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升压电路原理

合集下载

升压电路原理

升压电路原理

升压电路原理在电子电路中,升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它可以将输入电压提升到更高的电压水平。

升压电路的原理是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元件选择,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升压电路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升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升压电路通常由输入电压源、开关管、电感、电容和输出负载等组成。

在工作时,输入电压源提供输入电压,开关管周期性地开关,电感和电容则协同工作,将输入电压转换成脉冲电压,再经过输出负载得到所需的高电压输出。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同时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当开关管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使得电容上的电压提升。

通过周期性的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电路中的能量不断积累和释放,最终实现了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提升。

在升压电路中,开关管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由控制电路来实现,控制电路通常由PWM控制器和反馈电路组成。

PWM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来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从而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反馈电路则可以监测输出电压,将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WM控制器来调整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除了基本原理和控制方式,升压电路的效率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升压电路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能耗和性能。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高效的开关管和元件,优化电路结构,减小功率损耗,并合理设计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升压电路的高效工作。

总的来说,升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它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元件选择,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提升。

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管、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协同作用,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所需的高电压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控制方式和效率等因素,以实现稳定、高效的升压电路工作。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升压电路的原理有所帮助。

电感升压原理

电感升压原理

电感升压原理
电感升压原理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实现电压升高的技术。

电感器是电感升压电路的关键元件之一,通常由螺线管构成,通过在交流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引起电压的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电感升压电路中,当交流电流通过螺线管,产生变化的磁场时,导线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电压升高。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感器和变压器参数,可以实现更大幅度的电压升高。

当交流电流变化越快,螺线管内部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从而实现更高的电压升压效果。

电感升压电路不仅可以将交流电压升高,还可以实现隔离功能,避免电路中的干扰相互影响。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源变压器、充电器、逆变器等。

总之,电感升压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实现电压升高,即通过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来引起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电压的升高效果。

这种原理在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感升压电路原理

电感升压电路原理

电感式升压电路一、DC/DC 升压原理升压式DC/DC变换器主要用于输出电流较小的场合,只要采用1~2节电池便可获得3~12V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可达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其转换效率可达70%-80%。

升压式DC/DC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路中的VT为开关管,当脉冲振荡器对双稳态电路置位(即Q 端为1)时,VT导通,电感VT中流过电流并储存能量,直到电感电流在RS上的压降等于比较器设定的闽值电压时,双稳态电路复位,即Q端为0。

此时VT截止,电感LT中储存的能量通过一极管VD1供给负载,同时对C进行充电。

当负载电压要跌落时,电容C放电,这时输出端可获得高于输大端的稳定电压。

输出的电压由分压器R1和R2分压后输入误差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一起去控制脉冲宽度,由此而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即V0=VR*(R1/R2+1) 式中:VR ——基准电压。

降压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较大,多为数百毫安至几安,因此适用于输出电流较大的场合。

降压式DC/DC 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VT1为开关管,当VT1导通时,输入电压Vi通过电感L1向负载RL供电,与此同时也向电容C2充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C2及电感L1中储存能量。

当VT1截止时,由储存在电感L1中的能量继续向RL供电,当输出电压要下降时,电容C2中的能量也向RL放电,维持输出电压不变。

二极管VD1为续流二极管,以便构成电路回路。

输出的电压Vo经R1和R2组成的分压器分压,把输出电压的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及截止时间,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DC/DC升压稳压器原理DC/DC升压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连续工作模式,即电感上电流一直有电流;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断续工作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末期电感上电流发生断流;还有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临界连续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期间电感电流刚好变为“0”时,开关又导通给电感储能。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连续工作模式及断续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

DC-DC升压(BOOST)电路原理

DC-DC升压(BOOST)电路原理

BOOST升压电路中:电感的作用:是将电能和磁场能相互转换的能量转换器件,当MOS 开关管闭合后,电感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存起来,当MOS断开后电感将储存的磁场能转换为电场能,且这个能量在和输入电源电压叠加后通过二极管和电容的滤波后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提供给负载,由于这个电压是输入电源电压和电感的磁砀能转换为电能的叠加后形成的,所以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既升压过程的完成;肖特基二极管主要起隔离作用,即在MOS开关管闭合时,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电压比负极电压低,此时二极管反偏截止,使此电感的储能过程不影响输出端电容对负载的正常供电;因在MOS管断开时,两种叠加后的能量通过二极向负载供电,此时二极管正向导通,要求其正向压降越小越好,尽量使更多的能量供给到负载端!!电感升压原理:什么是电感型升压DC/DC转换器?如图1所示为简化的电感型DC-DC转换器电路,闭合开关会引起通过电感的电流增加。

