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理论力学重点面试问题知识点总
力学面试专业知识大纲

力学面试专业知识大纲本文旨在总结力学面试中常见的专业知识点,以帮助面试者更好地准备力学领域的面试。
以下为力学面试专业知识大纲。
1. 基本概念1.1 力学的定义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规律。
1.2 物体的运动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位置是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置变化,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1.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力学分支2.1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和力的平衡条件。
主要包括力的合成、力矩和力的平衡。
2.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关系。
主要包括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刚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2.3 力学中的能量和功能量和功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能量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备的能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备的能量。
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力乘以位移的乘积。
2.4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后产生的形变和恢复的规律。
主要包括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和弹簧振动。
3. 典型问题3.1 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可以计算自由落体的时间、速度和位移。
3.2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物体在受重力和初速度的作用下的运动。
可以计算斜抛运动的时间、最大高度和最大距离。
3.3 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受力分析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简化问题的计算。
4. 应用领域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工程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三大力学面试复习总结.doc

仁三大力学概述(1)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刚体。
(2)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科学,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主要研究对象是单个杆件。
(3)结构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结构的组成规则,结构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响应, 以及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等。
主要研究对象是杆件结构。
2、材料力学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2)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4)小变形与线弹性范围认为构件的变形极其微小,比构件本身尺寸要小得多。
3>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4.圣维南原理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7 =耳/人,这一结论实际上只在杆上离外力作用点稍远的部分才正确,而在外力作用点附近,由于杆端连接方式的不同,其应力分布较为复杂。
但圣维南原理指出:“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不大于杆的横向尺寸范围内受到影响”5、扭转受力特点及变形特点杆件受到方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力偶作用,杆件的横截面绕轴线产生相对转动。
6、切应变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单元体的直角将发生微小的改变,这个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7.切应力互等定理两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数值相等,且均指向(或背离)该两平面的交线。
8、正应力、切应力、主应力应力:为了表示内力在一点处的强度,引入内力集度,即应力的概念。
将总应力分解为与截面垂直的法向分量(正应力)和与截面相切的切向分量(切应力)。
其中主应力为没有切应力作用的截面上的法向应力9、中和轴的定义构件正截面方向上正应力等于零的轴线位置10、平截面假定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轴线。
11、叠加原理当所求参数(内力、应力或位移)与梁上的荷载为线性关系时,由几项荷载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的某一参数,就等于每项荷载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该参数值的叠加。
硕士研究生理论力学复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理论力学》复试大纲一、静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受力图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2.汇交力系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3.力矩与力偶力对点的距;力偶、力偶距;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4.平面一般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及简化结果;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简单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节点法、截面法)。
5.摩擦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滑动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
6.空间力系力对点之矩的矢量表示;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空间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7.物体重心物体重心及坐标公式;组合法求物体的重心位置;实验法测物体的重心位置。
二、运动学1.点的运动学描述点运动的常用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及弧坐标法;点的运动方程、运动轨迹;利用不同方法描述点的速度、加速度。
2.刚体的基本运动刚体的平动及特征;刚体的定轴转动的描述方法;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3.点的合成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参考系与静参考系;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4.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求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求图形内各点加速度的基点法;常见平面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三、动力学1.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质点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2.动量定理动量、力的冲量;质点、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
3.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的动量矩,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方程;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量,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4.动能定理力的功;质点系的动能,刚体平动、转动及平面运动的动能;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普通定理的综合应用。
复试理论力学重点面试问题知识点总结(主要)

复试理力重点知识点总结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掌握平衡、刚体、力的概念以及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
2、掌握柔性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和球铰链的性质。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对点的矩,掌握空间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对轴的矩与对该轴上任一点的矩之间的关系。
4、对简单的物体系统,熟练掌握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1、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矢的概念以及力偶的性质。
2、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力偶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和空间一般力系和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4、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和合力矩定理。
5、掌握计算平行力系中心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割法和负面积法计算物体重心。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1、了解运用空间力系(包括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熟练掌握利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了解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4、掌握平面静定桁架计算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掌握判断零力杆的方法。
第四章摩擦1、掌握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平面物体系的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2、了解极限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第五章点的运动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第六章刚体的基本运动1、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掌握定轴转动刚体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的概念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积表达式。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理论力学复试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复试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质点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曲线运动又可分为圆周运动和曲线运动。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相互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3.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是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能量转化规律的重要定律。
4. 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是描述物体围绕某一固定轴线旋转运动的物理量,而角动量守恒定律则是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角动量守恒规律的重要定律。
5. 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它们包括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方程等。
二、刚体运动1.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刚体的平动和转动是刚体运动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描述了刚体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
2. 动力学定理在刚体上的应用动力学定理是描述刚体运动规律的重要理论,它们包括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等。
3. 刚体的平衡和非平衡刚体的平衡和非平衡是刚体在受力作用下的两种运动状态,它们分别描述了刚体在力的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的运动规律。
4. 刚体的运动方程刚体的运动方程描述了刚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它们包括平动方程、转动方程等。
三、弹性和非弹性碰撞1.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是物体在碰撞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描述了碰撞前后的能量变化规律。
2. 质心系和实验室系质心系和实验室系是描述碰撞过程中参考坐标系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描述了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碰撞的运动规律。
3. 碰撞定律碰撞定律描述了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重要规律,它们对于理解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非常重要。
四、惯性力和非惯性力1. 惯性力和非惯性力惯性力和非惯性力是描述物体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受力情况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描述了在不同参考系下物体的受力情况。
面试常问的力学知识

