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公开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考试试卷历年真题
衡阳考编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衡阳考编语文真题答案解析近年来,考编成为许多人追求教师梦想的途径。
其中,语文科目作为考编的必考科目之一,备受考生关注。
衡阳考编语文真题是备考过程中必备的参考资料,通过解析真题答案,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提高备考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阅读理解题:【2016年衡阳市考编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春天时,年轻人张眼望去,在他们发育正佳的时候,大自然的东西太多,花草的摇曳也多了起来。
春风徐徐,麦苗斜长,鸟鸣婉转,箬叶摇曳。
人类省悟到这是老师,滋养着他们的青春。
但无论多大,这个世界都会令人失落,因为我们不得不离开呼秀派,进入成人世界。
生活的圈子狭窄些,归根结底亦被囚禁了自由的心。
【问题1】以上文章的基调是?A.激动 B.低沉 C.忧郁 D.高昂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基调的理解。
当我们通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在运用词语时,如“失落”、“囚禁”等,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此外,文中提到“春风徐徐”,这种平和温暖的描写增加了对比效果,使得整个短文的基调更加凸显。
因此,我们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C.忧郁。
接下来,是一道完形填空题:【2019年衡阳市考编真题】狂风暴雨中,一个人独自依靠着一棵树,寻找一丝庇护。
如若对于一瞬间的恐惧说谎话,那他就是骗子。
但从没有人要求他承受所有恐惧,只要求他将他所承受的恐惧披天披地。
险恶的环境,使人心怯。
在这个时候,你会注意到一种名叫“无畏”的精神出现在面前。
在德行背后,无畏是慈悲的源泉;在知识背后,无畏是智慧的必修课;在高尚品质之下,无畏火照亮无知的黑暗;在所有美德之上,无畏是一种人格的根本。
【问题2】文章的主题是?A.勇气是无私的 B.畏惧是人之常情 C.人格的根本是勇气D.美德照亮黑暗对于这道题目,我们通过理解短文的内容可以得知,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无畏精神在各种情境下的表现以及其在道德、品质、美德中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C.人格的根本是勇气。
此外,还有一道诗歌题:【2020年衡阳市考编真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23年衡阳市石鼓区教师招聘真题

2023年衡阳市石鼓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教育基础知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主要内容是()。
A.献身教育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答案】:C2.教师的威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但其威信一旦形成,即具有其()。
A.稳定性B.波动性C.外显性D.强烈性【答案】:A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交往能力C.学习能力1/ 13D.管理能力【答案】:A4.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D5.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A.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B.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答案】:A6.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格尊严权C.公平评价权D.隐私权【答案】:D7.对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应当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拓展为人文精神的培育者B.师生关系中应当坚持教师的主导性C.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D.教师应当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答案】:B8.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弗洛伊德B.斯滕伯格C.布鲁纳2/ 13D.洛克【答案】:C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衡阳石鼓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

衡阳石鼓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B.人格魅力C.主体作用D.心理作用【答案】:A2.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
A.自我教育能力B.自我完善能力C.教学反馈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答案】:D3.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A4.重视“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
A.价值澄清模式B.体谅模式C.认知模式- 1 -D.社会模仿模式【答案】:B5.教师个人或组织改变、控制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力叫()。
A.教师角色B.教师期望C.教师威信D.教师专长【答案】:C6.教师的()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威信B.社会地位C.角色D.权威【答案】:A7.对道德本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政治关系D.社会阶级关系【答案】:A8.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的观点。
A.白板论B.内发论C.外银论D.多因素作用论【答案】:B9.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受退学处理、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在提起申诉期间,学校允许其继续在校学习,其修课、成绩考核按照在校生对待。
B.学校宣布退学处理或开除学籍处分,同时告知学生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述。
C.学校宣布退学处理或开除学籍处分后,要求该生在48小时内离开学校。
衡阳市石鼓教师考试试题

衡阳市石鼓教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爱岗敬业B. 为人师表C. 严谨治学D. 团结协作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的基本权利?()A. 教育教学权B. 学术研究权C. 参与学校管理权D. 接受继续教育权4.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A. 诊断B. 激励C. 选拔D. 惩罚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A. 学生中心B. 教师中心C. 教材中心D. 考试中心7. 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A. 机会公平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传统板书D. 远程教育9.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评价制度改革D. 教师培训改革10.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A. 参加培训B. 自我学习C. 教学实践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________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和________。
4.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努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3. 分析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小明经常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2. 某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定实施分层教学,但部分家长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加剧学生之间的差距。
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语文

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罄竹难书B. 急中生智C. 礼上往来D. 破斧沉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以下哪个成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A. 画蛇添足B. 杯弓蛇影C. 井底之蛙D. 画龙点睛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用来比喻什么?A. 老师教育学生B. 学生尊敬老师C. 朋友间的友谊D.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生超越了老师B. 儿子胜过了父亲C. 徒弟超过了师傅D. 后人超过了前人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笔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 两耳不闻窗外事D.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出自《论语·学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12. “________”,出自《滕王阁序》,用以形容滕王阁的壮丽。
13. “________”,出自《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14. “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形容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15. “________”,出自《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16. “________”,出自《赤壁赋》,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
招聘教师语文考试试题

