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26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天,有位哲学家带弟子出行。
途中,他问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弟子们争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弟子不知如何回答。
哲学家继续说:“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不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
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弟子更加茫然,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
”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哲学家解释说:“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
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这种人的心灵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万物之上。
”“第二种是懒惰的人生。
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要遗忘。
”“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
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封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
这是一个注定(▲)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弟子大悟。
▲。
人的一生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态度至关重要。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驾驭凌驾悲伤悲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⑶请根据文意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2分)二.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勇B. 惑C. 狡D. 熊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郭沫若A. 温故知新B. 知无不言C. 知难而进D. 知足常乐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一文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王勃C. 欧阳修D. 苏轼A. 谨慎B. 贪婪C. 勤奋D. 懒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主旨。
2.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中的“温故知新”的含义。
3.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含义。
5.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脚踝(huái)颤栗(lì)拮据(jié)呕心沥血(lì)B. 倔强(jiàng)脊梁(jǐ)脚跟(jiǎo)眼睑(jiǎn)C. 荒谬(miù)窒息(zhì)纨绔(kù)哄堂大笑(hōng)D. 纳闷(mèn)暴露(lù)粗犷(guǎng)沉湎(miǎ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畸形锐不可当一曝十寒脍炙人口B. 拾人牙慧不堪设想风声鹤唳狐假虎威C. 休戚相关珠光宝气颠扑不破油光可鉴D. 锐不可挡融会贯通一丝不苟贻笑大方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
B. 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作品,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中汲取营养。
C.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电子产品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B. 《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绚烂多彩的春景图。
C. 《济南的冬天》以济南冬天特有的山、水、雪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D. 《雨的四季》通过对雨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 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 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 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他们俩在台上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B. 因同事的女儿办喜酒,我本要参加,突然一个老朋友莅临寒舍....。
C. 我在中学时就拜读..过您的不少作品。
D. 当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在电视前欣赏卓别林大师的无声电影时,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满屋漆黑,剧情戛然而止....。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B. 主任接受了两个学校的学生的建议。
(“两个”一词放“学生”前面)C. 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D.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将“依赖”改为“依靠”)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荡漾.(yàng)婆娑.(shuō)隽.妙(juàn)眼花瞭.乱(liáo)B.岑.寂(cén)贮.藏(chǔ)清晰.(xī)小提.大做(tí)C.恻.隐(cè)虔.诚(qián)哺.育(pǔ)因地治.宜(zhì)D.晨曦.(xī)热忱.(chén)骊.歌(lí)余音绕梁.(liá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玷污笨拙嘎然而止一代天骄B.喧闹惘然斟酌损益重蹈复辙C.蓬蒿濒临恪尽职守言行相顾D.恣睢拮据换然一新格物致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一直恪守..过去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不寻求改变,未来我们必将深受其苦。
B.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B.2018年新年第3天,习近平主席以最高统帅身份对开训动员大会上向全军发布训令。
C.各县(市、区)要加强职业技能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提高精准扶贫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D.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5、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
(比喻)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借代)C.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卷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范围:九年级上1-3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0分)最近,年级黑板报新增了“语文角”栏目,其中呈现的内容引起不少同学关注。
你也开始注意,并试着完成下列任务。
1.栏目贴出了与多音字“和”相关的三个词语,希望有意参与者分别为“和”标音,并将词性为形容词的词语用正楷字抄写在答题卡对应处。
(2分)(1)应和(2)和蔼(3)掺和2.阅读下面文段,画线处填写成语或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2分)白求恩同志_____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_______,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
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毫不利己自私自利小心翼翼怅然B.毫不利己拈轻怕重满腔热忱佩服C.精益求精拈轻怕重小心翼翼怅然D.精益求精自私自利满腔热忱佩服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把握,为第二自然段补全首句。
(2分)一个语言片段有两种或多种解释,这种现象称为语言的“歧解现象”。
语言的歧解现象,。
如“他叫张亮”这个语言片段中的“叫”,常用的词义有两个:①叫作,②呼叫。
由于这两个词义同时存在,所以产生了歧解现象。
在“他叫张亮,他的哥哥叫张明”“他叫张亮,叫了半天了”这两句话中的“他叫张亮”,就不会产生歧解现象。
初中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1含答案解析

初中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I一.选择题(共5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扒车/扒手调换/南腔北调少安毋躁/少见多怪B.劳累/连累顷刻/倾家荡产骇人听闻/言简意赅C.颤动/颤栗接济/人才济济悄然无声/低声悄语D.奔跑/投奔殉职/徇私枉法赴汤蹈火/前仆后继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抵制和识别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这座公园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
D.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出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B.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将建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对非法采运砂行为的高压严打。
C.中国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并且中国决策者的行动早于其他国家,因此近期中国市场相对于海外市场波动较小。
D.军语传输的是战时号令,是作战要求。
军令如山,不仅仅针对军人,普通群众就应听从指挥,做到步调一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随着祖国的强大,我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娉婷(pīng)飘逸(yì)大发雷霆(tíng)。
B.摇曳(yè)调和(tiáo)相得益彰(zhāng)。
C.广袤(mò)濡养(rú)自惭形秽(suì)。
D.恪守(kè)汲取(jí)附庸风雅(yō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鲜研永往直前断章取意。
B.流盼附庸风雅相得益彰。
C.忧戚更胜一畴强聒不舍。
D.娉婷李代桃僵翻来覆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B.正如大家预料的那样,董卿虽第一次参加《声临其境》的录制,却给《办公室的故事》进行了绝配,这让倪萍喜出望外。
C.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在他们的感觉里,时间似乎已经过去了数千亿光年。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我们不承诺采取保留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把“保留”调到“采取”前面)B.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昂的革命热情,更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删去“在”和“中”)C.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尽管努力了但是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离目标总会近一些。
(把“如果……但……”改为“尽管……但是……”)D.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操劳,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删去“发自内心”)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小芳为大家演唱一首动听的歌,唱完后,她对同学们说:“唱得不好,请多多包涵。
”B.重阳节到了,小强去敬老院慰问老人:“老人家,能吃尽量吃,吃一餐少一餐。
”C.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会不明白?”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积累与运用(17分)1.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8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分)B.,西北望,射天狼。
