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震基础与临床pdf

合集下载

眼震视图检查及报告

眼震视图检查及报告
异常结果:多提示中枢性 前庭病变,如小脑绒球、
扫视试验
目的:用于评定视眼 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 方向的能力。
分析参数:准确度 (正常为70%-115%, ﹤70% 为欠冲, ﹥115%为过冲), 峰速度,潜伏期( ﹤ •2准5确0度m:s指)受试者眼动轨迹和靶点移动轨迹的一致程度。
• 峰速度:指眼球从一个靶点移动到下一个靶点的最大角速度。 • 潜伏期:靶点出现在某一位置到眼动开始之间的时间差。
位置试验
位置性试验--临床意义
变位试验
• 检测受试者在头位迅速改变过程中或其后的短时间 内出现的眼震 • 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异性 试验
临床意义: 1、为前庭系或累及前庭系的器质性疾病的客观表现。 2、一些前庭终器疾病从自发性眼震转变为位置性眼震, 表明病情趋于缓解。 3、 可提示患耳的前庭功能状态:
自发性眼震试验
周围性
中枢性
眼性
眼震类型
方向 强度
水平性或水平 可为水平性、 钟摆性或张
-旋转性
垂直性、旋转 力性
性、斜性或摆
动性
一般不变
可变换
无快慢相
随疾病发展过 多变 程而变化
不稳定
自主神经症状 有,程度与眼 可无;若有其 无 震强度一致 程度与眼震强 度不一致
注:在固视条件下,正
常人无自发性眼震;在
快向指向患耳→激惹状态 快相指向健耳→抑制状态 4. 、鉴别前庭中枢或外周病变
温度试验
分析参数及正常结果判断
1、灌注过程重点分析3个时间段:
① 灌注开始后10~15秒间隔:有无自发性眼震 ② 灌注后60~90秒:观察眼震峰反应 ③ 固视开始后即刻:是否存在固视抑制
2、双侧耳冷热试验结果分析参数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1.简介
眼震视图是一种通过记录眼球运动来评估眼动的检查方法。

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检查过程
- 眼震仪的使用:将眼震仪放置在患者眼前,然后患者需要注视着一个特定的点,同时记录仪器所测得的眼球运动情况。

- 测量参数:眼震仪通常会记录眼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以及眼球在恢复到初始位置时的震颤情况。

- 数据获取:通过眼震仪记录的数据可以眼震视图,该视图展示了眼球运动的详细信息。

3.分析眼震视图结果
- 眼球固定性震颤:该类型的眼球震颤通常在注视固定点时可见。

这种震颤可能是由眼肌不协调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 眼球混乱性震颤:这种眼球震颤通常在眼球移动时出现,如在注视新的目标时。

这种震颤可能是由脑干或小脑病变引起的。

- 眼球追随性震颤:这种震颤发生在注视目标移动时,通常是正常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病理性的。

4.临床意义
- 眼震视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眼球运动是否正常,从而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眼动失调进行早期诊断。

例如,眼球固定性震颤可能提示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

- 通过分析眼震视图可以评估眼球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如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 对于一些眼动失调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眼震视图的结果可以指导手术治疗的选择和实施。

附件:
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未涉及任何法律名词及注释。

眼震视图

眼震视图
类型 水平、垂直、旋转 错性眼震
节律
VNG优点
图形的质量:清晰、背景噪声小、信噪比 较好
分辨率:VNG 0.5—0.1 0 ENG 2、3—10 VNG可测得幅度更小的眼震
记录眼震的类型:水平、垂直、旋转性眼震 Dix-Hallpike test:是BPPV特异性。 测量的范围:VNG 30 20 ENG 30 45 VNG无
排除定标过度、鼓膜穿孔 冷热(反应)刺激眼震方向颠倒>多为技
术问题,极少见脑干病变
变位试验
单侧旋转性BPPV型眼震>一过性、疲劳性 旋转性、伴眩晕
向地性/上挑性>后半规管,位于最下位耳 向地性/下跳性>前半规管 位于最下位耳? 离地性/下跳性>前半规管,位于最上位耳 水平BPPV型眼震>外半规管,双侧反应,
视辨距不良(欠过侧冲) >双侧 弥漫性小脑病变 >单侧 同侧脑桥小脑角病变,同侧小脑病
慢扫视眼动>基底核、脑干、小脑、周围眼运动 神经或眼肌病变
反应延迟>额叶、额顶叶皮质或基底核的病变
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病变 需分别记录左 右眼眼震
视跟踪试验 CNS
扫视性跟踪>CNS需排除睁眼时出现的强 烈的前庭性眼震
凝视试验 闭眼/固视消除
水平方向前庭性眼震>周围性 ++ CNS+ 方向固定 固视试验(+)遵从Alexander定律
急跳性眼震>病人过度警觉
冷热试验
一侧半规管轻瘫>反应弱侧周围性病变 优势偏向>多与自发性眼震有关 双侧半规管轻瘫>通常为双侧周围性病 偶
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反应增强、不能固视抑制>小脑病变 但要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30例。

