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华师一附中(武汉市)、黄冈中学、鄂南高中、黄石二中等)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3月)生物

合集下载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校2019届⾼三第⼆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湖北省⼋校2019届⾼三第⼆次联考鄂南⾼中华师⼀附中黄冈中学黄⽯⼆中孝感⾼中荆州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项符合题⽬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原⼦或原⼦核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粒⼦散射现象说明原⼦核具有⼀定的结构B.原⼦序数较⼩的元素都不能⾃发放出射线C.原⼦发光现象没有涉及到原⼦核内部的变化D.光电效应现象中逸出的电⼦是原⼦核内中⼦转变成质⼦时产⽣的15.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转,可见⾚道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发射⼈造卫星⼀般也将发射场选择在尽可能靠近⾚道的地⽅,这样选址是因为在⾚道附近A.重⼒加速度较⼤B.地球的引⼒较⼤C.地球⾃转⾓速度较⼤D.地球⾃转线速度较⼤ 16.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粗糙的⽔平地⾯上运动,当运动的速度为10m/s 时,给物体施加⼀个⽔平恒⼒,在此恒⼒的作⽤下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则下列说法中的是(g 取10m/s 2)A.恒⼒的⼤⼩为6NB.前4s 内摩擦产⽣的热量为48JC.前6s 内合外⼒的冲量⼤⼩为24N ?SD.物体与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17.如图所⽰,在与⽔平⾯夹⾓θ为60°的匀强电场中,有⼀带负电的物块A 放在倾斜的绝缘⽊板上,物块所受电场⼒的⼤⼩为其重⼒⼤⼩的⼀半,⽊板的倾⾓α为30°和60°时物块所受的摩擦⼒⼤⼩恰好相等,则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1=µ B. 22=µ C. 322-=µ D. 324-=µ 18.如图所⽰,两条粗糙平⾏导轨间距离是0.5m ,⽔平固定放置在桌⾯上,导轨⼀部分位于有理想边界的磁场中,磁场垂直导轨平⾯向下,导轨与20的电阻连接。

2019届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黄石二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荆州中学.孝感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

2019届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黄石二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荆州中学.孝感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

2019届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黄石二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荆州中学.孝感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理)一、单选题1.设集合,,则A.B.C.D.【答案】D【解析】:化简集合,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详解】:因为集合,化简,所以,故选D.【点睛】: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本题实质求满足属于集合且属于集合的元素的集合.2.若复数z满足为虚数单位,为z的共轭复数,则A.B.2 C.D.3【答案】A【解析】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结合复数模的公式求解.详解:由,得,则,,则,故选A.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在矩形ABCD中,,,若向该矩形内随机投一点P,那么使得与的面积都不小于2的概率为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几何概型的概率,以AB为底边,要使面积不小于2,由于,则三角形的高要h⩾1,同样,P点到AD的距离要不小于,满足条件的P的区域如图,其表示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它的面积是,∴使得△ABP与△ADP的面积都不小于2的概率为:.故选D.4.已知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则的解集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求出a,b的关系,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a的符号,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求解即可.【详解】∵f(x)=(x-1)(ax+b)=ax2+(b-a)x-b为偶函数,∴f(-x)=f(x),则ax2-(b-a)x-b=ax2+(b-a)x-b,即-(b-a)=b-a,得b-a=0,得b=a,则f(x)=ax2-a=a(x2-1),若f(x)在(0,+∞)单调递减,则a<0,由f(3-x)<0得a[(3-x)2-1)]<0,即(3-x)2-1>0,得x>4或x<2,即不等式的解集为(-∞,2)∪(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求出a,b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a的值为A.1 B.C.1或D.【答案】C【解析】分析:可用排除法,验证与是否符合题意即可得结果.详解:可用排除法,当时,化为,离心率为,符合题意;当时,化为,离心率为,符合题意,的值为,故选C.点睛:用特例代替题设所给的一般性条件,得出特殊结论,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方法叫做特殊法. 若结果为定值,则可采用此法. 特殊法是“小题小做”的重要策略,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是高中数学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效率.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前2n项和,前3n项的和分别为A,B,C,则A.B.C.D.【答案】D【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其第一个项和,第二个项和,第三个项和仍然构成等比数列,化简即可得结果.详解: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等比数列的第一个项和,第二个项和,第三个项和仍然构成等比数列,则有构成等比数列,,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了等比数列前项和,意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题.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输出的,则空白判断框内应填的条件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将题中所给的程序框图模拟运行,逐步运算,结合题的条件,明确循环几次,到什么程度就会结束,从而利用相关的条件,得到其满足的式子,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当第一次执行,,,返回;第二次执行,,,,返回;第三次执行,,,,要输出x,故满足判断框,此时,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程序框图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补全程序框图,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对框图进行模拟运行,结合题的条件,求得结果.8.将函数图象上的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在图象的所有对称轴中,离原点最近的对称轴方程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变换可得,根据放缩变换可得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对称轴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将函数的图象上的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得到,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即,由,得,当时,离原点最近的对称轴方程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由函数可求得函数的周期为;由可得对称轴方程;由可得对称中心横坐标. 9.在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A.119 B.120 C.121 D.720【答案】B【解析】分析: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利用组合数的运行性质计算即可.详解: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通项与系数以及组合式的性质,属于简单题. 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关于二项式定理的命题方向比较明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1)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以考查某一项,也可考查某一项的系数)(2)考查各项系数和和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3)二项展开式定理的应用.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刍甍者,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丈刍,草也;甍,屋盖也”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刍甍字面意思为茅草屋顶”如图,为一刍甍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为等腰梯形,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体积为A.B.160 C.D.64【答案】A【解析】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刍甍是一个组合体,它由成一个直三棱柱和两个全等的四棱锥组成,根据三视图中的数据可得其体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刍甍是一个组合体,它由成一个直三棱柱和两个全等的四棱锥组成,根据三视图中的数据,求出棱锥与棱柱的体积相加即可,,故选A.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11.已知椭圆C:,直线l:与x轴相交于点E,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C在直线l上,则“轴”是“直线AC过线段EF中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若轴,不妨设与轴交于点,过作交直线于点,由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椭圆第二定义可得,进而可得结果.详解:若轴,不妨设与轴交于点,过作交直线于点,则:,两次相除得:,又由第二定义可得,为的中点,反之,直线过线段中点,直线斜率为零,则与重合,所以“轴”是“直线过线段中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判断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1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C【解析】本题首先可以构造函数,然后通过导数计算出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最值,然后通过对①②③④四组数字进行适当的变形,通过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比较出大小。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2019届湖北省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等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