打开开关会促使电流通过二极管流向输出电容。

因储存来自电感的电流,多个开关周期以后输出电容的电压升高,结果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电感型升压转换器应用在哪些场合?电感型升压转换器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是为白光LED供电,该白光LED能为电池供电系统的液晶显示(LCD)面板提供背光。

在需要提升电压的通用直流-直流电压稳压器中也可使用。

决定电感型升压的DC-DC转换器输出电压的因素是什么?在图2所示的实际电路中,带集成功率MOSFET的IC代替了机械开关,MOSFET的开、关由脉宽调制(PWM)电路控制。

输出电压始终由PWM占空比决定,占空比为50%时,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两倍。

将电压提高一倍会使输入电流大小达到输出电流的两倍,对实际的有损耗电路,输入电流还要稍高。

电感值如何影响电感型升压转换器的性能?因为电感值影响输入和输出纹波电压和电流,所以电感的选择是感性电压转换器设计的关键。

等效串联电阻值低的电感,其功率转换效率最佳。

要对电感饱和电流额定值进行选择,使其大于电路的稳态电感电流峰值。

boost电路升压原理

boost电路升压原理

boost电路升压原理Boost电路升压原理。

Boost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实现电压升压的功能。

在很多电子设备中,由于电源电压不足的情况经常会出现,而Boost电路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Boost电路升压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感和开关管的周期性工作来实现电压的升压,下面将详细介绍Boost电路的升压原理。

Boost电路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Boost电路由电感L、开关管S、二极管D、电容C组成。

其中,电感L和电容C是储能元件,开关管S和二极管D是控制元件。

当开关管S导通时,电感L 储存能量,此时电容C上的电压上升;当开关管S截止时,电感L释放能量,此时电容C上的电压继续上升,从而实现了电压的升压。

Boost电路的升压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详细说明:1. 开关管导通阶段,当开关管S导通时,电感L储存能量,此时电容C上的电压上升。

同时,二极管D截止,不参与电路工作。

2. 开关管截止阶段,当开关管S截止时,电感L释放能量,此时电容C上的电压继续上升,从而实现了电压的升压。

同时,二极管D导通,将电感L释放的能量传递给输出负载。

3. 控制元件的工作,在Boost电路中,开关管S和二极管D是控制元件,它们通过周期性地导通和截止来实现电压的升压。

开关管S的导通和截止由控制电路来控制,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来调整开关管S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4. 输出电压稳定,通过控制元件的周期性工作,Boost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升压,并且可以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取决于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控制元件的性能。

总结,Boost电路通过电感和开关管的周期性工作来实现电压的升压,其升压原理主要是通过储能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合作来实现的。

Boost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输出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很多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对Boost电路的升压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分类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分类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分类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电感式升压电路工作原理:通过电感的储能和释放能量来实现升压功能。

当输入电压的瞬时变化时,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使输出电压增加。

2. 变压器式升压电路工作原理:通过变压器的变比来实现电压的升高。

输入端的低电压通过变压器的绕组转化为高电压。

3. 电容式升压电路工作原理:通过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来实现电压的升高。

当电容器放电时,输出电压会超过输入电压。

4. 多级升压电路工作原理:通过多个级联的升压电路来将输入电压逐级增加,从而实现更高的输出电压。

5. 电子变压器式升压电路工作原理:通过电子元件(如晶体管、MOSFET等)的开关控制,将输入电压切割成高频脉冲,然
后通过变压器进行变换,最后通过滤波电路得到所需的高压输出。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分类,实际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升压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其作用是将输入电压提升到更高的电压水平。

以下是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 输入电压: 升压电路的输入电压通常较低,通常是一个直流电源或一个交流电源。

2. 开关元件: 升压电路通常使用开关元件,比如晶体管或功率开关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开关元件具有可以开关的能力,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开关元件将输入电压截断或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开关时间来决定输出电压。

3. 储能元件: 升压电路中通常包含一个储能元件,比如电感或电容。

这个储能元件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储存能量,并在接下来的周期内释放能量。

4. 能量转移: 升压电路通过周期性地将能量从输入电压转移到储能元件,然后再从储能元件转移到输出电路。

通过适当地选择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和频率,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升压。

