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临床路径
中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指南(2022年版)

中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指南(2022年版)1. 脊柱结核手术指征脊柱结核是致病菌明确的特殊传染性疾病,对于大多数早期脊柱结核单纯依靠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就可以治愈。
仅有少部分情况需要手术介入,目前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脊柱结核导致局部顽固性痛疼,生活质量差,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规范抗结核治疗下,顽固疼痛症状不缓解、结核病灶、脓肿增大、进展。
•脊柱结核规范抗结核仍迁延不愈或脊柱破坏呈扩大趋势。
•脊柱结核病灶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死骨等压迫脊髓,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
•结核病灶导致脊柱局部稳定性遭到破坏、甚至出现局部后凸畸形、顽固性疼痛。
••脊柱结核病灶治愈后遗留明显的后凸畸形,伴随局部疼痛或是发生迟发性瘫痪。
2. 脊柱结核手术时机•一般情况可,心肝肺肾等功能能耐受手术。
•一般情况下,抗结核治疗 2 周以上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对伴有因脊柱结核导致脊髓受压、神经功能进行性加重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应尽早术。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3. 手术技术选择脊柱结核的外科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 结核脓肿切开(含微创穿刺)引流术;(2)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术;(3) 脊柱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对于不同情况下技术选择推荐见表 2 。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4. 脊柱结核停药标准综合各文献建议,推荐达到以下标准即可停止抗结核治疗:(1) 无肺结核;(2) 无结核中毒症状;(3) 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愈合;(4) 连续多次血清学检查指标正常;(5)影像学检查证实脊柱结核病灶无扩大,局部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矫形效果无明显丢失;(6) 规律抗结核治疗儿童一般不少于 12 个月,成人 12~18 个月。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C)回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指南”获取PDF原文。
应用临床路径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应用临床路径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应用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方法 12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随机按1∶1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
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
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脊柱结核;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脊柱结核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科从2001年1月起应用临床路径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好[1]。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128例,年龄15~69岁,患者能独立或与家属共同完成健康教育。
按1∶1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
研究组按临床路径,为患者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线图[2],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
见表1。
表1 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略)1.2.1 内容根据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查阅资料与医生合作,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组织讨论,共同编写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图,其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参考时间、具体教育时间、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施教者等。
1.2.2 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患者入院时由护理组长或当班护士填写入院评估表,将路径图放入病历内,并在病历夹封面贴“临床路径”字样以示区别。
向患者或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特点,以取得配合。
由主管护士和护理组长根据临床路径表完成各项内容,及时评价并签名,并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情况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
1.2.3 具体实施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定期检查路径图实施情况,并抽问患者,督促每日进程。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应用及效果评价_郝敏

195第15卷 第9期 2013 年 9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9 Sep .,2013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期内复发率比较[例(%)]组别治疗前4个月8个月12个月观察组01(3.33)2(6.67)4(13.33)对照组1(3.33)4(13.33)7(23.33)3 讨 论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的特点,且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预防和远期疗效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针对脑卒中患者最常见体质类型——痰湿体质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体质是生命个体在先天遗传、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在生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形态结构方面相对稳定的综合特质。
疾病的发生也体质有关,表现为某种体质的人群对特定某些疾病普遍易患,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体质患者病理过程具有特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
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结过程中,笔者即发现,痰湿体质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是本病的高危因素。
从中医病因病机上来讲,痰湿体质的患者,大多脾胃阳气不足,运化不利,痰湿内生,进一步妨碍气机运行,阻滞经络,久而生瘀,从而经络不通,引发本病。
由表1可以看出:(1)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4个月时,组间比较,体质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
说明体质干预方案在短期内(4个月),对体质的影响不大。
(3)治疗8个月、12个月时,两组组间比较,体质积分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说明经较长时间体质干预护理,观察组患者体质有所改善,偏性降低,趋向于阴阳平衡。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通过体质干预护理措施,可以逐渐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但作用过程较慢。
临床路径在脊柱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中的应用

