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大象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教学内容:教材2,3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教学模式:引学、引探、引练、引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四、课外延伸:在课下的时间里通过阅读图书或上网了解人类的进化史。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小学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动物的家园》教案(2023春》

1.动物的家园【教学分析】本课是“生物的家园”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搜集证据,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需求。
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和身体特征的不同,推断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接下来通过游戏活动,给其他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园,并说出动物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交流总结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最终得出结论: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等方法来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
[科学思维]能够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探究实践]知道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态度责任]愿意合作交流,能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不同动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①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丹顶鹤经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边滩涂地带,大熊猫则生活在茂密的竹林里。
②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动物会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③作出假设。
师:请基于自己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生1: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
生2:丹顶鹤的脚细长,可以生活在沼泽、湖泊等地;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可以生活在竹林里。
(2)事实证据(可以课前布置)。
①计划组织。
师:我们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我们可以通过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等方法来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学习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第一单元 春天的故事1、撰写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 全过程 ,并总结出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
内容要 忠于事实 、 表达要 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3、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 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 等。
第二单元 变幻的天气1、每年的 3月12日 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月23日 是“ 世界气象日 ”。
2、我国古代的 甲骨文 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 南京、武汉、重庆 。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 新疆的吐鲁番 。
温度高达48.7℃。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 漠河 ,最低温度达零下51.5℃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 火烧寮 ,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 新疆若羌 ,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 有雾日 最多的地方是 四川峨眉山 。
同时,那里也是 日照时间 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 从海上吹向陆地 ,是海风。
晚上,风是 由陆地吹向海洋 ,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 地区温度的差别 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 太阳的热能 使地球上的 空气流动 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 小水滴 或 小冰晶 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 水蒸气 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 晴 ,大于3/4天气是 阴 。
13、“雨量”通常以 毫米(mm ) 为单位。
雨量可用 雨量器 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 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 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 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 等。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科学研究的方法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调查).4、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在存活着的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长臂猿),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都(无毛)。
5、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6、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
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7、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紧张步骤)。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肯定)总是精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研究.8、在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有一座(龙骨山)。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就生活在这里,所以,(龙骨山)被1誊为“考察人类历史最崇高的朝圣地之一”。
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XXX)开始负责这里的发掘工作,而且创造了(“连中三元”)的奇观。
(“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退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9、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那里的气候条件是(靠近赤道,干燥炎热)。
黄种人主要居住(亚洲)里的气候条件是(光照适中,气候温暖)。
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那里的气候条件是(光照较少,天气寒冷)。
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居住在地球相同的(纬度)上。
10、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是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和(非洲猿类)干系最近。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参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脚迹向人类的祖先“提咨询”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日子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备敌害,挑选了(群居)日子。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奇,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奇。
5、科学研究的办法普通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推断1、类人猿是经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日子,相互之间并别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挑选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日子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索的办法。
A、没有依照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讲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咨询题?关于这些咨询题,你的猜想是啥?请简单讲一讲。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日子的?针对上述的咨询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懂怎么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举行打算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预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举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脚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觉,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觉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3、(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第1课时、向人类的祖先“提问”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 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第2课时《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组员分工研究时间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活动要求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
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
1-1)第一单元测试题(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卷面书写2分)一、填空题(3分×10=30分)1、我们可以通过实际、采访、查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需求。
2、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
3、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我们人类只有与自然,才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4、金丝猴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人们为保护金丝猴设立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栖息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里。
那里气候温润、、丛林茂盛、食物丰富,为金丝猴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5、三门峡天鹅湖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6、规范的科学论文包括开头、、结尾三部分。
12、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左右。
二、判断题(2分×10=20分)1.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各自生存的环境中。
()2.科学小论文,口头“讲述”比书面“讲述”更方便、更有条理。
()3.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域生态富营养化,有利于鱼、虾等水生动物生长。
()4.植物都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5.当环境能够满足动物的生存需求时,就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 )6.我们应平等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7.乌龟和金鱼都生活在水中,因此它们对栖息地的需求完全相同。
()8.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阴,针叶植物喜阳。
()9.气候变化会改变动物体型的大小。
()10.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照片等来表达。
()三、选择题(2分×14=28分)1、资料显示:达尔文蛾颜色由淡色斑点变成黑色是因为()引起的。
A.环境改善B.污染加重C.食物缺乏2.丹顶鹤喜欢的栖息地是()。
A.茂密的森林B.辽阔的草原C.沼泽、湖泊、海滩3.保护金丝猴最好的办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B.建立自然保护区C.消灭它们的天敌4.下列属于丹顶鹤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知识瞭望;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得食物。
2、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
3、我国古代有[ ]的传说。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 ]
A、化石
B、文物
C、资料
D、以上都对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三、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 ]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 ]
3、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 ]
四、简答
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
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知识瞭望;
1、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2、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烤熟食物。
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 ]。
3、在我国北京[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3、传说中[ ]造了人类。
A、女娲
B、后羿
C、精卫
D、刑天
三、判断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年前。
[ ]
2、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类。
[ ]
3、只有化石才可研究人类祖先。
[ ]
4、长臂猿生活在东南亚。
[ ]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老家在亚洲地区。
[ ]
四、简答
古猿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直立行走的?