冲动型26例,其中冲动型无明显静止眼位(中间带)4例;摆动型4例。

分别应用anderson法、parks法、四条水平肌边切法、水平肌大量后退法手术。

合并斜视的添加斜视手术量。

结果:前方眼球震颤消失14例,好转16例。

代偿头位消失16例,好转14例。

视力提高30例。

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大多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先天性眼球震颤(cn)是指出生或生后2~4个月出现的一种不自主的眼球运动,是一种病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严重且难以治疗的眼病。

主要并发症是弱视、侧视、斜视,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治疗cn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先天性眼球震颤30例,伴斜视8例,冲动型26例,其中4例无中间带,摆动型4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23岁。

22例冲动型有中间带,头位扭转角≤25° 8例。

25°~35° 12例,≥35° 2例。

正前方三级功能:ⅰ级8例,ⅱ级4例,无ⅲ级。

术前检查:视力:包括单眼视力、双眼视力、头正视力、代偿头位视力、矫正视力及近视力;选取静止眼位行电脑和人工检影;用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眼位和三级视功能;确定眼震类型及眼震方向,找出静止眼位,测出眼震值;弓形视野计检测头位扭转角。

手术方法:有静止眼位,头位扭转角≤25° 8例采用anderson 法手术,后退两眼慢相侧的一组水平配偶肌(5、7或6、8)。

25°~35°采用parks 5、6、7、8法手术。

>35°保持两眼手术量之和相等,以0.5mm为基本单位适量增加。

无中间带者及摆动型者振幅大,震頻小5例(3例摆动型、2例冲动型)采用四条水平肌边切法,余3例震频较大者采用水平肌大量后退法。

合并斜视的添加斜视手术量。

眼球震颤研究报告

眼球震颤研究报告

眼球震颤研究报告眼球震颤,也称为眼球振动或眼球抖动,是指眼球在静止状态下发生无意识而快速的跳动或震动。

眼球震颤可以分为水平性、垂直性和旋转性震颤。

眼球震颤会引起视觉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球震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一项相关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眼球震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名,女性40名,年龄范围在20岁至5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眼球震颤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水平性震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患者总数的70%,垂直性震颤占20%,旋转性震颤占10%。

通过眼部检查和眼球震颤评估,我们发现,眼球震颤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长时间用眼过度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从而引发眼球震颤。

其次,情绪波动和焦虑也是引起眼球震颤的常见原因。

此外,眼部受伤、眼干症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视神经炎,也可能导致眼球震颤的发生。

针对眼球震颤治疗,本研究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常规眼科治疗,包括眼药水和眼部按摩。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理疗和物理疗法,如低温疗法和电疗法,来减轻眼球震颤的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治疗方法对大部分患者有效,能够显著改善其视力和生活质量。

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眼球震颤与长期用眼过度和颈部肌肉紧张有关。

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长时间用眼后要适当休息,并进行眼部和颈部的放松运动。

同时,心理调节也是重要的,患者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减轻情绪波动和焦虑。

总结起来,眼球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眼球震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为眼科专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更多治疗眼球震颤的新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眼震检查方法

眼震检查方法

眼震检查方法眼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通常表现为眼球在注视静止物体时出现的不自主性快速运动。

眼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眼部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因此对眼震的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震检查方法。

1. 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是眼震检查的基础,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眼震。

医生可以让患者注视特定方向的物体,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不自主性的快速运动。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水平、垂直和旋转的眼球运动,来观察眼球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判断是否存在眼震。

2.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眼震检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眼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因此通过视力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眼震的严重程度。

医生可以让患者进行远视和近视的视力检查,同时还可以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视网膜的情况,从而全面评估眼震对视力的影响。

3. 眼震图检查。

眼震图是一种常用的眼震检查方法,通过记录眼球运动的轨迹来评估眼震的情况。

医生可以利用眼震图仪器,让患者进行特定的眼球运动,然后通过仪器记录眼球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出眼震的程度和类型。

眼震图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眼球运动的情况,对于眼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眼震眼电图检查。

眼电图是一种记录眼球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眼球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眼震的情况。

眼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神经肌肉的活动情况,从而判断眼震的病因和类型。

眼电图检查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眼震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5. 神经系统检查。

眼震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因此神经系统检查是眼震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射、肌张力和肌力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眼震。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震的全面情况,为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

眼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对于眼震的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眼球运动检查、视力检查、眼震图检查、眼震眼电图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常用的眼震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眼震的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眼震电图基础 杨旭

眼震电图基础 杨旭

眼震视图的基础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杨 旭● 眼动记录系统● 冷热刺激仪● 光靶● 其他辅助设备眼震视图仪的组成眼震测试一般在暗室环境下进行。

