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定义、分类、特征
浅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分

浅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分摘要: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指政府依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进行规划,要充分的考虑到环境、资源、历史和现况,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体思想,实现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的战略,统筹兼顾,确立城市发展的方向及规模,以达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要合理地运用城市中的土地,在一定时期内协调城市对空间布局的具体安排和整体的综合部署。
而城市总体规划中分为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如何进行二者的划分,也是当代人们所要思考的。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划分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央政府为了统筹全国城市发展实施了各种方法,而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则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其最主要内容是让地方政府依靠对应的城市,来进行合理化的应用空间,使其各项基础建设都得到发展。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政策在实践运用中会产生怎样的效益,必须要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制定出切合城市发展中实际需求的方针,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的内容则是进行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分,这也要求人们必须清楚两者的概念、主要的区域、发展的路线和影响两者划分的主要因素,使得更好的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而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作出重要的保障。
一、城市规划区的相关内容(一)城市规划区的概念及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区有着相应的规定:主要是指需要建成的城市区域或是需要建设和发展,从而进行相关规划的区域。
而对于规划区的具体范围是由人民政府在进行城市进行编制的总体规划中,进行划分的范围主要是依照城市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建设的需要。
在进行村、镇及城市组成区和城市及乡村结合发展的需求,需要对一定区域进行控制及规划。
这也说明,规划区是政府在进行城市及乡村规划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区域。
在规划区内进行的建设行为都需要遵守城乡规划管理规定,但这也局限了城乡建设行为只能在规划区内进行。
地球的城市地理学

地球的城市地理学地球上的城市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城市地理学中,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城市的形态、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城市的扩展和密度以及城市内外的相互联系等方面来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一、城市的定义和分类城市是一个人口聚集、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密集的地区。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城市的定义方式有所差异,但通常都包括人口、经济和社会功能集中的地区。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可以将城市分为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
大城市一般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经济活动丰富、交通发达和社会服务设施完备等特点。
中城市相对较小,但也具备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小城市则规模较小,经济活动相对较少。
二、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城市的形态包括城市的形状、布局和空间组织模式等方面。
常见的城市形态有环状、线状、星状和网状等不同的形状类型。
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模式受到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城市布局模式有放射状、环状、线状和碎片化等各种类型。
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和空间分布特征。
城市内部常见的功能区划有市中心、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等。
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例如,市中心一般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业区则是人们购物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住宅区为人们提供居住和生活的空间。
三、城市的发展与扩展城市的发展与扩展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的人口、经济和功能不断增长和变化的过程。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城市发展模式有扩张型发展、聚集型发展和集聚型发展等。
扩张型发展是指城市向外扩展,不断吞噬农田和郊区;聚集型发展是指城市向内聚集,形成高密度的城市中心;集聚型发展是指城市通过发展特定产业或功能区实现城市发展。
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概念: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社区的特征:社区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
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还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总之,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全部包括在社区的定义之中,社区就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人类居住场所。
它不仅是简单的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而且是与居住地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劳动用地的集合物。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是最早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寻求适合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并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转化,形成了以多所房屋组成的居住地,即以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恰恰说明了聚落是人类改造环境的产物。
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处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我国的聚落形式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它们都是社区的承载体。
正是这些承载体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结构的社区。
3.社区是多功能的集合体从组织学的角度来看,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功能是多重的。
就我国城市社区的状况而言,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协管功能。
社区是类行政组织,具有对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功能。
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的工作,维护社区的治安、调节民间纠纷、办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基层社会的稳定。
综合体、购物中心和百货大楼的区别

百货商场主要采取统一经营的管理模式,由运营商对项目的定位、 市场策略、管理模式等进行基于战略考虑的统一运做。统一经营的管 理模式有利于打造项目的品牌价值,便于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多种服务。
多业态的综合物
购物中心是一种以大型零售业(百货店或大型超市)为主导,以特 许店、专卖店、专业店为主体的多业态聚合体。除了厂家直销中心 和仓储商店以外,购物中心聚集了几乎所有的零售业态。
物业管理与商品经营双位运营
01
压缩资金投入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商业资金的投 入,充分利用有限的商业资本,扩 大经营规模,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综合体、购物中心、百货商场
01
综合体
目录
一 二 三 四
概念 特征 分类 发展历程
一、都市综合体的概念
都市综合体,是由城市的酒店、 商业零售、办公、栖身、展览、 餐饮、文娱等功能组成,并由它 们组成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城市综 合体。这些建筑功能齐全,规模 宏大,在必然规模内能实现自给 自足,形成“城中城”的经营体。
都市综合体的构成
H Hotel
酒店
O Office
写字楼
P Public space
即公共空间,提供一个或几个城市公共活动广场
S Shopping mall
即购物中心,由百货、超市、品牌店、室内步行街组成
C Culture&recreation 即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由电影院、KTV、特色餐饮、健身等组成
《城市规划》PPT课件

