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2)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2)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2)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2)2015年秋《大学语文》复习提纲一、课文内容:1、《诗经》两首(1)《诗经》的概念内容、表现手法等。

[概念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诗》,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中诗歌艺术手法多样,赋比兴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的复沓章法,四言为主的整齐句式,出自天然的和美韵律,质朴优美的语言运用等。

(2)《采葛》一诗的主要内容。

主要表达了相恋中的情人急于相见的相思情绪(3)《褰裳》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手法,就把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旷达,自信的爱情观活脱脱地表现出来2、(1)《月下独酌》主要抒发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可与共语的孤独寂寞之情。

(2)背诵《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蜀相》(1)《蜀相》一诗,杜甫为何要选取诸葛亮入诗?作者与诸葛亮之间有何共通之处?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2)背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钗头凤》(1)《钗头凤》上下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下片:由感概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与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

(2)《钗头凤》中“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迸发而出,它们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尾以?错错错?三字,可谓一字一泪,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之情。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课文重点问题——《序二篇》1.季羡林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尾巴翘得越高,危险性越大。

”这是就什么问题而说的?季羡林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季羡林谈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态度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不应该肆意的破坏和改造自然,而应该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也就是努力做到“天人合一”。

2.陈省身说:“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内在含义有哪几方面?陈省身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中西文化不同,甚至是处在矛盾冲突当中,相互交流也相互对抗;第二,中西文化都想在未来的时空间占有优势,压倒对方,长远地看,未来还比较渺茫。

坚持文化对话的原则是理性和明智的。

——《梵·高的坟茔》梵·高为艺术的殉道者的内涵是?艺术-反映:艺术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开拓创造精神的高级表现。

(1)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矛盾关系:“造物不公,它造就了一些更卓绝的天才,却不相应的早就能欣赏他的观众。

”(2)执著追求,无私无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罗曼·罗兰:“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

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

”(3)与道合一:“他的艺术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世俗形骸销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艺术提升人生境界,满足精神需要。

)(4)艺术的价值和尊严得到捍卫,即人对生命的完美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尊严得到捍卫:“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人生”,“满怀着赤子般的真诚走向人生。

”——《秦腔》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观众欣赏秦腔而“过瘾”有何内涵?“过瘾”是指获得了艺术享受,包括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感动和宣泄、审美的提升等内容;思想共鸣是指秦腔是传统艺术,其中包含的传统善恶、因果报应、忠孝节义等内容,符合观众的思想观念;情感宣泄是现实中压抑和无奈在戏剧中得以虚拟的形式完善解决,情感得到陶冶;审美提升,指的是秦腔的表演和唱腔艺术积淀深厚,在老的曲目中就能得到完全展现,观众接受有审美经验的事物是比较容易、比较有评判的审美经验的,观众熟悉秦腔的表演,更熟悉熟戏的人物情节,可以更方便的参与到审美互动而享受审美评价的超越感、权威感、智慧感。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孟子》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语出:《道德经》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 )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 )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击鼓》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心中郁郁忧愁不乐,(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1.诗经的根本知识概述"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聚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

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风,雅,颂三局部。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毛四大家。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

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3.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古代散文的开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5.新诗知识概述新诗开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学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2013-2014年⼤学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35分)1、财⼤校风及校训(2分)(据说今年只考含义不考意义了)校风:求实创新校训:好学笃⾏,厚德致远2、⽂章中⼼概括(1)题型:直接给原⽂中的某⼀段进⾏判断后答题(2)答题技巧:①出⾃哪篇⽂章;②作者;③对中⼼主旨进⾏概括,阐述观点(可以借鉴课本后的解析)(3)7篇重点⽂章:《哀郢》(课本P22-24)(楚辞屈原在流放地得知楚国被秦国将⽩起攻破所做,表达了因留⾔被流放时极其悲愤的⼼情,以及对⼈民、祖国的热爱对过君的忠⼼。

)《天道》(课本P31-32)(庄⼦集释新编诸⼦集成庄⼦表达庄⼦对语⾔及⾔说的问题的重视)《我善养吾浩然之⽓》(课本P35-36)(孟⼦正义卷三诸⼦集成孟⼦体现孟⼦长于辩论、善⽤故事和⽐喻的特点。

)《叔向贺贫》(课本P45-47)(国语左丘明本⽂采⽤了事实论证和正反论证的⽅法,以贺平为由以祖孙三代⾏简与的遭际做纵向⽐较为正列)《垓下之围》(课本P78-80)(史记项⽻本纪司马迁通过霸王别姬临危英勇善战表达了项⽻失败时的英雄风采展⽰项⽻重情义的性格)《送孟东野序》(P156-158)(全唐⽂韩愈⼤凡物不得其平则明物不平则鸣)《钴鉧潭西⼩丘记》(P158-159)(柳河东集卷⼆九柳宗元抒发⾃⼰⾝怀奇才异能却因横遭贬逐⽽不得施展的洋溢⼼情)3、对诗体的判断(1)答题技巧准确判断出诗体的类型;然后简单阐述该类诗体的特点(特别注意答题要点要明确)(2)诗体主要是以下两类:A.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特点:句数、字数和平仄、⽤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

规定主要有三点:①⼀句之内平仄相问,⼀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②除⾸尾⼆联外,必须要对仗;③⼀韵到底的平声韵。

