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点A (1,3),B (-1,33),则直线AB 的倾斜角是( ) A .60° B .30° C .120° D .150°[答案] C2.直线l 过点P (-1,2),倾斜角为45°,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1=0 B .x -y -1=0 C .x -y -3=0 D .x -y +3=0[答案] D3.如果直线ax +2y +2=0与直线3x -y -2=0平行,则a 的值为( ) A .-3 B .-6 C .32 D .23[答案] B4.直线x a 2-y b2=1在y 轴上的截距为( ) A .|b | B .-b 2C .b 2D .±b[答案] B5.已知点A (3,2),B (-2,a ),C (8,12)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的值是( ) A .0 B .-4 C .-8 D .4[答案] C6.如果AB <0,BC <0,那么直线Ax +By +C =0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D7.已知点A (1,-2),B (m,2),且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x +2y -2=0,则实数m 的值是( )A .-2B .-7C .3D .1[答案] C8.经过直线l 1:x -3y +4=0和l 2:2x +y =5=0的交点,并且经过原点的直线方程是( )A .19x -9y =0B .9x +19y =0C .3x +19y =0D .19x -3y =0[答案] C9.已知直线(3k -1)x +(k +2)y -k =0,则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 A .(0,0) B .(17,27)C .(27,17)D .(17,114)[答案] C10.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2x +y -1=0 C .2x +y -3=0 D .x +2y -3=0 [答案] D11.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直线l 1经过点A (3,2),B (a ,-1),且l 1与l 垂直,直线l 2:2x +by +1=0与直线l 1平行,则a +b 等于( )A .-4B .-2C .0D .2[答案] B1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若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4),(3,3),则点B 的坐标可能是( )A .(2,0)或(4,6)B .(2,0)或(6,4)C .(4,6)D .(0,2)[答案]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直线l 与直线y =1,x -y -7=0分别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答案] -23[解析] 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2=-1,又y 1=1,∴y 2=-3,代入方程x-y -7=0,得x 2=4,即B (4,-3),又x 1+x 22=1,∴x 1=-2,即A (-2,1),∴k AB =-3-142=-23.14.点A (3,-4)与点B (5,8)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 [答案] x +6y -16=0[解析] 直线l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B 的中点为(4,2),k AB =6,所以k l =-16,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16(x -4),即x +6y -16=0.15.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答案] 3 2[解析] 依题意,知l 1∥l 2,故点M 所在直线平行于l 1和l 2,可设点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l :x +y +m =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m +7|2=|m +5|2⇒|m +7|=|m +5|⇒m =-6,即l :x +y -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6|2=3 2.16.若直线m 被两平行线l 1:x -y +1=0与l 2:x -y +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 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答案] ①⑤[解析]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d =|3-1|1+1=2, 由图知直线m 与l 1的夹角为30°,l 1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m 的倾斜角等于30°+45°=75°或45°-30°=15°.[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高考在直线知识命题中不多见的较为复杂的题目,但是只要基础扎实、方法灵活、思想深刻,这一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所以在学习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骨架、思想是灵魂,只有以思想方法统领知识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2015·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5)且斜率为-34,(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m 平行于直线l ,且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3,求直线m 的方程. [解析] (1)直线l 的方程为:y -5=-34(x +2)整理得3x +4y -14=0.