整理ppt
7
2 . 城市规划的实施
(1)选址和布局 要符合城市规划,批准时要
有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
(2)申请用地 在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许可
证后,向县级以上的土地局申请用地,查
实后,方可由土地局划拨土地。
(3)施工建设 由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方可办理开工手续。
(4)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六个月内
整理ppt
9
(2)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有关土地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国民 经济和社会长远规划、区域规划
②该城市的企业地位和作用 ③该城市的自身条件,一般是包括自然条件、
建筑、历史、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 产业结构条件。
整理ppt
10
2.城市规模
(1)城市规模的含义: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 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的变化 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 模表示。
整理ppt
16
(3)航空港:用地平坦,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净 空限制内没有障碍物,气象条件要好;机场位 置宜选择城市主导风向的两侧,以免飞机的噪 声对城市的干扰;应及尽量避开有电波和磁场 干扰的地区;在满足机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前提 下,尽量缩短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并与城市有直 接的快速交通联系。
(4)公路:过境公路离开城市,采用入城道路引 入;客运站场的位置既要使用方便,有不影响 城市生产和生活。
(4)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设计方案。 (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
技术方案。 (6)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为各单位工程设
计提供依据。
整理ppt
5
3 .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 的合理布局
1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的行政地域; 2城市的实体地域; 3城市的职能地域;2城市:城市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市是商品交易场所。
3.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4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这密切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特点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6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⑴产业构成不同⑵人口规模不同⑶建筑密度及景观不同⑷物质构成不同⑸职能不同⑹生活方式不同。
7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哪几种类型:⑴滨海城市⑵三角洲平原城市⑶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⑷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⑸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⑹平原中腹的城市⑺高平原上的城市⑻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⑼中山谷地城市⑽高山谷地城市8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 1)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密切的多,分布更规律性。
(2)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及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10城市划分为哪三种类型⑴正统的城市化类型⑵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12城市化至少包含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 1)人口结构的转型 2)经济结构的转型 3)地域空间的转型 4)生活方式的转型13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①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城市功能区一般是指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那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是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一、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外围或工业区周边,是城市的主体区域,形态呈现组团装分布,特征是背景性,中等密度,配套齐全。
二、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形态呈集中团块和沿街线形分布,特征是标志性,高密度,高人流量。
三、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形态呈片区,园区式分布,特征是低密度,高物流量。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它受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发展、现代城市根据各功能对环境、社会、技术经济等条件的要求,为避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相互干扰,为有利于生产和环境保护,并合理利用土地和自然条件,将城市按一定功能划分为若干功能区。
资本主义国家大城市内部一般分为中心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居住区、仓库码头区、游憩区和郊区。
中小城市的分区则相对简单或不明显,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基本的功能区,但有时各区划分的界限并无明显的标志。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对促进生产、方便居民生活、城市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阐述城市中心区概念与特征

