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一.单选题(共43题)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下列哪篇文章()A《徐文长传》B《李将军列传》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正确答案: B2、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B朦胧诗派C新月社D九叶诗人正确答案: D3、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俄国正确答案: C4、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 D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屈原C曹操D陶渊明正确答案: B6、《归田园居》一诗在达意时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比B 比喻C排比D夸张正确答案: B7、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舞会以后》正确答案: C8、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A杰克.伦敦B德莱塞C马克.吐温D欧.亨利正确答案: D9、“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哪位的()A荀子B孔子C 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 C10、“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苏轼B柳宗元C杜牧D 白居易正确答案: D11、属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正确答案: C12、胡适所著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B《女神》C《尝试集》D《死水》正确答案: C13、“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庄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 B14、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正确答案: B15、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A仁政B王道C博爱D好学正确答案: D16、《断魂枪》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正确答案: C17、陆游是哪个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A唐B五代C北宋D南宋正确答案: D18、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杂诗》属于王维的A.边塞诗B.山水田园诗C.禅趣诗D.抒情小诗2.(C)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在修辞上不含A.对仗B.对偶C.顶针D.谐音3.(C)小说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被称为A.意象B.意境C.典型D.群体4.(B)“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它是A.词牌名B.乐曲名C.乐府诗D.七言绝句5.(C)属于小说《断魂枪》中的人物有A.赵七爷B.姚纳C.沙子龙D.九斤老太6.(D)“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A.《关山月》B.《从军行》C.《短歌行》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D)“王利发”是哪部话剧中的人物?A.龙须沟B.上海屋檐下C.雷雨D.茶馆8.(B)元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白朴B.关汉卿C.马致远D.王实甫9.(B)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A.孔尚任B.汤显祖C.洪升D.白朴10.(B)闻一多和徐志摩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A.怀旧B.新月C.复古D.七月11.(A)《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一首:A.七言歌行B.五律C.七绝D.七律12.(C)张岱《湖心亭看雪》呈现的情调为:A.平淡B.热烈C.孤寂D.旷达13.(D)“罗山无地可耕,干校无事可干。
”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对仗C.谐音D.顶针14.(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包括几部分?A.5B.6C.7D.815.(A)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为:A.《传奇》B.《流言》C.《十八春》D.《半生缘》16.(A)《恋爱的犀牛》中作者对马路的态度是A.欣赏B.同情C.厌恶D.嘲笑17.(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的作品A.海子B.食指C.三毛D.席慕容18.(A)莫言《枯河》的主人公是A.小虎B.小珍C.妞妞D.黑子19.(A)高行健的《车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诞剧的影响A.等待戈多B.娜拉C.战争与和平元D.麦克白20.(C)《桥乡醉乡》的作者陈从周又是一位A.书法家B.音乐家C.古建筑学家D.运动员21.(C)汪曾祺的代表作有A.呼兰河传B.塔上随笔C.受戒D.多年父子成兄弟22.(A)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不富含A.田园气息B.悲壮苍凉的情调C.历史感怀D.古典情韵23.(A)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A.《苍蝇》B.《雅舍》C.《故乡的野草》D.《济南的冬天》24.(A)《车站》中最突出的矛盾冲突是A.等与走B.大爷和愣小子C.马主任与普通等车者D.城市与村镇25.(B)张岱生活的朝代是A.元末B.晚明C.明初D.宋代26.(B)《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A.孟尝君能得士B.孟尝君不能得士C.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徒D.礼贤下士很重要27.(C)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A.叙事B.写景C.抒情D.议论28.(D)鲁迅《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名字叫A.狗腿子B.汉奸C.衙役D.帮闲29.(B)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A.黑铁时代B.青铜时代C.白银时代D.黄金时代30.(B)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剧31.(B)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A.李白B.王昌龄C.杜牧D.刘禹锡32.(C)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郭沫若B.李白C.杜甫D.白居易33.(D)不属于散文特性的是A.选材范围广阔B.情感表现与结构自由灵活C.形式洒脱D.语言高度凝练34.(A)不能概括《我的四个假想敌》风格的是A.沉郁B.幽默C.风趣D.浓郁35.(C)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柳宗元B.王安石C.李商隐D.欧阳修36.(C)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阿Q正传》B.《风波》C.《狂人日记》D.《祝福》37.( C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洗涤灵魂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38.(B)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漱玉词》B.《稼轩词》C.《南唐二主词》D.《清真词》39.(D)诗歌《我不知道风——》的作者是:A.戴望舒B.舒婷C.刘半农D.徐志摩40.(B)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A.喜剧B.悲剧C.正剧D.悲喜剧41.(C)律诗与现代诗的形式差异主要在于:A.意象B.风格C.格律要求D.节奏感42.(C)《相见欢》另有一个词牌名是:A.生查子B.菩萨蛮C.乌夜啼D.清平乐43.(A)《蝜蝂传》是一篇:A.杂文B.话本C.传记D.传奇44.(B)《青玉案·元夕》的“元夕”指的是:A.元旦B.元宵节C.七夕D.端午节45.(A)“飞羽觞而醉月”,“羽觞”指的的是:A.酒杯B.衣服C.头巾D.衣袖46.(B)“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的是:A.壮士B.大自然C.友人D.先生47.(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中“逆旅”指的是:A.朋友B.家庭C.旅舍D.居所48.(C)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一篇:A.