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耕海牧渔公开优质课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微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一些重要的语文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次微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字:学习并掌握一些常见的生字词。

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训练。

3.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开篇导入:通过一个趣味性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预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识字教学: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字词,利用示意图、词语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阅读理解:教师给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分组讨论。

随后,教师进行解答和点评,让学生理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4.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题目和提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一定时间后进行集体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水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课件、PPT、教学资料、写作训练题目、讲义等。

2. 学生需准备:课本、笔、练习纸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上,教师应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2.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3.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

2.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问题,并通过反思与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是针对六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的一个初步设计,具体的教学细节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农业》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农业》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东北地区.
反馈练习:
1.采购员要去采购甜菜和马铃薯,应该去( A )
A松嫩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成都平原
2.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A )
A种植业 B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3.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D )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林业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渔业 种植业
林业
林业 (人工林)
探究活动
讨论:造成我国农业分布东西差异明显的原因 是什么?
地区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平原丘陵 为主
湿润、 半湿润
高原山地 干旱、半
为主
干旱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开发历史 经济发展水平
多而 密集
开发早

少而 稀疏
开发晚
较低
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的分布
都可以称之为畜牧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 捕捞,或者人工养殖 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
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


什么是农业???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 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 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 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活动的对象是__动__物___和__植__物____。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日常 用品是来源于农业呢?
西部 (畜牧业)
400mm等 降水量线
南北差异
(种植业):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秦岭—淮河
农作物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下面是一些同学对农业与我们生活的体 会,你能再补充一些吗?

中小幼3.3.1 耕海牧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中小幼3.3.1 耕海牧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1. 自然优势
(1)四面临海的 岛国,海岸线曲 折,多优良港湾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2)渔业资源丰富:位于北太平秘鲁洋渔场
渔场,尤其是北海道附近、处于寒暖流 交汇处,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暖寒流交汇,有利于鱼类生长与集中
2. 经济因素:强大的工业后盾
①发达的造船工业,提供优良渔船 ②发达的纺织业 ③先进的电子工业提供现代化技术和装备
感受鱼文化
饮食直面渔业危机问来自一:山口家族世代在日本海和太平洋沿岸 捕鱼,最近几年发现沿海滩涂面积越 山到口 了题来 破 带 司家 什?越 坏 来 的族 么小 了 的 利遇 问, 鱼 捕 润而类鱼不海生的如边长范以的和围前房繁也好子殖越。却的来越场越造所来越。小,多同公,时
问题:填海造陆,破坏了海洋环境。
日本
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 本 海
(1)日本位于东半球,北 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2)亚洲东部,西临 日本海,东临 太平洋,是一个四面环
海的岛国。 (3)日本主要由 北海道岛 、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 四个岛屿组成。
日本的气候
气候类型: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本的地形
(1)以山地和丘陵 为主
问题:近海水污染严重
工业生 产、生活垃圾和污水被大量注入海中
海洋污染
过度海水养殖,残饵腐败污染海水
赤潮是海水
富营养化引起水 体变色的一种有 害生态现象。
赤潮使海中浮游生 物死亡殆尽,海水养 殖绝收,海水变色发 臭,食用赤潮海域的 鱼虾贝类等水产品, 可导致人体中毒事件
问题三:
山口家族公司在面对利润减少情况,为了增 加效益,增加了出海捕鱼的船只,并频繁地 出海捕鱼,但是所捕捞到的鱼却越来越少, 个子越来越小,公司利润并没有明显改善。

3.3.1耕海牧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3.3.1耕海牧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图表等信息,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运用图表分析自然环境对日本渔业发展的影响。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日本渔业发展的人文条件,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环境和谐共存的。

3.结合相关资料,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评析区域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日本渔业发展的“捕”与“养”的条件2.人工养殖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旅途之新奇篇(1)日本的海陆位置及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岸,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经纬度位置:纬度:30°N-45°N;经度:130°E-145°E。

(2)鱼环境——地形特点、国土特征、人文条件讲述材料一:○观察材料一,看看日本的地形有何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这样的地形适合种植业吗?——不适合。

讲述材料二:○观察材料二,看看日本国土面积和人口密度有何特点——地域狭小,人口众多○这样的地形适合种植业吗?——不适合。

讲述材料三:○观察材料二,看看日本是由哪四个大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渔港的数量与密度又是怎样的?——数量多,密度大○这样的地形适合发展?——捕鱼业。

讲述材料四:(展示图片)引出日本渔业发展的人文条件。

(3)鱼文化——节日、逛鱼市、艺术(补充介绍男孩节的鲤鱼旗、日本的鱼刻艺术等)2、旅途之疑惑篇二战后(1945年后),我们家族开始购买远洋渔船,组建了一支小有规模的远洋捕鱼船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但让我比较郁闷,我们船队规模越来越大,而捕鱼范围却越来越小,各种原因导致公司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小。

