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类中成药处方药
GSP药品陈列要求

G S P药品陈列要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GSP药品陈列要求一、药品基本分类1、药品与非药品分开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3、外用药品与口服药品分开二、处方要RX抗生素类1、青霉素类(阿莫西林)、2、头孢菌素(头孢类)3、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4、大环丙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5、林可酰类(林可霉素)6、抗真菌类(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RX儿童抗生素类1、按上属分类放在儿童抗生素和成人抗生素分开四、RX心脑血管类1、高血压类药品2、高血脂类药品3、冠心病类药品五、RX内分泌系统类1、糖尿病类药品2、甲状腺类药品六、RX泌尿系统类1、非那雄胺2、排石颗粒3、清淋颗粒七、RX中成药类1、这个很广,根据门店实际情况调整,只要是RX中成药类。
八、RX呼吸系统类1、感冒类、咳嗽、咽炎类九、综合类或其他类1、氯雷他定片等、2、抗过敏类可以放在RX综合类十、RX妇科用药1、妇炎康胶囊十一、RX外用药品1、所有外用药可以归为此类(眼药水、膏剂)十二、RX儿童用药1、所有儿童处方用药可以归为一类十三、消化系统类1、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2、消炎止痢灵等均为消化系统类十四、非处方药(OTC)1、OTC消化类(1)大唐奥舒2、OTC维生素滋补类(1)、维生素、钙片3、OTC中成药(1)清热解毒类(2)滋补类(六位地黄丸等)温补肾阳类(一定要有准字号)4、OTC呼吸系统类(1)、感冒、咳嗽、咽炎5、OTC儿童用药(1)感冒、咳嗽、胃肠、可以归为一类,儿童用药不是太多6、OTC妇科用药(1)益母草膏、乌鸡白凤丸、妇科千金片等类药品归为此类7、OTC外用(1)眼药水、外用膏剂、栓剂十四、非药品(非国药准字)1、保健药品2、日化用品十五、医疗器械类1、所有带器械的膏药与医疗器械归为医疗器械类十六、20°以下药品全部进阴凉柜1、根据店里实际情况(1)按RX外用药品、OTC外用药品、RX口服药品、OTC口服药品、进行分类。
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说明书

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中成药名。
由柴胡、连翘、陈皮、草果、重楼、蝉蜕、山楂、钩藤、白芍、甘草、麦芽、白茅根组成。
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定惊的功效。
用于小儿感冒风热证,症见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不思乳食等。
通用名称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汉语拼音XiaoErQingReGanKangKouFuYe药品类型感冒药处方类型处方药医保类型非医保成分柴胡、连翘、陈皮、草果、重楼、蝉蜕、山楂、钩藤、白芍、甘草、麦芽、白茅根。
性状本品为合剂,口服液体剂。
主要功效祛风解表,清热定惊。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小儿感冒风热证,症见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不思乳食等。
规格每支装10ml。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下,一次10ml;3-7岁,一次20ml;7-14岁,一次30 ml;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当药品性状发生明显改变时,禁止服用。
注意事项1、本品久置后有少量沉淀,摇匀后服用,不影响疗效。
2、当药品性状发生明显改变时,禁止服用。
3、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密封。
置阴凉干燥。
有效期24个月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5621(B-0621)-2014Z。
附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临床常用中成药分类介绍讲解

2
一、内科用药
(一)解表剂 作用:发汗解表 适应证:表证: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 常见病: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 服用注意:服药后,宜以遍身微汗为度,切忌大汗,并注意避 风邪,以免再次感冒。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 不宜自己选择用药的人群 1、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2、感冒病情重者; 3、感冒病程中出现并发症者;4、慢性疾病患者感冒; 5、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感冒
4、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不宜过多食用生冷、油腻
等不易消化之食品
11
常用泻下剂
分 名称 类
功用
适应症
*复方芦荟 调肝益肾,清热 习惯性便秘
胶囊
润肠,宁心安神
当归龙荟丸 泻火通便
肝胆火旺便秘
寒
*新清宁
(熟大黄)
下
剂 *清宁丸
清热解毒,泻火 实热内蕴便秘 通便
清热泻火,消肿 火毒内蕴所致
通便
咽喉肿痛、口
14
分类 适应症
表现
代表药物
清热泻 肺胃里热炽 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牛黄解毒丸、
火类 盛证
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黄连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清热解 火毒热盛证 局部红肿热痛、疮疡 双黄连合剂、
毒类
疔毒、便秘
银黄颗粒、板
蓝根颗粒
清热祛 湿热 湿类
湿热淋痛、湿热黄疸、茵栀黄口服液、
痢疾泄泻
复方黄连素片
15
分类 名称
适应证:便秘
临床表现:排便困难,秘结不通,排便艰涩不畅
注意事项:
清热解毒类用药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通 用 名:板蓝根颗粒
类 别:清热解毒类