总之,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使得能量从输入电压源转移到储能元件,然后再从储能元件传递到输出电路,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升压。

升降压电路基本原理

升降压电路基本原理

升降压电路基本原理升压电路(Boost Circuit)和降压电路(Buck Circuit)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两种基本电路类型,用来改变电源输入电压的大小。

两者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升压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电压提升到较高的输出电压。

升压电路通常由一个能储存能量的电感、一个开关管和一个输出电容组成。

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释放储存的能量,输出电压也随之增加。

升压电路可以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开关管导通:当开关管导通时,电能从电源输入电压转化为磁能存储在电感中;2.开关管断开: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中储存的磁能会释放,并通过二极管供给输出电容和负载;3.输出电压增加:通过控制导通和断开时间的比例,可以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电压降低到较低的输出电压。

降压电路通常由一个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一个输出电容组成。

降压电路的关键是通过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控制,改变电感中储存的能量传递到输出电容和负载的比例。

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开关管导通:当开关管导通时,电能从电源输入电压转化为储存在电感中的磁能;2.开关管断开: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中储存的磁能会释放,一部分能量通过二极管供给输出电容和负载;3.输出电压降低:通过控制导通和断开时间的比例,可以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升降压电路(Buck-Boost Circuit)是一种可以实现升压和降压功能的电路,它可以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来实现输出电压的变换。

升降压电路通常由一个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一个输出电容组成,类似于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的组合。

升降压电路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例如电源适配器和汽车点火系统。

升压、降压和升降压电路在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应用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改变电源输入电压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电路和设备的需求。

在设计和调整升降压电路时,需要考虑电流和功率的变化,确保电路的工作稳定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式升压电路一、DC/DC 升压原理升压式DC/DC变换器主要用于输出电流较小的场合,只要采用1~2节电池便可获得3~12V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可达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其转换效率可达70%-80%。

升压式DC/DC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路中的VT为开关管,当脉冲振荡器对双稳态电路臵位(即Q端为1)时,VT导通,电感VT中流过电流并储存能量,直到电感电流在RS上的压降等于比较器设定的闽值电压时,双稳态电路复位,即Q端为0。

此时VT截止,电感LT中储存的能量通过一极管VD1供给负载,同时对C进行充电。

当负载电压要跌落时,电容C放电,这时输出端可获得高于输大端的稳定电压。

输出的电压由分压器R1和 R2分压后输入误差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一起去控制脉冲宽度,由此而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即V0=VR*(R1/R2+1) 式中:VR——基准电压。

降压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较大,多为数百毫安至几安,因此适用于输出电流较大的场合。

降压式DC/DC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VT1为开关管,当VT1导通时,输入电压Vi通过电感L1向负载RL供电,与此同时也向电容C2充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C2及电感L1中储存能量。

当VT1截止时,由储存在电感L1中的能量继续向 RL供电,当输出电压要下降时,电容C2中的能量也向RL放电,维持输出电压不变。

二极管VD1为续流二极管,以便构成电路回路。

输出的电压Vo经R1和 R2组成的分压器分压,把输出电压的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及截止时间,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DC/DC升压稳压器原理DC/DC升压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连续工作模式,即电感上电流一直有电流;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断续工作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末期电感上电流发生断流;还有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临界连续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期间电感电流刚好变为“0”时,开关又导通给电感储能。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连续工作模式及断续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

连续工作模式当稳压器有一定负载时,电感电流处于连续工作模式。

当开关导通时,如图1所示,电感和电容进行储能,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流线性增加,也给电容C1进行充电。

当开关截止时,如图2所示,负载电流由电感和电容提供,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继续给负载输出电流,给负载供电。

电流IL和ID的电流变化和电容电压变化如图3所示。

当开关管导通时:△IL=Vin*D/L1;当开关管截止时:△IL=Vout*(1-D)/L1;根据以上两个式子得出:Vout=Vin/(1-D) (D为占空比)开关导通态(Ton)开关导通态(Toff)断续工作模式当稳压器处于轻负载或无负载时,电感电流处于连续工作模式波形图如图4所示。

图 3 DC/DC升压稳压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波形图图 4 DC/DC升压稳压电感电流断续工作模式波形图二、几款直流升压电路原理及设计直流升压就是将电池提供的较低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其基本的工作过程都是:高频振荡产生低压脉冲——脉冲变压器升压到预定电压值——脉冲整流获得高压直流电,因此直流升压电路属于DC/DC电路的一种类型。