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知识瞭望;
1、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
2、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一、填空
1、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在北京[ ]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 ]”的头盖骨.被称为“[ ]”的奇迹。
2、近年来.古人类化石不断被发现.据此把人类发展划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二、选择
1、黑种人主要集中在[]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澳洲
2、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思想记载在他的巨著[ ]中。
A、《昆虫记》
B、《本草纲目》
C、《物种起源》
3、查阅资料要[ ]
A、随意
B、有针对性
C、依靠别人
三、判断
1、古人类化石可以帮助我似了解一些人类祖先的秘密。
[ ]
2、—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低级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
一、简答
1、我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请简单说说。
2、你认为黑种人换个地方生活能变成白种人和黄种人吗?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知识瞭望;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
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二、人类发展可炽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 ]的祖先。
2、达尔文发现.热带地区[ ]鸵鸟集中蛋.[ ]鸵鸟孵蛋.是与炎热的气候相适应的。
3、“[ ]”的发现为从[ ]到[ ]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二、选择题
1、1984年7月我国古生物学家所发现的[ ]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澄江
D、云南元谋
2、晚期智人即新人.大约生活在距今4、5万年前.代表有[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和欧洲的克罗马农人
3、早期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 ]万年前。
A、300-150
B、200-150
C、150-100
三、判断题
1、鸵鸟是卵生动物。
[ ]
2、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 ]
3、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化石。
[ ]
四、简答
你能说说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吗?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 ]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我国有[ ]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 ]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 ]、[ ]、[ ]和[ ]等。
3、现在还存活的类人猿有非洲的[ ]和[ ].东南亚的[ ].我国南方的[ ]。
4、中国古生物学家( )在北京[ ]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 ]的头盖骨.被称为[ ]的奇迹。
5、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 ].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火热;白种人主要居在[ ].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 ].那里光照适中。
6、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 ].[ ].[ ]的过程。
7、科学家的研究结论[ ]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 ]值得人们学习。
8、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共同的[ ]。
9、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 ]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0、人是动物分化来的.是[ ]的后代.从猿到人是生物进化史上最大的[ ];“北京人”的发现为从[ ]到[ ]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
1、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 ]。
A、都能说话
B、都有毛发
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
2、“北京人”的发现地在北京市西南郊的龙骨山[ ]
A、周口店
B、西城区
C、半坡
3、—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 ]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A、低级
B、单细胞
C、非
4、首先提出进化论思想的是[ ]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亚里士多德
5、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 ]
A、生物化石
B、古籍记载
C、科学猜测
D、实验证明
三、判断题[每空3分.共21分]
1、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使用火。
[ ]
2、距今大约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 ]
3、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不能演变成人。
[ ]
4、达尔文从化石上发现剑齿兽的身体像大象.牙齿却像老鼠.而眼睛、耳朵和鼻子像海牛。
[ ]
5、热带鸵鸟是由雌鸵鸟孵化鸵鸟蛋的。
[ ]
6、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观点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
[ ]
7、打猎是人类袓先与生俱来就会的一项劳动技能。
[ ]
四、简答题[共23分]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7分]
2、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7分]
3、为什么人类的皮肤有各种颜色?[9分]
五、连线[9分]
把著作和作者连起来。
法布尔旧石器时代之艺术
达尔文昆虫记
裴文中物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