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
职业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

模拟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远岫.刺绣.衣袖.秀.外慧中乳臭.未干B.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C.驿.站后裔.臆.断神采奕.奕自怨自艾.D.阡.陌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矫健暇想含辛茹苦不假思索B.竭诚申述惮精竭虑伸张正义C.陷井商榷水乳交溶察言观色D.伸冤扎记面面具到弱不经风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黑龙江省的高层集体腐败案件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此案了中共最高层的领导,使他们更加重视惩治腐败。
②对于学校的校规校纪,有些同学竟然不屑一顾,仍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③党的十六大为中国21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出了一个宏大的远景规划。
A.震动制定拟订B.振动制订拟定C.振动制订拟订D.震动制定拟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俗话说:“梦是心中想,”一语中的。
B.何等气概,何等精神,它动人,更能励人!C.“她今天有更高兴的事儿。
”李秘书故作神秘地说:“王主任托了文化局的老马,同意将你女儿调到省实验话剧团工作。
”D.柳公权(公元778—864),字诚愚,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这种错误,我们应当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2024 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xīn)臆.造(yì)差.遣(chā)淳.朴(chún)B.囫.囵(hú)劫.持(jié)参禅(..chán)佝.偻(gōu)C.肤.浅(fū)诽谤.(pàng) 推诿.(wěi)嫉.恨(jì)D.蹂躏.(làn)酷.爱(kù)芜.杂(wú) 吝啬.(sè)答案:B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腼腆闲遐笑靥相应成趣B.辐射寒暄苍穹言简意赅C.惆怅渎职睿智乐不可支D.徜徉缥缈休憩相濡以沫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C、学校广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同学获得市跳高比赛第一名。
D、孤芳自赏....并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新春元宵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慕名而来,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B.如今的莆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事业欣欣向荣,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一幅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C.风雪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人铭记一生。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瓜州人民用他们的善良与纯朴,为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D.人类的发展不应是各国独自美丽,而应是各国携手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个国家,这些正与强调平等互利的“上海精神”不约而同。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完整版)技能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4

高三语文综合试题(四)(90分)一、选择题(3×8)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帖(tiě)妥帖请帖字帖碑帖B、宿( sù)住宿一宿星宿宿根C、当(dān g)当家当地当代当真D、场(chǎng)场面冷场捧场场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其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______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_______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_______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_______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
A、吸纳掩盖防御依赖B、接纳掩饰防止依靠C、接纳掩盖防止依靠D、吸纳掩饰防御依赖4.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A )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B、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本市交管部门将根据本市情况,重点整顿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开车,逾期不年检、闯红灯等十种违章。
D、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首先制造的。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四)教学教材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四)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题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恫.吓(dòng)择.菜(zhái)模棱.两可(líng)B.提供.(gōng)闷.热(mèng)翘.首远望(qiáo)C.犒.劳(kào)悭.吝(qiān)开门揖.盗(yī)D.渐.染(jiān)慑.服(niè)灵巧成拙.(zhuō)【答案】:C【解析】:A项中的“棱”应该读“léng”,B项中的“闷”应该读“mēn”,D项中的“慑”应该读“shè”。
本体的考查点有三:一是声调,如B项中的“闷”;二是认字只读半边弄错:如D项中的“慑”;三是常见的形近字:如A项中的“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骄阳针贬集思广益B.观摩光彩凭心而论C.原委邻座不加思索D.九州销售包罗万象【答案】:D【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A项“针贬”中的“贬”应为“砭”,探究源头,古人用石针给人治病,故为“砭”。
B项中“凭心而论”中的“凭”应为“平”,平心是“平心静气”之义,故为“平”。
C项“不加思索”中的“加”应为“假”,是“凭借”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_____了。
(2).这部影片给了我们有益的_____。
(3).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_____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A.消逝启事截止 B.消失启示截至C.消逝启示截至 D.消失启事截止【答案】:C【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消失”和“消逝”:前者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后者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的过程,(1)句应选“消逝”。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卷(含答案)4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A、濒临bīn氤氲yīn yùn 奇葩bā 谙熟ānB、央浼miǎn 敕造shè迤逦yǐlǐ 龟裂jūnC、袅娜niǎo nuó 伺候cì倩影qiàn 汗涔涔cénD、虔诚qián 醴酪lǐlào横亘gěng沮丧jǔ2、选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A、虔诚借鉴腼腆美不胜收B、惊惶不足恃荒蛮雍容华贵C、侥幸禅宗缺憾翩翩起舞D、揣摹宏扬嫉妒锲而不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比例非常高的知识精英,犹太人牢牢地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着重要一席,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美国历届政府的政策。
②技术工人素质低下带来的影响不可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
③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同时积极高效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A、占据忽视吸收B、占据轻视吸引C、占有轻视吸收D、占有忽视吸引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妥善解决。
B、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事先既不请示,事后更不及时报告。
这样做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C、有些彩民拿出月工资的三分之二买彩票,只由于寄希望于中一次大奖。
这种做法不值得效法。
