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一、特征
其香味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 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有“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 杯留香经久不散”的说法. 对于其主香物质说法不一,其主要有五种: (1)四-乙基愈疮木酚说. (2)吡嗪及加热香气说, 认为生成酱香物质的途径有:一氨基 酸的加热分解;二蛋白质热分解;三糖与蛋白质反应等七 种途径. (3)呋喃类和吡喃类说, 该学说认为形成酱香的物质共有呋喃 酮、吡喃酮类等二三 种. (4)一糖醛;二苯醛;三乙二甲基丁醛等一0 种特征成分说. (5)高沸点酸性物质说.
➢沙:茅台酒生产中粉碎后的高粱; ➢下沙:第一次投料:占总料量的五0%,要求 整粒高粱与破碎粒之比为八:二;.高粱粉碎 的目的是在于使原料更有利于吸水膨胀,同时 有利于糊化及糖化发酵作用,利于后期轮次中 的发酵和蒸馏,还有利于排出原料带来的杂味,
并有利于原料的灭菌作用.
8
一一一
12/5/2021
原料的粉碎
20
一一一
12/5/2021
可避免酒精从甑边上升过快,造成蒸馏时蒸汽钻边现 象,不利于甑内酒醅中酒精、香味物质的提取.缓慢高 温馏酒,严格控制进汽在0.0五-0.0八MPa,馏酒温度三 五 -四0℃,馏酒速度一.五-二.0 kg/min,每甑酒头取 一-一.五 kg等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
取酒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到酒液的温度、浓度及口感, 特别是口感.量质摘酒后进行分别存放,如发现有邪杂 味.立即终比接酒.改用尾酒坛接酒.用于制作窖底醅 或泼窖.俗语讲“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保证质 量靠掐酒”就是讲分段取酒的重要性.
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 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 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一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 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 比,下沙为八0%比二0%,糙沙为七0%比三0%,下沙和 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五0%.为了保证酒质 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

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

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

089食品工艺“四高两长”是酱香型白酒的独特工艺,但该工艺的每一个实施环节与步骤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这就需要制作的工人充分掌握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关键工艺与技术原理,从而保证酿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符合标准,提高酒体质量。

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酱香大曲的制曲工艺与步骤流程,进而提出了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制作环节,以此为人们提供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研究内容。

一、酱香大曲的制曲工艺1.处理制曲原料。

原料全部采用小麦,一般软质小麦更符合要求。

首先,对小麦进行除杂处理,使用水润麦,原料量在5%-10%之间。

夏季可以使用常温水,冬季需要使用温水,控制在40-60℃之内。

其次,将水润麦堆放,10h后进行粉碎处理,要求“烂心不烂皮”,呈现出“梅花瓣”的形状,过20目为细粉,需保留40%-60%。

最后,将母曲粉与麦粉混合搅拌,夏季母曲量控制在3%-5%、冬季为5%-8%。

母曲粉要求采用上批次优质母曲,为新曲提供主要微生物,菊花心、红心的金黄色大曲是最佳选择。

2.拌和水分。

充分搅拌母曲粉与小麦粉,加水拌和,夏季保持水分达到35%-37%、冬季37%-40%。

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培菌出现问题,进而无法形成酱香效果。

3.压制曲坯。

拌和后将混合粉压制,一般选择长方形形状,要求压制效果光滑、无缺角和裂缝,中部稍微凸起,有良好的提浆且无夹灰。

曲包一般要控制在12-13cm 的高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引起培菌温度出现异常。

4.入仓堆放。

打扫发酵仓,地面铺设稻草,用母草处理墙壁以提高保温效果。

曲坯堆放时选择由内往外的顺序,横4块、直3块,对曲坯缝隙进行旮草。

一层铺设完毕后覆盖4-6cm厚的稻草,共可铺设5-6层,每层需要保持曲坯缝隙隔开。

堆曲完成后再次覆盖稻草,均匀泼洒量水,保持原料质量为3%-6%,夏季可用凉水,冬季需用40-60℃的温水,处理完毕后关闭门窗。

5.培菌管理。

培菌过程中温度会持续提升,大曲中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微生物变化会引起大曲风味物质的生成。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1酿造工艺
酿酒工艺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即用酒酿原料制备糊精,噬菌,酿酒和熟成四个主要过程。

当用于酿制酱香型白酒时,这几个过程又会做出一些调整。

2制备糊精
第一步,将原料面放入大缸,而后加入足水搅拌成糊精。

再加入大米酵母给大缸里的糊精发酵,糊精发酵时,酒底形成,糊精被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酸以及一些其它产物。

