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的影响》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7.2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三篇(附同步练习)

《7.2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三篇(附同步练习)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

(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第2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第2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共27张PPT)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是否会
产生影响

(2)参与实验的雄性大鼠的生长状况、饲养条件、所用电脑及
实验环境均相同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每组都用了 10 只而不
是 1 只雄性大鼠,目的是 避免结果的偶然性,增加结果的可
信度

(3)设计 B 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 对照 。从图中可看出, 电脑辐射影响 A 组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游戏的?不沉
溺于电脑网络游戏(合理即可)
。(至少写出
一条建议)
P35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酸雨及其危害
【例 1】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例 2】[2021·海阳期中]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 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李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 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
①如果两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没有差异,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
生长没有影响

②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说
明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③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
“甲”“乙”“丙”或“丁”)盆喷洒的液体为模拟酸 雨,变量是 酸雨 。
(3)步骤②中各花盆喷洒的液体体积及其他培
养条件都相同,该操作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每
个花盆中分别栽种30棵绿豆而不是1棵绿豆的
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测得每株绿豆幼苗的株高数据后需要计
算每组的 平均值 。
(4)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畜牧业 C.改良生态环境 D.发展林业
( B )9.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
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 ②要致富,砍大树; 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④见毒蛇就打死它; ⑤退耕还林; 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 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 A )7.“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 中,正确的做法是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方面应当如何做 ②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③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 C )8.提倡人们“退耕还林还草”的根本目的 是
③每天视察绿豆幼苗的生长,1周后测定绿豆 幼苗的株高,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喷洒液体的 pH 平均株高(cm)
甲盆 3.0 5.0
乙盆 4.5 6.5
丙盆 5.5 8.0
丁盆 7.0 12.8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酸雨会影响绿豆幼苗的生长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丁 (选填“甲”“乙 ”“丙”或“丁”)盆绿豆幼苗, 甲乙丙 (选填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 净化 装置,减 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小试牛刀】 ( C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多 B.全球降雨量过多 C.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森林火灾频繁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在能力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素质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多数具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探索未知的问题充满热情。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习惯不佳、自律性不足的问题,这对于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答案:三种常见的水污染物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如下:
1. 重金属:如铜、铅、汞等,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对生物体造成慢性中毒,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
2. 有机污染物:如石油、农药、药物等,可以导致生物体中毒、伤害,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3. 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引起水体生态系统的失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பைடு நூலகம்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环境污染的概念、种类和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量排放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引起土壤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题5:
题目:请描述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污染物质直接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如化学物质导致生物体中毒、伤害等。
2. 污染物质改变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水质变差、空气质量下降等,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PPT精品课件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PPT精品课件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说明 2、如果用酸酸雨雨对培种养子的种发子芽发率芽没率有比影较响高,说明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 、总结评价
二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调查本地区是否为酸雨地区
材料准备: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 比色卡、标签、镊子等。 实施建议: 1.采样:收集200-300ml雨水,贴好标签。 2.测试: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显 色后与比色卡的颜色比较,确定其pH。将采取于3个地点的3 次降雨雨水分别测试后取平均值,作为本地区该次降雨的pH。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制定计划:(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 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 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 等量清水。
酸雨
酸雨: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 酸雨形成的原因: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 液,贴好标签。 3.选择植物种子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的生长状况。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它们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来源。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大气污染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大气污染对植物、动物及人类的影响。

(2)水污染展示水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水污染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及人类的影响。

(3)土壤污染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讨论:土壤污染对农作物、微生物及人类的影响。

4.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教师讲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生物种类的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

学生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逻辑性等。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程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并列举身边的环境污染实例,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等。

初中生物七年级《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秀课件

初中生物七年级《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秀课件
酸雨和模拟酸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 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提 示:
1.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
玉米
酸雨使雕像腐蚀
模拟探究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Fra bibliotek实验步骤
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pH为4的溶液,模拟 酸雨。
2.两组生长情况相同的幼苗,每组5棵,分 别标明为甲组和乙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甲组每天喷洒配制好的酸雨溶液,乙组 同时喷洒相同量的清水。
4.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
提示
1.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 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镉可以通过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进入农 作物,最终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并在人体和 动物体内富集。镉的毒性也很大。
2.由汞和镉等重金属引起的疾病
水俣病
1956年日本水俣镇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 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患者手 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甚至疯癫。
痛痛病
1955~1972年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当 地居民用含镉的废水灌溉稻田,使土壤中的 含镉量明显增高,患者食用含镉量高的大米 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中毒,导致胃和肾受 损,全身疼痛难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情况。 ❖ 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
计? ❖ 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 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
实验结果才可靠? ❖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10
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合作与交流(请展示你的才华)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及成分?
3
一、什么是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 雨的PH则小于5.6。
4
1.原因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 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制作用 13
讨论
❖ 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查资料, 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参考答案
❖ 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 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 不一定是。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 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 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 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国 界的危害。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5
2.过程
3.成分 水、硫酸、硝酸
6
4.影响
酸雨毁坏的树木
7
酸雨毁坏的树木
8
酸雨破坏的森林
9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 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你 能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有了方案,再尝试完成它。
❖ 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 制在4。
第二节 探究
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
1
学习目标:
1、酸雨及其成因、危害、控制措施。
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重点) 3、认识废电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4、温室效应及其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5、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危害于预防措 施?
2
自学课本P114-115“模拟探 究”的部分,找出下列问题 的答案:
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
植物幼苗生长高度
12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 异,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 较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
作用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 况比较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
30
3、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的大气 成分是(C ) A、水汽 B、氮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
汽油,主要原因是( C )
A、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的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31
5.在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中,要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放在 相同 的环境中 培养,而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数 量要 相同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 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 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22
废弃电池的危害——
日本水俣病
当地居民长期食 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 的。
患者手脚麻木、 运动失灵,甚至呈疯 癫状态。
日本的水俣病患者
23
废弃电池的危害——痛痛病 患者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 稻造成的。 患者的胃和肾等器官受到严重损 害,全身疼痛难忍。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 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_。该如何设置?18
20
酸雨——空中死神
❖ 1、酸雨的危害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
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
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
死亡。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
的植物死亡。 21
2、控制酸雨的措施
防治:
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 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28
课堂练习
29
达标检测:
1、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大量燃烧煤气 B、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烧沼气
2、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 的是( B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14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 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 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15
自学课本P116探究“废电池对生物 的影响”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 题: 1、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质? 2、废电池对生物有哪些危害和
影响?
16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116的提 示,设计一个探究废电池对生物 的影响的方案,有了方案,再尝 试完成它。
参考答案
(1)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同种且大小相同。
(3)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4)需要设置对照组。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 三条同样大小的三条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
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19
自学课本P117,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废电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7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 废电池浸出液;
24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 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25
温室效应: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 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 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危害: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 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 2、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 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6.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 茎 和 叶 , 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
32
❖为了我们的生存; ❖为了地球的生存; ❖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33
再见!
34
26
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地球上的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上层,构成了 薄薄的一层臭氧层。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 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27
臭氧层被破 坏的原因
自然原因: 太阳活动异常等原因 人为原因:氟利昂和含氮废气的排出
危害:
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 生物的健康。例如,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 疾病因此而明显增多。
结合课本P115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对照实验: 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处理: 对照组处理:
4、预期实验结果及推论: 11
实验步骤参考答案
采用PH=4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 作为对照
在甲、乙两个花盆中栽培同样数量的植物 幼苗
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 甲盆中喷洒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两 次向乙盆中喷洒定量的清水,每天观察 记录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