为了增加效益,我们决定增加出海捕鱼的船只,并频繁出海捕鱼,但是所捕捞到的鱼却越来越少,个子越来越小,公司利润也没有明显改善。

结合课本第内容,思考这种危机造成的原因。

1、制定法律,对捕捞器具、捕捞方法做出规定设定休渔期。

六年级海西家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包括位置、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家乡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位置及特点介绍。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发展。

3. 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4. 海西家园的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位置和特点,了解其历史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家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家园的思考。

2. 介绍海西家园的位置和特点(15分钟)通过地图、幻灯片等形式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家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家园的优势和特点。

3.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发展(20分钟)通过讲解家园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家园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培养学生对家园的历史情感。

4. 探究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20分钟)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园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资源等,并就其利用情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5. 探究海西家园的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3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并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6.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总结家园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学生个人观点和建议,展示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照片或视频等情景化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农业》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农业》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南北差异
(种植业):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秦岭—淮河
农作物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华北平原:我国三大棉花产区之一, 小麦、玉米的种植很普遍,还是我 国重要的花生、温带水果产地。这 里农作物大多两年收获三次,有的 地方可以一年收获两次。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主要 粮食作物是水稻,其它还有棉花、 油菜、甘蔗等。这里农作物一年可 收获两次或三次呢!
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的分布
小麦集中产区


华北平原
要 产






花生的主要产区
四川盆地、长江 ?
油菜的主要产区
中下游平原等
{ (4)油料作物
北方花生 南方油菜
{ (4)油料作物
北方花生 南方油菜
{ (5)糖料作物
中国糖料作物分布
甜菜集中产区 甘蔗集中产区
{ (4)油料作物
北方花生 南方油菜
{ (5)糖料作物
北方甜菜 南方甘蔗
水稻 甘蔗 油菜 棉花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 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在 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 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 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问题:
四川盆地
小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南方地区 说说水稻的集中产区在哪些地区?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部农业的差异。
东部:种植业、林业、渔业等。

《耕海牧鱼》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耕海牧鱼》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耕海牧鱼》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台州市玉环实验学校潘琴虹一、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取自于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第三课“傍水而居”。

是继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后,又一与“水”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

“水乡孕育的城镇”叙述的角度是淡水,重点介绍河流、湖泊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而“耕海牧渔”讲述的是聚居在海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主题是揭示人类应该与海洋和谐共处。

本课是前一节知识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可见,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傍水而居”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本节课是必不可少的。

(二)学情分析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象征着人类宽广的胸襟。

大海是学生神往的地方,但许多学生并不了解海洋,更不了解靠海为生的渔民们的生活、生产情况,以及当前海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因此,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生动、真实的录像片段等,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树立人类应该与海洋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有着丰富想象力的时期,而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却相对薄弱。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组织形象的活动,将有关知识整合在活动中,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主动性、参与性,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大鱼岛村生产、生活变化的学习,了解海边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情况。

2、能根据资料和图片描述“水”的重要作用。

3、能通过对“水”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的认识,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步骤设计二、课堂实录同学们,下午好。

初次与大家见面,我先自我介绍:本人是来自我省一个美丽的海岛县——台州玉环。

在这里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来自我家乡的一些特产(出示:鱿鱼丝、烤鱼片等),大家喜不喜欢吃啊?想不想吃啊?生(笑):喜欢、想吃。

(统编版-五四制)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制)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制)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9 牧场之国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会认“毡、犊、眺"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骏”等14个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远眺"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2.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多读,从读中慢慢感受动物们在牧场上自由生活的场景,只要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牧场的和谐宁静,体会到牛、马、羊等动物的悠然自得,那么课文所要传递的感情就已经渗透进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句想象画面,升华感受。

在经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之后,全班讨论交流: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最后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反复“读—悟—读”,最后达到体会作者特别的表达方法的目标。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任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课前导入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不同的特色,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个非常可爱的国家——荷兰,看看荷兰的牧场。

2.助学资料走近荷兰荷兰拥有很多种花,单是国花郁金香就有很多个品种。

每年3—9月,郁金香开了,水仙花开了,风信子开了……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所以便有了“花之国"的美誉。

荷兰境内,运河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又有“水之国”“风车之国"的雅称。

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3.助学资料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生平介绍:捷克著名剧作家、科幻文学家、童话寓言家。