3噬菌
当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里面的酸可以抑制有害的细菌的生长,此时将其加入碱液发酵,这一步称为噬菌。

噬菌可以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使其中的乙醇、二氧化碳、酚类物质和氨类物质的含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产生酱香型白酒的特有风味。

4酿酒
接下来,酒将温度抬高,以加速发酵,同时将面积放入容器中,也就是酒液被清晰地区分成酒液和蒸馏底渣。

5熟成
最后一步,熟成,就是将新酒熟成一定的时间,使其中的物质改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在熟成的过程中,酒可以去掉残余的有机物,异味物质,以及添加一些添加剂。

这样就可以获得一支纯正的酒酿酱香型白酒。

制作酱香型白酒完全依赖于技术和原料熟练的酿造工艺,而且,每一种酱香型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以使它们拥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我们在饮用之前,要了解到他们的酿造和发酵过程,才能更好的享受他们的美味。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优质酒类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其生产工艺也颇为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 糖化发酵:首先,选用高质量的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作为原料,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将谷物蒸煮糖化,使淀粉转化为糖。

然后,加入黄曲霉等曲菌发酵剂进行发酵,使糖转化为酒精。

2. 一次蒸馏: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得到的液体进行一次蒸馏。

在蒸馏锅中,将这个发酵液体加热,使其中的酒精沸腾,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变成液体,这样就分离出了酒精和水。

3. 混合酒精:将一次蒸馏得到的酒精与其他一些口感独特的酒精混合,这样能够使酱香型白酒具备更加独特的风味。

4. 二次蒸馏:将混合酒精再次进行蒸馏,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纯酒精,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

通过二次蒸馏,可以将酒液中的不良成分去除,使白酒更加纯正。

5. 洗涤沉淀:将二次蒸馏得到的酒液放置静置,通过沉淀等工艺去掉酒液中的颗粒状杂质。

这样能够使酒液更加清澈透明。

6. 储存发酵:将洗涤沉淀后的酒液放入大缸或大桶中进行储存发酵。

储存发酵的时间长短和储存方式会对酱香型白酒的口感和香味产生重要影响。

7. 桶贮老熟:经过储存发酵后,酱香型白酒可以进行桶贮老熟。

通常是将白酒放入大木桶中进行贮存,并且在桶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这样能够使白酒更加醇厚和香气四溢。

8. 定型熟成:经过桶贮老熟后,酱香型白酒还需要进行定型熟成,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经过定型熟成后,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口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合理的控制,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代表了中国白酒工艺的精髓和传统。

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是十分独特、科学合理的。

在顺应茅台镇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

概括酱香型白酒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是酱香型白酒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白酒工艺的地方。

三高是指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酱香型白酒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度,比其他任何白酒温度高出10—15度,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

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是其利用自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度。

通过高温规程发酵,形成酱香白酒特殊芳香物,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物质。

这种高温堆积发酵是其他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也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他的蒸馏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白酒高出10—20度,主要目的一是分离酱香型白酒酒精发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低沸点物质。

是酱香型白酒饮用后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是指基酒的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两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而其他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酱香型白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进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酱香型白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加醇香体美,加之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其酱香型白酒的高品味价值。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

严格按照节气进行,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再经三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时间至少要5年以上才能出厂。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

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酱香型白酒是独特的工艺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部分。

其传统工艺总结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其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其工艺特点为: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而形成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风格,现将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如下:第一部分原料酱香型白酒以小麦制曲。

小麦感官要求:颗粒坚实,饱满,均匀,呈金黄色,皮薄,无霉变。

理化指标:水分≤13.0%,淀粉≥60%,干粒重≥38.0g/千粒,不完善粒≤4.0%,夹杂物≤1.0%。

高粱为制酒原料。

高粱为红褐色,不带清白色,颗粒坚实,饱满,均匀,无霉变,无污染,断面呈玻璃状。

以茅台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例,其颗粒较小、皮厚、扁圆结实,干燥耐蒸煮、耐翻拌,其水分<13%,蛋白质>12%,干粒重>35g/1000粒,淀粉含量>60%,其中支链淀粉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高粱,占总淀粉的99%。

