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

合集下载

00469教育学原理201510真题及答案

00469教育学原理201510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著名教育家裴斯特洛齐的教育著作是A.《爱弥尔》B.《大教学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普通教育学》2.在教育起源学说中,认为动物界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属千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把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传输到另外一个文化共同体,这是教育文化功能中的A.创造功能B.提升功能C.传播功能D.保存功能4.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表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民族性D.生产性5.以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为主要代表的学派是A.个性发生学派B.认知发生学派C.活动心理学派D.生物主义学派6.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著名理论是A.“一般能力”理论B.“特殊能力”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一般发展”理论7.“生而知之”的观点是典型的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个体决定论8.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9.古罗马时期专为平民子弟开办的学校是A.“文艺学校”、“游乐学校”B.“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C.“文艺学校”、“文法学校”D.“文法学校”和“游乐学校”10.在我国,最能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B.壬子学制C.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1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涂尔干C.凯兴斯泰纳D.罗素12.培养学生公正、诚实、勤劳、仁爱等品质的教育属于A.基本道德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民主与法治教育D.世界观教育13.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是A.二因素说B.独立因素说C.层次结构理论D.智力三元理论14.既是教育活动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归宿的是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教学方法D.教学过程15.巴班斯基的教学模式是A.最优化教学模式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C.合作教学模式D.发现或探索教学模式16.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是A.实践法B.谈话法C.讨论法D.陶冶法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间接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18.“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这一名言的提出者是A.蔡元培B.陶行知C.徐特立D.黄炎培19.在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分期中,一般认为少年期处于A.6、7岁-11、12岁B.8、9岁-14、15岁C.11、12岁-14、15岁D.14、15岁-17、18岁2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B.教书育人C.搞好教学D.关心学生的生活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广义的教育22.宏观教育制度23.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4.教师中心论25.家长委员会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简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衡阳教师编制考试试题

衡阳教师编制考试试题

衡阳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衡阳市教师编制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

A. 参与学校管理B. 获得相应的报酬C.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D. 所有选项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类型包括()。

A.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B. 认知动机和情感动机C.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D. 所有选项5.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采取的管理方式是()。

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混合型6.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所有选项7.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包括()。

A. 知识的获得B. 知识的转化C. 知识的评估D. 所有选项8. 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有()。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所有选项9. 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是()。

A. 机会均等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所有选项10. 教育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法律主体B. 教育法律客体C. 教育法律内容D. 所有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

A. 参加教育培训B. 参与教育科研C. 进行教学反思D.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12.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A. 情绪稳定B. 人际关系和谐C. 自我认知清晰D. 适应能力强13.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

A. 教材资源B. 社区资源C. 网络资源D. 学生资源14.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 导向功能B. 激励功能C. 诊断功能D. 反馈功能15.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

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远程教育D. 人工智能教学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湖南201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四)

湖南201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四)

湖南201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四)4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4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48、提出"白板说"的是(B)A.华生B.洛克C.卢梭D.格塞尔4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5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5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52、"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53、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B)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5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B)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55、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56、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C)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57、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B)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5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59、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D)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6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C)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61、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D)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6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6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D)A.高水平的智力B.实践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6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D)A.实践能力的培养B.思维能力的培养C.想象能力的培养D.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湖南特岗教师信息及备考资料尽在湖南特岗教师招聘网(/tegang/)。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40C.150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D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易尚教育官网: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四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四

、选择题1.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教育哲学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学D. 教学论答案:C2. “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四书指的是《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 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 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 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不管是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决定教育发展状况都是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4.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 顺序性和阶段性B. 不均衡性C. 稳定性和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5.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 观察力B. 想像力C. 思维力D. 判断力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因素。

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

6. 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 地方B冲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答案:A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 复杂性、创造性B. 连续性、广延性C. 长期性、间接性D. 主体性、示范性答案:D8.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的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D9.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答案:C10.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 全面了解学生C. 培养优良的班风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B11.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 学科课程论B. 活动课程论C. 实质教育论D. 现代课程论答案:C12.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 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 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答案:A13.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2015年湖北潜江.单选】《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其中孔子“仁”的中心是( )。

A.爱人B.人心C.诚信D.谦让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以人为本,因此爱人即是仁,作为教师应具备仁的基本理念。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2.【2015年重庆江津.单选】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正确答案: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表明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3.【2014年福建.单选】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A解析: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4.【2010年福建.单选】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5.【2015年四川.单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于( )。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正确答案:C解析:《论语?述而》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6.【2014年四川宜宾.单选】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

A.愤B.悱C.启D.发正确答案:B解析: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7.【2015年重庆开县.单选】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学记》B.《大学》C.《春秋》D.《离骚》正确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衡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与答案解析

衡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与答案解析

衡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B解析::本题运用了生成学习法,它是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答案::B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3.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答案::A4.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

5.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一种课程论是()A.要素主义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永恒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论是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程标准。

6.“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这属于()A.义务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制裁性规范D.奖勘性规范答案::B解析::授权性规范中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等术语。

7.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A.联觉B.幻觉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答案::A解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联觉。

8.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A.存储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答案::A解析::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存储性障碍。

9.主题统觉测验的开创者是()A.罗夏克B.比纳C.韦克斯勒D.莫瑞答案::D解析::莫瑞于1938年编制了主题统觉测验。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试题习题及答案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试题习题及答案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教育现象包括( )和( )。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 )的体现。

(人们主观意志)4.教育规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教育经验)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

(《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 )国教育家( )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广义教育包括( )、( )、(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8.狭义教育既是( )有时可以作为( )的同义语使用。

(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 )、( )、( )。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 )和( )。

学校始建于( )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和( )。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和( );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环境、教育)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

(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

(归宿)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参考答案】D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参考答案】B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参考答案】D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参考答案】A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参考答案】C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A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参考答案】C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参考答案】C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参考答案】B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参考答案】B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参考答案】A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参考答案】C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参考答案】A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参考答案】C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参考答案】A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参考答案】C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参考答案】D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A.15世纪初B.16世纪初C.18世纪D.19世纪初【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参考答案】ACD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A.认知领域B.思维领域C.交往领域D.情感领域E.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ADE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参考答案】AB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学记》【参考答案】CD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参考答案】ABD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E.选择经验和人才【参考答案】CDE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参考答案】ACE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参考答案】ABE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参考答案】ACDE11.教育目的规定着(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D.教育内容和方法E.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参考答案】BC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消灭社会分工【参考答案】ABD1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教学方法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参考答案】ABCE14.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B.心灵美C.社会美D.科学美E.自然美【参考答案】ACDE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文化艺术活动E.个人活动【参考答案】ABE16.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C.终身性D.个别性E.针对性【参考答案】ABCDE17.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B.通讯联系C.家长会D.教育讲座E.家庭学校【参考答案】ABCDE18.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参考答案】ABCD19.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儿童中心论E.教育万能论【参考答案】AD20.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个性已基本形成B.性格已基本定型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参考答案】CD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____。

【参考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是____。

【参考答案】社会分工3.遗传素质的____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的和阶段。

【参考答案】成熟程度4.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答案】教育目的5.以____、____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教学内容。

【参考答案】五经四书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向的是____和____。

【参考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7.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先后经历了____、____科学教育学建立等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原理【参考答案】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即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2.劳动技术教育【参考答案】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3.师德【参考答案】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课外活动【参考答案】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参考答案】(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参考答案】(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论述题(10分)试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七、实例分析(8分)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

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并没有成材的故事。

2. 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离开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性就无法转变为现实的发展。

方仲永五岁时,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