控制,无线手持、无线头戴、人声/乐器、合唱、鹅颈电容会议话筒对人声进行拾取,随后将初次拾取到的人声信号(人声信号先进入数字调音台综合管理) 通过专用的传输线缆传输到调音台,接着输出到效果器进行初次音质处理、修正、根据使用环境适当的添加音频效果后输入至调音台进一步的对音质处理(增益、MIC 前置放大器、均衡、单/立体声输出等等),这时通过调音台末端输出到12进12出音频数字矩阵处理器,运用其内置功能进行处理(输入信号进行压限、延时、均衡等操作,此操作有益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安全、声场音质的均匀),最后分频器进行音频信号处理分频,将音频电声信号一分为三进入扩声系统的信号电声放大部分,此部分是通过与扬声器技术参数相匹配的主/辅/超低频功率放大器对电声信号进行电功率放大,让音频可以有足够的功率去推相应的主/辅/超低频扬声器(也是系统的末端),对舞台这场区域,我们选配一对舞台返听扬声器,用均衡器进行音质处理(提升/衰减量程、增益调节、电压调节、信号动态调节等等),为场景提供一个高品质、高享受、高效率的优良声场。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操作的方便性,还选配了一台电源时序器对整套系统电源进行管理,可以通过此设备对电源逐一逐一的进行安全开/关(一键到位)。为了增加文艺活动演出方便还配置了一套舞台演出内部通讯系统。

隧道爆破震动测试报告

C4合同段XXX隧道爆破振动 测 试 报 告 XX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C4合同段XXX隧道爆破振动 编制: 审核: XX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线路概况 (1) 1.2 隧道概况 (1) 2、监测目的 (1) 3、仪器简介 (1) 4、测点布置 (2) 5、测试结果 (3) 6、结论及建议 (6) 6.1 爆破振动结论 (6) 6.2 建议 (7)

1、工程概况 1.1 线路概况 XX高速公路连接XX与XX、沟通内地与藏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XX至叶城(新疆喀什)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连接甘孜藏区进而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 XX高速公路起于XX市雨城区草坝镇,东接乐雅高速公路,西经天全县、泸定县,止于XX城东,路线全长约13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全线桥梁、隧道众多,桥隧比高达82%,是目前全省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其中,桥梁129座36.176公里,隧道44座73.182公里。届时,从成都前往XX将由目前的6个小时缩短为3小时以内。 1.2 隧道概况 XXX隧道本标段左线长2245m,右线长2329m。隧道平面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右洞间距15~40米。进出口左右线均位于曲线上,纵断面设计为单向坡,左线坡率为ZK7+500~ZK8+310段1.2%,ZK8+310~ZK9+745段-0.5%,右线坡率为K7+500~K8+310段1.2%,K9+310~K9+830段-0.5%(XX至XX方向上坡为正)。在K9+200右侧设置支洞,长324m,纵坡-4.05%,开挖宽度6.1m,开挖高度7.32m,每100m设置会车道,长20m。与主洞K9+040相交。 隧道路面按双向四车道设置,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隧道建筑限界主洞净宽10.25m,隧道净高5.0m;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抗渗等级不小于S8;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2、监测目的 为预防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影响爆区周围建筑设施安全,依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的有关规定,受中国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对XXX隧道爆破作业进行振动监测,采集爆破振动数据,为爆破作业现场提供科学数据,对有可能发生由爆破振动引起的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 3、仪器简介 TC-4850振动分析仪主要用于对地震波、机械振动或各种冲击进行信号记录

日常质量检查表

梁忠高速路面分部日常质量检查表(路面分部) 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要求是否达标存在问题描述限期整改时 间 整改责任 人 整改验 证 备注 水稳施工水 稳 垫 层 垫层压实度(压实度≧98%,每一作业段检查6处以上) 是否合格 垫层厚度(垫层设计厚度为20,每1500-2000m2检查 6点1)是否合格 是否存在明显离析现象 纵断高程(允许偏差+5—-10,水准仪测量,20m一个 断面)是否合格 边坡平面是否平顺、稳定 宽度及坡度(一般填方顶宽12.745m,底宽13.145m 挖方顶宽11.665m,底宽11.765m)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2 碾压有无明显轮迹、“弹簧”现象 养护(及时覆盖土工布养护,养护七天,保持土工布 表面湿润)是否合格 交通管制是否合格