D、他自豪地宣称:“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的水平了。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天能站到领奖台,是对我极大的鞭策,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再创佳绩。
B、他虽然是电脑高手,但这次也没看懂屏幕上那条显示错误的命令。
C、张强和李力上课讲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D、为了防止学生再一次跳下去受伤。
技能高考之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
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
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
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12. (4 分)
(1) 今天下午在礼堂开会,全班同学!(不是主谓倒装,0 分;是主谓倒装, 其他地方有问题 2 分)
(2) (2)今天下午全部同学开会,在礼堂。(不是状语后置,0 分;是状语后 置,其他地方有问题 2 分)
13. (4 分)贪婪是祸患的根源。(不是 10 字以内 0 分,寓意较接近 2 分,寓意 相似满分) 14. (6 分)(1)(3 分)描绘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峰,溪水成冰的夜色中,诗
人灯下夜读的情景图画。(情景图画“雪”“月”“溪”“冰”描述出来 2 分,“灯 下夜读”1 分) (2)(3 分)借景抒情,借室外夜景衬托了诗人夜读的心境。(借景抒情 2 分, 解释说明 1 分) 15. (4 分)排比句式(2 分)(答“排比”2 分)
2020 年技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A (B 殷 yān 红 滂 pāng 沱 C 荫 yìn 庇 D 横亘 gèn) 2. D (A 赌博 B 破釜沉舟 C 俱乐部) 3. B(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和运用近义词的能力。“推脱”: 推卸、开脱责任。“推诿”:推卸责任、推辞,即缺乏责任心,对事具有消极表 现。“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多用于书面语。“取消”:①使原有的制度、规 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②停止计划,③删除或消去。“捏造”: 凭空编造, 假造。“伪造”: 假造以欺瞒别人。) 4. C(A 有歧义 B 付诸于改成“付诸”D 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 5. A (B 两个分号改为逗号 C 句内括号(如丝瓜、番茄)应紧挨“瓜果、蔬菜” 之后 D 人情的轻重后逗号改为分号) 6. A(A 是借喻 B、C、D 都是借代) 7. D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8. A(“亡”在文中应理解为“逃跑”) 9. B (题项中的“所以”是“……的原因”,只有 B 项不同,“所以”为“用 来……”) 10. C(题项中为宾语前置句。C 项符合。A 为判断句 B 为被动句 D 为定语后置 句)
(完整word版)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四).doc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题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恫吓( dòng).B.提供(gōng).C.犒劳( kào).D.渐染( ji ān).【答案】:C 择菜( zhái ).闷热( mèng).悭吝( qi ān).慑服( ni è).模棱两可( l íng).翘首远望( qi áo).开门揖盗( yī).灵巧成拙(zhuō).【解析】:A 项中的“棱”应该读“ l éng”,B 项中的“闷”应该读“ mēn”,D项中的“慑”应该读“shè”。
本体的考查点有三:一是声调,如 B 项中的“闷”;二是认字只读半边弄错:如 D 项中的“慑”;三是常见的形近字:如 A 项中的“棱”。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骄阳针贬集思广益B.观摩光彩凭心而论C.原委邻座不加思索D.九州销售包罗万象【答案】:D【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项。
A 项“针贬”中的“贬”应为“砭” ,探究源头,古人用石针给人治病,故为“砭”。
B 项中“凭心而论”中的“凭”应为“平”,平心是“平心静气”之义,故为“平”。
C项“不加思索”中的“加”应为“假”,是“凭借”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
3.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 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 _____了。
(2). 这部影片给了我们有益的_____。
(3).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_____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A.消逝启事C.消逝启示【答案】:C 截止截至B.D.消失消失启示启事截至截止【解析】:本的正确答案 C 。
“消失”和“消逝” :前者重于事物象的不存在,在化中短;后者重于去了或不了,常用于的程, (1) 句“消逝”。
技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突兀(wù)纷至沓来(tà)雅俗共赏(shǎng)B. 漫不经心(màn)纷繁复杂(bāo)翩翩起舞(piān)C. 美轮美奂(huàn)恍若隔世(huǎng)风和日丽(rì)D. 潇洒自如(xiāo)落英缤纷(bīn)赏心悦目(shǎng)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B.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D. 他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使得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接连不断地到来)B.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C. 漫不经心(形容做事不认真)D. 赏心悦目(形容事物美好,使人心情愉快)4.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B.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还要不断追求进步。
C. 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D. 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题目:我们的村庄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群淳朴善良的村民。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每当夕阳西下,村民们便聚集在村口的大榕树下,聊天、下棋、品茶,享受着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
村子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年轻人,他热爱家乡,立志要为村民们谋福祉。
他努力学习,掌握了农业技术,回到家乡后,带领村民们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水果、蔬菜,养殖家禽。
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小明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村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决定创办一个农业合作社,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综合试题(四)(90分)一、选择题(3×8)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帖(tiě)妥帖请帖字帖碑帖B、宿( sù)住宿一宿星宿宿根C、当(dān g)当家当地当代当真D、场(chǎng)场面冷场捧场场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其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______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_______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_______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_______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
A、吸纳掩盖防御依赖B、接纳掩饰防止依靠C、接纳掩盖防止依靠D、吸纳掩饰防御依赖4.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A )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B、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本市交管部门将根据本市情况,重点整顿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开车,逾期不年检、闯红灯等十种违章。
D、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首先制造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句是()A 、这,能说是荒唐吗。
B 、王国维有一首史诗:“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袄寺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乐,此是唐家绝盛时”,这首诗颂的是唐代对外开放政策。
