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临床路径
肺结核(初治菌阳)-临床路径表单A

科室:感染科
疾病名称:肺结核(初治菌阳)ICD-10编码:A15.1
临床路径名称:肺结核(初治菌阳)
标准住院日≤28天。
医嘱项目:第1- 2天
备注
长期医嘱:
结核科护理常规
必选
二级护理
必选
特殊疾病护理
必选
普通饮食
必选
留陪人
必选
5%GS 250ml ivdrip qd
必选
利福平0.3-0.6 ivdrip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静滴口服制剂二选一
0.9%氯化钠100ml ivdrip qd
必选
异烟肼注射液0.3-0.4ivdrip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静滴口服制剂二选一
0.9%氯化钠100ml ivdrip qd
可选
还原性谷胱甘肽1.2-1.8 ivdrip qd
可选
异烟肼0.3-0.4 po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护胃(雷贝拉唑胶囊20mg口服bid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 qd铝碳酸镁1.0po tid)
三选一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沉
必选
大便常规+潜血
必选
尿常规
必选
常规心电图
必选
生化(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等)
必选
血凝分析+D-二聚体
必选
感染四项
必选
血型鉴定/血型组合
可选
降钙素原
可选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必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查
医嘱项目:第8- 14天
备注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定时复查
血沉
传染病科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的住院患者。
一、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痨(TCD编码:BNF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ICD-10编码:A15.0、A1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第7版(陈湘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肺痨(耐多药肺结核)协作组制定的“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诊疗方案”。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常见证候:肺阴亏损证阴虚火旺证气阴耗伤证阴阳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肺痨(耐多药肺结核)协作组制定的“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2天(重症患者≤5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痨(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3)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4)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促甲状腺激素;(6)心电图、胸片。
肺结核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肺结核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肺结核病患者的分析,探讨了临床路径的应用和重要性。
经过详细的病例描述和临床路径分析,我们对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患者病情描述某男性患者,40岁,无明显过敏史,主要症状为咳嗽、低热、盗汗等,伴有乏力和食欲减退等现象。
查体发现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并在X光胸片中发现双肺出现斑片状阴影。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初步怀疑为肺结核。
二、诊断及治疗过程2.1 诊断过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进一步进行痰液培养和TB-性状实验确认,结果显示为结核杆菌阳性。
2.2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了6个月的标准抗结核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
三、临床路径设计与应用3.1 临床路径设计以该患者为基础,我们制定了一份肺结核的临床路径。
在该临床路径中,明确了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各个环节,规范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时间节点,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3.2 临床路径应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进行了操作,及时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并进行了系统的护理措施。
通过严格遵循临床路径,我们有效地管理了患者的病情,使其获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四、疗效评估及护理措施4.1 疗效评估经过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咳嗽、低热等症状消失,体检结果也显示病变阴影明显减轻。
结核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4.2 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环境、合理的饮食、合理用药、密切监测病情等。
此外,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教育,增强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合作意识。
五、结语通过对这一肺结核病例的分析和临床路径的应用,我们深刻认识到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卫生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合理制定和应用临床路径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版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版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疾病已经逐渐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治疗。
然而,单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挑战。
肺结核的复杂性和多发性使得治疗方案复杂且耗费时间和代价高昂。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例,许多医疗机构采用了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
耐药结核病是指一种耐药菌株引发的结核病。
耐多药肺结核则是指对常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耐药的肺结核。
耐多药肺结核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普通肺结核类似,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消瘦等。
与传统的肺结核治疗方案相比,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更加困难和昂贵。
治疗过程常常需要持续几个月到几年,且许多常规药物的效果不佳。
传统的肺结核治疗方案通常使用一些广谱抗菌药物,例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对普通的结核菌十分有效,但是在耐药菌株出现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诸如万古霉素和利福喹酮等高剂量和毒性更强的抗菌药物。
这些药物使用过程中常发生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毒性反应,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
另外,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中的可替代药物等资源也显得不足。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通过根据医疗机构的特殊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的优化和操作规范的把控,降低了治疗中的风险和失误率。
该方案通过前期严密的病人评估和分类,完成耐药结核菌株的鉴定,采用药物浓度监测实现个性化调整药物和剂量扩散,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间隔,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临床路径版可以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组成治疗小组,确保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路径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将其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并将其用于实际的病例诊断和治疗。
通过该方案,医生可以更加专业、系统地对患病病人进行治疗,增强了医生对该类疾病的敏感度和严谨性,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机会。