(1分)C.,嬴得生前身后名。
(1分)D.燕子来时新社,(1分)E.鸡声茅店月,(1分)F.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分)G.受任于败军之际,(1分)H.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1分)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假如生命是树,就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昂然挺立的参天大树,也要在戈壁沙漠中倔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极度疲乏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的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
(1)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方框内的文字。
(2分)(2)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3. 名著阅读。
(5分)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
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话出自哪一个情节?涉及的主要人物有谁?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涉及到哪几个主要人物?二、古诗文阅读(17)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本词的作者是(朝代)的。
(2分)5、如果你朗读“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3分)6、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文言文阅读【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乙】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傧者①: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②: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袂③:就是衣裳的袖子。
7.解词(2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傧者更道8.译句(4分)(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2)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9、. 乙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甲文中唐雎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2分)10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2分)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美]彼得·斯坦哈特①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
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
在黑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chīxi ū,猫头鹰)的自信。
但我来观看的是月出的活剧。
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
②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
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③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跳一样准确无误。
他们知道,每隔29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病消瘦而死去,接着又再次诞生。
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
④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
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像面纱一样遮住了夜空。
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
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
如果我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
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
⑤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面,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
突然间,那道山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
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
⑥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
但是,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
它的面色变化着,从红色变成桔色,变成金色,再变成冷黄色。
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因为,随着月亮的上升,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
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胸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的阴影。
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
⑦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
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
要观赏它,我们必须渐渐置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
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自己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
我们的想像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辽阔,感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
⑧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的清晰挤到我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
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人的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
⑨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
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吟唱。
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乐之声轻轻注入我们耳中。
”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像蟋蟀的乐曲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月亮的嗓音。
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的安谧之中。
⑩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
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
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们大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
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在白昼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
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语,看见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
11文章写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3分)12第⑤节中“月亮的赐予”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
(3分)13第⑨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的鸱鸺和“在草丛中尖声吟唱”的蟋蟀?(3分)14文中一些句子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
请参照示例,选取一句加以赏析。
(4分)[示例]句子: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赏析:“每一次月出”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句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每一次月出”的美妙所在和作者对它的独特感受。
15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流露的情感,引发了你什么思考?(4分)长河落日扁(节选)①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
③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
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
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④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
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
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
因此,处于地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是仙山琼阁。
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
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空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
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成倒影。
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州了。
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象!⑤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
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⑥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16、①段“捣鬼”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17、文章第二段,“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跑”而不用“传播”?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18、者在第②段写的“不少人的经验”的作用是(3分)19、③、④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光线在空气中的变化曲折:第③段是从变化的角度,而第④段则是从变化的角度。
(2分)20、文章第四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3分)21、容上看,这是一篇说明文,请你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个能说明光线折射现象的事例,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2分)答:四、作文(50分)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告别。
告别父母,我们在叮嘱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告别朋友,我们在不舍的体验中学会成长;告别昨天,我们在流逝的遗憾中学会珍惜;告别忧伤,我们在案前进中获得久违的快乐………告别是一种仪式,它宣告旧的已然过去;告别也是一种蜕变,它意味着新的变化即将开始;告别更是一种出发,他催促我们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