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是借助高能热源,如激光、等离子等热源,在 基体表面产生熔池,同时将熔化的合金粉末注入到 熔池中,当高能热源离开后,熔池迅速冷却凝固将 注入粉末“抓住”形成熔化-注射层的过程。高能 束熔化-注射与激光熔覆、合金化、堆焊等技术本 质区别在于,高能束熔化-注射过程中,外加粉末 直接注入到熔池,而不进入热源,最大的优点是可 以降低碳化物的分解。根据热源不同,目前已有激 光熔化-注射技术、等离子熔化-注射技术等。
1.4 铸渗技术
铸渗技术是将合金粉末或陶瓷颗粒等预先固定 在型壁的特定位置,通过浇注时金属液浸透涂料 (或预制块) 的毛细孔隙,使合金粉末熔解、融化, 并与基体金属融合为一体,从而在铸件表面上形成 一层具有特殊组织和性能的复合材料层 [12,13]。它是 材料表面改性与零件成型同时进行的一种新型表面 改性技术,由于其具有不需要专门设备,表面处理 层厚、生产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众多表 面强化技术中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结语在廉价的碳钢表面制作一层金属陶瓷制成表层复合材料提高其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意义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各种问题的产生机理解决各种方法在生产应用中的缺点与不足尽快能使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真正成熟起来并从实验室推广至生产一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热加工
48
CFHI
2010 年 第 2 期(总 134 期)
yz.js@
热加工
CFHI TECHNOLOGY
全适合,难度较大。 (2) 聚焦光束表面堆焊 聚焦光束表面堆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表面
堆焊技术,采用聚焦光束进行堆焊,造价仅为同功 率激光设备的 1/3。聚焦光束用于表面堆焊时,金 属材料对光束的吸收率高,能源利用率可达 50% 以上。由于功率密度的限制和电弧吹力的影响,利 用传统的粉末堆焊技术,堆焊层很难同时做到高效 和低稀释率。而光束粉末堆焊的功率与传统的电弧 堆焊相当,但加热过程平静,对熔池无机械力作 用,可获得低稀释率的堆焊层。清华大学开发了采 用二次聚焦方式的光束加热设备,功率密度可以达 到 104 W/cm2 以上。在低碳钢表面上进行的手涂预 置镍基合金和铁基合金粉末的聚焦光束堆焊研究表 明,选用合适的合金材料和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 单道单层、单道多层及多道单层大面积堆焊层 。 [25]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模压制品主要用作结构件、连接件、防护件 和电气绝缘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 输、电气、化工、建筑、机械等领域。
由于模压制品质量可靠,在兵器、飞机、导 弹、卫星上也都得到应用。
26
3. 层压成型工艺
层压成型工艺,是把一定层数的浸胶布(纸) 叠在一起,送入多层液压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下压制成板材的工艺。
14
15
手糊成型工艺优点
①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适宜尺寸 大、批量小、形状复杂产品的生产;
②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
16
③工艺简单; ④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 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 ⑤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
17
手糊成型工艺缺点
① 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卫生 条件差。
连续纤维缠绕技术的优点
首先,纤维按预定要求排列的规整度和精度 高,通过改变纤维排布方式、数量,可以实现等 强度设计,因此,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增强纤维 抗张性能优异的特点,
52
其次,用连续纤维缠绕技术所制得 的成品,结构合理,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质量比较稳定和生产效率较高等。
53
连续纤维缠绕技术的缺点
66
③不需要或仅需要进行少量加工,生 产过程中树脂损耗少;
④制品的纵向和横向强度可任意调整, 以适应不同制品的使用要求,其长度可根 据需要定长切割。
67
拉挤制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1)耐腐蚀领域。主要用于上、下水装置,工业 废水处理设备、化工挡板及化工、石油、造纸和冶 金等工厂内的栏杆、楼梯、平台扶手等。
21
金属对 模准备
模塑料、 颗粒树脂
短纤维
涂脱模剂
加热、加压
膜压成型 加热 冷却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和陶瓷两种材料共同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具有金属的强度和陶瓷的耐热、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质,是一种高强度、高温、耐磨损的材料。
本文将探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一、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有多种制备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粉末冶金法和熔体浸渗法。
1.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指将金属粉末和陶瓷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利用高温高压烧结工艺将其压成坯体,经过热处理后形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较小尺寸的产品,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2.熔体浸渗法熔体浸渗法是指将金属坯体浸入陶瓷材料的熔体中,利用熔体温度高、流动性好的特点,让熔体在金属孔隙中浸润填充,形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的产品,具有高密度、高质量的优点。
二、应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各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1.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造发动机叶片、火箭喷嘴等部件。
其高温、耐磨、耐腐蚀的特性,可以保证部件在高压、高温、高速的环境下正常运转。