2019届湖北省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等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

湖北省鄂南高中 华师一附中 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 孝感高中荆州中学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八校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数学(理科)试题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i1i2z +=,则z 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2{2+--==x x y x P ,}1ln {<x x Q =,则=Q P I A.(0,2] B.[-2,e) C.(0,1] D.(1,e)3.空气质量指数AQI 是反映空气状况的指数,AQI 指数值越小,表明空气质量越好,其对应关系如下表:AQI 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 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下图是某市10月1日-20日AQI 指数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这20天中AQI 指数值的中位数略高于100B. 这20天中的中度污染及以上的天数占1/4C. 该市10月的前半个月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D. 总体来说,该市10月上旬的空气质量比中旬的空气质量好4.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a 5是a 2与a 6的等比中项,则该数列的前n 项和Sn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等于 A.4 B.5 C.6 D.75.将5个人从左至右排成一行,最左端只能排成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36种 B.42种 C.48种 D.60种6.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且=,若AC u AB EB +=λ,则=uλA.-3B.31-C.3D.31 7.“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副“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下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2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6πα=,现在向该正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飞镖落在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 A.23-1 B.23 C.43-4 D.43 8.函数])0,2[)(cos (sin cos 2)(π-∈+=x x x x x f 的最大值为A.2-1B.1C.2D.21+9.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B A ,两点(点A 在第一象限),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32π,则=BFAF A.31 B.52 C.21 D.3210.如图,某多面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外轮廓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直角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22 B.10 C.32 D.1311.已知双曲线)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B A ,,右焦点为F ,过点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N M ,2点,P 为直线l 上的一点,当APB ∆的外接圆面积达到最小值时,点P 恰好在M (或N )处,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2B.3C.2D.512.已知函数⎪⎩⎪⎨⎧--≥+=0),1ln(20,121)(2<x x x x x f ,若函数kx x f x g -=)()(有且只有2个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A.(0,2)B.(0,12)C.(2,+∞)D.(12,2)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13. 若y x ,满足⎪⎩⎪⎨⎧≥+≥≤322y x x y x ,则y x 2+的最小值为_____.14. 已知函数13)1()(23+--+=ax x a x x f ,若)(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则曲线)(x f y =在点(0,f (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15.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2a n-1+2n-1(n ∈N*,n ≥2),若a 4=65,则a 1=____.16. 设),0(4)4(ln )(),(2222R b a b b a b a b a ∈+-+-=>ϕ,当b a ,变化时),(b a ϕ的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分为必考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70分)17.(12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 ,且向量m =(2a-c ,b )与向量n =(cos C ,cos B )共线。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湖北省八校(华师一附中(武汉市)、黄冈中学、鄂南高中、黄石二中等)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八校(华师一附中(武汉市)、黄冈中学、鄂南高中、黄石二中等)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八校(华师一附中(武汉市)、黄冈中学、鄂南高中、黄石二中等)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草履虫等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C.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D.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只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输送氧气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会出现两个细胞核,可以保证细胞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遗传,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便于腾出大量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B正确;C、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正确;D、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部分是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D错误。