(2)设直线m 的方程为3x +4y +n =0,d =|324×5+n |32+42=3, 解得n =1或-29.∴直线m 的方程为3x +4y +1=0或3x +4y -29=0.18.(本小题满分12分)求经过两直线3x -2y +1=0和x +3y +4=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x +3y +4=0的直线方程.[解析] 解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2y +1+λ(x +3y +4)=0,即(3+λ)x +(3λ-2)y +(1+4λ)=0.由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x +3y +4=0,得 -13·(-3+λ3λ-2)=-1. 解得λ=310.故所求直线方程是3x -y +2=0. 解法二: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y +m =0.由⎩⎪⎨⎪⎧3x -2y +1=0,x +3y +4=0,解得⎩⎪⎨⎪⎧x =-1,y =-1,即两已知直线的交点为(-1,-1). 又3x -y +m =0过点(-1,-1), 故-3+1+m =0,m =2.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y +2=0.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4,-3),B (2,-1)和直线l :4x +3y -2=0,求一点P ,使|PA |=|PB |,且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分析] 解决此题可有两种思路,一是代数法,由“|PA |=|PB |”和“到直线的距离为2”列方程求解;二是几何法,利用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及距离为2求解.[解析] 解法1:设点P (x ,y ).因为|PA |=|PB |, 所以x -42y +32=x -22y +12. ①又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 所以|4x +3y -2|5=2.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P (1,-4)或P (277,-87).解法2:设点P (x ,y ).因为|PA |=|PB |, 所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由题意知k AB =-1,线段AB 的中点为(3,-2),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 =x -5.所以设点P (x ,x -5).因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所以|4x +3x -52|5=2.解得x =1或x =277.所以P (1,-4)或P (277,-87).[点评] 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点的坐标反映图形的位置,所以只要将题目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表示出来,即可转化为方程的问题.其中解法2是利用了点P 的几何特征产生的结果,所以解题时注意多发现,多思考.20.(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A (0,1),AB 边上的高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4=0,AC 边上的中线BE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 +y -3=0.(1)求直线AB 的方程; (2)求直线BC 的方程; (3)求△BDE 的面积.[解析] (1)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斜率为2, ∴AB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x -0), 即2x -y +1=0.(2)由⎩⎪⎨⎪⎧2x -y +1=0,2x +y -3=0得⎩⎪⎨⎪⎧x =12,y =2.即直线AB 与直线BE 的交点为B (12,2).设C (m ,n ),则由已知条件得⎩⎪⎨⎪⎧m +2n -4=0,2·m 2+n +12-3=0,解得⎩⎪⎨⎪⎧m =2,n =1,∴C (2,1).∴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1=x -212-2,即2x +3y -7=0.(3)∵E 是线段AC 的中点,∴E (1,1). ∴|BE |=12-122-12=52, 由⎩⎪⎨⎪⎧2x -y +1=0,x +2y -4=0得⎩⎪⎨⎪⎧x =25,y =95,∴D (25,95),∴D 到BE 的距离为d =|2×25+95-3|22+12=255, ∴S △BDE =12·d ·|BE |=110.21.(本小题满分12分)直线过点P (4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AOB 的周长为12; (2)△AOB 的面积为6.若存在,求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设直线方程为x a +yb=1(a >0,b >0), 若满足条件(1),则a +b +a 2+b 2=12,① 又∵直线过点P (43,2),∵43a +2b =1.②由①②可得5a 2-32a +48=0,解得⎩⎪⎨⎪⎧a =4,b =3,或⎩⎪⎨⎪⎧a =125,b =92,∴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4+y 3=1或5x 12+2y9=1,即3x +4y -12=0或15x +8y -36=0. 