2.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造燃气轮机叶片、燃烧室等部件。
其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可以保证燃气轮机等设备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常运转。
3.汽车制造领域在汽车制造领域,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造发动机活塞、曲轴等部件。
其高强度、高耐磨、耐高温性能能够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
4.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造人工关节、骨桥等医用器械。
其高强度、耐磨性好的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医用器械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一、引言金属陶瓷材料作为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以期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二、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1.粉末冶金法该方法是以金属和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和烧结制备而成。
其中,金属粉末是填充材料,氧化物粉末是增强材料,通过粉末混合、压制、烧结等工艺步骤进行制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缺点是制备成本较高。
2.溶胶–凝胶法该方法是将金属含有的化合物和有机物等混合在一起,形成凝胶体系,在高温下进行焙烧和烧结,制备出金属陶瓷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陶瓷材料具有高的密度和均匀的组织结构,但制备时间较长。
3.化学镀法该方法是将合成的金属溶液浸入陶瓷基体中,使用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沉积金属层。
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陶瓷材料组织均匀,但是粘附力较差,易剥离;同时制备工艺复杂。
4.超临界流体法该方法是在超临界状态下,将金属和陶瓷原料导入反应器中,制备出金属陶瓷材料。
该方法制备时间短,但制备设备和操作难度较大。
三、金属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金属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加力燃烧室件等高温零部件。
2.汽车工业领域金属陶瓷材料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能,使其成为汽车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
比如,在汽车缸套内涂覆金属陶瓷涂层,可以提高缸套的耐磨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3.医疗应用领域金属陶瓷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特点,可以用于人工骨头、牙齿和骨骼修复等医疗领域。
比如,人工髋关节、人工牙齿等。
4.电子信息领域金属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领域。
比如,核心材料、电子元器件的制造等。
四、结论金属陶瓷材料作为一类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十分多样化。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01 引言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与重要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为金属 ,其他材料为增强体(如陶瓷、玻璃、碳纤维等)。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电子等领域。
电子工业
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 热器、连接器等,以提高导热 、导电和绝缘性能。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牙科植 入物、手术刀等,以提高生物
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型的制备技术 和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如纳米增强复 合材料、自修复复合材料等。
制备工艺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界面反应控制
在制备过程中,金属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可能发生界面反应, 影响材料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控制 制备工艺参数等措施来控制界面反应。
增强相分散
为了获得均匀的复合材料,需要确保增强相在基体中均匀 分散。采用适当的分散剂和搅拌方式,提高增强相的分散 效果。
挑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性 能稳定性有待提高,同时环保法规对 材料生产和废弃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前景展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光熔覆法
利用激光束将增强体与金属基体 熔化混合,快速冷却固化后形成 复合材料。
0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 艺流程
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材料制备技术范文

材料制备技术范文材料制备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最终产品。
在材料制备技术中,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而满足了各种领域对材料性能和功能的不同需求。
在本文中,将会介绍几种主要的材料制备技术。
首先,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是最常见和重要的。
熔炼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将金属原料加热熔化,然后再冷却成型,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材料。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制备技术是粉末冶金。
在粉末冶金中,金属原料首先被粉碎成粉末,然后通过加压和热处理,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冶金结合,最终形成金属制品。
