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资料汇总

《⼤学语⽂》资料汇总《⼤学语⽂》名词解释复习资料01. 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罪岁:怪罪年成不好。
0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逸豫逸豫:逍遥享乐。
03.过其友⽈:“孟尝君客我”过:探访;拜访。
0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败逃。
05.引商刻⽻,抗坠疾徐抗坠疾徐:⾳乐节奏⾼低快慢。
06.⽣闻之,不觉解颐解颐:开怀欢笑。
07.汉皇重⾊思倾国倾国:美⼥;绝⾊⼥⼦。
08.这⼀声名狼藉的念头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09.纵⼀苇之所如。
如:往;到。
1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闻:学问。
12.以为是殆幸运⼉殆:⼤概、可能。
13.期⼭东为三处期:约定。
14.黎民不饥不寒黎民:⽼百姓。
15.愿王孰图之也孰图:深思熟虑。
16.使⼈属孟尝君属:请求。
17.城中居⼈户,亦且数万且:且:将近。
18.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19.从政有经,令⾏为上有经:有经:有⼀定的原则。
2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
21.宛在⽔中坻坻:⽔中⼩洲,⼩岛。
22.⽆⼀字龃龉龃龉:⽣疏⽽不流畅,发⾳含混不清。
23.字⽽幼孩字:养育。
24.揭其剑,过其友揭:举。
过:探访。
25.固⼀世之雄也固:原本;确实。
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母,尊重兄长。
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
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
30.项王军壁垓下壁:扎营。
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上嫉:妒忌;嫉恨。
出⼰上:超过⾃⼰。
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世上所有的⼈。
33.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迅速得到。
34.峨冠盛筵峨冠:⾼帽,指代⼠⼤夫。
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
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没有谁⽐得上他.37.直不百步⽿,是亦⾛也直:只,仅仅。
⾛:逃跑。
38.涂有饿莩⽽不知发涂:通“途”,路上。
39.孟尝君怪其疾也疾:快。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对于大学语文04729 大家是怎么复习的你重点要看每篇文章标题下面的那段关于作者介绍之类的,还有就是文章后面的解释,最后就是和课文配套的作业本了.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的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2、悲剧:悲剧源于古希腊。
是描写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破灭的戏剧。
目的是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雷雨: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剧本以20 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
4、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5、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称科普小品,是指以文学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一般读者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文艺性科普文体。
一、单选、多选、填空1、蒹葭——《诗经》《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伊人”可以是所渴望的贤才,也可以是所追求的心上人,甚或可以是所憧憬的某种理想、愿景。
“在水一方”可看作是对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
2、渔夫——《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惯用格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解放。
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的形象往往是参破人生、远离尘俗的隐逸思想和超旷人格的象征。
屈原是一位忠而见黜、历尽磨难,却始终坚持理想人格的正直士大夫形象。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一、文字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写法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笔画、偏旁和部首等元素。
1.2 词语辨析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词语的区别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二、古代文学2.1 古文基础古文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古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培养优秀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简练、语言古雅等。
2.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
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流派,对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汉语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修辞能力。
三、现代文学3.1 新闻文体新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散文和小说现代散文和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和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能力。
四、修辞手法4.1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艺术上的美感和表达力。
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和阅读的魅力。
4.2 比喻、拟人和夸张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的表达中。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对于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五、写作技巧5.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写作形式,掌握好论述文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文笔表达能力。
5.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表达观点、辩证思考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写作议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辩证能力。
