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亲密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亲密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亲密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为什么有的恋人曾经如胶如漆会形同路人?为什么有的人开始磕磕碰碰最后有白头偕老?每一段感情到底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可以更加主动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今天的拆书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我为大家分享《亲密关系的秘密》这本书介绍的一个亲密关系发展四阶段模型(上一期拆书分享的是这本书里的《如何用冰山模型发现你的潜意识》)。

作者把人和人交往分成了四个阶段。

顺便要说一下,这本书内容下判断非常绝对,比如作者的文章经常出现“所有关系的开始,都是源自不当的理由”这样的说法。

过于决断的话语,让这本书有一种洗脑的风格,虽然很多内容也有价值,但是这种文风是不合适的。

人类也许永远不能完全搞明白自身,我们应该对人性的复杂程度保留一点敬畏之心更好,所以下面的分享,观点来自图书,但是我都做了自己的微调——我不喜欢过于断言式的命题。

亲密关系发展四阶段模型我改成了一张图:1、蜜月期蜜月期是一个很短暂的时刻,但是特别甜蜜,因为你感觉到啊,终于找到他了!——他也许是你内心愿望的投射,但这未必是真的。

很多人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基于真正了解基础上的爱,而是因为他在某个时刻恰好满足了我们内心某个期待。

然后Ta会给另一半添加各种光环,让自己确定自己这一次做对了选择。

2、斗争期蜜月过后两个人都会暴露出一些缺点,这个阶段根本的问题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为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你没有照顾我的感受,你根本就不珍惜这份爱,你没有付出”。

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的伴侣似乎是另一个人,我们原本喜爱伴侣的一切,现在似乎变成了让我们最厌烦的一个人。

特别是女人,一开始认为这个男人会是永远珍惜和爱护我的人,结果他连为我做一个小改变都不愿意!怎么办?一开始也许是生闷气,非要我把话挑明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然后是争吵,越来越多,没玩没了的争吵。

一点点小事都可以引发到争吵上。

多数人潜意识里把争吵当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让我们生气的原因往往不是让我们开始争吵的那一个。

《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触

《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触

《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触《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触1“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她),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了。

”“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道德批判,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克里斯多福将亲密关系(主要是爱情)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

在这方面,他的观点和《少有人走的路》中爱这一章有些相似,爱情在起初是热情狂喜与极乐,一切那么美好不存在任何缺点,这个阶段的爱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

进入到第二阶段后,矛盾争吵开始产生,你甚至会觉得在对方身上找不到任何吸引你的地方。

一直到第三阶段,亲密关系能够让你找到机会直视自己的内心,由此可以发现多数争吵的源点是人在逃避内心的痛苦,而那个痛苦多半是你幼时或者曾经的求而不得。

如果你有勇气正视过去的痛苦,那么就有机会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看到自己的本质得到启示。

“寻找亲密关系,寻找真挚的伴侣,其实是在寻找自我。

”如果要衡量从这本书里学会了什么,还很难,时至今日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人际交往,从书里到实际运用还是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时常感觉挫败在于读过的书听过的道理看过的经验不少,却还是碰到那么多焦头烂额挫败愤怒的事,直到看到这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触2我觉得这是一本将“亲密关系”归因的书,但在字里行间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

具体如何处理,目前我仍然认为NVC是实用性最好的方法,两者结合着参考、印证、理解让我收获很大。

总体感觉书中蕴含了很多个体心理学的影子。

作者也表露出亲密关系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他也希望大家通过梳理亲密关系,最终达到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我觉得这点与个体心理学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

作者将亲密关系分为五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灵魂。

形容爱情不同阶段的词语

形容爱情不同阶段的词语

形容爱情不同阶段的词语
摘要:
一、爱情朦胧期:好感、喜欢、暗恋
二、爱情发展期:热恋、甜蜜、激情
三、爱情稳定期:依恋、陪伴、相守
四、爱情升华期:亲情、承诺、相濡以沫
五、爱情总结:珍惜、回忆、白头偕老
正文: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为复杂和美好的存在,它存在于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情感特征。

以下是形容爱情不同阶段的词语:
一、爱情朦胧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对某个人产生特殊的好感,心里想着对方,却不敢大胆表达。

喜欢、暗恋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它们描绘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和小心翼翼。

二、爱情发展期:当两个人相互确认心意,爱情便开始迅速发展。

这个阶段充满了热恋、甜蜜和激情,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中,享受着爱情带来的快乐。