其次,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烧结是一种常见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将陶瓷粉末加热到接近其熔点的温度,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合,最终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是溶胶-凝胶法。
在溶胶-凝胶法中,先将金属盐或有机金属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凝胶化和热处理,使溶胶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另外,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领域。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组合而成,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从而获得更优越的性能。
常见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包括层压法、注塑法和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层压法是将预浸料(通常是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层间层叠,然后通过热压或热固化等方法,使其结合成型。
注塑法是将熔融的塑料注入到具有空隙的模具中,然后使其冷却凝固,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复合材料制品。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是将陶瓷基体与纤维增强材料结合,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最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聚合法、共混法和交联法。
聚合法是通过引发剂诱导单体分子之间的共价键结合,从而形成高分子链的方法。
共混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溶化在一起,通过混合和加工工艺,使其形成共存和相容的混合物。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陶瓷粉的制备

文章编号 : 0 67 (060 — 07 0 1 4— 18 20 ) 1 02 - 1 0
Pr pa a i n o r m i sPo e e r to f Ce a c wd r
Us d i h e a c — t lc mp sts e n t e c r mis—mea o o ie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1 期
20 06年 2月 铸造设矗研
究
R S A C T D E N F U D Y E U P E T E E R H S U ISO O N R Q IM N
・
研 究生 论文 ・
金 属 陶瓷 复合 材 料 陶瓷 粉 的制 备
Ab t a t T e p e a a in o e a c o d ru e n c r mis—mea o o i sw si t d c d sr c : h r p r t f r misp w e s d i e a c o c tl mp s e a nr u e .Cea c o e ¥p a e c t o rmisp wd r wa  ̄p r d
滴入浓盐酸搅拌 , 当溶液清澈时加入 5%的 P A溶 V
前, 多是引入 固相烧结助剂, 掺杂混合时难以使固相
掺杂物在基料中均匀分布 , 最终影响着材料的显微
液并搅拌 , 进行二次水解 6 i, 0mn 用慢速滤纸过滤可
得 到二 氧化 硅溶 胶 。 2 实验结 果与分 析
结构和晶界特性 , 不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相界面的结 合强度 。本文采用溶胶 一 凝胶法合成碳酸盐陶瓷粉
陶瓷粉体材料。
陶瓷相时 , 陶瓷晶粒间金属层越薄 , 两相结合得越紧
密, 则陶瓷 一 金属复合材料的强度越高 ; 在相同金属 层厚度情况下 , 陶瓷晶粒尺寸越小 , 复合材料的强度 越 高 … 。。 在制备高性能 的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 中, 粉体材 料至关重要 。在 陶瓷材 料制备 中, 要加入烧结助 剂 来降低烧 结温 度 , 善 与金 属 的结 合状 态 。 目 改 J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陶瓷颗粒组成的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高温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一、制备方法1.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金属粉末与陶瓷粉末混合均匀,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形成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的复合体。
2.熔融混合法熔融混合法是将金属和陶瓷材料混合后在高温下熔融,随后冷却形成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得到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复合材料,但容易出现颗粒的分布不均匀问题。
3.沉积法沉积法是将陶瓷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电解液中,然后将金属基体浸泡在电解液中,在金属基体表面沉积上一层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形成复合材料。
该方法可以保证颗粒的分布均匀,但对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有一定的限制。
二、研究进展1.材料选择陶瓷颗粒的选择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陶瓷颗粒有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等材料。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如氧化铝增强二硼化钛、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的研究,将会有更多优良的陶瓷材料应用于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
2.界面设计由于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容易出现材料的应力集中、分层和剥离等问题。
因此,界面设计是解决材料粘附问题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有的方法包括增加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之间的界面层、界面绑定剂等。