Moi yGre ( r k — en MG) 评 表 评 价 两 组 患 者 的 用 药 依 从 性 。 结 果 实 验 组 用 药 依 从 性 好 者 为 9 . , 对 照 组 的 s 测 17 与 5 . 相 比 , 显 著 性 差 异 ( < O 0 ) 结 论 临床 路 径 的 实 施 可 增 加 患 者 心 理 应 激 的 承 受 能 力 , 高 脊 柱 结 核 33 有 P .5 。 提
摘 要 : 的 探 讨 临 床 路 径 在 脊 柱 结 核 患 者 用 药 依 从 性 教 育 中 的 应 用 。 方 法 对 照 组 患 者 入 院 后 按 常 规 进 行 健 目
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2 1 健康教育路径 的制定与实施 : .. 参考《 临床护理路径 实施
手册 》 征询专家意见、 结合我 院的实 际情况 由医生 、 护士共同
制定《 柱结核健康教育路径》 分 患者 版及 工作人员 版。患者 脊 , 版用通俗易懂 的语 言讲 述某一 阶段 患者需做 到什 么。工作 人 员版为表格 , 包括健康 教育 时间、 内容 、 方法 及施教 者签 名、 效
5 2例 ; 部 2 干 8例 , 人 2 工 5例 , 民 3 农 9例 。将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试
验组 和对 照组 , 治疗 、 2组 病程 、 家庭经 济情况 、 年龄、 文化程度 、 职业 等方 面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P > .5 , 0 0 ) 具有可 比性 。
1 2 方 法 .
护 理 园 地
・
脊 柱 结 核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路 径 的实施 及 效果 评 价
刘淑英 郑红 陆芳
【 关键 词】 脊柱结核 ; 健康教 育路径 ; 性 依从 【 中图分类号】 R435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 36 2 1)1 15 — 2 02 78 (02 1 — 76 0
果 评 价 。两 版 均 分 院 前 、 内 术 前 、 内术 后 、 院 指 导 四部 院 院 出
要 。试 验组 院前 、 内、 院 出院后 三位 一体 的健康 教育路径组 合 ,
保证 了健康教育 的连续性 、 动态性和完 整性。而且使 患者正确
分, 并打印成 册。因我科 床位 紧张 , 患者术 前化疗 常在 家庭或
应用健康教 育路径 能有效 协调 护士的健康教 育工作 , 引导所有 护 士必须按 照路径 进行 J 。这 使得健 康教 育更 加规范 、 体 , 具 克服 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的盲 目性及 随意性。
102.退行性脊柱炎临床路径(新)

退行性脊柱炎临床路径一、退行性脊柱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退行性脊柱炎(ICD10:M47.995)的患者行椎管减压术(ICD-9-CM3:03.09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完善相关检验检查。
2、治疗原则(1)减缓退行性变的发展,缓解各种症状和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
(2)强调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一般勿需手术,除非椎管内神经组织遭受压迫而无法缓解者。
(3)增强腰背肌功能,并辅以有效的药物治疗;与此同时,尚应帮助患者克服和防止产生悲观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非手术疗法临床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1)卧木板床可在木板上加用棉垫,而不可选用钢丝、棕绷或尼龙丝床,因后者可造成腰部被迫性屈曲体位而加重病情。
(2)腰背肌锻炼此对腰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开始时应有专人辅导以免不得要领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腰围保护以具有弹性的软腰围最为理想,但发作期应改用较硬的皮腰围,或是选用轻质的腰背支具。
(4)药物疗法可酌情选用消炎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症状。
(5)按摩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有利于本病的恢复,但推拿尤其是粗暴的重手法推拿不仅不利于本病的恢复,且可加重病情,不宜选用。
(6)其他可酌情选用理疗、局部封闭疗法、体育疗法、中草药外敷、针灸、卧床行轻重量持续牵引等。
3.手术疗法(1)筋膜切开松解术用于腰背部持续性疼痛无法缓解者,其原因多为腰背部伴有纤维织炎致使末梢神经受卡压(2)脊柱融合术对伴有椎节明显不稳,或伴有后方小关节损伤性关节炎者,可选择相应的脊柱融合术。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脊柱结核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具体效果。
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脊柱结核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组,即得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与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各34例。
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度为94.12%,用药依从度高的患者比例为31例(91.18%),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6.59,6.48;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仅为(3.28±1.07)d,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高达(92.11±3.25)分,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0.53,14.38;P<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脊柱结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标签:脊柱结核;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脊柱结核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属于慢性疾病。
脊柱结核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
另外,还应注意预防卧床期间的意外伤害与并发症发生,且有研究证实,患者在手术后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病情康复[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脊柱结核患者68例,是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均经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2]。
按照入院顺序对入选者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33±5.29)岁,肺结核病程3~8年,平均病程(5.38±1.20)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32±6.27)岁,肺结核病程4~10年,平均病程(5.93±2.17)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核病临床路径

