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8 这些东西哪里来 部编版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1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1课时(教案)

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尊敬工业劳动者。

2.道德修养:感受工业产品带给人们的舒适和便利,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感受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2.感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教学过程一、物品身世“大探秘”1.活动一:说谜语,猜物品(1)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了,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它们的世界。

(板书课题)(2)听一听,猜一猜。

①说谜语,学生猜:小小一间房,天天变花样,唱歌又跳舞,包揽天下事。

(电视机)②过渡:同学们的脑袋里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谜语,请几个同学出谜语,让全班同学参与猜谜语。

③学生说谜语,全班猜:我家有个大箱子,它上下两层不一样,躺着鸡,躺着鸭,躺着鱼呀躺着蛋,还有那蔬菜瓜果藏里面,不变质来又保鲜。

(冰箱)提问:冰箱有什么作用?预设:冰箱可以保鲜食物,还可以冰冰棒、冷冻饮料。

(3)小结: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谜底,原因是电视机、电冰箱这些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我们对它们非常熟悉,看来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哦!2.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过渡:老师邀请大家到我家做客,请仔细观察我家都有哪些生活用品。

(2)课件播放教师家中陈列的视频。

(3)交流。

预设:电视机、茶几、沙发、扫地机器人、床、棉被……点评: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真可谓琳琅满目呀,它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生活用品来自工业生产,所以都属于工业产品。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精品教学设计

《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目标1.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难点: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穿的……用的……2.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③在生产车间……④在装饰车间……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2.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3.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一)对比。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衣服步行爬楼→乘电梯上楼用扇子扇风乘凉→空调乘凉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二)小调查。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各种物品的来源,使学生了解物品的生产过程,明白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但是,对于一些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明白劳动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明白劳动的价值。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谈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PPT课件。

3.劳动工具。

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思考它们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劳动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分析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比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考。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面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LOGO制作——缝制——成衣检验——包装
目标导学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图片展示: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
爬楼梯——坐电梯
扇子扇风——空调吹风
小组动起来!
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拓展提高
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小组讨论整理,下节课上台分享哦。)
课堂能力检测
观看视频
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
认识了解
讨论交流
认识了解
图片认识了解
讨论交流
调查内容呈现
拓展提高
了解生活用品中的工业产品。
初步认识生活中使用的工业产品——电器。
了解生活中更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物品
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神气地坐在货架上,等待人们购买。
说一说。
先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再小组选择一件本组都喜欢的物品,开展对它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小结:玩具小熊生产经历的环节……
•设计——选择材料——工人缝制——工人装饰——检验、包装——出售
学生分组探究:探究校服的生产制作过程
教师提示:
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在材料车间,有许多制作小熊的原材料,如绒布、花布……
在生产车间,我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埋头操作缝纫机。
在装饰车间,工人们给小熊缝上眼睛,打上蝴蝶结,可爱的玩具小熊诞生了!
在检验和包装车间,技术人员正严格检查每个玩具小熊,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包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目标】1.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难点: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穿的……用的……2.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③在生产车间……④在装饰车间……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2.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3.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一)对比。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衣服步行爬楼→乘电梯上楼用扇子扇风乘凉→空调乘凉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二)小调查。

道德与法治《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中国制作 中国创造
核心 加工生产 研发设计
本质 廉洁的劳动力 领先的科学技术
教师总结;"中国制造"的核心是加工生产,本质是廉价劳动力;而"中国创 造"的核心是研发设计,本质是拥有领先的科学技术。
【设计意图】该环节选取学生熟悉的手机,直观地进行数据对比,让学生深 刻感受"中国创造"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区别。
(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回答;衣服都是用手洗的、上楼都是走楼梯、夏天天气热都用扇子扇风……
2.回到现在。
(1)师;坐上时光机回到现在,对比刚刚我们所看到的,你们能说说我们
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学生回答)
导入
(2)师生共同总结。 课件出示
手洗衣服→使用洗衣机上楼走楼梯→使用电梯夏天扇扇子→使用空调
中国铅笔年产量 65 亿只。占世界 总产量的 55%。
师∶看到图片上的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 1∶中国的生产能力强大,我为之自豪。
中国水泥年产量 22 亿吨。排名世 界第一。
生 2∶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很多必需品,是制造大国。 4.教师小结∶中国有许多产品生产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市场提供 了大量的商品。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观看视频、展示数据,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制造" 在全球随处可见。 三、"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1.课件出示 Apple iPhone 11 Pro Max 的售价、生产成本、中国代工厂费用,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数据。 思考;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售价如此高昂,而中国所获得的利润为什么那么 低?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给予解答。 师∶美国掌握了苹果手机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只是代工生产,所以利润极低。 中国苹果手机代工厂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非 中国制造;知识产权非中国所有。 2.师∶若要改变这种现象,中国制造业要真正长远发展,你认为需要做出什 么改变呢? 学生分享自己想法。 教师小结∶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仅仅致力于"中国制造"还不 够,还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走自主 创新之路。 3.区分概念。 师∶想一想,"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资源,关爱环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探究。

但部分学生对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了解不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如调查身边的物品来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分组讨论的表格。

3.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物品来源的认识。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物品来源和资源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调查身边同学的物品来源。

完成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如何节约资源,关爱环境。

下周分享心得。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思考:这些物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呢?
方式总结出来。

9、玩具小熊的生产环节:
10、我的小探访:你还想知道哪些物品的生产环节吗?请你选择一
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它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11、示例:服装的生产环节。

12、小调查: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
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
舒适和便利。

13、图片展示:结婚三大件的变迁。

14、小小分享会:
(1)从“结婚三大件”的变迁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除了“结婚三大件”的变迁外,你还知道哪些工业产品的变化?
(3)你最喜欢的一样工业产品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它给你的
生活带来了什么?
15、新家电、新生活: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烘干机。

16、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
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17、比一比,想一想: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18、提示: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的同时,还把人们从重复、繁杂、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让
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19、视频:这是未来家电的趋势吗?太智能了!
20、小小发明家: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会出现哪些新的工业
产品?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
些产品?
对比工业产品的变化,感受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
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将来,我
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总结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