七律B.古体诗C.宴序D.四六49.(A)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情感基调是:A.悲观B.愉悦C.轻松D.激愤50.(D)“我的四个假想敌”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排比C.拟人D.比喻51.(B)张晓风的散文《愁乡石》被收入散文集A.《故乡的云》B.《愁乡石》C.《听听那冷雨》D.《听雨》52.(A)“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鶗鴂”出自姜夔的词:A.《八归》B.《八声甘州》C.《八六子》D.《扬州慢》53.(B)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A.书信B.画记C.亭台记D.悼词54.(C)《水样的春愁》是谁的散文作品:A.周作人B.鲁迅C.郁达夫D.张爱玲55.(A)《水样的春愁》中所描写的情感主要是:A.初恋B.悼亡C.婚外情D.夫妻情56.(D)《干校六记》的作者杨绛又是哪部西班牙小说的翻译者:A.茶花女B.理智与情感C.牛仔之恋D.堂·吉诃德57.(A)杨绛《下放记别》写作的背景是:A.文革中知识分子的下放B.文革中工人的下放C.文革中医生的下放D.改革开放初期58.(B)《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是:A.汪洋恣肆B.简洁俊切C.纡徐委备D.文辞华美59.(B)钱钟书杂文语言风格最突出地表现于哪种修辞手法的运用?A.夸张B.比喻C.顶针D.拟人60.(C)陆文夫除了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外,还是著名的:A.古建筑学家B.桥梁专家C.美食家D.旅游家61.(B)王小波的《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是用到了:A.举例子B.打比方C.归谬法D.作比较62.(D)苏雪林《溪水》选自她的散文集:A.《青鸟集》B.《屠龙集》C.《禅悦集》D.《绿天》63.(A)从陈从周《桥乡醉乡》的写景风格可以见出他哪方面的背景:A.绘画B.书法C.音乐D.历史64.(B)与“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表现手法相似的是:A.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C.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65.(D)王维诗歌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抒情小诗B.边塞诗C.山水田园诗D.闺怨诗66.(B)海子原名:A.查宁庸B.査海生C.査屏球D.王敞67.(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李清照的哪首词:A.一剪梅B.武陵春C.醉花阴D.声声慢68.(D)下列不属于“系列小说”的是:A. J.K.罗琳的《哈利波特》B.巴金的《家》、《春》、《秋》C.高晓生的“陈焕生”系列D.吴承恩《西游记》69.(B)元稹的《莺莺传》是一部:A.话本B.传奇C.南戏D.杂剧70.(A)下列喜欢写“自叙传”小说的作家是A.郁达夫B.赵树理C.张爱玲D.孙犁71.(C)下列属于“伤痕文学”的小说是A.贾平凹《商州》B.韩少功《爸爸爸》C.刘心武《班主任》D.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72.(A)下列小说的叙述视角属于纯客观叙事的是A.鲁迅《示众》B.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C.莫言《枯河》D.老舍《断魂枪》73.(D)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一篇:A.话本小说B.志怪小说C.白话小说D.传奇小说74.(D)下列不属于余华小说的是:A.《活着》B.《许三观卖血记》C.《现实一种》D.《琥珀》75.(C)下列不属于戏剧人物语言特点的是A.动作性B.口语化C.交互性D.潜台词76.(D)下列不属于书信的是:A.《出师表》B.《报任安书》C.《与韩荆州书》D.《兰亭集序》77.(C)张晓风的《愁乡石》重在A.叙事B.写景C.抒情D.议论78.(A)周邦彦是什么时候的作家A.北宋B.南宋C.唐代D.明代二、填空题:1.《山地回忆》是孙犁的作品,被收入其散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易经》4.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A. 苏轼的《水调歌头》C. 杜甫的《春望》D.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A. 做事要守规矩B. 做人要讲诚信C. 学习要勤奋D. 交友要慎重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B. 桃李树的果实很甜C. 桃李树的花很美D. 桃李树的果实很酸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庐山谣》D. 王维的《山居秋暝》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王维的《渭城曲》D. 杜甫的《春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一书。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______》。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______》。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含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第一篇《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 B )。
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二、填空题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guan_。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句中“与”读音ju,意思是推荐;“蜡”读音zha,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的年终祭祀。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guan ”,是无妻的人。
“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4.“城郭沟池以为固。
”中“固”的意思是坚固的军事工事。
三、翻译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比〞法来抒情3.以下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 B.?战国策?C.?左传? D.?史记?“乐府〞本来是〔〕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慨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C. 沉郁顿挫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海的宏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12.以下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15.以下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上吹玉笛 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开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的女主人公形象。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入学考试模拟题大学语文(一)一、单项选择题1、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韩愈B、苏轼C、鲁迅D、郭沫若2、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A、古风B、乐府C、律诗D、绝句3、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结构灵活,文笔变化多端,多采用寓言形式,极富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B、《庄子》C、《孟子》D、《墨子》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和礼B、自然无为C、严刑峻法D、兼爱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中的名句。
A、《归园田居》B、《山居秋暝》C、《诗经》D、《蜀相》6、在文学创作理论上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着名主张的是()。
A、王安石B、白居易C、苏轼D、韩愈7、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风波》B、《伤逝》C、《阿Q正传》D、《狂人日记》8、下列作品属奏章体的是()。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郑伯克段于鄢》D、《寡人之于国也》9、《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
