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合集下载

第十三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第十三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第十三讲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文学(一)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至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

但“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简单的复兴,而是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是人本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成就在文艺复兴时期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1.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关系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的新文学也出现得最早。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

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是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号召的人,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

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

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著有长篇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短篇故事集、论文等,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2.德国文学这一时期的德国仍处于分裂状态,资本主义发展迟缓,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概述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十四行诗,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成就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类和个人思想的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涉及的一些主要思想。

1. 爱情与欲望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经常探讨爱情与欲望这一永恒的主题。

他描绘了各种形式的爱情,包括浪漫之爱、激烈之爱、失望之爱等等。

通过对角色和情节的塑造,他深入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关于爱情和欲望的需求、冲突和困扰。

2. 时间与流逝莎士比亚通过十四行诗表达了对时间和流逝不可改变性质的体验。

他常用“岁月无情”、“时光飞逝”等词语来描述人们面对时间推移而感到无力和无奈。

这种描绘不仅反映了生活的瞬息万变,也传递了人们对永恒和不朽的渴望。

3. 多重性与表演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经常展现多层次的意义和不同角色的扮演。

通过剧作家和演员之间的互动,他将现实与虚构、真实与伪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多重性和表演性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现实世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4. 生死与存在莎士比亚尤其擅长通过十四行诗来表达存在主义主题。

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探索无疑影响了后来文学、哲学领域的发展。

他思考人类存在意义、追问死后世界等问题,在文字中诉说着关于生命的真谛和对未知命运的猜测。

5. 社会阶级与权力莎士比亚所描绘的社会往往充满权力斗争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

他通过十四行诗展示了权力对个体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他审视统治者、贵族、平民和劳工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社会困境和人性的种种矛盾。

结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深刻而多样化,涉及了爱情、时间、多重性、生死以及社会阶级与权力等方面。

这些思想超越了时代限制,使得莎士比亚在世纪之后仍然被尊为文学大师,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深受当时文化氛围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发展。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的作品如何反映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4世纪开始兴起于意大利,并于15世纪晚期、16世纪发展到欧洲其他地区的文化运动。

这个时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个人主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的理性和能力的信仰成为其主要特色。

首先,文艺复兴时期注重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和模仿。

人们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通过模仿古代作品来推动文艺的发展。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

人们开始关注自我、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而不再完全依赖于宗教和传统权威。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也使人们开始探索人类的能力和可能性。

最后,文艺复兴时期还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

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表现方式,而不再依赖于宗教符号和传统的象征意义。

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文艺复兴特点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

首先,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模仿。

他的剧本中常常出现对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事件和文学题材的引用和借鉴,例如《哈姆雷特》中引用了古希腊悲剧《奥德修斯》中的人物和情节。

其次,莎士比亚的作品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他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常常在各种复杂的情感和道德困境中挣扎、成长,体现出对人类自身的探索和思考。

此外,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自然描写也符合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需求。

他经常用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来展示自然界的美丽和力量,例如《暴风雨》中的海洋和风暴,以及《仲夏夜之梦》中的森林和夜晚。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与时代背景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与时代背景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与时代背景1. 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戏剧类型,其中悲剧作品是他最为著名和深入人心的创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2.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约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思想启蒙的时代。

这个时期经历了宗教改革、科学发展、政治动荡等重要事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社会背景:3.1 政治和权力斗争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英国经历了强大王权与贵族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的局面。

这种社会不稳定性影响了人们对权力、挣扎和道德问题的理解。

3.2 戏剧表演环境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剧院成为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所。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被大量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4. 莎士比亚的悲剧元素4.1 主题与情感表达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冲突,探讨了权力、爱情、背叛等主题。

他通过丰富的角色刻画和情感表达使得观众产生共鸣。

4.2 反思种族、阶级和性别问题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也涉及到种族、阶级和性别问题,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4.3 剧本结构与戏剧技巧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戏剧技巧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情节发展。

他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对白形式来揭示角色内心世界,并以令人难忘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5. 悲剧作品举例5.1 《奥赛罗》(Othello)这部戏剧讲述了一个黑人将军奥赛罗被妻子、朋友和政治敌人所背叛的故事。

通过种族、爱情和嫉妒等主题的交织,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正和个人心理的脆弱性。

5.2 《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

故事以主人公哈姆雷特对父亲之死进行复仇为主线,同时探讨了权力斗争、道德困境和自我认识等主题。

6. 结论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他通过深入探索人类心灵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使其作品至今仍具有强大影响力。

