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曲大提琴独奏曲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弦乐四重奏《梦幻曲》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弦乐四重奏《梦幻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梦幻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弦乐四重奏。
这首曲目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展现了梦幻般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欣赏这首经典作品,并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然而,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形式的音乐,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并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
2.针对这一点,我将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通过演奏,使学生感受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3.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欣赏《梦幻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弦乐四重奏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梦幻曲》的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
3.示范:演奏《梦幻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5.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弦乐四重奏的基本概念。
2.《梦幻曲》的背景及特点。
3.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技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弦乐四重奏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梦幻曲》的欣赏能力。
3.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钢琴曲《梦幻曲》鉴赏

钢琴曲《梦幻曲》鉴赏
《梦幻曲》是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于1838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华丽、梦幻、浪漫的特点,在钢琴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梦幻曲》钢琴曲的鉴赏。
(1) 曲式结构:《梦幻曲》采用自由曲式,无明显的乐章划分,全曲约13分钟。
其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快速的弹奏,缓慢的演奏,快速的弹奏。
这种结构特点体现了作曲家对于情感的反复表达,从而更好地达到了情感表达的效果。
(2) 曲调和调性:《梦幻曲》采用G小调,曲调极具感染力和渲染力。
通过这种调性的运用,作曲家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3) 演奏技巧和艺术特色:《梦幻曲》在演奏技巧方面极为高超,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音乐素养。
同时,作曲家采用了许多特殊的演奏技巧,如跳音、音阶等,来表达出曲子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4) 音乐表达的内涵:《梦幻曲》是一首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感的钢琴曲,它所表达的是对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曲家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
(5) 音乐效果的呈现:《梦幻曲》的音乐效果极为出色,通过其华丽、梦幻、浪漫的特点,使听众在音乐的魔力下产生深深的共鸣和情感。
《梦幻曲》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钢琴曲,通过其华丽、梦幻、浪漫的特点,传递了作曲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演奏者需要在演奏时,充分理解曲子的内涵和情感,通过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将曲子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氛围完美地表现出来。
同时,听众也需要仔细聆听,感受这首曲子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
熟悉的旋律——提琴名曲欣赏10首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 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 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SZM
《沉思曲》
《沉思曲》是由马斯奈于1894年所作,出自《泰伊思》第二幕第1场与第2场间,故又 称为"泰伊思冥想曲",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承载伊斯的美丽和神 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是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 的名篇,也成为了马斯奈的代表作。
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具 有浓厚的民族风情,“纵情高歌”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 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热烈欢舞”充分发挥了复杂多变敏捷灵活的技巧, 表现了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的场面。
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是著名作曲家陈钢根据吐尔逊卡的尔所作歌曲《美丽的塔 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的笛子独奏曲改编,完成于1976年。其中应用了新 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并吸收了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手法,增二度和装 饰半音的进行、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的拨奏和感情奔放的华彩乐段,构成 了这首乐曲的特殊风格。
公共艺术 音乐篇
熟悉的旋律——提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具 有浓厚的民族风情,“纵情高歌”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 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热烈欢舞”充分发挥了复杂多变敏捷灵活的技巧, 表现了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的场面。
舒曼_梦幻曲_的曲式与演奏分析

