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的卷曲和可纺性关系
纺织材料学 2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第一节 纤维的细度 第四节 纤维的卷曲与转曲 第二节 纤维的截面形状 第五节 纤维的吸湿性 第三节 纤维的长度 第六节 纤维的拉伸强度
2021/5/4
第二章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纤维形态结构可以分为纤维表明形态结构和纤维内 部形态结构。表面形态结构是基于宏观尺度的研究, 而内部形态结构是基于分子或原子尺度的微观研究。 本章主要介绍纤维表面形态结构。
维粗细程度。分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一、纤维的细度指标 (一)直接指标 当纤维的几面接近圆形时,纤维的细度可以用直
径、截面积和周长等指标表示。通过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直径d和截面积A,常用于羊毛 及其他动物毛,圆形化学纤维的细度表达。 截面积计算可近似采用下式。
2021/5/4
精品文档
2021/5/4
精品文档
8
第一节 纤维的细度பைடு நூலகம்
四、纤维细度对纤维、纱线及织物的影响
纤维细度及其离散程度不仅与纤维强度、伸长度、刚性、弹性和形变 的均一性有管,而且极大的影响织物的手感、风格以及纱线和织物 的加工过程
(一)对纤维本身的影响
纤维的粗细将以你轩昂纤维的比表面积,进而影响纤维的吸附及染色 性能,纤维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纤维的染色性也会提高,纤维 间的细度不匀会导致纤维力学性质的差异,最终导致纤维集合体的 不匀,此外,纤维内的细度差异,会直接导致纤维的力学弱节,不 但影响外观和品质,最终影响产品的使用。
合成革(特细) <0.11
< 0.4
透气、防水、细密、麂皮特征
极细纤维
0.0001-0.1 0.09-0.12 吸附、超滤
纳米纤维
10-8-10-4
0.001-0.1 特殊功能
合成纤维工艺习题

合成纤维工艺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纤维期末考试题:1、概念题1)、溶液纺丝 2)、线密度 3)、冷却长度L K 4)、溶胀度 5)、FDY 6)、空气变形纱 7)、极限氧指数 8)、湿法纺丝 9)、断裂伸长率 10)、浓缩凝固 11)、卷曲作用 12)、FOY 13)、缩醛度 14)、拉伸曲线的基本类型 15)、干法纺丝 16)、回潮率 17)、拉伸比 18)、假捻变形 19)、ZHENMOY 20)、复合纤维 21)、凝固的临界浓度再生纤维 23)短纤维24)长丝 25)零强温度 26)纤度 27)结晶速率常数(K) 28)动力学结晶能力(G) 29)连续冷却相变曲线(CCT) 30)熔体纺丝法 31)直接纺丝法32)切片纺丝法 33)牵切纤维 34)线密度 35)断裂长度36)打结强度37)钩接强度38)熔体纺丝39)湿法纺丝40)成纤聚合物41)断裂长度42)相对强度43)强度极限44)取向结晶45)双扩散46)POY 47)化学纤维48)含湿率49)天然纤维50)合成纤维2.填空题1.化学纤维的制造可以概括的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工序。
2.化学纤维按基本制造方法分_____,_____,_____三种。
3.化学纤维分为____,____,____。
4.纤维的染色性与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因素有关。
5.干法纺丝溶剂从纺丝线上除去三种机理_____,_____,_____。
6. 真空转鼓干燥机主要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组合式干燥设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8.根据切片的结构变化把干燥划分为_____,_____,两个阶段。
9.喷丝板导孔形状有____,____,____,____四种。
10.熔体纺丝方法用于工业生产的有_____,_____,两种方法。
11.用于湿法纺丝的纺丝溶液浓度为_____,用于干法纺丝溶液浓度为_____。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1)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第一章纺织纤维及其分类1、什么是纺织纤维?2、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3、纺织纤维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4、分别举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的例子各三例。
ﻫ5、纺织纤维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6、什么是纺织材料?7、纺织品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什么?第二章原棉ﻫﻫ一、填空:2、原ﻫ1、原棉的生长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ﻫ棉按品种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原棉按初加工分可分为______、______。
ﻫ4、原棉按色泽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为__________。
6、未成熟棉纤维截面为______________。
7、过成熟棉纤维截面为______________。
ﻫ8、棉纤维纵9、棉纤维的截面由外向内分为_向具有_______________。
ﻫ10、棉纤维_____耐酸_____耐碱。
____、_____、_____。
ﻫ11、“丝光棉”纤维截面_____,强度比普通棉纤维______。
12、我国棉花的业务检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四项。
13、棉花品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将细绒棉的品级分为_____级,_____级为标准级。
15、手扯长度的量度是_____,在业务检验中以_____为间距分档。
16、原棉标志是综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号标志。
ﻫ17、原棉长度检验是测定棉纤维的_____、_____和_____等长度性质指标。
18、我国棉纤维长度检验采用的仪器大多是__________。
19、一般当棉纤维长度愈_____,长度整齐度愈_____,短绒率愈_____时,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都较好。
20、在成熟正常情况下,棉纤维的公制支数愈_____,有利于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评价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评价可拉伸性是纺织材料重要的性能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舒适度与适用性。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一种常见的混纺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