若满足条件(2),则ab =12,③由题意得,43a +2b =1,④由③④整理得a 2-6a +8=0,解得⎩⎪⎨⎪⎧a =4,b =3或⎩⎪⎨⎪⎧a =2,b =6,∴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4+y 3=1或x 2+y6=1, 即3x +4y -12=0或3x +y -6=0.综上所述:存在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的直线方程,为3x +4y -12=0.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1)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试求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 (2)当-2+3≤k ≤0时,求折痕长的最大值.[解析] (1)①当k =0时,A 点与D 点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②当k ≠0时,将矩形折叠后A 点落在线段DC 上的点记为G (a,1), ∴A 与G 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 有k OG ·k =-1⇒1a·k =-1⇒a =-k .故G 点坐标为(-k,1),从而折痕所在直线与OG 的交点坐标(即线段OG 的中点)为M (-k 2,12).故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k (x +k 2),即y =kx +k 22+12.由①②得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kx +k 22+12.(2)当k =0时,折痕的长为2.当-2+3≤k <0时,折痕所在直线交直线BC 于点E (2,2k +k 22+12),交y 轴于点N (0,k 2+12).则|NE |2=22+[k 2+12-(2k +k 22+12)]2=4+4k 2≤4+4(7-43)=32-16 3. 此时,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32-163=2(6-2). 而2(6-2)>2,故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2(6-2).。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 .不存在3B . 3C . 4D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A 组一、选择题1.若直线 x =1 的倾斜角为 α,则α ().A .等于 0B .等于πC .等于π2.图中的直线 l 1,l 2,l 3 的斜率分别为 k 1,k 2,k 3,则( ).A .k 1<k 2<k 3C .k 3<k 2<k 1B .k 3<k 1<k 2D .k 1<k 3<k 2(第 2 题)3.已知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1,4),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 x =().A .2B .-2C .4D .14.已知直线 l 与过点 M (- 3 , 2 ),N ( 2 ,- 3 )的直线垂直,则直线 l 的倾斜角是().A . π2ππ3π45.如果 AC <0,且 BC <0,那么直线 Ax +By +C =0 不通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设 A ,B 是 x 轴上的两点,点 P 的横坐标为 2,且|P A |=|PB |,若直线 P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 PB 的方程是().A .x +y -5=0B .2x -y -1=0C .2y -x -4=0D .2x +y -7=07.过两直线 l 1:x -3y +4=0 和 l 2:2x +y +5=0 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A .19x -9y =0B .9x +19y =0C .19x -3y = 0D .3x +19y =08.直线 l 1:x +a 2y +6=0 和直线 l 2 : (a -2)x +3ay +2a =0 没有公共点,则 a 的值是().a+1B.-a+1C.aD.-A.3B.-3C.1D.-19.将直线l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a(a>0)个单位,再沿x轴正方向平移a+1个单位得直线l',此时直线l'与l重合,则直线l'的斜率为().A.a a a+1a+1a10.点(4,0)关于直线5x+4y+21=0的对称点是().A.(-6,8)二、填空题B.(-8,-6)C.(6,8)D.(-6,-8)11.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1=15°,直线l1与l2的交点为A,把直线l2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l1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为60°,则直线l2的斜率k2的值为.12.若三点A(-2,3),B(3,-2),C(12,m)共线,则m的值为.13.已知长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14.求直线3x+ay=1的斜率.15.已知点A(-2,1),B(1,-2),直线y=2上一点P,使|AP|=|BP|,则P点坐标为.16.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6的直线方程是.17.若一束光线沿着直线x-2y+5=0射到x轴上一点,经x轴反射后其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三、解答题18.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m∈R,m≠-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m的值:①l在x轴上的截距是-3;②斜率为1.△19.