A、鲁迅B、冰心C、巴金D、郭沫若1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苏轼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1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A、《国语》B、《史记》C、《战国策》D、《左传》12、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A、七言歌行B、七律C、五律D、七绝13、茅盾是()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A、新月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语丝社14、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
A、新乐府诗B、旧题乐府诗C、七律D、七绝15、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着名小说是()。
A、《断魂枪》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D、《苦恼》16、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季氏将伐颛臾》17、《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抨击的人物是()。
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18、《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 B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史记》B.《诗经》C.《国语》D.《论语》2、《诗经》又叫做( B )A.《诗歌》B.《诗三百》C.《论语》D.《语言》3、“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指下列( C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下列( B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5、《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 A )A.风B.雅C.比D. 颂6、《诗经》中的“国风”共有( C )篇A.150篇B.105篇C.160篇D.610篇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A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8、《诗经》是我国( B )的高峰A.六言诗B.四言诗C.五言诗D.七言诗9、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 独特的国别文化色彩B. 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C. 独特的政治文化色彩D. 独特的时代文化色彩10、《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学者( A )所编A.刘向B.屈原C.宋玉D.司马迁11、屈原的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是( A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2、屈原的一篇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是( B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3、屈原的一篇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诗歌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14、宋玉的代表作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15、《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 D )A.“经骚”B.“诗骚”C.“诗楚”D.“风骚”16、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是( C )A.爱慕情境B.敬慕情境C.企慕情境D.思慕情境17、( B )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送别诗歌A.《鲁风·燕燕》B. 《邶风·燕燕》C.《王风·燕燕》D. 《郴风·燕燕》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于( B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卫风·黍离》D.《陈风·月出》1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 B )A.怨妇诗B.思妇诗C.征战诗D.爱情诗20、下列作品属于征战诗的是( A )A.《小雅·采薇》B.《王风·黍离》C.《大雅·采薇》D.《陈风·月出》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C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小雅·采薇》D.《陈风·月出》22、从内容上来看,《离骚》是一篇( B )之作A.写景B.忧愤C.抒情D.送别23、( C )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诗经》B.《楚辞》C.《论语》D.《国语》24、《楚辞》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B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25、《湘夫人》是( B )中的代表作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26、(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7、在文学上提出“兴观群怨”思想的人是( C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28、世人称( B )为“亚圣”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于( B )A.《侍坐》B.《季氏将伐颛臾章》C.《许行》D.《阳货欲见孔子章》30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热爱自然B.珍惜友情C.珍惜时间D.珍惜金钱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于( B )A.《论语·阳货》B.《论语·微子》C.《论语·季氏》D.《孟子·滕文公下》3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B )A.《孟子·告子下》B.《孟子·公孙丑下》C.《孟子·尽心下》D.《孟子·滕文公下》33、在文中刻画了一个“大丈夫”形象的作品( A )A.《孟子·滕文公下》B.《孟子·公孙丑下》C.《论语·季氏》D.《论语·阳货》34、下列( C )说明了“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5、《史记》的作者是( B )A.司马昭B.司马迁C.司马懿D.司马光3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品是( B )A.《论语》B.《史记》C.《离骚》D.《汉书》37、《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38、鲁迅称( C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论语》B.《离骚》C.《史记》D.《汉书》39、《汉书》的作者是( C )A.班超B.司马迁C.班固D.司马光40、《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B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41、诗仙指( A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2、诗圣指( B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3、杜甫的诗风是( B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4、李白的诗风是( C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5、《蜀相》是一首( C )A.山水诗B.田园诗C.怀古诗D.边塞诗46、诗人( B )被称为“七绝圣手”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47、《杜陵叟》是一首( C )A.七律B.五律C.新乐府诗D.古题乐府诗48、王维是( B )时期的诗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49、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是( B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0、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是( A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C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派是( D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3、苏东坡评下列( C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C. 沉郁顿挫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A. 唇亡齿寒B.四面楚歌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世家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的女主人公形象。