本文将就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以了解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首先,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受到材料成分比例的影响。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取决于合成纤维和棉纤维在混纺比例上的配比。
通常情况下,当混纺纱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合成纤维时,拉伸性能较好,而当棉纤维的比例增加时,可拉伸性则会降低。
这是因为合成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能够增强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其次,在混纺纱的工艺处理过程中,适当的纺纱方法和纺纱技术也对可拉伸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较细的纺纱纱支和较高的纺纱张力可以提高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此外,适当的混纺纱细度和混纺比例也对可拉伸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这些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提升纺织品的可拉伸性能,提高穿着舒适度和适用性。
除了材料成分和工艺处理,纱线的纹理结构也对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通常具有较细的纱线纤维直径和较高的纱线强度,这些特性使得混纺纱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能。
此外,纱线的捻度也会影响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
通常情况下,适当的捻度能够提高纱线的可拉伸性,使其更具弹性和延展性。
织物的结构和纱线密度也会对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产生影响。
织物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平纹、斜纹和提花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纹理结构对织物的可拉伸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平纹织物具有较好的可拉伸性能,而斜纹织物则较为柔软。
此外,纱线的密度也对织物的可拉伸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纱线密度较高的织物更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能。
最后,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还受到湿润处理的影响。
湿润处理可以在纱线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湿润剂,使纱线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通过湿润处理,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可拉伸性能得以提升,使织物更具舒适性和延展性。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的微结构,同时存在结晶态与非晶态两种形式。
结晶态与非结晶态相互混杂的结构称为两相结构。
一般认为线型大分子上一部分链段形成晶体结构,一部分链段形成非晶态结构,一个纤维分子穿过很多微晶体,两相结构的模型有缨状微胞结构、2.:表示二级原棉,手扯长度为29cm,锯齿白棉。
3.纺织材料的耐疲劳性能: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整体破坏的现象。
4.非织造布:由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的纤维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5.哈密尔顿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6.变形丝: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
7.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8.织物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听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觉所引起的综合反应(手感)。
9.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6、锦纶66、腈纶等。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0.克罗(Clo)值:在室温21℃,相对温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力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纺织材料2要点

工艺纤维:除苎麻外,其他麻类经初加工后得到的束纤维,在经过梳麻后,由于梳针的梳理作用,进一步分离,以适应纺纱工艺的要求。
这时分离成的束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初始模量:纺织材料的初始模量就是它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起始部分的直线段的应力与应变之比,有些材料的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明显不呈直线,一般以应力为1%处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缩绒性:由于羊毛鳞片的存在,使羊毛纤维顺鳞片和逆鳞片方向具有不同的摩擦效应,羊毛纤维在纤维集合体中只能产生单方向移动,再加上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各根纤维带着和它纠缠在一起的纤维按一定方向缓缓蠕动,就会使羊毛纤维相互咬合成毡,羊毛织物缩短变厚。
这一性质称为羊毛的缩绒性或毡缩性。
羊毛品质支数: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个指标。
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