已知ABC的三顶点是A(-1,-1),B(3,1),C(1,6).直线l平行于AB,交AC ,BC 分别于 E ,△F , 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求直线 l 的方程.4(第 19 题)20.一直线被两直线 l 1:4x +y +6=0,l 2:3x -5y -6=0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21.直线 l 过点(1,2)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 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 6,求直线 l 的方程.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4- 3- 2 =-1 ,而已知直线 l 与直线MN 垂直,所以直 <0,在 y 轴上的截距 D =- >0,所以,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1.C解析:直线 x =1 垂直于 x 轴,其倾斜角为 90°2.D解析:直线 l 1 的倾斜角α 1 是钝角,故 k 1<0;直线 l 2 与 l 3 的倾斜角α 2,α3 均为锐角且α2>α3,所以 k 2>k 3>0,因此 k 2>k 3>k 1,故应选 D .3.A解析:因为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 -1, ),所以直线 l 1 的倾斜角为 π 2 ,而 l 1∥l 2,所以,直线 l 2 的倾斜角也为 π 2,又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所以,x =2.4.C解析:因为直线 MN 的斜率为 2+ 3线 l 的斜率为 1,故直线 l 的倾斜角是5.Cπ 4 .解析:直线 Ax +By +C =0 的斜率 k = -A B CB直线不通过第三象限.6.A解析:由已知得点 A (-1,0),P (2,3),B (5,0),可得直线 PB 的方程是 x +y -5=0.7.D8.D9.B解析: 结合图形,若直线 l 先沿 y 轴的负方向平移,再沿 x 轴正方向平移后,所得直线与 l 重合,这说明直线 l 和 l ’ 的斜率均为负,倾斜角是钝角.设 l ’ 的倾斜角为 θ,则tan θ=-10.Daa +1.∴k AB =k AC , -2-3= .解得 m = .+2 ∴ y -1 y -2 y -1 1 x +解析:这是考察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直线5x +4y +21=0 是点 A (4,0)与所求点 A'(x ,y )连线的中垂线,列出关于 x ,y 的两个方程求解.二、填空题11.-1.解析:设直线 l 2 的倾斜角为α 2,则由题意知:180°-α2+15°=60°,α2=135°,∴k 2=tan α2=tan (180°-45°)=-tan45°=-1. 12. 1.2(第 11 题)解:∵A ,B ,C 三点共线,m -3 1 3+2 2213.(2,3).解析:设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x ,y ),∵AD ⊥CD ,AD ∥BC ,∴k AD ·k CD =-1,且 k AD =k BC .· =-1, =1.x -0 x -3 x -0⎧x =0 ⎧x =2 解得 ⎨ (舍去) ⎨⎩ y =1 ⎩ y =3所以,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2,3).14.- 3或不存在.a解析:若 a =0 时,倾角 90°,无斜率.若 a ≠0 时,y =- 3 1a a∴直线的斜率为- 3 a.15.P (2,2).解析:设所求点 P (x ,2),依题意: (x + 2)2 + (2 - 1)2 = (x - 1)2 + (2 + 2)2 ,解得 x =2,故所求 P 点的坐标为(2,2).16.10x +15y -36=0.c c18.①m =- 5 ;②m = .②由题意,得 =-1,且 2m 2+m -1≠0.解得 m = .解析:由已知,直线 AB 的斜率 k = 1 + 1 1,所以 E 是 CA 的中点.点 E 的坐标是(0, ).= x ,即 x -2y +5=0. ⎧⎪4x +y 0+6=0⎩解析:设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 2x +3y +c =0,横截距为-,纵截距为- ,进而得 2 3c = - 36 5.17.x +2y +5=0.解析:反射线所在直线与入射线所在的直线关于 x 轴对称,故将直线方程中的 y 换成-y .三、解答题43 3解析:①由题意,得2m - 6m 2 - 2m - 3=-3,且 m 2-2m -3≠0.解得 m =- 5.3m 2 - 2m - 32m 2 + m - 14319.x -2y +5=0.= .3 + 1 2因为 EF ∥AB ,所以直线 EF 的斜率为 1 2.△因为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 54 2直线 EF 的方程是 y - 5 12 220.x +6y =0.解析:设所求直线与 l 1,l 2 的交点分别是 A ,B ,设 A (x 0,y 0),则 B 点坐标为(-x 0,-y 0).因为 A ,B 分别在 l 1,l 2 上,所以 ⎨ 0⎪-3x 0+5 y 0-6=0 ①②①+②得:x 0+6y 0=0,即点 A 在直线 x +6y =0 上,又直线 x +6y =0 过原点,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 +6y =0.21.2x +y -4=0 和 x +y -3=0.∴直线 l 的方程为 + =1 .2∵点(1,2)在直线 l 上,∴ + =1 ,a -5a +6=0,解得 a 1=2,a 2=3.当 a =2 时,直线的方程为 x+ = 1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 a =3 时,直线的方程为+ = 1 ,解析:设直线 l 的横截距为 a ,由题意可得纵截距为 6-a .x ya 6-a1 2 a 6-ay x y2 43 3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 2x +y -4=0 和 x +y -3=0.。