名人对文艺复兴的评价

名人对文艺复兴的评价

名人对文艺复兴的评价以下是一些名人对文艺复兴的评价:1.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梨裘蔷薇花和复兴的美食" ( "A thing devised by beauty's own sweet and cunning hand")2.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复兴是人类智慧和学问的新黎明" ( "The dawn of a new era in human wisdom and knowledge")3. 伦勃朗(Rembrandt): "复兴塑造了艺术的未来,为艺术家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 "The Renaissance shaped the future of art, opening up new paths for artists")4.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文艺复兴让我们重新探索了人类的潜力和创造力" ( "The Renaissance allowed us to rediscover the potential and creativity of humanity")5.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文艺复兴使我们的艺术更加人性化和自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 "The Renaissance made our art more humanistic and free,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limitations")6.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文艺复兴是人类思维的巅峰,开拓了科学和艺术的新天地" ( "The Renaissance was the pinnacle of human thought, opening up new frontiers in scienceand art")这些评价展示了文艺复兴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和重要性,强调了其对艺术、科学和人类思维的革新和贡献。

法国文艺复兴达芬奇与莎士比亚的时代

法国文艺复兴达芬奇与莎士比亚的时代

法国文艺复兴达芬奇与莎士比亚的时代法国文艺复兴,达芬奇与莎士比亚的时代法国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充满了创造力和繁荣。

在这个时期,达芬奇和莎士比亚是两位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

本文将以法国文艺复兴为背景,探讨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及其时代背景。

一、法国文艺复兴的背景法国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法国的文化和艺术运动。

在这个时期,法国重新发现和吸收了古典文化,追求人文主义理念,艺术追求以人为中心的创新风格。

而这个时期正值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期,使得艺术家可以充分发展和表达他们的才华。

二、达芬奇的艺术成就1.绘画达芬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绘画领域的成就堪称举世无双。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成为了世界艺术的经典之作。

通过他对光线、透视和解剖学的深入研究,他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的触动。

2.科学除了绘画,达芬奇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对于人体解剖学和机械工程的研究非常深入,对后世的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和机械运动》成为了解剖学的里程碑,他的机械设计则为后来的发明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1.戏剧创作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题材和风格,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卓越的语言表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讽刺,他展现了戏剧的力量和智慧。

他的作品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至今仍广为演出和研究。

2.诗歌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也是其艺术成就的一部分。

他的十四行诗和其他诗歌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诗人才华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形象、感情和语言的丰富性而闻名,为当时的文学带来了风靡的浪潮。

四、达芬奇与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文主义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是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下取得的。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

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

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莎士比亚的背景、作品的特点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等方面,探讨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

莎士比亚生活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英国。

他的戏剧作品主要集中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的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被视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艺术和文化繁荣。

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和诗歌。

他将这些作品创作成戏剧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莎士比亚的作品通常以戏剧性的冲突、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细的对白而闻名。

莎士比亚擅长刻画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包括爱情、权力、背叛和命运等。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内心的深处,莎士比亚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许多问题。

伊丽莎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政治的混乱。

他关注的主题包括爱国主义、国王的权威、社会阶层和性别角色等。

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跨越时代和文化的普遍性。

尽管这些作品是在几个世纪前创作的,但今天它们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上演。

这些作品中的普遍主题和人物形象使得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然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语言和结构为后来的戏剧家树立了榜样。

莎士比亚对独白、对话和舞台效果的运用被认为是戏剧艺术的里程碑。

他的诗歌和对白的流畅与其作品的表演风格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戏剧体验。

总之,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是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情感,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他的作品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欣赏和研究。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莎士比亚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莎士比亚

薄伽丘(1373?-1375)



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另一个伟大的作家 创作:一生写作了传奇、 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 以及小说、论文等众多作 品。 代表作:《十日谈》
《十 日 谈》



别称:《笳略托公子》 创作动机:最初就是为了 “纵谈风月”。但 薄伽丘 更多的是从肯定个人情感 和情欲的角度来反抗神学 体系的不合理,这才是他 创作的真正动机。 意义:小说表现出反封建、 反教会的巨大思想意义, 诃德》故事梗概



拉·曼却地方的穷乡绅吉 哈达因阅读骑士小说入了 迷,企图仿效古代游侠骑 士外出漫游。 他改名堂吉诃德· 拉· 台· 曼却, 还物色了邻居桑丘·潘沙 做侍从。 小说围绕主仆二人游侠冒 险的经历,广泛地反映了 17世纪初期西班牙社会的 现实。
人 物 形 象


人物画廊:这部小说中共 出现了包括社会各阶层将 近700个人物,有贵族、 教士、商人、地主、市民、 士兵、农民、囚徒、强盗、 妓女等等。 主要人物:在这众多人物 画廊中,堂吉诃德和桑 丘·潘沙的形象栩栩生辉, 最为引人注目。