A.泼辣大胆B.温柔害羞C通情达理D.哀怨痛苦2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A.韩愈B.杜甫C.白居易D.李贺24.“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韩愈B.白居易C.欧阳修D.晏殊25.《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要人物是( )A.张巡,张籍,雷万春B.李翰,张巡,许远C.张巡,许远,南霁云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26. 《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性的文学大师,他对古代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A散文B叙C赋D传记27.《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叙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唐朝()期间。
A安史之乱B开元盛世C贞观年间D藩政割据28.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29.《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A.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B.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C.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D.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3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归园田居》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阁夜》31.在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A.帘外潺潺雨B.危栏江山C.春寒罗衾D.落花流水3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A.李煜B.李清照C.柳永D.晏殊33.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叙事抒情D.借典故抒情3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情场失意B、羁旅之苦C、亡国之痛D、伤春惜时3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是()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36.《前赤壁赋》的文体是()A.大赋B.小赋C.文赋D.骈赋37..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A.时间的推移B.想象的展开C.感情的变化D.事理的逻辑38.“三苏”是()A.苏洵、苏轼、苏舜钦B.苏洵、苏轼、苏辙C.苏洵、苏舜钦、苏辙D.苏轼、苏辙、苏舜钦39.李清照的词集是()A.《漱玉词》B.《乐章集》C.《潍海词》D.《稼轩词》39.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41.南宋时,其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的词人是()A、陆游B、柳永C、苏轼D、辛弃疾42.、宋代下列词人中,"以文为词"的是( )。
A苏轼B周邦彦C秦观D辛弃疾4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出自()的词。
A辛弃疾B张孝祥C苏轼D柳永4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B尽西风、季鹰归未C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45.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来表达自己岁月虚度,壮志未酬的典故是() A.鲈鱼堪脍,季鹰归未 B.求田问舍,羞见刘郎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D.树犹如此,人何以堪46.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之后众人纷纷探望,根据他们的性格判断下面哪句是薛宝钗说的话()A.“我的娘,怎么下着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你可都改了吧!”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到我那取去。
”47.《聊斋志异·青凤》末尾所描写的“返哺救叟”用以表现()A.爱情战胜亲情B.耿生的仁厚C.人性战胜礼教D.青凤的善良4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敬梓C.吴承恩D.蒲松龄49.《聊斋志异》中的“聊斋”实际上是()A.闲聊的意思B.堂屋名称C.书屋名称D.祠堂名称50.《聊斋志异》中的“志”是()意思。
A.志向B.记述C.志气D.用意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小说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A.《聊斋志异》B.《萤窗异草》C.《夜谭随录》D.《阅微草堂笔记》52.认为《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是()。
A.朱自清B.鲁迅C.郭沫若D.胡适53《聊斋志异》叙述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
A.叙述鬼神怪异之事B.“叙述宛转,文辞华艳”C.“用传奇法,而以志怪”D.曲折生动54.《聊斋志异》专写鬼怪狐魅的故事是为了()。
A.借题发挥,反映现实B.猎奇志怪C.宣传封建迷信D.反清复明55.巴金描写旧式家庭的腐朽和对人性的摧残的作品是()A《寒夜》B《灭亡》C《激流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56.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57.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是( ).A 《朝花夕拾》B 《祝福》C 《伤逝》D 《阿Q正传》58.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A.《西风颂》——法国——雪莱B.《第一次的茉莉》——德国——海涅C.《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D.《致大海》——印度——普希金59.屠格涅夫是()世纪俄国作家世纪法国作家世纪英国作家世纪德国作家60. 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黛玉讥讽宝玉:“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反映了黛玉()心理。
A.嫉妒宝钗与宝玉的关系B.嗔怪宝玉浅薄C.故作讽刺以显示自己的清高D.既妒忌宝钗又醉情于宝玉二、翻译题: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翻译成现代文并回答:河伯的心态,象征哪种人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翻译成现代文并回答:海若的心态若是什么人的象征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6.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7.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9. .守一城,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遮蔽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1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1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1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13.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
14.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1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18.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