总之,耐多药肺结核作为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仍然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
肺结核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肺结核护理常规。
2、二、三级护理。
3、遵医嘱应用药物。
4、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验。
5、遵医嘱留取并送血、痰培养标本。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生命体征:T、P、R、BP。
2、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及时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3、保证静脉通畅,无外溢。
8、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时,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帮助患者排痰。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四~六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肺结核护理常规。
2、二、三级护理。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医嘱,抗结核药物治疗。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
2、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和蔬菜等。
3、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
4、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
5、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6、尽早防治呼吸道感染。
7、督导病人用药,强调坚持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取得配合,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定期复查胸片和肝、肾功能、。
8、出院2周内责任护士电话回访或家访,解答患者提出问题,健康指导。
肺结核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第一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肺结核护理常规。
2、二、三级护理。
3、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遵医嘱应用药物,做皮试,建立静脉通路。
5、抗结核药物治疗。
6、嘱患者午夜禁食,翌日晨抽血行常规检查。
护理与健康指导
1、入院护理评估。
医院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医院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一、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表型药物敏感试验或分子药物敏感试验检查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参照《WHO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8年更新版)》,《抗结核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利奈唑胺抗结核治疗专家共识》,《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耐多药结核病短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等。
1.药物治疗:(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治疗方案:①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②应当至少包括5种有效或几乎确定有效的药物,其中包括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1种注射剂;③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④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⑤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根据情况可延长至8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⑥治疗疗程应为痰培养阴转后至少18个月。
(2)方案选择:①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下述药物敏感且患者无禁忌情况下,首先推荐以下治疗方案:6 Z Am(Cm ,Km, )Mfx(Lfx)Cs(PAS ,E)Pto /18 Z Mfx(Lfx)Cs(PAS,E)Pto方案(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Am:阿米卡星,Km:卡那霉素,Cm:卷曲霉素,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Cs:环丝氨酸)。
【免费下载】发〔〕8号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版和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临床路径

(2012 年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 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 (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 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 2 周以上,或伴咯 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 (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2008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1.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 (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 3 次; (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 (3)胸片;必要时肺 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 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5.既往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药物治疗:(1)推荐治疗方案:2HRZE/4HR或2H3R3Z3E3/4H3R3(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2个月,继续期使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2)疗程一般6个月。
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3)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001初治菌阳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5)心电图、胸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临床路径
一、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肺结核(I C D-10:A16.0-A16.2)。
2.肺结核无并发症。
3.肺结核不伴有其他系统疾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结核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1.症状:咳嗽、咳痰三周,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盗汗、乏力、
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等。
2.胸部影像诊断。
3.PP D试验阳性或强阳性。
4.病原学诊断: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结核杆菌阳性为金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氧疗(必要时)。
2.规范抗结核治疗。
3.抗菌治疗(有合并其它细菌感染依据者)。
4.吸痰(必要时)。
5.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
6.止血(咯血者)。
7.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 C D-10:A16.0-A16.2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感染性疾病的检查;
(2)痰抗酸杆菌检查、病原学检查、胸部C 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
(1)肺功能(适时);
(2)B超、超声心动(必要时)。
(七)治疗原则:
1.规范抗结核治疗。
2.对症治疗。
3.处理并发症。
(八)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症状缓解。
3.影像学吸收改变。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加重,归入其他路径。
二、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结核(I C D-10:A16.0-A16.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30天
三、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患者告知单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