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计划方案

合集下载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概述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品行端正、自律守纪的优秀公民。

本文档将介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自律自觉、良好的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教育内容1. 学校规定与纪律学校规定与纪律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是维护学校秩序的重要依据。

学生应该了解、遵守学校规定与纪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上课纪律:学生应准时到校、准时上课,不早退、晚到;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不喧哗;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互相尊重。

•宿舍管理:学生应保持宿舍的整洁卫生,遵守寝室管理制度,与室友和睦相处,不进行违规活动。

•校园安全:学生应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随意进出校园、私自携带危险物品等。

•社交行为:学生应友好待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不进行欺凌、歧视等不良行为。

2. 遵守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以下是学生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进行辱骂、讽刺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关心社会:学生应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关心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爱护环境:学生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随地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活动。

•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校外活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乱穿马路,保障行人和自己的安全。

3. 自我管理和自律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学生应培养以下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时间管理:学生应合理规划时间,确保学习、锻炼、休息等活动有序进行,避免时间的浪费。

•学习习惯: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记录笔记、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等。

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小学要坚持对五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大改观,那么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20-20学年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重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要求为教育目的。

以邓小平三个代表为根据,培育小学生良好的行动习惯。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一)、德育教育开展德育科学研讨是培育跨进纪人才的需要,因为21世纪是科技的时期,更是人才竞争的时期,今天在校学习的学生将要不进入二十一世纪,成为我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成败。

为此,我要求学生必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每位学生要遵照学校规则,对人有礼貌。

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窗问声“早”。

二是同窗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团结、互相辅助。

三是爱校、爱家。

爱班级体,每位学生要从小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爱校的一草一木。

(二)、良好的班风教育精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个体发生“文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良好的班风不是自愿发生的,它需要教育者在较长时间内,早大量艰苦过细的工作,有意识地进行培育。

根据我班的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的班风工作。

1、培育良好的班干部的好习惯,班干部要以身作则。

2、优化教室环境的培育,优化教室环境是培育,形成文明班风的一个重要手腕。

3、抓住突破口,以一点作为工作的开始或重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习惯,如本学期抓住学习造诣不服输的必定能提高的精力耐烦辅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风尚在该班逐渐形成了。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以下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实施细则:
1. 建立规范的作息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休息等时间节点,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培养独立自理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自己洗漱等,提高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4.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推荐优秀的图书和读物,组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培养阅读兴趣。

5.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6. 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7. 学习艺术和音乐:开展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8.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9.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0.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阶段制定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班级行为规范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班级行为规范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班级行为规范计划一、前言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制定了本班级行为规范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1.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复习等。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卫生、遵守纪律、合理作息等。

三、具体措施1. 道德品质培养1.1 举行主题班会,定期组织孩子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加强家校联系,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1.3 设立“道德榜样”奖项,每月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学习习惯培养2.1 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2.2 开展学习小组活动,鼓励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2.3 定期进行学业考核,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生活习惯培养3.1 制定班级纪律规定,明确奖惩措施,让孩子们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3.2 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教导孩子们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3 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执行与监督4.1 本计划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班级教师共同参与。

4.2 设立班级纪律检查小组,由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4.3 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效果评估5.1 每月对孩子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记录在案。

5.2 学期末进行总体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

5.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班级行为规范计划。

六、附则本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以上就是我们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班级行为规范计划的主要内容。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小学生行规实施方案

小学生行规实施方案

小学生行规实施方案为了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生行规实施方案。

一、校园行为规范。

1. 尊敬师长,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和校长,遵守老师的教导,听从老师的管理。

2. 尊重同学,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不欺负同学,不打架斗殴,和睦相处。

3. 爱护校园环境,学生应该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环境,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随地丢弃垃圾。

4. 遵守校规校纪,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学,不擅自离校。

二、课堂行为规范。

1. 安静听课,学生上课时要安静听讲,不说话、不打闹、不打扰其他同学和老师。

2. 遵守纪律,学生要按时上交作业,不抄袭、不作弊,不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

3. 互相帮助,学生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欺负、不歧视其他同学。

三、校外行为规范。

1. 安全第一,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乱跑、乱穿马路,不擅自外出,不参与危险活动。

2. 文明礼貌,学生要有礼貌,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涂乱画。

四、奖惩措施。

1. 奖励措施,对于遵守行规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奖励,鼓励他们树立榜样。

2. 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行规的学生,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适当的惩罚措施,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五、家校合作。

1.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2. 家长要在家中教育孩子遵守行规,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实施方案。

1. 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并向全体师生宣传。

2. 学校将定期组织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学校将建立行为规范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比,激励他们遵守行规。

以上就是小学生行规实施方案,希望全体师生能够共同遵守,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一、目的与意义小学学生是培养品德和习惯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主题良好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三、活动内容及方法1.活动前期准备(1)根据学生特点和年级特点,制定相应的日常行为规范。

(2)为学生制作一份行为规范手册,内容包括校园礼仪、学习规范、生活习惯等。

(3)宣传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校园礼仪教育a.组织学生参观模范中学,了解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b.邀请礼仪专家进行校园礼仪讲座,介绍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

c.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宣传校园礼仪,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2)学习规范养成a.组织学生参加学习规范讲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积极参与等。

b.设置学习规范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c.制定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3)生活习惯培养a.组织学生参加生活习惯教育活动,讲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

b.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

c.在校园内设置行为规范提示牌等,提醒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活动方案的推行1.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分享经验和心得,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2.家校共育:学校与家长共同合作,加强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引导和培养。

3.学生参与:组织学生代表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活动周期:将活动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评选表彰优秀学生,激励学生参与。

五、活动效果评估1.观察记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情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

学生一旦拥有了一个好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思为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近年来我们在“怎样教、教什么”方面抓的比较多,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等。

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学区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区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主题活动,结合学区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各完小根据学校实际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1、成立____学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组长:钟林副组长:李彦宝成员:张志康罗智远杨建忠田惠民马俊各完小校长2、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内容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三、教育途径(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礼仪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是一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旨在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一、背景介绍:二、目标:1.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3.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5.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教育内容:1.课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和课堂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关于道德、品质、纪律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良好行为的重视和追求。

2.规则和制度引导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向学生介绍和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落实行为规范。

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规则和制度。

3.值得效仿的榜样在校园内树立一些值得学生效仿的榜样,如优秀学生、老师和社会公民等,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和行为,鼓励学生效仿他们的正面行为。

4.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其他有益的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良好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举办家长会、家校沟通会等活动,与家长分享行为规范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学生更好的养成教育。

四、教育方法:1.赛事竞赛通过组织各种比赛和活动,如德育知识竞赛、品德模范评选等,激发学生学习优良行为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奖惩措施建立奖惩机制,对于遵守规则和制度、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则和制度、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给予批评和相应的惩罚。

3.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让老师或其他成年人担任学生的导师,通过定期指导、交流和反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4.榜样带动鼓励优秀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引导其他学生效仿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计划方案
郭永峰
一、指导思想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五年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我们年级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特此拟订养成教育的方案。

二、目标
从3月至6月,利用4个月的时间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做人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大改观。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保洁好各自班级的卫生区,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2、不扔烂纸,发现烂纸主动捡起。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不在校园内疯跑,追逐,做到轻声细语。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

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

4、上操、放学时排好路队,做到“快”“静”“齐”,放学路每班必须集体放学,学生不得擅自离开路队。

四、工作措施
1、班主任积极督促。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五、实施步骤
1、2月研究、制订方案。

2、3月以“环境卫生”为主题开展活动。

3、4月、5月以“文明行为”为主题开展活动。

4、6月强化训练,综合考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