3.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是影响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制备温度、保温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新的制备方法应用于该领域,如超声振动法、等离子喷涂法等。
综上所述,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制备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工业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国内长期从事与表面强化工程项目的许多 企业已经装备有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数控火焰喷 焊系统、数控堆焊系统等大批表面强化设备,能够 为国内冶金等行业提供诸如热轧输送辊道、层流运 输辊、喷焊辊和各种规格的连铸辊、夹送辊、助卷
2010 年 第 2 期(总 134 期)
48
CFHI
2010 年 第 2 期(总 134 期)
yz.js@
热加工
CFHI TECHNOLOGY
全适合,难度较大。 (2) 聚焦光束表面堆焊 聚焦光束表面堆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表面
堆焊技术,采用聚焦光束进行堆焊,造价仅为同功 率激光设备的 1/3。聚焦光束用于表面堆焊时,金 属材料对光束的吸收率高,能源利用率可达 50% 以上。由于功率密度的限制和电弧吹力的影响,利 用传统的粉末堆焊技术,堆焊层很难同时做到高效 和低稀释率。而光束粉末堆焊的功率与传统的电弧 堆焊相当,但加热过程平静,对熔池无机械力作 用,可获得低稀释率的堆焊层。清华大学开发了采 用二次聚焦方式的光束加热设备,功率密度可以达 到 104 W/cm2 以上。在低碳钢表面上进行的手涂预 置镍基合金和铁基合金粉末的聚焦光束堆焊研究表 明,选用合适的合金材料和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 单道单层、单道多层及多道单层大面积堆焊层 。 [25]
(a) 粉送到激光束中
(b) 粉送到激光束后
图 2 激光处理过程中粉末注入位置示意图 [45]
(2) 等离子熔化-注射技术
等离子熔化-注射技术是在激光束熔化-注射
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更改热源,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
本,扩大其应用价值。刘爱国 [30] 等人用等离子
熔-注技术在 Q235 钢表面成功制作了 WC-17Co 金
1、大连华锐重工起重集团特种备件制造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大连 116052 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核电石化事业部助理工程师 大连 116113
2010 年 第 2 期(总 134 期)
yz.js@
47
CFHI
一重技术
热加工
粉末堆焊主要包括等离子弧堆焊、电子束堆焊、激 光堆焊以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聚焦光束堆焊 。 [11]
已成为制备这类涂层的主要技术之一。对于 NiCrCr3C2 金属陶瓷来说,利用超音速火焰可以有效地 抑制 Cr3C2 在喷涂过程中的分解,制备的涂层能较 好地保持陶瓷原有的良好耐磨性 [18],结合强度高, 孔隙率低 [19],同时成本明显降低,
2.2 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工艺包括粉末材料的加入和激光辐照 加工两部分,金属粉末的加入方式分预置法和同步 送粉法 [20] (见图 1),其中预置法可采用氧乙炔火 焰喷涂法、等离子喷涂法和粘结法;而同步送粉法 是利用送粉器在激光辐照需熔覆的表面时,把金属 粉末送入基体被激光辐照的熔池中,达到粉末的加 入与熔覆同步进行。绝大多数研究采用粉末预置 法。将陶瓷粉末和作为粘结金属的低熔点金属粉末 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金属材 料表面制得致密无缺陷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层,将 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和优良的工艺性能与陶瓷材料的 优异性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 大提高了工件性能。现在,激光熔覆技术己经成功 的在铝基、钛基、钢基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出了致密 无裂纹的金属陶瓷涂层。激光熔覆技术优点是熔覆 层稀释率低,可以精确控制;激光束能量密度高, 作用时间短,基材热影响区及热变形均可降低到最 小程度;熔覆层组织致密、微观缺陷少、结合强度 高;熔覆层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可以精确控制;激光 熔覆对环境无污染、无辐射、低噪声、劳动条件得 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 [21,22]
1.3 高能束粉末堆焊技术
堆焊是指借助一定的热源手段,在材料或工件 的表面熔敷一层具有耐磨、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堆 焊层,以得到所要求的性能或尺寸的工艺方法。采 用堆焊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件的使 用寿命,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堆 焊技术不仅是延长材料或零件服役寿命的有效工艺 方法,而且逐渐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基础。高 能束粉末堆焊是将高能束流作为热源,以一定成分 的合金粉末作为填充金属的特种堆焊工艺。高能束
属陶瓷层,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熔-注 WC-17Co
层成型良好,无宏观缺陷。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很 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喷 涂中技术的涂层与基体仍是机械结合,不适合重载 工作条件;高能束热源熔敷中,熔敷层的气孔和开 裂问题一直是碳化物陶瓷堆焊的难题;铸渗过程中 如渗透能力差、气孔、夹渣、渗层深度不均匀、表 面粗糙度高等问题,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而高能 束熔化-注射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尚未 达到广泛应用水平。
1.4 铸渗技术