2010年第8期 总第267期和声以外乐曲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你可以到处看到俄罗斯式的连绵悠长的宽广的抒情旋律,以及还有与此对比的带有谐谑描写性的旋律主题。
B﹒B﹒阿萨菲耶夫曾这样说:“克服为装饰而装饰的技艺与浓重的和声,到处占优势的是丰富的旋律线条,而这线条又是如此温柔、生动、有弹性、切合实际、活泼、尖锐、清晰并且往往性格鲜明,富有深刻的表情,仿佛还是由雕刻工的钢针描画出来似的”。
第一首第一旋律主题不是那种温柔的线条,而是一种有棱有角的略显机械的旋律。
与此相比第二主题就多少带有幻想性和稍许的恐怖性。
第二首作品却是以柔和悲伤的歌唱性旋律与娇弱的音色而迷人,这是普罗科菲耶夫抒情的最诚挚、最温柔和最自然的篇章之一,显然这同俄罗斯民族抒情诗有着直接的联系。
结语总之,套曲中这四首小品非常的出色,它们的旋律构造都同俄罗斯民歌相近,和声则别具一格,一会儿是在白键上的森严的古体,一会又是精美的半音体系。
虽然它们与传统和声、调性等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但也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对传统古典音乐形式与创作手法上的突破,它到处都显示出普罗科菲耶夫的个性风格。
在这四首小品中,细致的抒情与稍许的怪诞结合在一起,从深沉、阴暗的低音与独特的旋律线条 ——有各种装饰音和可怕的跳跃——中可以听到童年时代熟悉的“幻想故事的回声”。
参考文献:[1][俄]M.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等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2][英]大卫•古特曼.普罗科菲耶夫[M][3]徐月初,孙幼兰译.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版[4]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简介:1.单士锋,作曲理论硕士,主要从事作曲理论及其教学研究。
2.韩雪菲,钢琴演奏硕士,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重庆文理学院专职钢琴教师。
罗伯特•舒曼(1810~1856)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善于把文学融入到音乐中,强调音乐是感情的体现,并主张艺术来源于生活。
浅谈舒曼钢琴作品《梦幻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要点

浅谈舒曼钢琴作品《梦幻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要点作者:徐芳凯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01期摘要:罗伯特·舒曼是浪漫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在钢琴作品的创作方面彰显了其个人风格,处于浪漫主义大背景下的舒曼更加注意灵感与诗情画意的融合,同时,舒曼把文学与自己的生活也渗入音乐,造就了舒曼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文意欲以舒曼钢琴套曲《童年即景》中脍炙人口的《梦幻曲》为例,从创作背景、和声、旋律、演奏技法等方面来解析此曲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梦幻曲音乐特点一、《梦幻曲》的创作背景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在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显现出杰出的才华。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性格敏感多情,具有民主主义思想。
1834年,舒曼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舒曼音乐语言独特,极富于梦幻色彩,他的音乐创作注重灵感与诗化,并富有文学性及自传性的特色。
舒曼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钢琴套曲,在套曲中,他将若干首独立的钢琴小品以统一的构思组织起来,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通过这种音乐体裁,舒曼的音乐思想得到进一步彰显。
《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钢琴套曲作于1838年,该作品并没有以纪实的手法直接去白描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儿时的情景加以创作。
舒曼以准确的笔触,精炼的手法,深入刻画出成年人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与感叹,但也流露住一种因为青春年华的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与忧郁。
《童年情景》之中的《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也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梦幻曲》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梦幻曲》能让人不禁忆起孩童时代的各种景象,但是对于舒曼,可能有具体的事件,在他多情善感的影像里,可能有次维考小镇上某个午后池塘的林荫和日影,抑或有端坐钢琴前还是小女孩的纯真的克拉拉。
舒曼的梦幻曲

舒曼的钢琴套曲《童 年情景》。作于1838年。 《童年情景》由十三首 标题性钢琴小曲组成,其 中第七首《梦幻曲》最为 著名。 关于《童年情景》的 创作动机,作者曾在给婚 妻、钢琴家克拉拉的信中 写道:“由于回忆起你的 童 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 品。” 乐曲寄托了舒曼对童 年时代的缅怀和回忆。
《梦幻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的如梦境般 的诗情,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 《梦幻曲》常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 竖琴、长笛、吉他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无伴奏合唱曲 等,广为流传。 主题由四小节上行后逐渐下行的旋律构成:速度缓 慢,节奏平稳,旋律起伏匀称,渗透着宁静的冥想的色 彩。
现力,使这首给人们以美好希望的抒情诗长久流传。
陈逸飞的作品 《梦幻曲》
音乐的展开只是这美妙如歌的主题旋律的变化重复。 主题旋律总共出现八次,每一次起句的末尾都有些变化, 使音乐表情细腻而动人。
在《梦幻曲》中,衬托旋律的和声丰满而并不复杂, 使乐曲增添了一缕温和的情绪。 与主题旋律相呼应并有时交织在一起的对位声部,既 自然又表情丰富。
精炼的音乐语言,鲜明的音乐形象,引人入胜的表
在舒曼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与老师的女儿克 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30 岁),他们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干预幸福地结 合了。
舒曼与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 促使他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的一年间共写了 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 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 22岁,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 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 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 33岁,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34~40岁,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 44岁,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投河被救。两年后逝 世于精神病院。 46岁,因患精神病逝世。
《梦幻曲》精品课件