室内应放置一张检查床,除了眼震视图的还应配备水槽、凳子等基本设施。

视靶和患者的距离为1.2m 。

冷热刺激仪温度设置:3737°°±7° 冷热水温度分别为:3030°°(冷)实验选址与布局●检查前48小时停用镇静剂或其他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前庭 抑制剂,避免药物影响测试结果。

●检查前48小时戒酒。

●检查时眼部不要化妆,避免定标困难。

●检查前2小时禁食或少食,以免检查时呕吐。

●穿着宽松舒适,便于进行体位试验的操作。

受试者的准备●任何原因所致的眩晕症●可疑小脑病变者●脑供血不足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者●有运动病者眼震视图检查的适应症●癫痫●颅内压增高者●视觉障碍者●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眩晕发作急性期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

●严重精神病患者眼震视图检查的禁忌症眼震视图测试项目眼动系统检查眼震检查扫视试验 凝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 视动性眼震自发眼震摇头眼震位置性眼震变位性眼震固视抑制冷热试验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无需通过任何诱发措施已存在的眼震,称为自发眼震。

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带视频眼罩,睁眼记录1min,正常无眼震出现,眼震慢相角速度≥6°/s为异常。

自发眼震(Spontaneous nystagmus)周围性中枢性眼性眼震性质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斜性钟摆性或张力性方向一般不变换可变换无快、慢相强度随疾病发展过程而变化多变不稳定自主神经症状有,严重强度与眼震强度一致可无;若有,严重强度与眼震强度不一致无不同类型自发性眼震鉴别表扫视试验是光点由一个位置快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用来评定视眼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的能力。

分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

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眼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随光靶上的光点移动,记录眼动情况。

测试眼震颤实验报告(3篇)

测试眼震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眼震颤测试,评估受试者的前庭功能,了解其平衡能力和眼球运动协调性。

眼震颤是指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奏的摆动,通常分为生理性眼震颤和病理性眼震颤。

通过观察和分析眼震颤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受试者的前庭系统功能状态。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眼震颤分析仪、视频眼动追踪系统、受试者座椅等。

2.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受试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

3. 实验步骤:1. 受试者进入实验室,了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受试者坐在座椅上,调整好眼震颤分析仪的位置,确保其与受试者的眼睛水平。

3. 实验者启动眼震颤分析仪,受试者按照要求进行注视和追随运动。

4. 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的眼震颤特点,包括眼震颤的频率、幅度、方向等。

5. 对比分析受试者的眼震颤数据,评估其前庭功能。

三、实验结果1. 生理性眼震颤:- 频率:生理性眼震颤的频率一般在1-3Hz之间。

- 幅度:生理性眼震颤的幅度较小,一般在0.5-2°之间。

- 方向:生理性眼震颤的方向通常与注视方向相反。

2. 病理性眼震颤:- 频率:病理性眼震颤的频率较高,一般在4-12Hz之间。

- 幅度:病理性眼震颤的幅度较大,一般在2-10°之间。

- 方向:病理性眼震颤的方向可能与注视方向相同或相反。

根据实验结果,20名受试者中,有15名受试者的眼震颤表现为生理性眼震颤,5名受试者的眼震颤表现为病理性眼震颤。

四、讨论1. 生理性眼震颤:生理性眼震颤是人体前庭系统正常功能的表现,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生理性眼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注视方向相反,有利于视觉信息的整合和空间定位。