阐述城市中心区概念与特征一城市中心区概念与特征每一个城市都有城市中心,但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城市中心区,只有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才可能形成城市中心区。
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概念,一直以来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市中心”词条:“通常是指城市的闹市区,由市内最繁华的街区与街道组成,担负着城市商业中心与城市社交活动中心的职能,城市中心是供市民集中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广场、一条街道或一片地区,又称为城市公共中心。
城市公共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城市的特性和风格面貌。
”一)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从城市中心区的定义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城市商业活动,一个是城市的社交活动,都是城市的主导功能。
具体可概括为:1)商务职能商务功能是城市中心区的基本功能,它承担着城市及其辐射区域经济的运作、管理和服务。
城市商务功能增多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中,其商务中心功能的构成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全球性城市或国际性大都市中,办公、贸易、金融功能的比例和绝对规模都很大,而在中小城市中,商务功能弱小,商业零售则占有很大的比例,形成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城市中心[1]。
2)信息服务职能信息服务业是使用信息设备进行信息搜索、加工、存储、传递等信息服务,是提供高度专业化信息的产业,是城市中最具活力和生长力的产业。
3)生活服务职能生活服务业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旅游服务等,其中商业零售业是城市中心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旅游产业的上升势头使其成为城市经济的新贵,与旅游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如宾馆服务等在城市中心区内应占有一席之地。
4)社会服务职能社会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服务行业。
5)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包括批发市场、各类专业街等。
6)行政管理职能行政管理功能历来是城市中心区的功能之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宏观管理和政策制定的实施者,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中心区
3.6.1 中心区的概念:
1、中心区的地位:城市中心从18世纪到20世纪
中期一直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中
心,人们在此聚集,从事生产、交易、服务、
会务、交换信息和思想等活动。
它是市民和
文化的中心,是社会群体存在的象征。
目前,
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可
能有一个以上的中心区,尤其是国际性城市
(如纽约、伦敦等)。
2、中心区的相关理论:中心区20世纪初由美国
学者欧内斯特·伯吉斯首先提出CBD概念,
他提出了最早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模
式”。
传统CBD概念很宽泛,大致等同于城
市中心区(Downtown)
3、中心区的主要功能内容:百货公司和其他零
售商店、办公、酒店、娱乐场所、行政机关、公共建筑以及高密度住宅
4、中心区的定义:中心区是城市中经济功能高度集中的、空间物质载体集聚的、空间交通
交结的、信息流汇聚的地区,承担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全球的主要经济职能。
3.6.2 中心区的特征:
1、中心区的特征:
1)易通达:
传统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地区运输网络的集散地,处于地理区位的中心或中心边缘。
现代的城市中心区考虑步行、车行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便捷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往往也是城市交通的枢纽,是城市大运量公共交通的节点,并集中配建足够的社会停车场地。
考虑到步行能力,中心区的区域边界以步行规模距离为边界。
2)用途多样化:
市中心不仅需要利用战略位置的林立密布的店铺服务附近的居民和商家,也需要市政府、法院、学校和各种文化机构。
城市中心的用途的多样化创造了经济活力,它渐渐促进了大量特殊功能的发展,缺失或衰落一种因素都不至于从总体上损害经济。
一个城市若过分地仅仅依赖工业部门,而没有适当的商业,就会导致城市的衰败。
重叠的商业领域、购物、居住与休闲追求等使目的,甚至土地使用功能的竖向分化,使各不相同的人在一天中不同的时辰踏上同一条街道。
多种用途的混合确保非正式的相会机会并增加了约会、集会和社会活动的方便性,并创造了广场、步行街等一系列场所因此,城市中心区成为了个人活动的重要空间,它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交换,强化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3)用途集中和稠密:
受土地价格影响,传统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密度相对很高。
最大限度利用场地就意味着要紧挨着街道建设楼厦,建筑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空间封闭感。
虽然城市中心的开发很密集,但建设活动的水平限制了建筑物的高度并保存了行人活动的范围。
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的一致性扩大了街道人行道的规模,增强了市中心建筑的和谐和视觉的连贯性。
2、好的城市中心区的特征简而言之:
1)综合的使用功能:城市独特的特点是由多样和集中的补充用途所确定的。
这些用途创造
出步行活动和生动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反过来又维持这种混合的用途。
2)优质的环境场所:视觉上既具有吸引力又舒适安全的物质环境将长期在社区中创造信
心、责任和投资机遇。
3.6.3 中心区的分类:
按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成因分:
1、自发形成:在城市原有商业核心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原先的集市贸易区域转化而成,
具有一批有价值的历史遗存物,赋有历史、文化及传统的认同感。
就其地理区位而言,属于中心式发展的模式。
可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繁荣—衰败—复兴—衰败—再复兴的周期性阶段。
如New York的Manhattan,上海的黄浦-静安-卢湾区。
2、政府引导:城市政府为了某种目的,如满足城市功能的要求、缓解旧城中心压力、引导
城市发展方向等而形成的新城市中心区。
就其区位选址而言,属于跳跃式发展的模式,并与原城市中心构成完整的城市结构体系。
这种趋势使城市从传统的单核心逐渐演化为多核心发展。
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如东京的新宿、Paris的La Déf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