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设计
临床医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选课程课程代码:NAS121134T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学时学分:30学时;2 学分预修课程:不需要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开课部门: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重点在与认识疾病。
使每一名大学生都有一些医学常识。
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身体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仪器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及内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机理和病理过程。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临床医学的概念;临床医学的任务【基本要求】了解临床医学的概念,了解临床药学的研究范围第二章:常见症状【教学内容】发热;头痛;腹痛;水肿;腹水;眩晕;黄疸等症状【教学重点及难点】常见症状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基本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第章第三章:体格检查教学内容】全身各器官在疾病发生时,表现出的体征基本要求】了解各种体征的检查方法和阳性结果的判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各种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基本要求】了解方法,知道意义。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教学内容】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教学重点及难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计数、血常规的临床意义、尿常规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基本要求】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计数,掌握白细胞分类;熟悉血常规的临床意义;了解尿常规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仪器检查【教学内容】介绍心电图,各种超声,x线,CT,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和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如何选择上述检查方法第六章:内科常见病(高血压病)【教学内容】高血压病的概况;高血压的分类和发病机理;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并发症【教学重点及难点】血压病的发病机理;高血压的病因【基本要求】掌握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熟悉高血的病因;了解高血压并发症第五章:糖尿病【教学内容】概况;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教学重点及难点】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并发症【基本要求】掌握糖尿病的病因和治疗及预防,熟悉糖尿病并发症第六章:高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硬化【教学内容】概述;各种脂蛋白代谢及其临床意义;病因和发病机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及其治疗【教学重点及难点】高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基本要求】掌握高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了解动脉硬化病理生理。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Clinical Medicine Outline课程编码:27A21307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适用专业:药学推荐教材:刘淼等编,《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目:于锋等编,《临床医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及诊断学等临床内容,是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通过简明扼要讲授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将临床医学与药学专业各科相联系,为今后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1. 掌握基本诊断技术和基本概念;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诊断等;2. 熟悉常见疾病的分类、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等;3. 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辅助检查,预防和临床新进展等。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症状学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熟悉常见症状临床意义;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见症状的问诊方法及发病机制。
[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1.1 发热§1.2 呼吸困难§1.3 呕血与咯血§1.4 腹痛§1.5 水肿§1.6 昏迷第二章体格检查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体格检查方法和操作;熟悉体格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体格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它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以及诊断学等临床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它通过简明扼要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倡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或概念;“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

学生评价与反馈
关注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 求。
课程改进方向
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反 馈,提出课程改进的方 向和措施。
临床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 展,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临床
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
临床医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融合和创 新,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医疗体系
心力衰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 作出诊断。治疗原则为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改善生活方 式、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胃炎
根据上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结合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可作出诊断。治疗 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整等。
消化性溃疡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总结
基础医学知识
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内容 ,为理解临床医学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知识
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医学技能培养
通过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 能和诊断思维能力。
消化生理学
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和 吸收功能,以及消化腺的分泌和调节 作用。
排泄生理学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以及尿液 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病理学基础
疾病概论
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转归过 程,以及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损伤 和修复过程,以及再生和纤维化的机 制。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论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介绍医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打下医学知识的基础,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应用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帮助。
课程设置章节内容第一章临床医学概述: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二章人体结构和功能: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见疾病的分布与发生原因第三章临床诊断基础知识:病史、体检和其他常用的检查方法第四章疾病的防治: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重点是基本药物治疗第五章医学伦理和法律:医学伦理的内涵和医学法律的基本法规和制度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临床医学概论,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重要内容;2.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分布和发生原因;3.理解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掌握病史、体检和其他常用检查方法;4.理解疾病的防治原则和方法,掌握基本药物治疗;5.了解医学伦理的内涵和医学法律的基本法规和制度,掌握医学伦理的基本要求。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主要内容将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学生将通过课堂出勤、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其中,期末考试占据总成绩的70%以上,其余考核方式占据30%以下。
参考教材1.临床医学概论,王晓勇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2.临床医学导论,李聪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版;3.临床医学基础,王强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总结临床医学概论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打下医学知识的基础,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应用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帮助。
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的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医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类型:必修课学分:3学分学时:64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24学时)适用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提供跨科学科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临床医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2学时)1.1临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1.2临床医学的历史沿革1.3临床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关系2.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学时)2.1患者评估与临床决策2.2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2.3临床治疗与监测2.4临床预防与康复3.临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8学时)3.2临床数据记录与管理3.3临床数据的诊断与分析3.4临床数据的统计与报告4.临床与实验研究(10学时)4.1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2临床试验设计与伦理4.3实验动物模型与临床关联性4.4临床实验室的设计与管理5.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伦理与法律(6学时)5.1医学伦理概述5.2医学伦理决策与伦理委员会5.3医学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应用5.4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处理6.临床医学教育与职业发展(6学时)6.1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与方法6.2医学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6.3临床医学研究与学术发展6.4临床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7.临床技能实训(24学时)7.1临床诊断技能训练7.2临床操作技能训练7.3医学检验与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7.4病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临床医学概论》参考书目:1.临床医学基本原理(国内外教材)2.临床医学实践指南与技能训练(国内外教材)3.临床医学研究与伦理(国内外教材)4.医学伦理与法律概论(国内外教材)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结合实践操作考核的方式。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精选五篇)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Synopsis of clinic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51 学时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