Ps.(考试中律诗是重点)补充:律诗的基本要求(可作为判断的条件)律诗可为五律或者七律;每⾸限定⼋句(四联);押平声韵;在偶数句必须押韵,⾸句也可能有⼊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的5、6句(颈联)必须对仗;B.古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10=10’)1.单元主题一.立身处世二.读书思考三.艺术欣赏四.友爱亲情五.乡土祖国六.人与自然七.汉语之美1.《名联趣谈》梁羽生,新武侠派,《萍踪侠影传》《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2.《我的伊豆》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作家,1968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3.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诺贝尔文学奖,“诗圣”,《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4.海明威,美国作家。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5.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6.贾平凹,代作当家。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考试涉及的语文课本篇目:第一单元:立身处世。

《潮州韩文公庙碑》,《印第安人营地》;第二单元:读书思考。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第三单元:艺术欣赏。

《秦腔》;第四单元:友爱亲情。

《月夜忆舍弟》;第五单元:乡土祖国。

《麦地与诗人》;第六单元:人与自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海边》,《我的伊豆》. 第七单元:汉语之美。

《名联趣谈》。

二.默写题(10’)1.《潮州韩文公庙碑》P17☆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大学语文》复习提纲一、课文内容:1、《诗经》两首(1)《诗经》的概念内容、表现手法等。

[概念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诗》,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中诗歌艺术手法多样,赋比兴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的复沓章法,四言为主的整齐句式,出自天然的和美韵律,质朴优美的语言运用等。

(2)《采葛》一诗的主要内容。

主要表达了相恋中的情人急于相见的相思情绪(3)《褰裳》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手法,就把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旷达,自信的爱情观活脱脱地表现出来2、(1)《月下独酌》主要抒发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可与共语的孤独寂寞之情。

(2)背诵《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蜀相》(1)《蜀相》一诗,杜甫为何要选取诸葛亮入诗?作者与诸葛亮之间有何共通之处?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2)背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钗头凤》(1)《钗头凤》上下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下片:由感概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与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

(2)《钗头凤》中“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迸发而出,它们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尾以❝错错错❞三字,可谓一字一泪,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之情。

(3)背诵《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5、《死水》(1)《死水》如何体现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有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每一节整齐划一,富有音乐美,和建筑美。

绘画美体现为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2)“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关于林徽因的介绍林徽因,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等地,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

1955年4月1日,与世长逝,年仅51。

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等(2)关于作者创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两种说法。

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艺术特征。

这首诗的魅力和出彩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诗中的意境和纯净。

在形式上,诗歌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7、《我愿是一条急流》(1)关于裴多菲的介绍裴多菲,山陀尔,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为国牺牲,年仅26岁裴多菲15岁开始写诗,一生中,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

代表作《我的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是急流》(2)《我愿是一条急流》中“自喻”和“她喻”的意象如何组组对比?诗人以朴实的,纯真的意向❝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破旗❞来自喻,而❝爱人❞则是可爱的,柔美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焰火❞❝夕阳❞的化身,清新脱俗,无可挑剔。

同时诗中多用对比手法,❝崎岖❞和❝愉快❞对照,❝同暴风雨作战❞和❝作巢❞❝鸣啭❞对照,❝毁灭❞和❝上升❞对照,❝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对照,❝傲然挺立❞和❝红色的火焰❞对照,这五处对比使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8、《孔子论孝》(1)关于《论语》的介绍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蓄隽永,。

(2)翻译《孔子论孝》中的这几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为子忧愁.唯子有疾病时,父母忧之.其余一切不能使父母担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翻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9、《怀鲁迅》(1)关于郁达夫的介绍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主编《创造季刊》,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之一,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2)如何理解“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和“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这两句话的含义?鲁迅成为民族之魂,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和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在郁达夫看来,鲁迅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一切的存在,成为中华民族未来希望的化身10、《听听那冷雨》(1)关于作者余光中的介绍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2)题目中的“冷”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既是雨本身打在身上或者使人感到的寒气,也是作者内心思乡及对怀念传统文化的感情表现.作者撰写此文的用意何在?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勒出一个在冷雨中孜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哀的赞美。

11、《黛玉之死》(1)你认为造成黛玉凄凉死去的原因是什么?黛玉的死不仅仅是闻听宝玉、宝钗二人结婚消息悲痛的结果,也不仅仅是自身体弱多病的结果,更是贾府上下对林黛玉冷眼相待的结果(2)林黛玉的形象特征?清高孤傲,任情率性,孤芳他赏,情系宝玉,红颜薄命,悲情人物,深刻人心。

12、《麦琪的礼物》(1)关于作者欧亨利的介绍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

他一生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2)关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介绍。

法国的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的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美国的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3)欧亨利小说的总体风格和“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欧亨利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语言诙谐幽默,结局常常出人意料。

令人意想不到却在情理之中。

13、《西厢记长亭送别》(1)元杂剧主要的作家和代表作品。

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2)《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内容:写了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送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集中体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14、《日出》节选(1)关于作者曹禺的介绍和其代表作品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他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原野》《北京人》。

当时,曹禺的创作水准已经达到了相当纯熟的艺术境界,至今无人能比(2)分析《日出》中潘月亭、李石清、黄省三任何一个人物的性格。

黄省三的胆小懦弱,苦苦哀求,李石清的冷酷无情,阴险卑劣,潘月亭的唯利是图,凶狠残忍跃然纸上(3)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怎样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剥削者的吃人的嘴脸,有力控诉了当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