梁忠高速路面分部日常质量检查表(路面) 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要求是否达标存在问题描述限期整改时 间 整改责任 人 整改验 证 备注 水稳施工水 稳 底 基 层 垫层压实度(压实度≧99%,每一作业段检查6处以上) 是否合格 垫层厚度(垫层设计厚度为20,每1500-2000m2检查 6点1)是否合格 是否存在明显离析现象 纵断高程(允许偏差+5—-10,水准仪测量,20m一个 断面)是否合格 边坡平面是否平顺、稳定 宽度及坡度(一般填方顶宽11.455m,底宽11.805m 挖方顶宽11.155m,底宽11.255m)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2)是否合格 碾压有无明显轮迹、“弹簧”现象 养护(及时覆盖土工布养护,养护七天,保持土工布 表面湿润)是否合格 交通管制是否合格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 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产品质量检查表

产品质量检查表 编制:审核:批准: 河南酷贝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酷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PCC L 产品编号 Xxx 批次 共1页 第1页 产品颜色 Xxxx 产品名称 长城炮长款顶盖 数量 1 序号 检验项目 工艺要求 检测工具 检测结果 检测比例 需修复部位标记图上 1 喷漆前产品表面清理 无油﹑无尘,无锐边毛刺 目测 100% 2 喷漆环境 温度≥18℃、相对湿度<60% 无尘、洁净、通风 温度计 湿度计 3 涂层厚度 底漆层不低于20μm 中间层不低于30μm 面漆层不低于40μm 厚度仪 4 机械强度 冲击≥30kg·cm; 弹性≤5mm ; 硬度≥0.6 5 附着力 1级 划格器 6 漆面外观质量 颜色与样板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无明显 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 涂层光滑、平整、均匀。无流坠﹑颗粒、桔皮、夹杂、漏底、划痕 目测 手感 质检员签字 检验日期 检验结论 1漆膜外观:与标准版目测比较;2漆膜光泽:按GB/T1764-1979《漆膜光泽度测定法》测定;3漆膜厚度:按GB/T1764-1979《漆膜厚度测定发》测定;4冲击强度:按GB/T764-19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测定;5弹性:按GB/T1731-1979《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测定;6硬度:按GB/T1730-1979《漆膜硬度测定发(摆杆法)测定

河南酷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PCC L 产品编号 Xxx 批次 共1页 第1页 产品颜色 Xxxx 产品名称 长城炮长款顶盖 数量 1 序号 检验项目 工艺要求 检测工具 检测结果 检测比例 需修复部位标记图上 1 焊接前产品表面清理 去除表面油污、氧化膜及其他杂质 酸洗 100% 2 点焊前装配及定位 间隙尽可能小0.1-2mm 钢直尺 3 点焊熔核表面 熔核表面应平整、光洁、间距均匀 不允许击穿、裂纹、烧穿 目测 放大镜 4 点焊撕破检验 每班开机前、焊机中间停止时间超过1h 、每焊接超过100个点、更换电极都要检验 专业设备 5 点焊撬边检验 用专用检验工具将焊边撬起检查熔核是否良好,焊接良好的熔核不应破裂 专业设备 6 二保焊质量 焊缝要求无气孔、咬边、未焊透 焊接飞溅不大于0.5mm 搭接焊缝的焊脚尺寸大于2倍料厚 目测 钢直尺 质检员签字 检验日期 检验结论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

变更历史记录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版本号)] 0 [2010年9月9日] 0 第1章简介 (4) 1.1目的 (4) 1.2范围 (4) 1.3名词解释 (4) 1.4参考资料 (5) 第2章测试简介 (5) 2.1测试日期 (5) 2.2测试地点 (5) 2.3人员 (6) 2.4测试环境 (6) 2.5数据库 (7) 2.6测试项 (7) 第3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7) 3.1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7) 3.2遗留问题列表 (11) 第4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11) 第5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13) 5.1功能测试 (14) 5.2用户界面测试 (14) 5.3性能测试 (14) 5.4配置测试 (15) 5.5安全性测试 (15) 5.6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5) 5.7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15) 5.8业务周期测试 (15) 5.9可靠性测试 (15) 5.10病毒测试 (16) 5.11文档测试 (16) 第6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6) 第7章建议的措施 (16) 第8章追踪记录表格 (17) 8.1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7) 8.2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7)

第1章简介 测试报告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测试报告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等。 1.1 目的 阐明此测试报告的目的。 1.2 范围 简要说明此测试报告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 1.3 名词解释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及其定义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全部缩略语全称及其定义 表1 名词解释表

灯具质检报告详细检测项

产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仿羊皮灯系列、水晶灯系列 型号规格:9018-9、9027-8、6238-6-5等一批 检验日期:2011-5-5 依据标准:GB7000.1-2007 GB7000.201-2008 最终判定:□合格□不合格