直线与方程(含答案)

直线与方程(含答案)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一、选择题1.下列直线中与直线x-2y+1=0平行的一条是().A.2x-y+1=0 B.2x-4y+2=0C.2x+4y+1=0 D.2x-4y+1=02.已知两点A(2,m)与点B(m,1)之间的距离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实数m=().A.-1 B.4 C.-1或4 D.-4或13.过点M(-2,a)和N(a,4)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实数a的值为().A.1 B.2 C.1或4 D.1或24.如果AB>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A(0,0),B(4,0),且第三个顶点在第四象限,则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A.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 B.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C.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D.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6.直线l:mx-m2y-1=0经过点P(2,1),则倾斜角与直线l的倾斜角互为补角的一条直线方程是().A.x―y―1=0 B.2x―y―3=0C.x+y-3=0 D.x+2y-4=07.点P(1,2)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的点依次是().A.(2,1),(-1,-2)B.(-1,2),(1,-2)C.(1,-2),(-1,2)D.(-1,-2),(2,1)8.已知两条平行直线l1 : 3x+4y+5=0,l2 : 6x+by+c=0间的距离为3,则b+c=().A.-12 B.48 C.36 D.-12或48 9.过点P(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A.x+2y-5=0 B.2x+y-4=0C.x+3y-7=0 D.3x+y-5=010.a,b满足a+2b=1,则直线ax+3y+b=0必过定点().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若过点(1,2)和(4,5)的直线的倾斜角是多少?A。