六、阅读技巧6.1 文本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本分析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史记》C.《国语》2、《诗经》又叫做(A.《诗歌》C.《论语》B.《诗经》D.《论语》)B.《诗三百》D.《语言》3、“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指下列()艺术手法A.比C.赋B.兴D.铺陈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下列()艺术手法A.比C.赋B.兴D.铺陈5、《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A.风B.雅C.比D.颂6、《诗经》中的“国风”共有(A.150篇)篇B.105篇D.610篇)传统C.160篇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D.表现主义C.象征主义8、《诗经》是我国(A.六言诗)的高峰B.四言诗D.七言诗C.五言诗9、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A.独特的国别文化色彩)B.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C.独特的政治文化色彩D.独特的时代文化色彩)所编10、《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学者(A.刘向C.宋玉B.屈原D.司马迁11、屈原的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是()A.《离骚》C.《九章》B.《九歌》D.《渔父》12、屈原的一篇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是()A.《离骚》C.《九章》B.《九歌》D.《渔父》13、屈原的一篇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诗歌是()A.《离骚》B.《九歌》D.《天问》C.《九章》14、宋玉的代表作是(A.《离骚》)B.《九歌》D.《九辩》C.《九章》15、《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A.“经骚”C.“诗楚”B.“诗骚”D.“风骚”16、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是()A.爱慕情境C.企慕情境17、(B.敬慕情境D.思慕情境)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送别诗歌A.《鲁风·燕燕》C.《王风·燕燕》B.《邶风·燕燕》D.《郴风·燕燕》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于()A.《王风·燕燕》C.《卫风·黍离》B.《王风·黍离》D.《陈风·月出》1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 A.怨妇诗 ) B.思妇诗 D.爱情诗 C.征战诗20、下列作品属于征战诗的是( A.《小雅·采薇》 )B.《王风·黍离》 D.《陈风·月出》C.《大雅·采薇》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 D.《陈风·月出》)之作C.《小雅·采薇》22、从内容上来看,《离骚》是一篇( A.写景 C.抒情 B.忧愤 D.送别23、( )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诗经》B.《楚辞》 D.《国语》 )传统C.《论语》24、《楚辞》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D.表现主义C.象征主义25、《湘夫人》是( A.《离骚》 )中的代表作B.《九歌》 D.《九辩》C.《九章》 26、( A.孔子 C.荀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B.孟子 D.韩非子27、在文学上提出“兴观群怨”思想的人是(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28、世人称( A.孔子)为“亚圣”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于(A.《侍坐》)B.《季氏将伐颛臾章》D.《阳货欲见孔子章》C.《许行》30《论语·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A.热爱自然C.珍惜时间B.珍惜友情D.珍惜金钱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于()A.《论语·阳货》C.《论语·季氏》B.《论语·微子》D.《孟子·滕文公下》3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A.《孟子·告子下》C.《孟子·尽心下》B.《孟子·公孙丑下》D.《孟子·滕文公下》33、在文中刻画了一个“大丈夫”形象的作品()A.《孟子·滕文公下》C.《论语·季氏》B.《孟子·公孙丑下》D.《论语·阳货》34、下列()说明了“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5、《史记》的作者是(A.司马昭)B.司马迁D.司马光C.司马懿3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品是()A.《论语》B.《史记》D.《汉书》C.《离骚》37、《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C.记言体通史38、鲁迅称(A.《论语》B.纪传体断代史D.记言体断代史)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离骚》C.《史记》D.《汉书》39、《汉书》的作者是(A.班超)B.司马迁D.司马光C.班固40、《汉书》是中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D.记言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41、诗仙指(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2、诗圣指(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3、杜甫的诗风是(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D.沉重顿挫C.豪放飘逸44、李白的诗风是(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D.沉重顿挫C.豪放飘逸45、《蜀相》是一首(A.山水诗)B.田园诗D.边塞诗C.怀古诗46、诗人(A.李白)被称为“七绝圣手”B.王昌龄C.王维D.杜甫47、《杜陵叟》是一首( A.七律 )B.五律C.新乐府诗D.古题乐府诗48、王维是( A.初唐 )时期的诗人B.盛唐C.中唐D.晚唐 49、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是( A.通俗诗派 ) B.奇险诗派 D.边塞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50、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是( A.通俗诗派 B.奇险诗派 D.边塞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5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A.通俗诗派 B.奇险诗派 D.边塞诗派 ) C.山水田园诗派5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派是( A.通俗诗派 B.奇险诗派 D.边塞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 53、苏东坡评下列( A.李白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杜甫C.王维D.孟浩然 54、《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 )作品 A.高适 C.王维B.杜甫 D.岑参55、《春江花月夜》是( A.李白 )作品B.张若虚 D.岑参C.王维56、《过故人庄》是( A.李白)作品 B.张若虚C.孟浩然D.岑参57、《长恨歌》是( A.白居易 )作品B.杜甫 D.岑参C.王维58、“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出自于( )A.《过故人庄》B.《春晓》C.《天净沙·秋思》D.《终南山》59、“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 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出自于( A.《过故人庄》 ) B.《终南山》C.