2.不少于本辖区20%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每个医院至少开展5个病种临床路径
管理。
(二)临床路径入组比例
各试点医院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 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规划
重点突破: 全民基本医保建设 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 公立医院改革
结核病临床路径
( Clinical pathway for TB)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办公室主任 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秘书长 李亮 主任医师
临床路径的起源
1971年,美国成立SITO 基金会,致力于医疗品质的改善及 医疗费用的控制。 1981年通过以诊断相关分类法(DRGs) 为基础的付费方式 ,明显降低了病人费用 1990年,美国 Boston 的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报 告施行临床路径的经验 1995年2月: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 1996 年临床路径进入我国大陆
概念
Wikipedia(维基百科):建立在循证基础上、针 对特定疾病治疗管理的多学科手段。 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 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 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 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特征与目的
针对医疗机构 规范医疗过程 减少医疗差异 降低医疗成本
治疗
治疗地点的选择: 1.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 核患者,应当转诊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 疗机构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 2.在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可在确诊机构治疗,或将患者转诊到其 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柱结核,既往未行手术治疗,需行手术治疗者。
(二)诊断依据、
1。
病史:有结核病接触史,或现有及曾有肺结核或其她结核病。
2、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
3。
疼痛:患病部位疼痛,患病处棘突或棘突旁有压、叩痛与病变部位神经支配区得放射性疼痛。
4。
肌肉痉挛:躯体处于强迫体位(被动体位,患者活动受限。
5、脊柱生理弯曲改变:出现后突畸形,驼背等。
6。
脓肿与窦道:脊柱相应部位出现脓肿、形成窦道并有混合感染、
7、神经功能障碍:当病变累及神经或脊髓时,可有剧烈得根性疼痛,以及该神经支配皮肤感觉异常,严重时可有感觉障碍平面出现,肌肉张力失衡,运动失调及行走困难、甚至感觉、
运动及大小便功能得丧失,肢体瘫痪。
生理反射减弱与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截瘫患者常有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合并症。
8。
实验室检查:(1)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2)PPD或OT 试验阳性;(3)脓液涂片查找抗酸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淋巴细胞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9.影像学检查:X线、CT及MR检查提示脊柱结核、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脊柱结核,既往未行手术治疗,需行前路经胸腔或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或后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
2。
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手术。
3、合并伴随疾病时,不需特殊处理与影响第一诊断疾病治疗时可以入选。
(四)标准住院日。
10—20天
(五)住院期间得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项目
功能性检査: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凝血功能、血型、
尿液常规、粪便常规;相关传染性疾病筛查(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AIDS等: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C 反应蛋白;心电图、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性检查: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核分枝杆菌PCR 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试验;骨扫描;肿瘤标志物;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正侧位胸片、正侧位胸椎X线片、正侧位腰椎X线片、正位骨盆X线片、胸部CT、胸椎CT与MR(与血管关系密切时需增强);腹部脏器与双侧腰大肌超声检查;必要时行听力、视力、视野检测。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得检查项目
心脑血管系统相关专业检查;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怀疑免疫异常患者)
(六)治疗方案得选择。
全身治疗:卧床休息,增加合理饮食营养,保持室内空新鲜与阳光照射。
抗结核药物治疗、(建议术前抗结核治疗在院外进行)局部治疗:窦道换药。
脓肿穿刺或引流。
褥疮泌尿系感染得防治。
手术治疗:胸椎:前路经胸腔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后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腰椎:腹膜外腰椎结核病灶清除+髂骨取骨植骨术;后路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
(依据情况决定就是否植入内固定系统,以及前路或后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抗结核治疗:常规采用INH、RFP、EMB、PZA联合治疗、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妊娠、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或根据耐药结果选择抗结核药物。
(八)手术日。
入院后10-16天
(九)术后恢复、
复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检查(床边) 术后抗生素应用:依据有无肺部及其她感染联合应用头孢二代或三代抗生素,用药时间3—7天。
出院后必须常规依术前四联化疗方案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个9—12月,必要时再加3-6个月继续进行INH、RFP、EMB联合化疗。
(十)出院标准。
术后7—14天后,体温正常3天以上,切口愈合良好、己拆线。
脊柱正侧位X线片显示正常术后改变,胸片显示正常术后改变,腰大肌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者。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脊柱结核,既往未行手术治疗,需行手术治疗者;行___________________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标准住院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