30° B。

45° C。

60° D。

90°2.如果三个点A(3,1)。

B(-2,b)。

C(8,11)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实数b等于多少?A。

2 B。

3 C。

9 D。

-9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 = (3/√3)(x + 1) B。

y - 2 = 3/2(x - 1) C。

3x - 3y + 6 - 3 = 0 D。

3x - y + 2 - 3 = 04.直线3x - 2y + 5 = 0和直线x + 3y + 10 = 0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异面5.直线mx - y + 2m + 1 = 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多少?A。

(-2,1) B。

(2,1) C。

(1,-2) D。

(1,2)6.已知ab < 0,bc < 0,则直线ax + by + c = 0通过哪些象限?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7.点P(2,5)到直线y = -3x的距离d等于多少?A。

√(23/2) B。

√(2/23) C。

√(23+5) D。

√(22)8.与直线y = -2x + 3平行,且与直线y = 3x + 4交于x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x + 4 B。

y = (1/2)x + 4 C。

y = -2x - 3 D。

y = (2/3)x - 39.如果直线y = ax - 2和直线y = (a+2)x +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多少?A。

2 B。

1 C。

-1 D。

-2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 - y + 2 = 0,直角顶点是C(3,-2),则两条直角边AC,BC的方程是什么?A。

3x - y + 5 = 0.x + 2y - 7 = 0 B。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必修姓名班别 50分)小题,每小题5分,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1.若直线过点(1,2),3A30°B45°C60°D90°2.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23、、 DA、 -3 B、-6 C?323.点P(-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17)(D (C)2 (A)(B)1 224. 点M(4,m)关于点N(n, - 3)的对称点为P(6,-9),则()A m=-3,n=10B m=3,n=10C m=-3,n=5D m=3,n=5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A 3x-y-8=0 B 3x+y+4=0 C 3x-y+6=0 D 3x+y+2=0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则L的方程是()A x-2y+3=0 B 2x-y-3=0 C 2x+y-5=0 D x+2y-4=0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A(-2,1) B (2,1) C (1,-2) D (1,2)8. 直线的位置关系是0?n?x?0和?2y2x?y?m(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x?y?2≤0,?y?y,x则的取值范围是(满足约束条件9. 已知变量)x≥1,?x?,07≤x?y??9??9????????,??6,??3,6,[36]...DC B.A6??,??,????55????10.已知A (1,2)、B(-1,4)、C(5,2),则ΔABC的边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A)x+5y-15=0 (B)x=3 (C) x-y+1=0 (D)y-3=0选择题答题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分)4分,共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 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和则过点且与11.已知点B,A)1,B(3,2),2C(?,A(?54). .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12 . 的距离是与直线10x+24y+5=013.直线5x+12y+3=0 . ,则直线L的方程为14.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03??x?y??0y?x?________yx,y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小值为,则2x+15.已设变量??3x??2??分)10分,共30(本大题共三、解答题3小题,每小题2x+3my+2m=0)(m-2直线17.x+my+6=0与直线16. ①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的值;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P(-1,0)且与点②求垂直于直线x+3y-5=0,3的直线的方程.的距离是105l0??6?3xy03??yx和3?,且直3被两平行直线*18.已知直线所截得的线段长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l的方程.),求直线线过点(1,0参考答案:1.A;2.B;3.B;4.D;5.B;6.D;7.A;8.C;9. ;10.A.1;14.2x-y+5=0; 或2x-y=0;13.11.x+4y-7=0或x=-1;12.x+y-3=02615. (1)3x+4y+23=0或3x+4y-47=0;(2)3x-y+9=0或3x-y-3=0.16.m=0或m=-1;17.x=1或3x-4y-3=0.精品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练习题(精选.)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练习题(精选.)

⾼中数学必修⼆直线与⽅程单元练习题(精选.)直线与⽅程练习题⼀、填空题(5分×18=90分)1.若直线过点(3,-3)且倾斜⾓为30°,则该直线的⽅程为;2. 如果A (3, 1)、B (-2, k )、C (8, 11), 在同⼀直线上,那么k 的值是;3.两条直线023=++m y x 和0323)1(2=-+-+m y x m 的位置关系是;4.直线02=+-b y x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形的⾯积不⼤于1,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5. 经过点(-2,-3) , 在x 轴、y 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程是;6.已知直线0323=-+y x 和016=++my x 互相平⾏,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7、过点A(1,2)且与原点距离最⼤的直线⽅程是:8.三直线ax +2y +8=0,4x +3y =10,2x -y =10相交于⼀点,则a 的值是:9.已知点)2,1(-A ,)2,2(-B ,)3,0(C ,若点),(b a M )0(≠a 是线段AB 上的⼀点,则直线CM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0.若动点),(),(2211y x B y x A 、分别在直线1l :07=-+y x 和2l :05=-+y x 上移动,则AB 中点M 到原点距离的最⼩值为: 11.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3,1)距离为2的直线有______条.12.直线l 过原点,且平分□ABCD 的⾯积,若B (1, 4)、D (5, 0),则直线l 的⽅程是.13.当10k 2<<时,两条直线1-=-k y kx 、k x ky 2=-的交点在象限. 14.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程;15.直线y=21x 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程是 ; 16.已知A (3,1)、B (-1,2),若∠ACB 的平分线在y =x +1上,则AC 所在直线⽅程是____________.17.光线从点()3,2A 射出在直线01:=++y x l 上,反射光线经过点()1,1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程18.点A (1,3),B (5,-2),点P 在x 轴上使|AP |-|BP |最⼤,则P 的坐标为:⼆.解答题(10分×4+15分×2=70分)19.已知直线l :kx -y +1+2k =0(k ∈R).(1)证明:直线l 过定点; (2)若直线l 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 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 交x 轴负半轴于点A ,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O 为坐标原点,设△AOB 的⾯积为4,求直线l 的⽅程.20.(1)要使直线l 1:m y m m x m m 2)()32(22=-+-+与直线l 2:x -y=1平⾏,求m 的值.(2)直线l 1:a x +(1-a)y=3与直线l 2:(a -1)x +(2a+3)y=2互相垂直,求a 的值.21.已知?A B C 中,A (1, 3),AB 、A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程分别为x y -+=210和y -=10,求?A B C 各边所在直线⽅程.22.△ABC 中,A (3,-1),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程为:6x +10y -59=0,∠B 的平分线⽅程B T 为:x -4y +10=0,求直线BC 的⽅程.23.已知函数x a x x f +=)(的定义域为),0(∞+,且222)2(+=f . 设点P 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点,过点P 分别作直线x y =和y 轴的垂线,垂⾜分别为N M 、.(1)求a 的值;(2)问:||||PN PM ?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若不是,则说明理由;(3)设O 为原点,若四边形OMPN ⾯积为1+2 求P 点的坐标24.在平⾯直⾓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所⽰)。