《维纳斯与阿都尼》





《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在这两首长诗中, 莎士比亚表现了维纳斯与鲁克丽丝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追求。 《维纳斯与阿都尼》叙述的是爱后维纳斯追求美少年阿都尼而不得的故事。 维纳斯的激情之爱:在长诗的开篇,莎士比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爱后 维纳斯火热的凰求凤激情,而这种热烈的生命激情伴随着灼烫的情欲。 空腹的苍鹰,饿得眼疾心急,馋涎欲滴, 抓住小鸟,用利喙把毛、肉、骨头一起撕。 鼓翼助威势,贪婪猛吞噬,忙忙又急急, 饥胃填不满,食物咽不尽,就无停止时。 她就像这样,把他的额、腮、下颏吻个不已, 因为她吻完了一遍,又从头儿开始吻起。 阿都尼的“纯洁贞正”之爱:任维纳斯千般示爱万般纠缠,美少年依然把狩 猎的荣誉看得高于世俗的女爱男欢。阿都尼理解的爱不包括世俗的情欲成分, 他理解的爱是的贞洁的,与“淫”区分开来: ‘爱’就像春日,永远使人温暖、新鲜、清爽, ‘淫’像冬天,夏天没完,就来得急急忙忙。 ‘爱’永不使人餍,‘淫’却像饕餮,饱胀而死亡。 ‘爱’永远像真理昭彰,‘淫’却永远骗人说谎。(第11卷,第4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以及诗歌在世界文学中都有巨大的影响,他讴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同时又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罪恶。

其作品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都具有影响。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在中世纪教会的神学统治下,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被埋没了将近1000年,到了14世纪,特别在15、16世纪,古代文化又重新被人民重视,出现了一个挖掘、研究、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古运动。

而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但是,当时的欧洲还是封建制时代,资产阶级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要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度、封建势力发生冲突,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有一种肯定现世、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基本精神,资产阶级从中发现许多可以鼓舞人心与封建神学抗衡的积极因素,因此,14世纪的意大利的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开始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尤其是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流落西欧,带来许多古典文化的精品,同时,罗马的废墟上也发掘出许多古代的文物。

长期被埋没的古代文化重新被人发现。

地理大发现又大大扩充了人们的眼界,促使人们头脑中的世纪神学观念迅速瓦解。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科学与文艺的发展,在人类的文化史上划出了崭新的一幕,他们本身也在这一斗争中成为多方面的文化巨人。

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这一运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期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
(1)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
(2)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3)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4)反对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自己的独立地位;
(5)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新文学的指导思想,因此人们把这种新型文学称之为人文主义文学。

当时,教会文学、以骑士为代表的封建主文学仍然存在,民间文学和城市文学也在继续发展,而人文主义文学一经产生,就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

在创作上,他们抛弃了中世纪文学的象征、梦幻手法,注重写实,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阶段。

欧洲文学中的许多重要体裁也在这一时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彼特拉克的14行诗,意大利薄迦丘的短篇小说,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拉伯雷的长篇小说,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蒙田、培根的散文,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对后来的欧洲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欧洲的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一直到17世纪初期才结束。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以说是代表了欧洲与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与重要作品
莎士比亚生活与创作在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初伊丽莎白时代。

共创作了戏剧37部,长篇叙事诗2部,十四行诗154首,还有一些杂诗,一般把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1590---1600年历史剧、喜剧时期《亨利四世》(上、下篇)《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二个时期 1601---1607年悲剧时期《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三个时期 1608年以后传奇剧时期《暴风雨》
《哈姆莱特》分析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1601年写的一部悲剧。

他集中体现了作家的思想特点和艺术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剧本题材是一个古老的丹麦故事,完全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宫廷复仇故事,1594年,英国还上演过关于哈姆莱特的戏剧,莎士比亚用这个剧本作为自己的创作的蓝本。

悲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

剧情虽然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然而,剧中描写的一切却处处使人想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现实。

(详见教材)
1、哈姆莱特的形象特征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A,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艺。

哈姆莱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

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新的看法;B、忧郁与精神危机,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是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的表现。

父死、母嫁,友谊、爱情的破灭,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思想危机的阶段也是思考与探索的阶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这也是理解哈姆莱特全部行动的关键。

包括迟疑与延宕的原因。

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

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

2、哈姆莱特的悲剧原因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反动势力强大。

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

另一方面,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1)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与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2)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

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

总之,哈姆莱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
象。

作品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矛盾,又歌颂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

3、《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1)以时代和社会为背景刻划主人公的形象。

(2)情节曲折并由人物性格决定。

(3)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4)在对比中突出人物的性格。

(5)戏剧语言丰富且个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