铸渗技术是将合金粉末或陶瓷颗粒等预先固定 在型壁的特定位置,通过浇注时金属液浸透涂料 (或预制块) 的毛细孔隙,使合金粉末熔解、融化, 并与基体金属融合为一体,从而在铸件表面上形成 一层具有特殊组织和性能的复合材料层 [12,13]。它是 材料表面改性与零件成型同时进行的一种新型表面 改性技术,由于其具有不需要专门设备,表面处理 层厚、生产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众多表 面强化技术中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4 铸渗技术
1977 年英国铸钢研究与贸易学会、加拿大矿 产及能源技术中心采用真空技术将合金粉末或陶瓷 颗粒材料吸附在铸型的表面或某一特定部位,浇入 母材金属,形成表面合金层或表面复合材料层。 Deo.Nath 等人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就研制了铸铁 基加 SiC 陶瓷颗粒表面铸渗耐磨复合材料。金属陶 瓷 WC 可谓是人们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铸渗剂,与 钢铁材料相比,WC 具有高的硬度及高的红硬性, 同时 WC 的抗压强度,导热及杨氏模量比钢铁材料 高 2~4 倍,具有与高速钢相等的高强度及高韧性, WC 本身的许多优势决定其在切削刀具、耐磨件及 高速轧机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到 20 世纪 90 年 代,铸渗技术在耐磨件上的研究与开发又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四川联大的王一三 [26] 等人通过控制渗 剂材料的组成,在铸钢件表面形成了一层 4~5 mm 厚的含石墨和 (Fe,Cr) 7C3 的减摩、耐磨材料,使 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磨料磨损,磨损速率大为 降低,克服了过去渗层中只有合金碳化物而没有自 润滑石墨相的缺点。随着铸渗技术的发展,铸渗应 用领域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初,人们将铸渗技 术主要应用于铸钢、铸铁件,目的是提高其表面耐 磨、耐蚀、耐高温等性能。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 对 Vacuum Evaporation Pattern Casting ( V -EPC) 铸 渗制备表面复合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充分利 用了负压铸渗法和实型铸渗法的优点,其表面质量 和尺寸精度高,可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 [27]。近年
2 制备方法
2.1 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是最常用的金属陶瓷层制备技术,氧乙 炔火焰喷涂最早用来制作金属陶瓷层,但是由于能 量密度低,粒子飞行速度慢,涂层气孔裂纹等缺陷 多,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低,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等离子弧高温区的温度可以达到 10 000 K 以 上,能熔化所有的固体物质,所以等离子弧喷涂技 术起初被认为是理想的制作金属陶瓷层技术 。 [14,15] 目前,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喷涂金属陶瓷 NiCrCr3C2 已能获得均匀、致密并以金属陶瓷 Cr3C2 为主 的涂层,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 [16],但不管是包 覆型粉末还是烧结型粉末,喷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 脱碳,金属陶瓷 Cr3C2 的脱碳量随着电流增大而增 加 [17]。超音速火焰喷涂是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 高速火焰喷涂技术,由于火焰温度低约 3 000 ℃, 速度 1 500 m/s,在喷涂金属陶瓷材料过程中能有 效地抑制和减少碳化物的分解,用其喷涂的涂层具 有结合强度高、致密性好、组织结构均匀的特点,
热加工
CFHI TECHNOLOGY
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李 杨 1 ,李志杰 2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关于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提出了目前金属陶 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陶瓷;表面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TQ174.75+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3355 (2010) 02-0014-04
磨损和腐蚀是许多零件、设备失效的主要形 式,涉及工业、农业、军工等人民生活的各个领 域,它们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统计, 每年由于磨损和腐蚀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 1%~4% [1]。而其中绝大部分的磨损和 腐蚀都是从材料的表面开始的,因此提高材料表 面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一直是许多领域需要解决的 重要课题。
1 发展状况
1.1 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是表面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是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热喷涂技术是将熔 融或半熔融状态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气流使其 雾化并喷射在零件表面上,形成喷涂层的一种表 面加工方法,它能够赋予表面耐磨、耐蚀、耐高 温以及其它特殊性能 。 [5-7]
1.2 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系统的表层
来,铸渗技术的研究已经拓展到了铜合金领域,主 要以杨贵荣 [28] 等人为代表的利用铸渗法对铜合金 表面进行改性,用 Fe 基合金粉末作为渗剂在负压 条件下进行浇注制备出了铜基表面复合材料。
2.5 高能束熔化-注射技术
(1) 激光束熔化-注射技术 DE Hosson [29] 长期采用激光熔覆和激光镶嵌 来制备金属陶瓷层,为了减小粉末的烧损,改变了 粉末注入位置,由原来的注入到激光束中心改为注 入到激光束后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见图 2)。
1.5 高能束熔化-注射技术
是借助高能热源,如激光、等离子等热源,在 基体表面产生熔池,同时将熔化的合金粉末注入到 熔池中,当高能热源离开后,熔池迅速冷却凝固将 注入粉末“抓住”形成熔化-注射层的过程。高能 束熔化-注射与激光熔覆、合金化、堆焊等技术本 质区别在于,高能束熔化-注射过程中,外加粉末 直接注入到熔池,而不进入热源,最大的优点是可 以降低碳化物的分解。根据热源不同,目前已有激 光熔化-注射技术、等离子熔化-注射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