作 用: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 扁桃腺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不良反应:无
联合用药: 1.风热感冒:板蓝根颗粒+风热感冒颗粒+罗红霉素 2.咽喉肿痛:板蓝根颗粒+抗生素+咽炎片 3.扁桃体炎:板蓝根颗粒+灵丹草+罗红霉素+银黄含片 4.慢性扁桃体炎:板蓝根颗粒+阿奇霉素+喉舒宁
通 用 名:健儿清解液
类 别:清热解毒类
作 用: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不良反应:无
联合用药:
1.脘腹胀满:健儿清解+四磨汤+吗丁啉 2.咳嗽咽痛:健儿清解+咽炎片+阿奇霉素+川贝枇杷露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脾胃虚弱.大便次数多者慎用。
卖点:
1)纯中药,副作用小. 2)60粒装,性价比高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通 用 名:芎菊上清 类 别:清热解毒类 作 用: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 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不良反应:无 联合用药: 1.牙疼喉痛:芎菊上清+人工牛黄甲硝唑芬布芬+罗红霉素or阿奇霉素or
采购分类 共代 全包
品名 穿心莲片(允泰) 穿心莲片
规格 12s 0.105g*24s
厂家 南宁市维威制药 三精制药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六分。
卖点:
1)用于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的中药抗生素
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便秘,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然而,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形式习惯等等的原因,导致年轻人的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便秘的现象。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有时候也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便秘发生率越来越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热通便的中成药。
便秘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如使用手指协助排便)。
市面所售通便类中成药多为非处方药,琳琅满目,推荐前来有些茫然。
一药医百人是不可取的,通便类中成药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用,总的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润之。
该类药物一般分四大类,必须掌握其特点、功效、使用注意才能正确荐药。
★ 一、行气导滞类 此类药物适用于气滞型便秘。
本型便秘可见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
或便而不爽,注意兼有肠鸣矢气,小腹作胀等气滞不畅的表现。
治法为顺气解郁。
★ ①六味安消胶囊 组成: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寒水石等。
每次3~6粒,每日3次。
服药不宜超过1周。
注意:此药通便力量较大,体弱者用量宜小,孕妇忌服。
★ ②四磨汤口服液 组成:木香、枳壳、乌药、槟榔。
每次2支,每日3次。
疗程1周。
注意:此药适于久病卧床者或以腹胀较重者,泻下力量缓和,可用于体虚患者。
中成药说明书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5gX12袋【组成】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功效】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主治】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用法用量】1岁以内,一次半袋;1~3岁,一次1袋;4~6岁,一次1。
5袋;7~14岁,一次2袋;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
金莲清热泡腾片 4gX12片【成份】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片;味酸甜,微苦。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
【主治】用于外感热症。
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亦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加热水适量,泡腾溶解后口服。
成人一次2片,一日4次,高烧时每四小时一次;小儿1岁以下每次1片,一日3次,高烧时每日4次;1—15岁每次1-2片,一日4次,高烧时每四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虚寒泄泻者不宜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成份】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用法】1次10ml,日3次,小儿酌减小儿葫芦散【成分】: 橘红、茯苓、朱砂、鸡内金(炒)、天竺黄、僵蚕(麸炒)、半夏曲、琥珀、全蝎、天麻、川贝母、冰片、葫芦蛾。
【性状】本品为橙红色至粉红色的粉末,味微苦、咸【适应症】 1。
小儿呼吸系统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所致的咳嗽、咳痰、喘憋及呼吸困难;2.小儿消化系统紊乱:如溢奶、呕吐、腹泻、腹胀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3.小儿惊风,如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唇口撮动,牙关紧闭,两目直视,颈项强直等;4。
小儿脾胃不和引起的夜啼、夜惊、夜寐久安。
【规格】 0。
3g*10袋【用法与用量】口服,周岁以内一次 0。
15g,一至三岁一次0.3g,四至六岁一次0.6g,一日 1~2 次。
“小儿葫芦散”止咳、化痰、消食平均2-3天见效,一般7-10天痊愈。