其吸水量低,耐蒸煮,不易糊化,这些条件满足了酱香型白酒逐步糊化,多次蒸煮、翻拌、发酵的需要。

第二部分制曲工艺制曲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一份民族遗产。

曲的种类较多,按其形状和原料可分为大曲、小曲、麸曲。

大曲可分为三类:按大曲的品温可分为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低温大曲;按工艺可分为传统大曲、接种的强化大曲和纯种大曲;按所作用原料生产的产品可分为酱香型大曲、浓香型大曲、清香型大曲、兼香型大曲。

酱香型酒曲是独特的高温大曲,以小麦为原料。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酱香型白酒大曲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生料制作、开放制作生料制作是酱香型白酒大曲培养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小麦自身所带的菌及环境微生物在制作时共同作用,由此而部分形成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产香、产酒功能菌和酱香型白酒香气、香味的前驱物质。

开放式制曲有别于其他曲种的制作,开放式制曲最大限度地网络了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增加大曲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总量。

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工艺(一)酱香篇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酒体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等特征。

在所有的白酒中,酱香型白酒所含的总酸是相当高的一种,可达2.0g/L(以乙酸计)以上,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其发酵容器是石壁泥底窖池,酒体主体香成分不明确。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酱香型白酒生工艺说明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时间贮藏,精心勾兑而成。

两次投料指下沙和糙沙两次投料操作。

有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可以概括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四高是: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两长是指:生产周期长,历经一年;贮藏时间长,一般需要贮藏3年以上。

一大指的是用曲量大,用曲量与粮食质量比达到1﹕1;一多指的是多轮次发酵,即八轮次发酵。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中,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

1. 下沙于每年的9月重阳开始下沙。

将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积于晾堂甑桶边,将堆积润粮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匀后上甑,蒸粮2h~3h,使粮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泼上热水(称量水)后出甑。

将蒸好的原料铺于晾堂摊凉至适宜温度,撒适量酒尾,加入高温大曲粉,进行发酵;2. 糙沙取出窖内发酵好的生沙酒醅,与粉碎、润好后的高梁(高梁润粮操作与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蒸粮蒸酒,所得的酒即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发酵)。

将蒸好的原粮摊凉后加入适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温大曲粉拌匀,入窖池发酵后开窖蒸酒。

3. 七次取酒将糙沙轮次入窖发酵好的糟醅从窖内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内糟醅的不同层次,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

蒸酒结束后,将糟醅出甑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后起堆堆积发酵,高温堆积后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开窖,按窖内上、中、下3层将糟醅分别起出,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等存放。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
生成内容:
酿制酱香型白酒需要仔细挑选上好的原料,合理搭配,精准控制酿造过程,以确保酒品的质量。

酿造酱香型白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一、原料的备料
1.添加酒母:酿制酱香型白酒,建议采用芽酿米,酒食搭配可以选用大米和小麦;
2.加料:根据用酒配方,选择合适的花草、果实及调料拌入原料中;
3.煎熬:将原料煎熬到适宜的温度,进行混合和醇化;
二、蒸馏
1.将混合物蒸到指定的温度,为蒸馏提供条件;
2.精馏:进行多次精馏,除去不需要的杂质,提纯醇精;
三、陈酿
1.大桶熟成:将精馏的醇精放入桶内,熟成三至六个月,以便发酵;
2.分瓶装:将熟成后的白酒,装入小酒桶内,继续陈酿半年至一年;
四、包装及灌装
1.准备包装材料:准备好各种袋和瓶,确保质量;
2.灌装:将酱香白酒装入瓶子,完成装瓶;
五、存储
1.存放室温:将瓶装白酒放入室温常温处,以保持原有的口感和风味;
2.温酒保存:将白酒放置在17℃-22℃的环境中保存,可以维持其酒质和风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精心酿制出一款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不仅可以让人享受满口的酱香醇厚,还能清爽入口,充满可口的味觉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克良时,季克良对茅台酒即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部分。

茅台酒(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

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茅台型酱香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1964年,现任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克良与未婚妻徐英大学毕业来到茅台厂工作,他们是茅台厂历史上最早的发酵专业大学生。

今年67岁、已是满头银发的季克良对我回忆,他对当时茅台酒技艺之复杂感到震惊,书本上的介绍不仅粗率且错误百出。

他对徐英说,我们不说话,慢慢观察、学习,也许10年后才有发言权。

直到第11年,季克良当上了酒厂生产科的副科长,写了一份“生产作业指导书”,对茅台工艺做初步总结和规范。

酿酒的技术本质上十分简单,两句话即可说清:第一步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步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酒精)。