其作品语言明晰幽默,只需三言两语,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即跃然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卡
渔民的烦恼
国内 因素
我们的建议
国际 因素 温馨提示:1、结合资料卡和教材72页。 2、请把握好时间:5分钟完成。 3、小组分工, 记录、派代表展示成果。
渔民的烦恼
国 内 因 素
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 口的增加 填海造陆,破坏了鱼类生 长和繁殖的场所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 量排放,使得沿海的水质 明显恶化。 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
……
鱼味十足,无处不在
看到日本独特的鱼文化,好多游客都非常好 奇:日本的渔业为什么会这么发达呢? 作为小导游,请你帮游客分析一下原因。
(提示:根据课本70页内容,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分析)
【加油站】
北海道岛
日本国土面积约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1.27亿。
领土从北到南依次由 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 6800多个小岛组成, 有“千岛之国”美称。
【角色扮演】
假如有一位游客想参观日本的鱼 文化,你会为他安排哪些方面的参观 和体验活动呢?
(阅读P71书本内容,结合图3-33,找出与鱼 或渔有关的事物,并加以分类)
【走进日本】—生产
冷库
【走进日本】—市场
位于东京滨水区的筑地鱼市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气 的水产批发市场,也是交易最繁忙、游客人数最多 的农贸市场之一,被称为日本旅游皇冠上的一颗亮 丽瑰宝。
不洗倒干净, 洗了不干净。 不洗有人吃, 洗了没人吃。
—水
耕海牧鱼
【加油站】
耕海牧渔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合理 开发利用浅海滩,建设高效的海上农牧 场,发展海水养殖业。
【看图说话】
根据左图,描述 日本的地理位置。
亚 洲的______( 东部 方向), 【小提示】日本在____ 太平洋 的西北岸,属于____ 北 半球和____ 东 半球。 _______
【能力拓展】
观察《小鱼的哀求》,这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耕海牧渔 ,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是人类的万丈豪情, 封海休渔, 休渔期 是人类的三省吾身; 有节制的索取,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是智慧的人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 州 岛九 州 岛 Nhomakorabea四国岛
富士山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较少 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
四面环海 海岸线曲折
日本渔港众多
渔业资源丰富
1、说一说日本的渔港在分布和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日本渔港分布广泛,数目众多。 2、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渔港呢?
【加油站】
寒暖流交汇
鱼群集中 鱼类丰富
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图
【走进日本】—艺术
鱼拓艺术
鱼 的 雕 塑
【走进日本】—文字
腐っても鲷(发音:ku sa de mo ta i) 直译:即便是腐烂了也是鲷鱼(俗称:加级鱼) 中文的意思: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逃がした大鱼は大きい
逃掉的鱼是最大的
生产: 市场: 饮食: 节日: 艺术: 文字:
水产业,造船业„„ 鱼市、鱼店„„ 鱼宴,美味的海鲜„„ 男孩节的鲤鱼旗„„ 鱼的雕塑„„ 带鱼旁的文字和谚语……
【走进日本】—饮食
日本人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吃到不同种类的鲜鱼, 例如:春季吃鲷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 初秋吃鲭花鱼,秋吃刀鱼,深秋吃鲑鱼,冬天 吃鲥鱼和海豚,这种大自然的恩赐,使日本人 可以吃到不同季节的鱼。
【走进日本】—节日
男孩节:5月5日。在这一天, 有儿子的家庭门前均悬挂着祝 男孩子健康成长的“鲤鱼旗”。 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鲤 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 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 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 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 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 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 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 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 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 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 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我们的建议
通过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 渔业发展 限制沿海的围垦和其他开发 活动 制定海洋环保法规,严禁废 水污水的排放 对捕捞器具、捕捞方法做出 具体的规定;设定禁渔期 研制新能源等; 渔民们改变过去只捕不养的 习惯,转而大力发展人工养殖, 建设”海洋牧场”
国 际 因 素
世界燃油价格的上涨,成 本增加 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 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 大缩小。
人工养殖
海洋牧场
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是日本黑潮牧场,它是由水面 渔礁、给饵浮标和水下暗礁三部分组成。水面渔礁吸引鱼 群;给饵浮标为鱼提供饵料;水下暗礁为鱼群提供栖息生 养场所。
现在日本沿海的围垦和其他开发活动 得到了控制;水污染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 沿海水质得到了恢复; 渔民们开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 “海洋牧场”,真正实现了耕海牧渔。
日本渔业的发达,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1.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 2.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日本位于北太平洋渔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4.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也发挥了重要 作用。(造船业、纺织业、电子工业)
【合作探究】
看到游客们,渔民忍不住向大家说 起了自己的烦恼。(详见学案) 作为一个理性的小导游,你能根据 渔民的话,归纳渔民的烦恼,并帮渔民 想想好的办法吗?
【知识迁移】
我们宁波濒海的地区应该如何发挥 地理条件的优势,积极发展海产养殖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