三、爱情稳定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方在感情中找到了平衡。

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依恋、陪伴和相守,意味着两个人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和关心。

四、爱情升华期: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爱情逐渐从激情走向平淡。

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亲情、承诺和相濡以沫,意味着两个人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
情,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爱情总结:不论爱情经历了多少阶段,最终都会回归到珍惜、回忆和白头偕老。

这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也是爱情最圆满的结局。

爱情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过程

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过程

人际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过程引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之间互动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相应的策略。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五个阶段的过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接触阶段接触阶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在我们刚刚认识新朋友或与陌生人接触时发生。

在接触阶段,我们对对方几乎一无所知,这也是发展人际关系的起点。

1. 目的性接触在接触阶段,人们往往是出于特定目的而接触对方,如交换名片、商务洽谈或共同参加活动等。

这种接触下的初步交流通常比较表面,重点在于建立初步的联系。

2. 非目的性接触非目的性接触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接触,它更多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公共场所遇到陌生人、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新人等。

这种接触下的交流通常是自然而流畅的,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对方。

二、相互了解阶段相互了解阶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双方开始努力了解对方并逐渐建立起更深入的联系。

1. 社交礼仪在相互了解阶段,人们通常会学习和运用一些社交礼仪。

这些礼仪包括问候、交换基本信息、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等。

通过遵守这些礼仪,双方可以更好地相互了解。

2. 交流深入相互了解阶段的重点是加深交流。

人们可以通过互相分享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对方的个性特点,并逐渐建立起更稳固的人际关系。

3. 共同兴趣在相互了解阶段,人们也开始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

共同的兴趣可以成为双方建立亲密关系的桥梁,因为它们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话题和共同的活动。

三、互相依赖阶段互相依赖阶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双方对彼此的关系产生了依赖,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支持和帮助对方。

1. 信任建立在互相依赖阶段,信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它使双方能够在彼此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亲密关系中的五个阶段

亲密关系中的五个阶段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虽然事实上并没有“典型夫妻”的存在,但是亲密程度的不同阶段还是会在一段关系中显现出来。

按照库伯勒-罗斯模型的说法,在悲伤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这几个阶段。

这些阶段并不一定会以一个固定的顺序发生。

我们可能会先经历愤怒,然后是否认,然后接受,然后讨价还价,然后是抑郁,然后再循环回到接受。

悲伤和亲密似乎是由同一种布料编织而成——它们的强度、迟钝、获得和失去都像是对方的复制品。

所以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会把五个阶段的理论运用到亲密关系中。

1. 迷恋“哦,上帝啊,我遇见了我生命中的真爱!”“他太完美了,我希望能嫁给他。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竟有这么多共同点!”“他床上的功夫真是太棒了!”“我等不及想要再次见到他。

”“哦,我应该吃点什么的,我要吐了。

”哦,这如糖似蜜的迷恋阶段啊。

它太奇妙太让人难以抗拒了。

荷尔蒙和逻辑总是无法共存的,所以我们发现自己会每小时查12到24次邮件,不吃饭,在半夜涂指甲油,为了搭配床单而去买睡衣…迷恋让你体内的多巴胺水平飞速上涨,产生全身的欢愉感,从而导致人们不断想要满足生理的欲望。

同样的,大脑的扫描研究显示,人在经历性高潮时和在吸食海洛因时大脑的反应有百分之九十五是相似的。

你的大脑在生理上是无法保持长时间高水平的迷恋的:否则你就会烧起来。

迷恋的感觉会渐渐像潮水一样退去,然后降到不同的水平。

性爱也不会一直那么美好。

它可能会变好,但也可能会变坏。

但是所有那些最初像游入清凉的小池塘一般坠入爱河的可爱的感觉,我们曾在多少电影里见过?有千万次了吧。

但这些只是纯粹的诗歌。

爱被放大了,我们重新体验到在温暖的子宫里所感受到的安全感。

但之后,在安全性与自主性之间展开了较量,那是持续一生的挣扎,我们缓慢爬行,(迷恋的色彩渐渐褪去)我们开始落回平地。

2. 着陆从奇妙的飞行中着陆会成为最为可怕的经历。

但我们会将世事洞见得更为清晰。

一片精彩的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当某一天你醒过神来并且说你的婚姻是个错误的时候,那才是你的婚姻真正的开始。

看懂“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你便理解如何爱人与被爱

看懂“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你便理解如何爱人与被爱

看懂“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你便理解如何爱人与被爱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感情、亲密度和深度。