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目前,羊毛的品质支数仅表示平均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毛细度指标。
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LOI)是指纤维在氧和氮的混合气体中燃烧时,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一般用氧占氧、氮混合气体的体积比表示。
空气中氧所占的比例接近0.21。
因此,只要极限氧指数大于0.21就有自灭作用。
临界捻度:加捻对纱线强度的强度有影响,当捻度逐步增大时纤维强力也逐步增大,当捻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纱线强力达到最大值,随着捻度的进一步增大,纱线强力开始下降,我们把此时的捻度称为临界捻度。
临界混纺比:出现强力最低值的混纺比称为临界混纺比。
滑脱长度:摩擦阻力积累到等于本身断裂强力时,张力不再增大,纤维中间部分的张力等于纤维断裂强力,在一受力平衡情况下纤维相对滑移的长度称为“滑脱长度”。
机织物的结构相: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呈屈曲状态的构相。
一般由经纱屈曲波高与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决定。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指的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化学纤维的分类

化学纤维的分类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经化学、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化学纤维可按原料来源、加工方法、纤维性能等分类,但一般都按原料来源(化学组成)分类。
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各类化学纤维的关系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人造维和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两个主要分支。
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或蛋白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石灰石、天然气、食盐、空气、水以及某些农副产品等不含天然纤维的物质作原料,经化学合成和加工制得的纤维。
合成纤维比天然纤维有一些优异的性能,它的生产又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因而合成纤维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化学纤维的命名根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人造纤维的短纤维一律叫“纤”(如粘纤、富纤),合成纤维的短纤维一律叫“纶”(如锦纶、涤纶)。
如果是长纤维,就在名称末尾加“丝”或“长丝”(如粘胶丝、涤纶丝、腈纶长丝)。
关于混纺或交织的织品,就按照组分的多少顺序来命名,组分多的排在前,组分少的排在后。
如果组分相同,就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的顺序排列。
例如,65%的棉花、35%的涤纶混纺府稠叫棉涤府稠,65%的涤纶、35%的棉花混纺府稠叫涤棉府绸,1/3粘丝、1/3羊毛、1/3涤纶混纺华达呢叫毛涤粘华达呢。
根据上述原则,化学纤维的命名汇总于下表。
常见化学纤维的性能和用途不同的化学纤维,因化学组成不同,性能各异,所以在应用上也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化学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1)粘胶纤维它是人造纤维,在1891年发明,1905年投入工业生产。
它吸湿性好,容易染色,干态时的强度接近棉纤维。
它的缺点是湿态时强度较低,容易变形。
它广泛用作棉、毛、丝绸厂的原料,常跟棉纤维、涤纶、锦纶等混纺。
工业上用它作制造轮胎的帘子布。
(2)涤纶它是最常见的合成纤维,在1941年发明,1953年投入工业生产。
它的最大特点是弹性好,抗皱、保型,强度高,耐磨性比棉高1倍、比羊毛高3倍。
分析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及可纺性---张连威

分析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及可纺性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纤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天然纤维素纤维再次得到了重视,纤维素资源十分丰富,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可持续性、环保性,可参与自然界的生态循环。
作为纺织纤维,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穿着的舒适性,一直是纺织品和卫生用品的重要原料,是新世纪最理想、最有前途的纺织原料之一。
近年来,Modal纤维、Tencel纤维、竹纤维等新一代再生纤维素在生产中大量应用,但由于加工方法、主要物理机械性能不完全相同,其产品的特点、纺纱性能各有差异。
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分析。
1、Modal纤维1.1 纤维结构纤维是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是由木浆柏制造而成的新一代再生纤维素,具有环保性,使用后可生物降解处理。
Modal 纤维采用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制造工艺,从其性能看属于变化性高湿模量纤维;从大分子结构看是由纤维素大分子构成的;从超分子结构看Modal 纤维的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都高于普通粘胶纤维。
Modal 纤维的形态结构,纵向有1根-2根的沟槽,截面形态为不规则类似腰圆形,较圆滑,有皮芯层,属皮芯结构。
1.2 纤维物理机械性能与特点纤维的结构不同,其物理机械性能也不同Modal纤维虽属高湿模量纤维,但其性能有所不同,与高湿模量纤维相比,湿态下的强度损失约40%,断裂伸长率较小,湿模量也略小,但比普通粘胶有明显优势。
Modal纤维轻柔、滑糯,有丝的光泽及吸湿性好,染色均匀,色牢度好。
其干强、湿强优于传统的纤维素纤维,可纺细号纱。
Modal纤维具有较好的抗碱性,可与棉进行混纺进行丝光处理。
在新型纺织材料中,Modal纤维价格适中,以其柔软、易处理、成本较低的特点,趋于大众消费,特别是针织内衣、儿童服装、运动服装、袜子、床上用品等。
目前开发的产品有Modal 弹力织物,品种有紧身服装、休闲装、时装等。
有高、中、低多个档次。
还有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的Modal抗菌纤维、抗紫外线纤维、彩色Modal 纤维及超细Modal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