2. 病理性眼震颤:病理性眼震颤可能是由于前庭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病理性眼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方向可能异常,影响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结论本次眼震颤实验结果表明,生理性眼震颤是人体前庭系统正常功能的表现,而病理性眼震颤则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Flouren’s Law
中 枢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周 围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视觉的稳定作用
1. 2. 固视时可抑制一些不必要的扫视 视觉检测到视网膜物像漂移后即刻启动扫视等眼动 来加以纠正,以维持物像稳定
瞬时作用
3.
视觉信息输入脑部,脑部持续监测并不断校正眼球
始动为慢相,慢/快相交替
Saccadic intrusions 始动也为快相,没有慢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1、Square Wave Jerks (方波急跳)
水平扫视
幅度<2°
间歇200ms
正常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中多见,易和眼震混淆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own-beat nystagmus (DBN)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陈伟教授提供 侧视可出现扭转成分,侧视、下视眼震增强 常呈持续性 固视抑制失败 慢相恒速、增速、减速均有 常伴其他前庭小脑受累表现如GEN、扫视异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珠海人民医院熊彬彬教授提供
非前庭失衡引起,眼震用“等量支配”原则(Hering)解释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6、See-saw nystagmus (跷跷板眼震)
一眼向上、内旋,另一眼向下、外旋,交替出现 常伴OTR及其他耳石不平衡表现(riMLF/INC) 波形呈摆动(跷跷板)/急跳(半跷跷板) 中脑鞍旁病变多见(视交叉/双侧颞叶偏盲)
小脑对脑干整合的调整
绒球/旁绒球 小脑小结等
减 速
正 常
增 速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中枢整合部位:脑干 + 小脑
水平核心部位:MVN-NPH(桥延)
小脑调节:PMT - 绒球/绒球旁等
PMT: paramedian tracts
垂直核心部位:INC(中脑)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特点:共性
影响两侧前庭张力时,同时损害中枢整合
---- 凝视性眼震
影响中枢视觉调节功能
---- 固视抑制失败
头-眼协调损害
---- VOR抑制失败
可出现其他前庭小脑损害症状
---- 扫视、追踪异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p-Beat Nystagmus (UBN)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上视眼震可增强 常呈短暂性 固视抑制失败 慢相恒速、增速、减速均有 常伴其他前庭小脑受累表现如GEN、扫视异常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 :多见于桥脑和延髓旁中央区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桥脑损害
SVN-Y群
延髓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SVN-VTT
桥脑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4、Rebound nystagmus (反跳性眼震)
一侧长时凝视 (>10秒) 回复正中位出现
脑干/小脑纠正侧视时向心性漂移引起 常见于小脑疾病,少见于限制性眼外肌疾病如MG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性眼震类型
5、分离性眼震:损害MLF
类似眼震
(saccadic intrusions)—始动为快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前庭张力失衡引起眼震
前庭失衡驱使眼球向弱侧漂移-慢相,中枢纠正向强侧-快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直接前庭眼反射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核 外展核/间核 内侧纵束
动眼神经核 两侧眼外肌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直接VOR:无中枢调节,仅眼动慢相无快相,未形成眼震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眼震基础与临床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第二军医大学眩晕专病诊治中心 庄建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视觉成像要求
稳定、清晰 :物像维持在黄斑中央凹 单像、立体觉:双眼融合(次要作用)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视网膜成像特点
远离黄斑视力迅速下降
最佳视力:中央凹 0.5 度以内 视力下降出现各种眼动调整/调节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Slow drift漂移类型
恒 速
减 速
慢快相
增 速
摆 动
双慢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slow drift的原因/病因
两侧前庭张力失衡 凝视维持障碍(gaze-holding) 视觉障碍 其他影响视觉稳定因素如扫视侵入
眼震原因 ≥1种
位置信号 step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眼球始动-维持的脑干控制部位
pulse-step = 始动-维持
垂直始动
垂直维持
水平始动
PPRF:桥脑旁中央网状结构 MVN:前庭神经内侧核 NPH:舌下神经前置核 riMLF:内侧纵束嘴侧核 INC:Cajal间质核
水平维持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庄建华:Butterflydr(梦蝶)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中央凹期 视力正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2、Latent nystagmus (隐匿性眼震) fusional maldevelopment nystagmus
婴儿期即出现
遮盖一眼出现,水平
慢相:线性/减速型
常伴斜视、立体觉下降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2、Marcosquare wave jerks(巨方波)
水平扫视
幅度5-15°
间歇70-150ms 部分与小脑顶核、小脑上脚相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3、Ocular flutter (眼球扑动):仅水平方向
水平扫视 间断发放 无间歇 病因同随后的opsoclonus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7、Brun’s = GEN+前庭
病灶侧凝视:眼震强度大,速度慢
----GEN原理(凝视维持受损)
健侧凝视:眼震强度弱,速度快
----亚历山大原理(前庭失衡)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1、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congential syndrome)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SVN-VTT
延髓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3、Periodic Alternating Nystagmus (PAN)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水平眼震每隔90-120秒周期交替方向 固视不影响眼震变换周期 间歇期10秒左右,可出现DBN/方波急跳 小脑小结损害“速度储存” 巴氯芬治疗有效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周围损害影响MVN Alexander’s Law
前庭作用
+
整合遗漏

叠加结果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按Alexander’s Law眼震分3度
右侧视 向前视 左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运动,以达到“物像稳定” (脑部利用输入的“错误”视觉信息,不断协调前庭、
长时作用
神经整合等功能加以校正)
周围损害时中枢视觉作用正常:固视抑制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管-石协同作用
健侧位: 同侧椭圆囊兴奋 眼球向对侧转 自发眼震变弱
周围损害患者常采取健侧卧位:可减轻眩晕症状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多见于小脑损绒球损害/延髓少见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SVN-Y群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SVN-VTT
VTT: ventral tegmental tract
婴儿期即出现,水平眼震
慢相:增速型/摆动型 会聚/闭眼减弱,注意增强
有无效点(眼震减弱)
可伴摇头或转头 30%伴斜视、立体觉下降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慢相呈增速型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1、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congential syndro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