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水浒传读后感范文700字
水浒传小说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水浒传小说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水浒传小说读后感700字(篇1)《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
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蛮,还长得有些鲁莽的鲁智深等等,这些英勇的人都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
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
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克上,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知道山上真有虎,等一下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
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
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
老虎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
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比起武松我却那么胆小,连一个人回家都不敢,以后我要向武松学习,让自己跟武松一样。
同学们觉得《水浒传》怎么样,想要看吗?心动不如行动,快去书店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水浒传小说读后感700字(篇2)《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宋江等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的英雄事迹。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的接受了招安,却被奸臣四人组——高俅童贯蔡京杨戬陷害了。
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精选10篇)

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精选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1《水浒传》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对,这本书就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而且还是我们老师推荐给我们的。
里面讲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结果,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一战中,起义军伤亡惨重。
最后只剩下20多人,起义军势单力薄,但朝廷仍旧没有放过这些幸存者。
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就对他们下了毒手。
用酒毒死了宋江,用水银毒死了卢俊义,吴用、花容也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你这样令人唏嘘的结局结束了。
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及时雨宋江、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托塔天王晁盖,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行者武松、小旋风柴进、九纹龙史进、金麒麟卢俊义、小颖广花荣……中途宋江在梁山宣布天罡36星,地煞72将。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场景最让我难忘。
那就是《武松醉打蒋门神》讲的是武松在监狱里面碰到一个叫施恩的人。
因为一个自称蒋门神的霸主夺了施恩的快活林,施恩每天给武松送饭,就是为了让武松为自己报仇。
而武松在快活林的一家酒店里碰见了蒋门神,因为武松喝的酒越多,打的力气就越大,所以就让酒保上了几碗酒,正喝着,武松见蒋门神从他身旁路过,就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的脸上虚影一影。
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的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的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打得蒋门神跪地求饶。
武松喝到:“要想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
”刚说完蒋门神就回答道:“别说三件就是三百件我也依”武松说道:“1、向施恩道歉。
2、把快活林还给施恩。
看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看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看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篇1“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那各具特色的英雄好汉。
你是否还记得梁山泊上那位足智多谋的军师,他曾为晁盖献计智取辰纲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夺北京名府梁书送给蔡太师庆贺辰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浔阳楼念反诗捉戴宗起押赴刑场快行斩吴用用计劫场救宋江戴宗。
他就是智多星——吴用。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若我们国家有许多像吴用一样的人才,那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去努力拼搏吧!你是否还记得那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这种侠肝义胆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现在人们的心逐渐变得冷漠。
当你走在大街上时,你会发现这样一幅场景——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周围走过的路人会当作没有看见,继续前行;当你乘坐公交车时,你会发现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站在那,可是却没有人让座……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场景呀。
因此,让我们每人献出一点爱,让爱传递你我他。
你是否还记得水性奇佳的浪里白条张顺,石刻技术超群的玉臂匠金大坚……这里卧虎藏龙,这里也藏污纳垢,但是在这里尽显英雄本性。
他们同甘共苦,勇往直前,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每当翻开《水浒传》刘欢那高亢激昂的歌声,总会在我耳边久久回响,回响……看水浒传的读后感700字篇2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江湖上都称他“灌口二郎神”。
为什么要称他为“灌口二郎神”呢?因为镇守灌江口的二郎神,武艺惊人,神通广大,排行也是第二,所以给武松起了这个美名。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水浒传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
读完了水浒传这本小说,你有着怎样的水浒传读书随笔?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读后感7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篇1施耐庵的《水浒传》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
由于《水浒传》用的是古白话,在暑假里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整本书读完一遍,但意思我也仅仅只了解了个大概。
读完整本书,“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刘欢的“好汉歌”一直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耳畔。
“造反”在人们眼中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在人们心中也都是杀人放火的坏蛋。
但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为那些“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成为高大无比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起义过程,从起义——盛—失败。