啥都得自己去处理~~~~~~~~~~~~~~~~~~~~~~~~~~~~~~~~~~~~~~~~~~~~~~~~~~~~~~~~~~~~~~~~~~~~~~~~~ ~~~~~~~~~~~~~~~~~~~~~~~~~~~~~~~~~~~~~~~~~~~~~~~~~~~~~~~~~~~~~~~~~~~~~~~~~ ~~~~~~~~~~~~~~~~~~~~~~~~~~~~~~~~~~~~~~~~~~~~~~~~~~~~~~~~~~~~~~~~~~~~~~~~~ ~~~~~~~~~~~~~~~~~~~~~~~~~~~~~~~~~~~~~~~~~~~~~~~~~~~~~~~~~~~~~~~~~~~~~~~~~ ~~~~~~~~~~~~~~~~~~~~~~~~~~~~~~~~~~~~~~~~~~~~~~~~~~~~~~~~~~~~~~~~~~~~~~~~~ ~~~~~~~~~~~~~~~~~~~~~~~~~~~~~~~~~~~~~~~~~~~~~~~~~~~~~~~~~~~~~~~~~~~~~~~~~ ~~~~~~~~~~~~~~~~~~~~~~~~~~~~~~~~~~~~~~~~~~~~~~~~~~~~~~~~~~~~~~~~~~~~~~~~~ ~~~~~~~~~~~~~~~~~~~~~~~~~~~~~~~~~~~~~~~~~~~~~~~~~~~~~~~~~~~~~~~~~~~~~~~~~ ~~~~~~~~~~~~~~~~~~~~~~~~~~~~~~~~~~~~~~~~~~~~~~~~~~~~~~~~~~~~~~~~~~~~~~~~~ ~~~~~~~~~~~~~~~~~~~~~~~~~~~~~~~~~~~~~~~~~~~~~~~~~~~~~~~~~~~~~~~~~~~~~~~~~ ~~~~~~~~~~~~~~~~~~~~~~~~~~~~~~~~~~~~~~~~~~~~~~~~~~~~~~~~~~~~~~~~~~~~~~~~~ ~~~~~~~~~~~~~~~~~~~~~~~~~~~~~~~~~~~~~~~~~~~~~~~~~~~~~~~~~~~~~~~~~~~~~~~~~ ~~~~~~~~~~~~~~~~~~~~~~~~~~~~~~~~~~~~~~~~~~~~~~~~~~~~~~~~~~~~~~~~~~~~~~~~~

隧道爆破震动测试报告.doc

XX省 XX 至 XX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C4 合同段 XXX 隧道爆破振动 测 试 报 告 XX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XX省 XX 至 XX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C4 合同段 XXX 隧道爆破振动 编制: 审核: XX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线路概况 (1) 1.2 隧道概况 (1) 2、监测目的 (1) 3、仪器简介 (1) 4、测点布置 (2) 5、测试结果 (3) 6、结论及建议 (6) 6.1 爆破振动结论 (6) 6.2 建议 (7)

1、工程概况 1.1 线路概况 XX 高速公路连接XX 与 XX 、沟通内地与藏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XX 至 叶城(新疆喀什)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 区和攀西经济区连接甘孜藏区进而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 XX高速公路起于 XX 市雨城区草坝镇,东接乐雅高速公路,西经天全县、泸 定县,止于 XX 城东,路线全长约 135 公里,设计时速 80 公里 /小时。全线桥梁、隧道众多,桥隧比高达 82%,是目前全省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其中,桥梁 129 座 36.176 公里,隧道 44 座 73.182 公里。届时,从成都前往 XX 将由目前的 6 个 小时缩短为 3 小时以内。 1.2 隧道概况 XXX隧道本标段左线长 2245m,右线长 2329m。隧道平面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右洞间距 15~40 米。进出口左右线均位于曲线上,纵断面设计为单向坡,左线坡率为 ZK7+500~ ZK8+310 段 1.2%,ZK8+310 ~ZK9+745 段 -0.5%,右线坡 率为 K7+500~K8+310 段 1.2%, K9+310~K9+830 段-0.5%( XX 至 XX 方向上坡为正)。在 K9+200 右侧设置支洞,长 324m,纵坡 -4.05%,开挖宽度 6.1m,开挖高度 7.32m,每 100m 设置会车道,长 20m。与主洞 K9+040 相交。 隧道路面按双向四车道设置,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隧道建筑限界主洞 净宽 10.25m,隧道净高 5.0m;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抗渗等级不小于S8;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 -Ⅰ级。 2、监测目的 为预防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影响爆区周围建筑设施安全,依照《爆破安全规 程》( GB6722-2014)的有关规定,受中国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对 XXX隧道爆破作业进行振动监测,采集爆破振动数据,为爆破作业现场提供科 学数据,对有可能发生由爆破振动引起的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 3、仪器简介 TC-4850振动分析仪主要用于对地震波、机械振动或各种冲击进行信号记录 与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显示打印存盘而设计的便携式仪器。它直接与压力、速