C、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D 、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语言,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库。
让我们都来掌握语言的规律,学会驾驭它的本领吧!7.选出修辞分类正确的一项()①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地说。
③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④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⑤中国共产党就下定决心,要挖掉两座大山。
A、③④⑤/①②B、①②④/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①②③/④⑤8、下列作家、作品、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项链》——莫泊桑——法国——小说B.《窦娥冤》——关汉卿——明朝——散文C.《包身工》——夏衍——现代——报告文学D.《劝学》——荀况——战国时期——议论文二、综合题9、将下面句子改成被动句。
(4)海鸥把老人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围观。
10、在“春风归来”后面,任选三种景物,构成排比句,要求意思连贯。
(4)春风归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6)泾溪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11.对上面这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泾溪上游多石险峻,所以人们都小心谨慎。
B.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正因为人们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也没有听说有人掉到河里去。
C.第三句转入描写下游与上游不同,水流平稳无礁石险滩。
D.最后一句提示全诗的深刻内涵:通常听说有人陷入罪恶痛苦的境界。
12.对上面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描写泾溪美丽的风光为主要内容。
写出了泾溪上下游不同的景色。
B.本诗前两句写泾溪上游“石险”,人们小心谨慎,后两句写泾溪下游“平流”,人们掉以轻心,形成鲜明对比。
C.本诗提示出一个生活哲理:凡事要谨慎,谨慎者方可临危不惧,化险为夷。
D.这首诗将泾溪行船的事实和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提示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发人深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9)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
性贞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
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
”即日命胄。
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
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
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③。
”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
德彝固执,帝将可。
胄曰:“不然。
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若皆误,不得独死。
”由是与校尉皆免。
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④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
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
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
”帝大感悟,从其.言。
迁尚书左丞。
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节录《新唐书·戴胄传》)[注]①干局:才干气度。
②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
③刑:通“型”,典范、规范、规定。
④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13.对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校尉与无忌罪均.均:相同B. 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当:判罪C. 陛下登.杀之登:立即D. 矜.其贫矜:怜悯,同情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帝大感悟,从其.言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B. 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大理,人命所.系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 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5.下面是对原文中心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所坚持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
B.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
C.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量的明君风范。
D.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歌颂了唐太宗勇于纳谏、屈己重法的美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2)父亲肩上的书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
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
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
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
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
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
“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a)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
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要到城里上班去了。
”“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
“嗨!”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
尤其是那个“嗨”字。
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
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
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b)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无论走到哪里。
(c)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6.对文中加线句子(a)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B. 做人要有良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报效家乡父老。
C. 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作敢为。
D人要图实惠,不虚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17. 对文中加线句子(b)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是实写,在夜里,行人往往要借助星光走路。
B. “星星”是虚写;全句表现“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
C. “星星”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指“我”在父亲的激励下,借星光走路。
D. “像”是比喻词,表明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我”是本体,“星星”是喻体。
18. 对文中加线句子(c)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书,“种子”比喻渴求知识的心田。
B. 这是个比喻句,用父亲挑书来比喻春风哺育种子。
C. 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父亲挑过的书,“种子”比喻“我”。
D. 这句话表明,在人生之路上,“我”要像春风一样跟父亲学习。
19. 对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概括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 一位慈爱、勤劳,虽有点固执但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农民。
B. 一位勤劳、善良,对生活有独特看法的农民。
C. 一位慈爱、勤劳,遇事比较固执的农民。
D. 一位勤劳、善良,没有远见但非常实在的农民。
三、作文:请就本学期以来自己学习和行为表现等情况写一篇个人总结。
不少于500字。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