在使用电池供电的便携设备中,都是通过直流升压电路获得电路中所需要的高电压,这些设备包括:手机、传呼机等无线通讯设备、照相机中的闪光灯、便携式视频显示装臵、电蚊拍等电击设备等等。

一、几种简单的直流升压电路以下是几种简单的直流升压电路,主要优点:电路简单、低成本;缺点:转换效率较低、电池电压利用率低、输出功率小。

这些电路比较适合用在万用电表中,替代高压叠层电池。

二、24V供电CRT高压电源一些照相机CRT使用11.4cm(4.5英寸)纯平面CRT作为显示部件,其高压部件的阳极电压为+20kV,聚焦极电压为+3.2kV,加速极电压为+1000V,高压部件供电为直流24V。

以下电路是为替换维修这些显示器的高压部件而设计(电路选自网络文章,原作者不详)。

该电路的设计也可为其他升压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基本原理:NE555构成脉冲发生器,调节电位器VR2可使之产生频率为20kHz左右的脉冲,电位器VR1调脉宽。

TR1为推动级,脉冲变压器T1采用反极性激励,即TR1导通时TR2截止,TR1截止时TR2导通,D3、C9、VR3、R7及D4、R6、TR3组成高压保护电路。

VR2用于调频率,调节VR2可调整高压大小。

VR2选用精密可调电阻。

T2可选用彩电行输出变压器变通使用。

笔者选用的是东洋SE-1438G系列35cm(14英寸)彩电的行输出变压器,采用此变压器阳极电压可达20kV,再适当选取R8的阻值使加速极电压为+1000V、R9的阻值使聚焦极电压为+3.2kV即可。

整个部件采用铝盒封装,铝壳接地,这样可减少对电路干扰。

一个DC-DC升压电路。

Q1、Q2、R1、C2、L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

D1,C3是整流滤波电路,D2、D5、Q3、R2是稳压控制电路,这部分电路可以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替代。

这个电路负载直接接LED,有点不合理。

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当大电流给电容C2充电时,R1端电位高,导致Q1 Q2止;当充电电流变小时,Q1 Q2通,电感两端行成很高的反压,同时电容C2通过Q2放电,当电容端电压放到一定值时,电感反压使给电容充电的电流又达到了一定值,使R1端电位高使Q1 Q2截止;反复这样.... 当.Q1基极上有一电压上升时,会使得C2右端的电压产生一个大的上升,由于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形成正反馈的作用,使得Q1基极电位迅速增大,从而Q1、Q2很快截止。

然后就是C2的充电,使得Q1基极的电位下降,于是两个三极管退出截止,进入饱和状态.接下来便是C2的放电了。

如此往返。

但是我不是很理解电感L的作用。

如果Q1、Q2集电极都是电源VCC的话,好像我上面的推导才正确。

上电瞬间通过R1/R2给电容充电,当C1的电压达到能使VT1导通时,VT2导通,T的初级绕组开始有电流流过,此时C 放电,当C放电到不能使VT1导通时,VT1,VT2关断,T中电流减小,同时T的次级线圈中开始感应出电流,当T的初级线圈中无电流流过,C又开始充电,如此反复振荡,在T的次级线圈中就会感应出电压来.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说得不好请指出.三、1、什么是电感型升压DC/DC转换器?如图1所示为简化的电感型DC-DC转换器电路,闭合开关会引起通过电感的电流增加。

打开开关会促使电流通过二极管流向输出电容。

因储存来自电感的电流,多个开关周期以后输出电容的电压升高,结果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2、决定电感型升压的DC-DC转换器输出电压的因素是什么?在图2所示的实际电路中,带集成功率MOSFET的IC代替了机械开关,MOSFET的开、关由脉宽调制(PWM)电路控制。

输出电压始终由PWM占空比决定,占空比为50%时,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两倍。

将电压提高一倍会使输入电流大小达到输出电流的两倍,对实际的有损耗电路,输入电流还要稍高。

3、电感值如何影响电感型升压转换器的性能?因为电感值影响输入和输出纹波电压和电流,所以电感的选择是感性电压转换器设计的关键。

等效串联电阻值低的电感,其功率转换效率最佳。

要对电感饱和电流额定值进行选择,使其大于电路的稳态电感电流峰值。

4、电感型升压转换器IC电路输出二极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升压转换器要选快速肖特基整流二极管。