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反抗道路,深深刻画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好汉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鲜明的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专制,体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小说还将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贵贱、互爱平等的理想社会。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其他陪衬人物,共有几百人之多。
然而每一个人都形象鲜明,各有各的性格。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层侠义之士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的武松,他崇尚忠义。
“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是他的一贯的作风。
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整本书主要体现忠、义二字。
对祖国的忠心,对朋友的义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通用29篇)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通用29篇)水浒传读后感700字(通用2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700字(通用2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篇1《水浒传》中所记一百零八人,人人有性格。
他们豪侠仗义,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说前四十四回,先讲述单个英雄的故事。
后来逐步发展为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整部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水浒传》情节生动曲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其中的一篇“智取生辰纲”。
作者施耐庵选取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另一条暗线则是晁吴智取生辰纲。
文章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形象,如其中的“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的好,只是酷热难行”,这处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天气的炎热,杨志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使其与厢禁军发生冲突。
作者又通过对杨志及押送人员的语言描写,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快速转换场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后来吴用等人又运用心理战,让众人先吃好酒,使杨志等人误认为酒中无毒,是好酒,让人放下顾虑,这个便是计策。
《水浒传》中人物形象鲜明,深入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命运的发展史。
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的典型人物,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为兄报仇,不惜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
林冲是上层人物的代表,他是被迫造反的。
他一直安分守己,却因被陷害误入白虎堂,在发配期间,被董超和薛霸陷害,幸得鲁智深相救,最后被逼上了梁山。
《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传奇,它记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正如胡适所说的“重兴《水浒》,再造梁山,画出十来个不会磨灭的英雄人物,造出一副永不磨灭的奇书。
我想,这也正是从古至今,人们都爱《水浒传》的原因吧!从今天起,我也要把这部奇书从书架上取下,再次品味。
2020水浒传读后感心得范文700字

2020水浒传读后感心得范文700字《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水浒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1《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7篇】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7篇】《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篇1)看完《水浒传》后,再去品味武松的侠义,觉得他就是一个反抗的典型,大河初中石军。
一个打虎英雄,按理说当个都头搏个官身,再正常不过,可惜他生不逢时,北宋末期的统治,可以说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
端王皇帝不务正业,终日沉湎于书画歌舞、踢球遛马,穷奢极欲。
蔡京、高俅等人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公开卖官鬻爵,吏治黑暗。
封建统治者加紧对劳动人民的搜刮和掠夺。
他们设立专门的机构,掠夺农民的土地,迫使大量农民破产。
而赋税却是一步一步不断地增加,造成"富者益富,贫者益贫"。
而各地的官僚恶霸,互相勾结,为所欲为,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武松在这个时候现身,正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一个化身。
武松出身于下层人民,药商恶霸西门庆害得他兄亡家破,于是他被迫杀死西门以报兄仇。
从英雄沦为囚犯,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初步认识,强烈的同情心使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施恩,侠义心使他严惩了地方恶霸蒋门神。
当蒋门神与官府互相勾结,欲置他于死地的时候,武松义愤填膺,将他们铲除干净,充分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反抗的彻底性。
最终被迫上了梁山。
武松的形象,是下层人民走上反抗道路的一个缩影。
不管是武松还是李逵、鲁智深等,都反映了下层人民对黑暗社会的满腔怒火,反映了他们改变现状的要求,寄予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人无完人,武松身上,也有不足。
他杀气太重,有时未免鲁莽,好些无辜者死在他手上,说明武松身上也存在缺乏理智的特点。
人们评说武松的时候,认为武松复仇情可恕,冤魂泪难收。
确实,看武松杀坏人很解气,但是必须强调一点:不可学。
这是武松身上的局限,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就此否定了武松的侠义。
武松的侠义,历来是人们所公认的。
他的这种侠义,就是他的闪光点。
正是他的这种侠义,使得人们可以看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封建制度的虚伪和残酷。
武松形象的不足,丝毫不会损伤他作为完美义侠的形象。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篇2)“古宫檀父,来朝走马。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范文7篇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7篇《水浒传》写于明末清初的施耐庵,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
书籍里的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1)《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著,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
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
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
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可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每个人都做到了义字,他们都可以为别人赴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别人的性命都愿意。
而我们现在,谁能做到以命换命呢?所以,我们很少做到义这个字。
我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恶霸郑关西欺负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三拳打死郑关西,虽然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是让人敬佩的。
而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曾有一些卖国贼和坏蛋,像秦桧,他投靠了日本人,建立了伪满政府,因为他不相信共产党能打败日本人。
他们根本就是不忠不义,他们跟108位好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像108位好汉那样,有忠有义。