但事实上,酒之所以甘醇馥郁,并非乙醇的作用,而得益于发酵酿酒过程中的副产物——大量的酸酯类有机物。

这些复杂的有机物群构成了口感、味道、香味、回味等一系列感受。

目前已知浓香型酒中,香型成分有400多种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酸乙酯,而酱香酒中的香型物质高达1200多种,主体香型成分至今还不清楚。

茅台地区酿酒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汉使唐蒙出使夜郎路过今天的二郎时,僚人便用自酿的“蒟酱酒”来招待他。

唐蒙把“蒟酱酒”带回长安,令汉武帝大加赞赏,从此钦定其为岁岁来朝的贡酒。

茅台当地人告诉我,蒟酱就是当地的拐枣,也叫鸡爪子,学名叫枳犋,果实外皮比较青涩,而果肉比较甜。

汉武帝喝的其实是低度果酒
在蒸馏技术发明前,中国人饮用的基本是酿造工艺生产的米酒,酒精浓度不超过20度。

蒸馏技术的产生,推动了酿酒技艺革命,明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高度“烧酒”。

但是蒸馏酒的技术是如何发明的还是一个谜。

“茅台(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

”季克良对我说。

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茅台型酱香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酿酒的第一步是制曲。

每年端午后,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

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

“刚来的工人都受不了这个活,踩两天腿就会疼得下不了楼。

”茅台制曲车间的一名工人对我说。

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

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

每到夏天,制曲车间的门上爬满了一层名为“曲蚊”的小虫,人一张口甚至能吸进几只。

制曲需要的就是这样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

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

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

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

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

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制好酒曲,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在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

我们在茅台厂寻访酿酒技艺时,发现“沙”是茅台型酒的核心概念,但很多误解与传讹都来自于对“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美食家唐鲁孙。

“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

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

“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

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

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

而茅台最著名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

而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茅台酒要在沙里过滤。

茅台型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本地产的高粱。

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

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的微生物环境茅台型酒
的关键是选择比较完整的高粱,只有如此才经得起多次蒸煮。

我在寻访中了解到,早期酿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约为20%~30%,现在基本不超过10%。

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吸水。

然后,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

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酒工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

上满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约220斤左右的酒曲。

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

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

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

茅台型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插进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

窖坑有3~4米深,能装15~20甑的酒糟。

与浓香型酒不同,酱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

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

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

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再度过一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

时间到了12月~1月,这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

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

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

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

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

茅台调酒大师以“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分不同批次的酒。

三种酒体理论的提出,对于保障茅台酒质量稳定性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使勾兑有了可以依据的基础。

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

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

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勾兑一直是酿酒过程中比较神秘的工序,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从原理上说,勾兑就是调节酒中的酸酯平衡,但是没有仪器可以代替人的舌头去寻找答案,最终的口感,全靠评审会的几张嘴。

”勾兑师李远程对我说。

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

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各家酒厂的核心机密。

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

一瓶地道的茅台型酱香酒的生产至少5年。

通过以上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介绍,相信更多的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酱香型白酒”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随着消费者对酱香型白酒的认识和了解,那些披着“酱香型”外衣的劣质产品将会无立足之地。

酱香型白酒品质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酱香型白酒窖藏时间的长短,理论上酱香型白酒窖藏时间越长品质越好,因此,酱香型白酒品鉴方法酱香型白酒品鉴方法以分辨新酒与陈年老酒为主。

一、酱香型白酒的感官:一般新酒和杂酒酒体成白色透明,而陈酒是带微黄色,越陈的酱香型白酒微黄色越浓且清晰。

二、闻香:新酒和杂酒刺鼻、有异味,陈年酒闻香温和、老味飘香、幽雅细腻。

三、尝味:新酒和杂酒刺舌尖,再品一点满口散陈年酒是成“团”进口进喉,越陈越不散。

四、感受:当你一口喝到胃,胃的反应有燃烧感即是新杂酒,陈年酒是不会有刺激感的,而是胃慢慢有热感渐渐传遍至全身有温暖的感觉。

五、空杯留香:当杯中酒喝干,新杂酒在杯子里的留香很快消失,而陈年酒越陈
在杯子里停留时间越长,陈年酒空杯留香时间长达两三天。

六、体验:新杂酒多喝会产生口干,想大量喝水,甚至产生头痛头晕,肠胃不适,长期饮用有窜皮和瘙痒感,陈年酒则不会产生以上现象。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简称为酱香型白酒品鉴的六步曲,通过这六个步骤,基本能够分别出酱香型白酒是新杂酒还是陈年老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