《春江花月夜》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6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 )诗句A.李白 C.王维B.张若虚 D.岑参6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于( )A.《梦游天姥吟留别》 C.《春江花月夜》 62、“青莲居士”是( A.王维B.《终南山》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号B.杜甫 D.岑参C.李白63、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一首( )诗)A.田园 C.奇险B.思妇 D.边塞64、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精于( A.比喻 B.委婉 D.用典C.拟人65、“香山居士”是( A.白居易 )的号B.杜甫 D.岑参C.李白66、词又可以称作(A.律诗)B.古诗D.绝句C.长短句67、词的字数多少,59至90字的词是()A.小令B.中调C.长调D.慢词68、人们用来填词的词曲叫()A.词令C.词牌B.宋词D.慢词69、词的字数多少,58字以内的词是()A.小令B.中调C.长调D.慢词70、以乐府旧题写边塞生活的诗作有(A.《杜陵叟》)B.《泊秦淮》D.《行路难》C.《关山月》71下列作品中属于老舍的是()A.《祝福》B.《长恨歌》C.《伤逝》D.《断魂枪》)72、茅盾的《幻灭》、《动摇》和《追求》三部小说简称为(A.农村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土地三部曲73、下列作品以幽默为主要风格的作品是()A.《围城》B.《啼笑姻缘》C.《家》)D.《雷雨》74、下列不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代表的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司汤达D.左拉75、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指()A.莎士比亚B.但丁C.裴多菲D.薄伽丘76、下列作品不属于曹禺作品的是()A.《雷雨》B.《日出》C.《在酒楼上》D.《北京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有关《诗经》叙述正确的有(A.以前被称为“诗”)B.收有诗歌300篇D.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大小雅C.主要是四言句E.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表现手法2、下列有关《楚辞》叙述正确的有(A.是一种新体诗)B.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D.主要收录的是屈原和宋玉的诗歌C.主要是五言句E.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表现手法3、下列有关《诗经》的观点正确的有(A.“风”是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诗歌)B.“雅”是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乐歌C.“颂”是周期王都附近的乐歌D.“风”有160篇E.“雅”有105篇4、下列诗歌是屈原的有(A.《九歌》)B.《九章》D.《天问》C.《九辩》E.《离骚》5、下列有关“赋比兴”的说法正确的有(A.赋,就是铺陈叙述)B.比,就是譬喻C.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的开头D.比,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的开头E.兴,就是譬喻6、下列有关《诗经·周南·汉广》叙述正确的有()A.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C.主要是五言句B.是一首爱情诗D.主要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E.营造了一种企幕情境7、下列有关《诗经·王风·黍离》叙述正确的有()A.运用情景相生的手法C.主要是六言句B.是一首思妇诗D.运用重章的手法E.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于它8、关于《离骚》的说法正确的有()A.带有自传性质B.是一首长篇叙事诗C.“离骚”就是“遭受忧患”E.结构宏大严密D.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9、儒家的代表作品有(A.《论语》)B.《孟子》D.《国语》C.《荀子》E.《左传》10、孔子的主要思想有(A.提出了“性善论”C.主张“为政以德”E.重视“因材施教”11、孟子的主要思想有(A.提出了“性善论”C.主张“为政以德”E.提出“民贵君轻”)B.提出了“性恶论”D.主张“以礼治国”)B.提出了“性恶论”D.主张“仁政”12、善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B.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D.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E.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3、儒家的代表人物有()A.老子C.孔子B.庄子D.荀子E.孟子14、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有(A.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B.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C.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编辑而成D.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E.是儒家学派的经典15、法家的代表人物有()A.荀子B.申不害D.商鞅C.墨子E.韩非16、道家的代表人物有()A.老子C.孔子E.孟子B.庄子D.荀子17、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有(A.带有自传性质)B.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作者是司马迁C.中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E.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塑造的“大丈夫”形象有(特点)A.与毫无节操、见风使舵的纵横家人物不同B.有高尚理想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人C.是一个舍身救人的人D.这个人就是司马迁E.是身处富贵之境而不丧失志向,身处贫困之地而不改变人格,面对强暴威胁而不丢掉气节的人19、关于《汉书》的说法正确的有(A.作者是司马迁)B.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中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D.作者是班固E.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0、唐初四杰包括(A.王勃)B.王维C.杨炯D.卢照邻E.骆宾王21、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有()A.李白B.王维C.杜甫D.孟浩然E.陶渊明22、唐代的奇险派诗人有()A.李白B.孟郊C.韩愈D.孟浩然E.白居易23、唐代的边塞诗人有()A.李白B.杜甫C.岑参D.孟浩然E.高适24、唐代的通俗派诗人有()A.元稹B.杜甫C.岑参D.孟浩然E.白居易25、关于杜甫的说法正确的有(A.世人称他为“诗圣”C.其诗风格沉郁顿挫)B.世人称他为“诗仙”D.其诗风格豪放飘逸E.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26、对于《过故人庄》分析正确的有(A.是一首五言律诗)B.是一首山水田园诗D.“过”是“路过”的意思C.其中的“重阳节”指六月六日E.主要表现了老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2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与孟浩然相比,王维诗歌更为精美B.王维是一名边塞诗人C.《终南山》是王维的诗D.鲁迅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