测试报告编写规范

测试报告编写规范 编写说明

目录 测试报告编写规范 (1) 目录 (2) 一、概念 (3) 二、目的及作用 (3) 三、操作步骤 (3) 1、阶段统计 (3) 2、阶段度量 (3) 3、阶段评价 (4) 4、阶段总结 (4) 四、三量标准 (5) 1、时量标准 (5) 2、数量标准 (5) 3、质量标准 (5) 五、检查、抽查 (6) 六、注意事项 (6) 七、组织纪律 (6)

一、概念 测试报告是把在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二、目的及作用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三、操作步骤 1、阶段统计 1)用例执行情况 2)BUG版本走势 3)BUG模块与严重程度分布 4)BUG修改分布 5)BUG状态分布 2、阶段度量 1)人员投入情况度量 在此阶段中计划投入了2人,测试人员2人

与计划相比实际投入了2人,测试人员2人。 2)进度与工作量度量 本阶段计划为从2017-11-15到2017-12-4,预计工作量为20人日; 实际从2017-11-22到2017-12-3,使用工作量为19人日; 同计划相比,工作量减少1人日 3)风险情况总结 需求不明确,需求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要求,最终无法执行,需要花费时间去沟通、修改测试用例,影响测试进度。 3、阶段评价 1)工作效率的评价 2)工作质量的评价 4、阶段总结 本阶段测试从2017年xx月15日开始截止到2017年xx月31日结束,测试所有功能点约54个,执行所有测试用例68个,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个,测试共发现56个bug,其中中断级别的bug无,严重bug有17个,重要bug有17个,次要Bug有10个,其他的使用建议12个。平均每个功能点发现1个bug。所有用例执行通过,所有Bug修改并验证,达到上线标准。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

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化学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勘察公司 二○一一年五月

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 项目经理:周吉昌 外业负责:赵小明 土工试验:孟庆莉 原位测试:张金德 报告编写:南素娟 审核:梁建国 审定:王巨英 经理:王巨英 化学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勘察公司 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1.前言 (4) 1.1工程概况 (4) 1.2拟建建筑物 (4)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4) 2.勘察工作 (4) 2.1勘察目的与要求 (4) 2.2勘察工作布置依据 (4) 2.3勘察工作布置的原则 (5) 2.4勘察工作量 (5) 2.5勘探方法 (5) 2.6室内试验 (5)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 3.1地形地貌 (6) 3.2地基土的构成及岩性特征 (6) 3.3场地地下水 (7) 3.4地下水的腐蚀性 (7) 3.5地基土的腐蚀性 (7) 4.地震效应 (8) 4.1抗震设防烈度 (8) 4.2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 (8) 4.3地基土液化判别 (8) 4.4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8) 4.5地基土震陷 (8) 4.6场地卓越周期 (8) 4.7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 (8) 5.场地土综合分析与评价 (9) 5.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9) 5.2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 (9) 5.3地基均匀性评价 (9) 5.4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9) 5.5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 (10) 6.地基基础方案简述 (10) 6.1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10) 6.2复合地基 (10) 6.3桩基础 (8) 6.4基坑开挖及降水 (12) 7.结论与建议 (9) 7.1结论 (9) 7.2建议 (13) 附表: 1.勘探点一览表 2张 2.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2张 3.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21张 4.水、土质分析成果表 4张 5.土工试验图表 13张 附图: 1.勘探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1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 26张 3.钻孔柱状图 5张 附件:静力触探、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16张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9月9日]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

变更历史记录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版本号)] 0 [2010年9月9日] (1) 第1章简介 (5) 1.1目的 (5) 1.2范围 (5) 1.3名词解释 (5) 1.4参考资料 (5) 第2章测试简介 (6) 2.1测试日期 (6) 2.2测试地点 (6) 2.3人员 (6) 2.4测试环境 (6) 2.5数据库 (7) 2.6测试项 (7) 第3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7) 3.1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7) 3.2遗留问题列表 (10) 第4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10) 第5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11)

5.1功能测试 (12) 5.2用户界面测试 (12) 5.3性能测试 (12) 5.4配置测试 (12) 5.5安全性测试 (12) 5.6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3) 5.7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13) 5.8业务周期测试 (13) 5.9可靠性测试 (13) 5.10病毒测试 (13) 5.11文档测试 (13) 第6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第7章建议的措施 (14) 第8章追踪记录表格 (14) 8.1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4) 8.2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4)

第1章简介 测试报告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测试报告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等。 1.1目的 阐明此测试报告的目的。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测试报告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1.3名词解释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及其定义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全部缩略语全称及其定义 表1 名词解释表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测试报告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任何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发布组织。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引用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