招聘教师语文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散B. 缭乱C. 狼籍D. 恣意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拘一格,喜欢标新立异。
B. 他不学无术,却常常故弄玄虚。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
D. 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不苟言笑。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小明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很受读者喜欢。
D. 他因为学习勤奋,所以成绩优异。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忧虑。
3. “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诗经》,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_人。
5. “_________,_________”是《左传》中的名句,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_”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2.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_________”的重要性?3.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_”事件,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作文题(20分)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作文内容略)注: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会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2023年衡阳市石鼓区事业编教师考试真题

2023年衡阳市石鼓区事业编教师考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学生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D2.下列哪一种因素不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B.教师的情绪状态C.教师的领导方式D.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D3."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
A.整体性B.个体性C.稳定性D.道德性【答案】:A4.采用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
这种创造性策略是()。
A.发散思维法1/ 15B.集体研究法C.培养恒心法D.头脑风暴法【答案】:D5.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是()。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大纲D.教学计划【答案】:B6.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模型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答案】:D7.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C.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答案】:C8.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2/ 15C.集中性与紧张性D.指向性与分散性【答案】:B9.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尊重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包容需要【答案】:A10.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急速上升B.缓慢下降C.急速下降D.缓慢上升【答案】:B11.在心理学、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教师语文招考试卷及答案