A乐段 主题乐段
B乐段
A1乐段
变化、发展 变化、再现
三段体结构
欣赏视频,感受音乐旋律:
乐曲背景介绍:
选自《童年情景》钢琴套曲
舒 曼【德】
欣赏动画版的《梦幻曲》吧!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梦幻的《梦幻曲》, 该曲表达了童年的情趣。童年对每个人只 有一次,希望同学们珍惜这珍贵的时光, 给自己的童年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舒 曼【德】
缺音频
主题A乐段
速 度 大提琴音色 情 绪
慢 速 低沉、丰满 抒情、深沉
聆听时的好习惯:
安静
跟着音乐模唱:
主题A乐段
缺音频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
B乐段
缺音频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do B乐段
缺音频
(后略)
乐段解析:
do
A乐段
B乐段
(后略) (后略)
乐段旋律总结:
段落 内容
用一个词来表达下面图片的意境!
梦幻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梦幻曲》吧!
梦幻曲
Meng huan
qu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乐谱解析:
(后略)
仔细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低沉、浑厚的声音来自哪件乐器?
大提琴
音乐演奏乐器介绍:
弦乐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 中提琴
第二小提琴 大提琴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下课
我们下节课见
A乐段 主题乐段
B乐段 变化、发展
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听听最后一个乐段,你觉得它更像A乐段还是B乐段?
A乐段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do
教学设计:梦幻曲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单元教学目的:本单元围绕西洋管弦乐队及乐队中的主要乐器而展开,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理解欧洲音乐语言蕴含的丰富底蕴,夯实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和感受。
教学要求:1、聆听本单元乐曲作品,使学生接受欧洲音乐语言,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促使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认识2、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及其各个乐器组中的乐器,能够辨别主要乐器的外型、音色特点,了解乐器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中的主题变奏和赋格曲等基础知识教材分析:1、《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第一部分——珀塞尔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第二部分——珀塞尔主题变奏,由13个变奏组成,表现各自的音乐情感。
第三部分——赋格曲,形成越来越热烈的场面,2、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是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其音乐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拉舒”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第二部分叫“弗里斯”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
3、欣赏《梦幻曲》旋律优美、恬静,宛如在甜美的梦境里,为单主题的三部曲式,4、欣赏《大进行曲》又名《阿依达进行曲》,乐曲一开始用“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这一主题的情绪热烈而欢快,随后,乐曲在明快、进行曲节奏的衬托下,再现了开头部分的凯旋主题,并在新的调性上再次反复,最后乐曲回到原调,在热烈而雄壮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5、《小步舞曲》有ABA三段旋律组成,在竖琴的伴奏下以长笛独奏吹出甜美优雅的A段旋律,长笛清澈圆润的音质让这首乐曲独具一番宁静深渊的风味,接着其他乐器渐次加入,在B段齐奏出有力而庄严的音乐,与A段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蓬勃的B段旋律丰富了曲子的变化,让静谧的小步舞曲增肌了厚度与鲜明的对照,一切寂静下来后,音乐又返回长笛与竖琴的美妙合奏,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
6、欣赏《鼓手的战争》是作曲家魏尔纳.泰尔辛的一首表现两名鼓手竞技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