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诊断学基础 3学时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3211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英文名称:Clinical Medicine Summary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刀(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夕卜、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了解临床的常见疾病。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以《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先行课,与上述课程的联系要求如下:1.《解剖与生理学》应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化学》应理解DNA复制的半保留机制和半不连续复制;掌握DNA复制的一般特点;理解转录的基本过程、机制。
3.《分子生物学》掌握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 掌握真核RNA的转录后加工;掌握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掌握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三、课程教学目标1.应熟悉和掌握现代临床医学的内容和特点。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3,2.2)2.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及常规治疗方法。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3)3. 了解未来医学的发展及未来的治疗方法(支撑毕业能力要求2.1,2.2)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课为主,多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适当安排一些病例讨论,要求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各种常见多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治疗。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一部分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专业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
熟悉视、触、叩、听、闻诊五种检查方法的内容。
了解:
了解各种检查点的标准与临床意义。
第五章肺部感染(
掌握:
1肺部感染的病因。
2、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熟悉:
1、肺部感染变化趋势。
2、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了解:
2、病理:扼要介绍骨髓和脾脏等的病理改变特点。
3、预防:谨慎用药、劳动保护、早期发现毒性反应。
第十八章 糖尿病(
掌握:
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正常人、空腹血糖过高、糖耐量低减、临床糖 尿病的诊断标准)。
3、糖尿病的治疗措施(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监测、 药物治疗)。
熟悉: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
2、常用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种类。
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了解:
1、糖尿病病理变化的实质。
2、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第二十章 脑血管疾病(
掌握:
1、脑血管疾病分类
2、脑血管病常见病因
3、各种常见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
熟悉: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 床表现特点
第三节哮喘及过敏性疾病(
掌握:
掌握教材中叙述的详细内容及有关的技能,达到能在实践中直接应用。
熟悉:
熟悉教材中叙述的基本内容及见习有关技能, 以便以后可通过自学进一步达 到掌握的目的。
了解:
了解教材中叙述的内容的概况,扩大知识面。
第八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掌握:
1、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2、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尿路感染
3
第十七章
贫血
4
第十八章
糖尿病
4
第二十章
脑血管疾病
4
第二十一章]
外科感染
r4
第二十四章
肿瘤概论
4
第二十五章二
病理妊娠
3
Zv/v——" [.、 第二十八早
妇科总论
3
Afy*_F*第二十二早
维生素D缺之性佝偻病
4
第三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
4
眼病防治
4
临床诊断思维分析及 专题讨论
4
合计
总学时72」
匕72
2、脑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了解:
1、脑血管病鉴别诊断
2、各种脑血管病的防治方法
第二^一章外科感染(4学时)
掌握:
1、常见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3、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
熟悉:
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
了解:
1、败血症及脓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十七章贫血(
第一节贫血概述(
掌握:
1、贫血的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熟悉:
1、概述:正常值和贫血的定义,影响正常值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2、分类:形态学、病因及发病机理分类,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对临床工作 的意义。
了解
贫血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掌握:
1、病因:原发、继发:药物、化学、物理、感染、其他。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验学时为0学时),共十四章,内容包括诊断学基础、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高血 压病、肾小球疾病、泌尿系感染、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妇科总论、病理 妊娠、外科感染、肿瘤概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毒性肝炎、眼病防治等。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3、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熟悉:
1、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了解:
1、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2、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第二^一 眼病防治(
第一节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掌握:
眼球的基本构成
熟悉:
眼附属器的结构
了解:
熟悉:
发热、疼痛、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水肿、恶心、呕吐、呕 血、便血、黑便、血尿、尿频、尿急、尿痛、黄疸、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 了解:
发热、疼痛、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
水肿、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黑便、血尿、尿频、尿急、尿
痛、黄疸、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掌握:
第十五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掌握: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1、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
了解胎产式,胎先露的定义及判定
第三十三 维生素
掌握: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熟悉: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 了解:
1、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第三十四章
掌握:
1、乙肝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及HBVDNA的临床意义。
1、肺部感染概念。
2、肺部感染的诊断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易患因素
第六章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掌握:
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因。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治疗。
熟悉: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特征。
了解:
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概念、基本特征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辅助检查和诊断方法。
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预防
熟悉:
高血压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了解: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第十一章消化性溃疡(
掌握:
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3、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熟悉:
1、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
2、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了解: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 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1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朱永湘,唐崇功主编,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常见结膜炎的防治(
掌握:
结膜炎的基本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
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表现
2.沙眼的表现
了解:
沙眼致盲的原因
第三节常见屈光不正的防治(
掌握:
屈光不正的概念和分类
熟悉:
近视眼的概念和表现、远视眼的概念和表现、散光的概念和表现、老视眼的
概念和表现
了解:
各种屈光不正的治疗和目前的治疗进展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 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生物技 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贸 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使用)
第一节
掌握:
掌握女性内生殖器官解剖
熟悉:
1•熟悉女性内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2•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3•熟悉胎盘功能
了解:
1•了解受精卵形成、输送及胎儿附属物形成
2•了解妊娠母体各个系统变化。
第二节正常妊娠(
掌握:
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的妊娠诊断方法。
熟悉:
熟悉目前国内外、妊娠诊断的新动态。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肾病综合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
了解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六章 尿路感染(掌握:Leabharlann 1、尿路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
2、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熟悉:
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
了解:
尿路感染的病因、传染途径、与感染有关因素、以及复发和再感染的区别。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方法,由浅入深, 重点突出,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倡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 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 要求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或概念;“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它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传染病以及诊断学等临床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 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 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 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 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它 通过简明扼要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