对国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义,这种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如说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他不图名利,一心只想精忠报国,却被奸人所害,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再比如说像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他也是一个有忠有义的人。
他对祖国和人民赤胆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
他也很讲义气,有一次,他的战友因失血过多,他要求医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给朋友,看的出来他很讲义气。
他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
《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虽然都是虚构的,但他们有血有肉,都是响当当的铁汉子。
他们的忠心和正义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水浒传读后感范文700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四大名著更是具有代表性。
这个暑假,我翻开了其中一本极具“英雄气魄”的书——《水浒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水浒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读后感1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就在今年暑假,妈妈为了让我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给我买了一本书,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一买回家,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我被书里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
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人物展现在我的眼前,有性格刚烈的黑旋风李逵、莽撞的花和尚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者武松、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吴用、武艺高强的玉麒麟卢俊义、精明能干的拼命三郎石秀、排兵布阵的神机军师朱武、枪法出众的豹子头林冲、精通炮法的轰天雷凌振、筑建城垣的九尾龟陶宗旺……
这本书主要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个好汉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故事,后受招安,受职先锋,打辽国、击田虎、征王庆、伐方腊
成功后,许多英雄被高俅陷害而死。
我对梁山好汉由衷的敬佩,对高俅、童贯、蔡京之流的奸臣无比痛恨。
梁山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他不仅能腾云驾雾,而且能呼风唤雨,精通法术,在梁山排行第四。
公孙胜曾破过高廉、乔道清、马灵等人的法术。
摆起阵法,无人能敌。
在打辽国时,还用这法,让兀颜统军的大将束手就擒。
我对他真是佩服得无体投地。
在《水浒传》中,我既喜欢公孙胜,也喜欢方腊的猛将石宝。
石宝武艺高强,惯使流星锤,一把劈风刀也神出鬼没。
有一次,他和天空星急先锋索超相持,两个更不打话,斗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突然,石宝用流星锤打将来,索超措手不及被打死于马下。
邓飞大怒,挥舞铁链来战,石宝和邓飞过招十合,邓飞力怯,被劈死于马下。
还有一次,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将敌石宝,石宝不战,李逵刚休息,石宝就冲上来,挥起劈风刀将鲍旭斩为两段。
瞧!石宝武艺多高强,我多想拜他为师呀!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直以“忠义”两字为主,忠的代表是宋江、卢俊义,义的是代表是李逵、鲁智深。
宋江以忠义而深受梁山好汉的拥护,我却认为这是愚忠,毛泽东说过,宋江被招安后,成了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的工具,成了一把夜壶,人要用就用,用不着,谁都说脏。
宋江真不该投奔
朝廷,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场,使梁山兄弟也受到连累。
看着梁山好汉一个个倒下,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读后感2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四大名著更是具有代表性。
这个暑假,我翻开了其中一本极具“英雄气魄”的书——《水浒传》。
北宋时期,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平民百姓造反起义已成常态。
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也是如此,虽然他们都并非完人,虽然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拥有英雄气概的人却层出不穷。
一百零八个好汉,他们个个个性鲜明,活灵活现,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属花和尚鲁智深。
他鲁莽,直率,总是轻易动手打人,说话也从不拐弯抹角,在寺庙里也不守规矩,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粗人了。
但他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为了帮素不相识的妇人和老人报仇,二话不说就打死了镇关西,虽然是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但他的勇猛和英雄气概实在让我敬佩。
还有那天真烂漫的李逵。
他也一样是个“粗俗”的人,脾气又大,动不动发火,一发火就动手打人动口骂人,但每次发完火,
留下的却只有后悔与愧疚。
他身上,也体现着一种放荡不羁的英雄气魄。
跟鲁智深还颇有几分相似。
合上水浒传,回到现实世界,我开始思考,思考英雄的定义。
我问自己,也问社会,还有多少英雄人物在身边?当然,现在我们处于法治社会,不能为了报仇随便出手伤人,杀人。
但当陌生人急需我们的帮助时,又有几个人能够伸出援手?老人摔倒,旁边马上围满了人却没人搭理或一句话语。
少女被人贩子拐骗走,路人却匆匆走过,每个人都抱着“别多管闲事”的心态,以冷漠来回应。
这样的情况,我们还见得少吗?
但是,也有人记得他们的英雄本色,也有人体现着他们的英雄气概。
比如消防员,他们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到深井里救出失足掉下去的男孩,到楼顶上,在千钧一发之际抱住轻生的少女,冲到到火海里抱出一家子的人……他们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为了
自己吗?不,只是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
他们,就是当今社会的英雄好汉。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形象让我难以忘怀。
但我也不会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水浒读后感3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一首豪气凌云的反诗,将我禁锢在忠义的王国。
屹立于梁山之巅,仰望宇宙间的108颗星辰,闭上双眼,仰首尘埃……
翻开那本厚厚的《水浒传》,静心品味,咀嚼真知,一页页的纸张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震撼,感动,升华……
那个一个朝政腐败,对外献币气和,对内恣意,搜乱的年代,那是一个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朝纲。
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招募义军,群众起义。
与官兵周旋数年,几经波折,朝廷招了安,他们为了忠义拼命扫平四方势力,只惜,这一众好汉终是战死、被俘、生离、死别……
在尖锐的斗争,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们玩转天下,笑看苍生。
演绎了一场兄弟情长,护国安民的绝世戏剧,结束了戏完后的惨淡收幕。
在这片英勇就义的天下,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
那“身事悲浮梗,功名类转蓬的林冲。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的宋江。
“智可张良比,才将范”的朱武……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在我心中荡起一片又一片涟漪……
水浒于忠义,须臾不可离。
但忠,是为何忠?宋江的忠义一直是后人议论纷纷的。
它的忠义带领着梁山泊走向了不归之路,使他们成了统治阶级的鹰犬。
致使宋江忠义的理想幻灭。
不可否认,这是愚忠,是盲目,不可认同的。
虽说如此,还是为这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