《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人教A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 座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30° B 45° C 60° D 90°2.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A 、 -3B 、-6C 、23-D 、323.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A )2 (B )21 (C )1 (D )27 4. 点M(4,m )关于点N(n, - 3)的对称点为P(6,-9),则( ) A m =-3,n =10 B m =3,n =10C m =-3,n =5 D m =3,n =5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A 3x-y-8=0 B 3x+y+4=0C 3x-y+6=0D 3x+y+2=0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 则L的方程是( )A x-2y+3=0 B 2x-y-3=0C 2x+y-5=0D x+2y-4=0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A (-2,1)B (2,1)C (1,-2)D (1,2)8. 直线0202=++=++n y x m y x 和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不能确定9. 如图1,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必有A. k 1<k 3<k 2B. k 3<k 1<k 2C. k 1<k 2<k 3D. k 3<k 2<k 110.已知A (1,2)、B (-1,4)、C (5,2),则Δ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5y-15=0 (B)x=3 (C) x-y+1=0 (D)y-3=011点(3,9)关于直线x +3y -10=0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1,-3)B (17,-9)C (-1,3)D (-17,9)12方程(a -1)x -y +2a +1=0(a ∈R )所表示的直线( ) A 恒过定点(-2,3) B 恒过定点(2,3) C 恒过点(-2,3)和点(2,3) D 都是平行直线13直线x tan 3π+y =0的倾斜角是( ) A -3π B 3π C 3π2 D 3π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已知点)4,5(-A 和),2,3(B 则过点)2,1(-C 且与B A ,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2.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3.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4.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①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2.直线x+m 2y+6=0与直线(m-2)x+3my+2m=0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 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值.②求垂直于直线x+3y-5=0, 且与点P(-1,0)的距离是1053的直线的方程.*3.已知直线l 被两平行直线063=-+y x 033=++y x 和所截得的线段长为3,且直线过点(1,0),求直线l 的方程.参考答案:;;;;;;;;; A 12 A 13 C+4y-7=0或x=-1; +y-3=0或2x-y=0; 3.261; +5=0; 15. (1)3x+4y+23=0或3x+4y-47=0;(2)3x-y+9=0或3x-y-3=0. =0或m=-1;=1或3x-4y-3=0.。