中成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中成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1、处方药指的是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后,才能够调配购买的药物。
而非处方药是指患者可以自行购买,自行使用的药物。
2、处方药大多是毒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或者必须有严格的用法、用量规定的药物,包括毒麻类的药物都属于处方药。
临床常见的处方药,包括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降压药物以及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以及抗癌药物都属于处方药。
3、非处方药一般毒副作用较小,使用也比较简便,治疗的是常见的危害性比较小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治疗感冒的药物,例如感康、泰诺、快克等药物,都属于可以去药店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
常用中成药

内科中成药[活血镇痛胶囊] -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三金片] - 清热解毒,利湿。
[肥儿丸] - 健胃消积,驱虫。
[羚羊清肺丸] - 利咽,清瘟止嗽。
用于肺胃热盛。
[二陈丸] -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首乌延寿片] - 补肝肾,养精血[附子理中丸] - 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等症[荆防颗粒] -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正露丸] -[清脑降压片] - 平肝潜阳,清脑降压[蒲地蓝消炎片] -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肠炎宁片] - 清热利湿,行气[开胃健脾丸] - 开胃健脾[金匮肾气丸] -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六君子丸] - 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三黄片]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黄连素片] - 用于肠道感染,如胃肠炎。
外科中成药[四妙丸] - 清热利湿。
[茴香橘核丸] - 散寒行气,消肿止痛[前列泰胶囊] -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
[清淋颗粒] -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三七片] -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大活络丹] - 祛风,舒筋,活络,除湿[龙血竭胶囊] - 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复方黄连素片] -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癃清片] -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良附丸] - 温胃理气[活血止痛胶囊] -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六味消痔片] - 清热消肿,收敛止血[化痔灵片] - 凉血,收敛,消炎[跌打红药片] - 活血止痛,去瘀生新[益心舒片] - 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强筋健骨丸] - 祛风除痰,强筋壮骨[化瘀止痛栓] - 清热燥湿,凉热化瘀,消肿止痛妇产科中成药[痛经宝颗粒] - 温经化瘀,理气止痛。
[加味益母草膏] - 养血调经。
用于月经不调,经量少。
[参茸白凤丸] - 益气补血,调经[百仙妇炎清栓] -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去瘀收敛[康妇炎胶囊] - 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丹栀逍遥丸] - 舒肝解郁,清热调经[桂枝茯苓丸] - 活血,化瘀,消症[固经丸] - 滋阴清热,固经止带[茯蒲洗液] -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暖宫七味丸] - 调经养血,温暖子宫,驱寒止痛[更年安片] - 滋阴清热,除烦安神[妇科养坤丸] - 疏肝理气,养血活血[金鸡片] - 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红花逍遥片] - 舒肝,理气,活血[逍遥丸] - 舒肝健脾,养血调经[盆炎清栓] - 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四物颗粒] - 养血,调经儿科中成药[小儿化滞散] -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健脾消食丸] - 健脾,消食,化积[回春散] - 清热定惊,驱风祛痰[婴儿健脾散] - 健脾,消食,止泻[健儿药丸] - 破积驱虫,开胃进食[消积健儿片] - 健胃,消食,杀虫[儿童咳液] - 清热润肺,祛痰止咳[儿童清肺口服液] - 清肺,化痰,止咳[小儿喜食糖浆] - 健脾,消食,化积[儿感清口服液] - 解表清热,宣肺化痰[小儿解表颗粒] - 宣肺解表,清热解毒[宝儿康糖浆] - 补气健脾,开胃消食,渗湿,止泻[小儿牛黄清心散] - 清热化痰,镇惊止痉[小儿感冒茶] -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渗湿止泻散] - 健脾和胃,渗湿止泻[遗尿停胶囊] - 益气健脾,补肾缩尿[小儿脾健灵糖浆] - 开胃健脾五官科中成药[伤风停胶囊] - 发散风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类中成药处方药
金嗓散结丸
[主要成分]桃仁、红花、浙贝母、鸡内金、金银花、蒲公英、麦冬、木蝴蝶等。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
[主治]热毒蕴结、气滞血痰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水蜜丸一次60~120粒,大蜜丸一次1~2丸。
一日2次。
牛黄解毒片
[主要成分]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
小片一次3片,大片一次2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