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可以给予人们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帮助个体在生活中实现成长和发展。

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接触、探索、沟通和共享。

第一阶段:接触
第二阶段:探索
在接触阶段之后,个体会进入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来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情感层面。

个体会开始分享更多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和价值观等。

在探索阶段,个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建立共同兴趣和共鸣点,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亲密感。

这个阶段可能包括互相倾诉、分享心声、共同努力以及建立信任和依赖等。

第三阶段:沟通
第四阶段:共享。

爱情的四个阶段及应对策略

爱情的四个阶段及应对策略

爱情的四个阶段及应对策略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感受和经历。

然而,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爱情的四个阶段以及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爱情中的困惑和挑战。

第一阶段:迷恋与激情爱情的第一个阶段是迷恋与激情。

在这个阶段,两个人相互吸引,充满了热情和激情。

他们会经历“蜜月期”,对对方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和美好。

然而,这种激情往往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退。

在这个阶段,应对策略是保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

不要过于沉浸在激情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对方和感情的发展。

第二阶段:磨合与争吵当激情逐渐消退,两个人开始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这个阶段常常伴随着磨合和争吵。

两个人的个性和习惯开始显现出来,彼此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这个阶段,应对策略是沟通和妥协。

双方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尊重彼此的意见和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可以缓解冲突,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第三阶段:稳定与亲密当两个人通过磨合和争吵解决了一些问题后,他们进入了爱情的第三个阶段,稳定与亲密。

在这个阶段,双方建立了更深入的情感联系,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

他们开始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应对策略是维护和培养亲密关系。

双方需要给予对方支持和关爱,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四阶段:平淡与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平淡与成长。

在这个阶段,激情和浪漫的时刻变得较少,生活更多地是平淡和日常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爱情的消失,而是爱情在成长和深化。

在这个阶段,应对策略是培养共同兴趣和创造美好回忆。

双方可以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和项目,增加彼此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也要给予对方空间和尊重,让彼此有机会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结爱情是一个复杂而美妙的过程,它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困惑,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应对策略来克服它们。

《亲密关系(第6版)》--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罗兰·⽶勒第⼀章⼈际关系的构成⼈际关系变得相互依赖时,⼀⽅的⾏为在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对⽅付出是为了让⾃⼰开⼼⽽不是期待收到同等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分⼿的可能性却不下降;同居5年后,分⼿和继续在⼀起的可能性就⾮常接近了(婚姻的基本模式则完全不同。

夫妻婚期越长,离婚的可能性越低)这种对⾃我实现的重视会让我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取笔上⼀辈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烦和付出⾼性别⽐率的社会(⼥性较少)倾向于⽀持⽼式、传统的两性性别⾓⾊,这种⽂化形态在性⽣活上也相对保守低性别⽐率的社会(男性较少)则倾向于颠覆传统,也更为宽容巴塞洛缪认为成⼈有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

不管是依赖他⼈还是被⼈依赖都感觉⼼安。

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接纳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期望的那般亲密。

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是还担⼼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样看重我恐惧型:和他⼈发⽣亲密接触使我不安。

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或依赖他⼈。

担⼼⾃⼰和他⼈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

对我⽽⾔,独⽴和⾃给⾃⾜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或让⼈依赖⼈们在忧虑被弃的程度上有差别,即害怕他⼈认为⾃⼰没有价值⽽远离⾃⼰。

安全型的⼈在与他⼈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常安⼼,不会担⼼别⼈会苛刻对待⾃⼰;因⽽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际关系。

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

痴迷型的⼈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疏离型的⼈并不担⼼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

⾄于恐惧型的⼈则额两者兼⽽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不安⼜担⼼亲密关系不能长久最近的⼀脸研究不再简单地把⼈们分为安全、痴迷、恐惧或疏离四种类型,⽽是给出⼈们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依恋类型看似是⼈们对⼈际关系的适应性为,这种适应⼤部分是从与他⼈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并且以后也可能发⽣变化,我们带⼊新的⼈际关系的癖好和观点,部分来⾃于与以前伴侣的交往经历,这是⼈际关系适应⾏为最好的例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密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为什么有的恋人曾经如胶如漆会形同路人?为什么有的人开始磕磕碰碰最后有白头偕老?
每一段感情到底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可以更加主动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
今天的拆书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我为大家分享《亲密关系的秘密》这本书介绍的一个亲密关系发展四阶段模型(上一期拆书分享的是这本书里的《如何用冰山模型发现你的潜意识》)。