高一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时间:90 满分:120分)班别 座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2.直线x+6y+2=0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 A. B. C. D.-2;-33.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A 、 -3B 、-6C 、23- D 、324.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A )2 (B )21 (C )1 (D )27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A 3x-y-8=0 B 3x+y+4=0 C 3x-y+6=0 D 3x+y+2=0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 则L的方程是( )A x-2y+3=0 B 2x-y-3=0 C 2x+y-5=0 D x+2y-4=0 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1;-2) D (1;2)8. 直线0202=++=++n y x m y x 和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不能确定 9. 如图1;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必有 A. k 1<k 3<k 2 B. k 3<k 1<k 2C. k 1<k 2<k 3D. k 3<k 2<k 110.已知A (1;2)、B (-1;4)、C (5;2);则Δ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5y-15=0 (B)x=3 (C) x-y+1=0 (D)y-3=0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线过原点且倾角的正弦值是54;则直线方程为 . 12已知点)4,5(-A 和),2,3(B 则过点)2,1(-C 且与B A ,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 13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14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 15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 16mx +ny =1(mn ≠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7若N a ∈;又三点A(a ;0);B (0;4+a );C (1;3)共线;求a 的值.18直线062=++y ax 和直线0)1()1(2=-+++a y a a x 垂直;求a 的值.19 ①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 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②求垂直于直线x+3y-5=0; 且与点P(-1;0)的距离是1053的直线的方程.20线x+m 2y+6=0与直线(m-2)x+3my+2m=0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值.参考答案:1.A ;2.B ;3.B ;4.D ;5.B ;6.D ;7.A ;8.C ;9.A ;10.A. 11. x y 34±=;12.x+y-3=0或2x-y=0;14261; 15.-y+5=0; 16.mn21 17.点共线说明AC AB k k =;即可求出a18.示:斜率互为负倒数;或一直线斜率为0;另一直线斜率不存在 19.(1)(2)3x-y+9=0或3x-y-3=0. 20.0或m=-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的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
34π B.54π C.4
π或54π D.4π- 2. 斜率为2的直线过(3,5),(a ,7),(-1,b )三点,则a ,b 的值是( ) A.4a =,0b = B.4a =-,3b =-
C.4a =,3b =- D.4a =-,3b = 3. 设点(23)A -,,(32)B --,,直线过(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A.34k ≥或4k -≤ B.344
k -≤≤ C.344k -≤≤ D.以上都不对 4. 直线(2)(1)30a x a y ++--=与直线(1)(23)20a x a y -+++=互相垂直,则a =( ) A.1- B.1 C.1± D.32
- 5. 直线l 过点()12A ,,且不过第四象限,那么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02, B.[]01, C.102⎡⎤⎢⎥⎣⎦, D.102⎛⎫ ⎪⎝⎭
, 6. 到两条直线3450x y -+=与512130x y -+=的距离相等的点()P x y ,必定满足方程( ) A.440x y -+= B.740x y +=
C.440x y -+=或4890x y -+= D.740x y +=或3256650x y -+=
7. 已知直线3230x y +-=和610x my ++=互相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A.4 2135132671326
8.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20x y -+=,直角顶点是(32)C -,
,则两条直角边AC ,BC 的方程是( )
A.350x y -+=,270x y +-= B.240x y +-=,270x y --=
C.240x y -+=,270x y +-= D.3220x y --=,220x y -+=
二、填空题
9. 已知三点(23)-,,(43),及(5)2
k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k 的值是 . 10. 在y 轴上有一点m ,它与点(31),连成的直线的倾斜角为120度,则点m 的坐标为 .
11. 设点P 在直线30x y +=上,且P 到原点的距离与P 到直线320x y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坐标是 .
2. 直线l 过直线240x y -+=与350x y -+=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12
y x =,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三、解答题
13. 过点(3,4)p 的直线l ,求l 在两个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方程。

14. 已知直线方程为(2)(12)430m x m y m ++-+-=. 证明:直线恒过定点M ;
15. 已知ABC ∆中,点A(1,2),AB 边和AC 边上的中线方程分别是0335=--y x 和0537=--y x ,求BC 所在的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16、求经过点(1,2)P 的直线,且使(2,3)A ,(0,5)B -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17、求函数22()2248f x x x x x =-+-+
ACACA DDB K=12 (02)-, 31()55-,或31()55
-, 10580x y ++= 13.430x y -=或70x y +-= 15. 设C 点坐标为(a,b )因为点C 在AB 边的中线上,所以有5a-3b-3=0
AC 的中点坐标为)22,21(b a ++,又因为AC 的中点在AC 边的中线上,所以有052
23217=-+⨯-+⨯b a 联立解得C (3,4)同理,可得B (-1,-4)则BC 的方程是:022=--y x 16、472013
x y +-
= 17、22min ()1310f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