面试常问的力学知识引言在求职过程中,面试官经常会问到与工作相关的基础知识。
对于从事工程、物理等领域的职位,力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涵盖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应聘者更好地准备面试。
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原理。
三个基本定律如下:1.1 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直到有外力作用。
1.2 第二定律当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
加速度的大小与所施加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3 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作出反应。
这意味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总动量保持不变。
3.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规律,它由牛顿提出。
根据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引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力学问题:4.1 平衡力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即物体所受的力相互抵消。
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来解决平衡力问题。
4.2 斜面问题斜面问题涉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可以通过分解力和使用牛顿定律来解决斜面问题。
4.3 悬挂力悬挂力是指物体悬挂在绳子或杆上时所受的力。
可以使用受力分析来计算悬挂力的大小和方向。
5.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力学问题:5.1 加速度问题加速度问题涉及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计算。
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加速度问题。
5.2 自由落体问题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理论力学面试总结

理论力学面试总结引言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对于从事物理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的人员至关重要。
在求职面试中,理论力学的相关知识也是常常被考察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理论力学面试常见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应聘者提前做好准备,增加应对面试问题的信心。
知识点总结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三定律、力、质点运动等概念。
在面试中可能会涉及以下问题:•描述牛顿三定律。
•什么是分离变量法,如何应用于质点的运动方程。
•质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是什么,如何求解。
•如何理解力和动量的关系。
2. 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平衡和运动,常见问题包括:•什么是刚体,刚体的特性是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刚体处于平衡状态。
•如何计算刚体的质心和转动惯量。
•如何推导刚体的平衡方程。
3.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力学运动,重点是力的作用和相应的运动规律。
面试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质点的加速度。
•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和动能。
•如何理解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如何将质点的运动方程推广到刚体的运动。
4. 振动与波动振动与波动是理论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可能涉及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求解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如何计算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什么是波,波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波的传播速度和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面试题目示例接下来,我们给出几个常见的理论力学面试题目,并分析如何回答。
1. 描述牛顿三定律。
答:牛顿三定律分别是: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导致的加速度;第三定律是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如何判断一个刚体处于平衡状态。
答:一个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对于任意一个刚体上的一点,合外力和合外力矩都为零。
力学专业研究生面试

1.各力学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重点内容要清楚.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的。
它主要研究的是质点,质点系,刚体,并且以牛顿定律为主导思想来研究物体。
质点和刚体都是理想化的模型,没有变形,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适用于研究宏观低速的物质世界。
它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静力学(研究物体在保持平衡时应该满足的条件),运动学(从几何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包括轨迹、速度、加速度和运动方程)和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到的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材料力学:研究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是否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构件,构件是可以变形的。
材料力学主要是从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发展而来,因为刚体是不会变形的,所以在理论力学中是不可能解释变形体的问题的,但实际上物体没有不发生形变的,材料力学就是研究物体在发生形变以后的一些问题。
理论力学无法解答超静定问题,但是在材料力学中可以根据变形协调方程或者一些边界约束条件可以解答超静定问题。
而且材料力学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时把问题工程化。
材料力学的假设: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 各项同性假设。
拉、压、剪、扭、弯(纯弯和恒力弯曲)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强度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畸变能密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拉弯,弯扭)压杆稳定莫尔积分结构力学: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
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面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思想都是差不多的。
在结构力学里面有一些更先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力法、位移法、矩阵位移法(划行划列法,主1付0法,付大值法)、力矩分配法(逐渐趋近的方法接近真实值)。
结构力学里面还包括结构动力学力法:变形协调方程,以多余的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平衡方程,以某些结点位移和转角为基本未知量力矩分配法:以位移法为基础,无限趋近的方式逐渐逼近真实解矩阵位移法:位移法和计算机想结合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理力重点知识点总结
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掌握平衡、刚体、力的概念以及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
2、掌握柔性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和球铰链的性质。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对点的矩,掌握空间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对轴的矩与对该轴上任一点的矩之间的关系。
4、对简单的物体系统,熟练掌握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1、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矢的概念以及力偶的性质。
2、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力偶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和空间一般力系和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4、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和合力矩定理。
5、掌握计算平行力系中心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割法和负面积法计算物体重心。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了解运用空间力系(包括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熟练掌握利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了解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4、掌握平面静定桁架计算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掌握判断零力杆的方法。
第四章摩擦
1、掌握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平面物体系的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2、了解极限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
第五章点的运动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第六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1、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掌握定轴转动刚体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的概念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积表达式。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七章点的复合运动
1、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理解xx加速度的原理。
3、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4、掌握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加速度合成定理和应用。
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1、理解平面运动的特征、刚体平面运动的简化以及平面运动方程。
2、掌握用合成运动的方法分析平面运动。
3、熟练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的方法(基点法、速度投影法、瞬心法)及其计算加速度的方法(基点法)。
动力学
第十一章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1、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力的冲量。
2、掌握质点和质点系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和动量矩守恒条件、质心运动守恒条件。
3、掌握利用相关定理求解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有关问题。
第十二章动能定理
1、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刚体的动能(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势能和力系的功(重力、弹性力的功、力偶的功)。
2、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能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求解刚体动力学问题。
第十三章xx原理
1、掌握计算惯性力的方法。
2、熟练掌握刚体平动以及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利用达朗伯原理求解动力学问题。
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
1、理解约束方程及其分类、自由度、广义坐标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应用虚位移原理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理解广义力的概念和广义坐标形式的虚位移原理
第十五章xx日方程
1、了解动力学普遍方程和
2、理解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并学会初步应用。
第十六章碰撞
1、理解碰撞的概念,基本假设和分析的原理,了解碰撞时的动力学普遍定理。
2、了解分析简单碰撞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