故选D。

2.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图表示的是A. 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B.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C. 在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D. 植物横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1、在一定酶量、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增加,当酶达到饱和后,反应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数量(浓度)。

2、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草履虫等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C.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D.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只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输送氧气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会出现两个细胞核,可以保证细胞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遗传,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便于腾出大量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B正确;C、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正确;D、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部分是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D错误。

故选D。

2.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图表示的是A. 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B.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C. 在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D. 植物横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1、在一定酶量、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增加,当酶达到饱和后,反应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数量(浓度)。

2、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4、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详解】A、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曲线的起点应从原点开始,因为无底物时酶促反应速率为0,A符合题意;B、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为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即物种丰富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但达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后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量浓度为0.3 g/ 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随失水的增多,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当细胞吸水与失水达到平衡时,吸水能力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D、根对生长素浓度较为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横放时,由于重力因素的影响,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升高,当高于一定浓度(与虚线相交的浓度)时根的生长会受抑制,最终,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不再升高趋于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片属于构建物理模型B. 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符C. 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可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D. 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都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学研究方法,如生物模型构建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假说一演绎法;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标记法。

【详解】A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画出细胞结构图像,属于构建物理模型,A 正确;B 、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如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可能与预期不相符,B 正确;C 、生命系统中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因此都可以从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研究,C 正确;D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而荧光标记法是用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记物,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分析方法,不具有追踪作用,D 错误。

故选D 。

4.下表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中单株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每组单株干重占单独种植时干重的百分比。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组和乙组均为对照组B. Z 和W 要求选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植株C. 植物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D. 植物根茎叶竞争时干重的总降低程度接近于根部和茎叶单独竞争时干重下降程度的乘积【答案】B【分析】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A、根据实验目的“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知,甲、乙两组单独种植Z、W植物均为对照组,A正确。

B、实验材料为两种植物,因此Z、W为不同种植株,B错误;C、根据丙组Z、W根部竞争单株于重百分比少于丁组,说明两种植株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C正确;D、由表中数据可知,植株根茎叶竞争的单株干重的百分比:Z植株为59%,接近62% (根部竞争)与94%(茎叶竞争)的乘积;W植株为52% ,接近57%(根部竞争)与90%(茎叶竞争)的乘积,D正确。

故选B。

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DNA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基因重组B. 一对夫妇中只有一方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缺陷导致),子女表现为全部正常或全部患该病C. 皱粒豌豆的染色体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导致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 控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突变:是指由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加成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详解】A 、某DNA 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 上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B 、线粒体肌病为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表现为母系遗传,若夫妇中丈夫患该病,则子女均正常,若妻子患该病,则子女全部患病,B 正确;C 、皱粒豌豆的染色体DNA 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 序列,使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 正确;D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多对等位基因不一定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

故选D 。

6.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 T 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在肺炎双球菌的核糖体上进行B.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C. 在没有受到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少数B 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后就可开始增殖、分化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答案】D【解析】【分析】信息分子的来源及作用的靶细胞: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受体作用;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作用于相应靶细胞膜上或胞内受体;淋巴因子----T 细胞产生,作用于B 细胞。

【详解】A 、T 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故T 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可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进行,A 错误;B 、有的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的,如性激素,B 错误;C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此种防治措施为生物防治,D正确。

故选D。

7.科学家以真核生物绿藻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下图为部分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

(2)绿藻和蓝藻都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小球藻属于常见的一种绿藻。

小球藻和蓝藻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后者 ___,两者在ATP的合成场所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不同于后者的场所是 ___,两者细胞内的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一般都与A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答案】 (1). 用红光(或波长为660nm的光)和远红光(或波长为710nm的光)单独照射时,植物的光合速率基本相同,两种光同时照射植物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且大于单独照射的总和 (2).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线粒体、叶绿体 (4). 吸能【解析】【分析】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

它们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相结合,而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绿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详解】(1)由题图可知,单独用波长为660 nm的红光照射绿藻和单独用波长为710nm的远红光照射绿藻时的光合速率基本相同,而用两种光同时照射绿藻时光合速率增加,并且远大于单独照射的总和。

(2)小球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因此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原核生物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小球藻细胞中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故小球藻不同于蓝藻合成ATP的合成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ATP水解反应伴随能量的释放,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ATP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图中通过③一④一⑤一胃粘膜壁细胞一胃酸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调节,与通过①一②一胃粘膜壁细胞一胃酸的调节过程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分析,后者的调节特点是____ .(2)市民在参加城市冬季马拉松运动中,起跑前皮肤的 ___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开跑一段时间后,选手的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红,直接原因是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