与普通二极管相比,肖特基二极管正向压降小,使其功耗低并且效率高。

肖特基二极管平均电流额定值应大于电路最大输出电压。

5、怎样选择电感型升压转换器IC电路的输入电容?升压调节器的输入为三角形电压波形,因此要求输入电容必须减小输入纹波和噪声。

纹波的幅度与输入电容值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电容容量越大,纹波越小。

如果转换器负载变化很小,并且输出电流小,使用小容量输入电容也很安全。

如果转换器输入与源输出相差很小,也可选小体积电容。

如果要求电路对输入电压源纹波干扰很小,就可能需要大容量电容,并(或)减小等效串联电阻(ESR)。

6、在电感型升压转换器IC电路中,选择输出电容时要考虑哪些因素?输出电容的选择决定于输出电压纹波。

在大多数场合,要使用低ESR电容,如陶瓷和聚合物电解电容。

如果使用高ESR电容,就需要仔细查看转换器频率补偿,并且在输出电路端可能需要加一额外电容。

7、进行电感型升压转换器IC电路布局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首先,输入电容应尽可能靠近IC,这样可以减小影响IC输入电压纹波的铜迹线电阻。

其次,将输出电容置于IC附近。

连接输出电容的铜迹线长会影响输出电压纹波。

第三点是,尽量减小连接电感和输出二极管的迹线长度,减小功耗并提高效率。

最后一点是,输出反馈电阻远离电感可以将噪声影响降至最小。

8、电感型升压转换器应用在哪些场合?电感型升压转换器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是为白光LED供电,该白光LED能为电池供电系统的液晶显示(LCD)面板提供背光。

在需要提升电压的通用直流-直流电压稳压器中也可使用。

要了解电感式升压/降压的原理(我今天只讲升压),首先必须要了解电感的一些特性:电磁转换与磁储能.其它所有参数都是由这两个特性引出来的.先看看下面的图:电感回路通电瞬间(原文件名:1.JPG)相信有初中文化是坛友们都知道,一个电池对一个线圈通电,这是个电磁铁.不论你是否科盲,你一定会奇怪,这有什么值得分析的呢? 有!我们要分析它通电和断电的瞬间发生了什么.线圈(以后叫作"电感"了)有一个特性---电磁转换,电可以变成磁,磁也可以变回电.当通电瞬间,电会变为磁并以磁的形式储存在电感内.而断电瞬磁会变成电,从电感中释放出来.现在我们看看下图,断电瞬间发生了什么:断电瞬间(原文件名:2.JPG)前面我说过了,电感内的磁能会在电感断电时重新变回电,然而问题来了:此时回路已经断开,电流无处可以,磁如何能转换成电流呢? 很简单,电感两端会出现高压!电压有多高呢?无穷高,直到击穿任何阻挡电流前进的介质为止.这里我们了解了电感的第二个特性----升压特性.当回路断开时,电感内的能量会以无穷高电压的形式变换回电,电压能升多高,仅取决于介质变的击穿电压.现在可以小结一下了:下面是正压发生器,你不停地扳动开关,从输入处可以得到无穷高的正电压.电压到底升到多高,取决于你在二极管的另一端接了什么东西让电流有处可去.如果什么也不接,电流就无处可去,于是电压会升到足够高,将开关击穿,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掉.正压发生器原理图(原文件名:3.JPG)负压发生器原理图(原文件名:4.JPG)下面是负压发生器,你不停地扳动开关,从输入处可以得到无穷高的负电压.上面说的都是理论,现在来点实际的电子线路图,看看正/负压发生器的"最小系统"到底什么样子:实际电子线路(原文件名:5.JPG)你可以很清楚看到演变,电路中仅仅把开关换成了三极管换而已.不要小看这两个图,事实上,所以开关电源都是由这两个图组合变换而来,所以掌握这两个图非常重要.最后要提提磁饱合的问题.什么是磁饱合?从上面的背景知道我们可以知道电感能储存能量,将能量以磁场方式保存,但能存多少呢?存满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1.存多少: "最大磁通量"这个参数就是干这个用的,很显然,电感不能无限保存能量,它存储能量的数量由电压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对于每个电感来说,这是一个常数,根据这个常数你可以算出一个电感要提供N伏M安供电时必须工作于多高的频率下.2.存满之后会如何: 这就是磁饱合的问题.饱合之后,电感失去一切电感应有的特性,变成一纯电阻,并以热的形式消耗掉能量.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