作者把人和人交往分成了四个阶段。

顺便要说一下,这本书内容下判断非常绝对,比如作者的文章经常出现“所有关系的开始,都是源自不当的理由”这样的说法。

过于决断的话语,让这本书有一种洗脑的风格,虽然很多内容也有价值,但是这种文风是不合适的。

人类也许永远不能完全搞明白自身,我们应该对人性的复杂程度保留一点敬畏之心更好,所以下面的分享,观点来自图书,但是我都做了自己的微调——我不喜欢过于断言式的命题。

亲密关系发展四阶段模型我改成了一张图:
1、蜜月期
蜜月期是一个很短暂的时刻,但是特别甜蜜,因为你感觉到啊,终于找到他了!——他也许是你内心愿望的投射,但这未必是真的。

很多人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基于真
正了解基础上的爱,而是因为他在某个时刻恰好满足了我们内心某个期待。

然后Ta会给另一半添加各种光环,让自己确定自己这一次做对了选择。

2、斗争期
蜜月过后两个人都会暴露出一些缺点,这个阶段根本的问题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为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你没有照顾我的感受,你根本就不珍惜这份爱,你没有付出”。

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的伴侣似乎是另一个人,我们原本喜爱伴侣的一切,现在似乎变成了让我们最厌烦的一个人。

特别是女人,一开始认为这个男人会是永远珍惜和爱护我的人,结果他连为我做一个小改变都不愿意!
怎么办?
一开始也许是生闷气,非要我把话挑明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
然后是争吵,越来越多,没玩没了的争吵。

一点点小事都可以引发到争吵上。

多数人潜意识里把争吵当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让我们生气的原因往往不是让我们开始争吵的那一个。

3、死亡期
如果争吵期不能通过有效沟通解决问题,那么你们的情感将进入死亡期,死亡期可不会短,两个人还记得爱,但一直会为爱冷战,缺乏沟通,没有交流,连性生活都是一种义务。

死亡期最大的痛不是两个人动不动就争吵,而是对对方感觉麻木了。

情感死亡期也许个人会投入更多精力到事业或者工作,在这些领域你反而有更大的成功,但是情感,那份亲密关系却冷淡枯寂了。

为了拯救死亡期的爱情,“如何重燃爱的火花”永远是师奶杂志的头条,重渡蜜月,为他煲汤,一起做一些有新鲜感的事情,但这往往并非长久之计,因为真正的问题不是他外面有人了,而是我们的内心出了问题。

男人进入死亡期的情感会更加充满陷阱、诱惑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比如男人会认为自己为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得不到认同,他们会尝试寻找婚外情,或者直接选择某种放纵的生活方式。

女性进入死亡期会变得唠叨,琐碎,容易在每一件小事上和最亲近的人较劲,她们明明知道想夺回丈夫的关注就应该心态更平和,但是一具体到事情她又容易陷入悲情模式,作为中国男人,你发现你的伴侣越来越像你妈——我把你拉扯到这么大我容易吗,你居然...(后面你们自行脑补)
4、伙伴期
死亡期也许很长,也许很短,直接导致亲密关系解体。

大部分亲密关系似乎都会不可避免走到死亡期这个阶段,然后结束。

但还好还有伙伴期,这才是亲密关系追求的长期结局。

到了这个阶段,就好比我们原来说的相互扶持,传统中国文化的说法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一起撑起这个家。

你了解你的伴侣,你信任你的伴侣,然后你们互相清楚你们在家庭里的长处和短处,互相帮衬,这才是伙伴期的亲密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可以很长很长,但是不会像蜜月那样一如闪电照亮天空,平淡而悠长,也一样有滋有味。

写到这里,从孩子的角度,我觉得最糟糕的亲密关系是在死亡期为了挽回感情去生养一个孩子,结果孩子成为拯救感情的工具,这真的不好。

最好的亲密关系是经过“蜜月期——斗争期——伙伴期”,斗争期是免不了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磨合过程。

普通的亲密关系大都是经过四个阶段,没错,很多家庭是经历过死亡期的,那为什么两个人后来又能成为伙伴?
我的答案很简单——当两个人决定为家庭承担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时,外在的压力很可能会成为两个人感情稳定的催化剂。

如果你已经有亲密关系了,你可以借助这个模型看看你的感情处于哪个阶段,调整你的沟通模式。

如果你还没有亲密关系,知道所有的感情从蜜月期会进入到斗争期甚至是死亡期,并不是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