教师语文招考试卷及答案在本次教师语文招考试卷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题目,旨在全面考察应聘者的语文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以下是试卷内容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āo)B. 徜徉(cháng yáng)C. 矜持(jīnchí) D. 踯躅(zhí z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虽然学习刻苦,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虽然学习刻苦,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虽然年轻,却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虽然年轻,却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不仅学习好,却品德高尚。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不仅学习好,却品德高尚。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B.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虽然学习刻苦,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石鼓区公开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考试试卷历年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狡黠(xiá)粗糙(cāo)亘(gèn)古未有B、惬(qiè)意龋(yǔ)齿擢(zhuó)发难数C、阔绰(chuò)电荷(hé)放荡不羁(jí)D、垂涎(xián)投奔(bén)醍(tí)醐灌顶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养尊处悠受益非浅无则加勉B、人才辈出自力更生余勇可贾C、举旗不定功不可没孩提时代D、人至义尽忧心忡忡出类拔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再也不应该以一个“模子”来要求学生,铸出一个标准产品。
如何依照学生的不同特长,其创造性思维,是教育的新课题。
②在工业发展上,我们要谨慎选择产业和产品结构,技术起点要高,坚决那种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这样可直接走向清洁生产之路。
③这部影片感人至深,故事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A、启示抛弃原形B、启示摒弃原形C、启迪抛弃原型D、启迪摒弃原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黄瑞和李兰这对恋人相处三年来,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B、诗人可以说是“多情种”,如果不是对世态人情非常多愁善感....,诗歌中怎么能澎湃情感之潮,从而深深地打动读者?C、在张教授从教50年的祝酒会上,小李真诚地说:“您虽已是风烛残年....,但依然精神焕发,孜孜以求,真是令人敬佩。
”D、为了节约开支,把钱尽量用在生意上,他成天啃着馒头,咬着辣萝卜,,那味同..嚼蜡..的样子,让人看了感到心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遨游太空的“神舟”号宇宙飞船,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不能不为它所骄傲。
B、你这次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大奖,的确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C、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善良、敬业、务实的精神。
D、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什么是书?书就是好事的人用文字的或特别的符号兼用图画将天然的事物或著者的思想(幻想妄想滥想都包括在其中)描写出来的一种东西。
这个定义如若得当,我们无妨把现在世界上的书籍分作几类:(甲)原著,内含许多著者独见的事实,或许多新理想新意见,或二者兼而有之。
(乙)集著,其中包罗各专家关于某某问题所搜集的事实,并对于同项问题所发表的意见,精华丛聚;配置有条。
著者或参以己见,或不参以己见。
(丙)选著,择录大著作精华,加以锻炼,不遗要点,不失真谛。
(丁)窃著,拾取他人的唾馀,敷衍成篇,或含糊塞责,或断章取义。
窃著者,名曰书盗。
假若秦皇再生,我们对于这种窃著书盗,似不必予以援助。
各类的书籍既是如此不同,我们读书的人应该注意选择。
什么是自然?这个大千世界中,也可说是四面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书中的材料。
这些材料最真实,它们的配置最适当。
如若世界有美的事,这一大块文章,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再美没有。
可惜我们的机能有限,生命有限,不能把这一本大百科全书一气读完。
如是,读书要“科学”的问题就发生了。
什么叫科学的方法?那就是读自然书的方法。
书是死的,自然是活的,读书的功夫大半在记忆与思索(有人读书并不思索,我幼时读四书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读自然书,种种机能非同时并用不可;而精确的观察尤为重要。
读书是我和著者的交涉,读自然书是我和物的直接交涉。
所以读书是间接的求学,读自然书乃是直接的求学。
读书不过为引人求学的头一段功夫,到了解自然书方算得真正读书。
只知道书不知道自然的人名曰书呆子。
世界是一个整体,各部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硬把它分做若干部分,是权宜的办法,是对于自然没有加以公平的处理。
大家不注意这种办法是权宜的,是假定的,所以嚷出许多科学上的争论。
Levons说周期性的经济恐慌(按: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原于天象,人都笑他,殊不知我们吃一杯茶已经牵动太阳,倒没有人引以为怪。
我们笑腐儒读书断章取义,咸引为戒。
今日科学家往往把他们的问题缩小到一定的范围,或把天然连贯的事物硬划作几部分,以为在把那个范围里的事物弄清楚了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完全解决了,这也未免在自然书中断章取义。
这一类科学家的态度,我们不敢赞同。
我觉得我们读书总应竭我们五官的能力(五官以外还有认识的能力与否,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去读自然书,把寻常的读书当做读自然书的一个阶段。
读自然书时我们不可忘却:我们所读的一字一句(即一事一物)的意义还需视全节全篇的意义为意义,否则成一个自然书呆子。
8.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A、幻想妄想滥想:这一解释表明把书分成四种类型的确是正确的。
B、假若秦皇再生,我们对于这种窃著书盗,似不必予以援助:说明对这类书一火而焚之没什么不可以。
C、有人读书并不思索,我幼时读四书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说明作者强调精确的观察更重要。
D、殊不知我们吃一杯茶已经牵动太阳,倒没有人引以为怪:表明作者否定“我们吃一杯茶已经牵动太阳”这一说法,因为“倒”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9.作者提倡“读自然书”,下列不属于“读自然书”的理由的一项是()A、自然书最真实,配置最恰当。
B、自然书“再美没有”。
C、读自然书是在直接地求学。
D、读自然书可以使种种机能同时并用。
10.文中介绍了“读自然书”的许多方法,下列不属于这些方法的一项是()A、要竭五官的能力,要有精确的观察。
B、要和物直接交涉,不止步于间接求学。
C、要有整体观念,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D、要和“寻常的读书”结合,把它作为读自然书的一个阶段。
11.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把世界硬分成若干部分,分成学科加以分析研究,是不可取的。
B、既要读书,也要读自然书,二者不可偏废。
C、如果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科学上的许多争论就可以停止了。
D、读一字一句(既一事一物)与视全节全篇相比,前者更重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泷冈阡表》节选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知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算命的)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也,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提示】本文是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
全文平易质朴、情真意切,历来被称为欧阳修的代表作品。
12.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泣而志.之志:立下志向B、间御.酒食御:皇帝赐给的C、教他.子弟他:其他的D、俾.至于成人俾:有益13.加点词理解错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无所矜饰..矜饰:虚假动作B、然志汝之父之能养..能养:能孝敬养亲C、回顾..乳者回顾:回忆D、新免于丧适然..耳适然:才会这样14.文中说“吾何恃而能自守邪”,“能自守”的主要原因是()A、丈夫留下微薄的产业B、有对儿子的期望作为精神支柱C、有自谋衣食的坚强意志D、有丈夫的临终嘱托鼓励着自己15文中两次提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欧阳修的母亲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A、丈夫生前是一位清官,廉洁好施B、丈夫生前经常耐心教诲儿子,儿子有志气C、丈夫心地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才D、丈夫孝敬父母,言传身教,使儿子受到良好影响,长大后必定会尊敬长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1.两汉文学中极有活力的是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也逐渐是走向成熟。
到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组诗,被后良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2.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
师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以刘义庆的为代表的轶事小说,智则开了后世笔记小说的先河。
3.《雷雨》、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小说《红楼梦》中,有一人物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兴利除弊,“粗细处不让凤姐”;最后却抛弃家国、远嫁海疆。
这位“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少女是。
5.古今中外的文学画廊中,有许多守财奴的形象,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死魂灵》中的、《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
三、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翻译划线句子(6分)盖有非常之动,必待非常之人。
故马或奔而致千里①,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驾之马②,驰之士③,亦在御之而已。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注:①奔(dì):奔驰,踢人,意谓不驯服。
②泛(fěng)驾:把车子弄翻,指不受驾驭。
③(tuò)驰:放纵不羁。
1.故马或奔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2.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更多真题题库请扫码加微信咨询购买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3分)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23分)我共明月拜苍柏韩愈墓前有两株柏树,这柏树历千载而不枯,忠实地守望在韩愈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