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象征义

合集下载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文里的常见意象在诗词中,诗人们经常借物抒情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意象,每一种意象都代表不同的情绪和情思了解了它们,对赏析古诗很有帮助。

1.杜鹃,是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抒发凄凉、哀伤情感的意象。

例如: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蝉,.蝉的寿命很短,基本上只活在夏天,到了秋天就会死去,死前的叫声听上去非常凄惨,所以诗人会用秋蝉或寒蝉来象征悲伤和凄惨的情绪例如:①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3.乌鸦,乌鸦出没的时间,多是秋冬季节的黄昏,再加上自身的外貌与习性,因而成为体现凄凉的意象,古人除了将乌鸦与破败景象相联系之外,还会用来象征“小人”,总之乌鸦在古诗中往往象征着不好的人或事例如: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

范成大《欲雪》4.落花,暮春时节花朵纷纷凋落,缤纷的落花是,古诗词伤春主题里最常见的意象,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例如: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元稹《春病》5.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用来烘托思乡之情,鸿雁还是书信的象征,古代就有雁足传书的典故。

例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6.红豆又叫相思子,相爱的人会用红豆来寄托相思,王维有著名诗作《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一直以来都被当做爱情的象征。

7.帆船,帆、船、舟,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诗人往往将自己人生情感,以及在行舟中的感受融入帆船中,比如漂泊他乡或者“逆水行舟”的积极进取等等例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8.松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松柏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协议关键信息1、常见意象:月、柳、梅、菊、雁、竹等2、象征意义分类:思乡怀人、离别愁绪、高洁品质、坚韧精神等3、诗词举例:《静夜思》《折杨柳》《梅花》《饮酒》《使至塞上》《竹石》等二、具体内容11 月的象征意义111 思乡怀人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月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的光辉洒在床前,诗人恍惚中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仰望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112 孤独寂寞的象征月也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寂寞的心境。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113 美好时光的象征有时月还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相似,而人生短暂,引发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

12 柳的象征意义121 离别愁绪的象征柳在古诗词中多与离别相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暗含挽留之意。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旁新绿的柳色,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边,晓风轻拂,残月高悬,烘托出离别的凄楚。

122 柔情的象征柳也能象征柔情。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姿态。

13 梅的象征意义131 高洁品质的象征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常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常用的意象在形式上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古人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表现方式。

以下是部分常见意象和其象征意义。

1. 春天春天是一个象征万物生长、迎来新生的季节,象征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静夜思》)。

这里的春色代表新的开始和希望,一枝红杏则意味着万物生长的力量和生机。

2. 月亮月亮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文化传统,象征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例如:"庭前有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这句古诗中的月光代表独具匠心、追求卓越的品质,也代表着文化的自我价值。

3. 花朵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神秘,也代表美好的爱情和夫妻之间的感情。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绮怀》),这里的细叶和春风是美爱情的象征,代表着情感和人类的向往。

4. 山山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人们向上进取、挑战自我、探索生命真理的精神。

例如:"青山绿水几竿楼,一点浮云半片秋"(《登楼》),这里的青山绿水是人民艰苦奋斗和努力不懈的代表,而浮云则代表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5. 水水在古诗中是常用的意象,它代表着流动、变换和柔弱,也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逆转。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菩萨蛮》),这里的雨代表生命与变化的世界观,也代表了生命中的不可逆转。

总之,古诗词中的意象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沉淀,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意义,是我们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的重要元素。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浩瀚海洋中,意象是诗人用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这些意象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常常被诗人赋予思乡、相思之情。

当游子远在他乡,抬头望见那一轮高悬的明月,心中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将望月思乡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众多诗词中,月亮的阴晴圆缺也常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相呼应。

满月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而缺月则暗示着分离和遗憾。

杨柳,也是古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它象征着离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中,杨柳的依依之态就与离别的不舍紧密相连。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将杨柳与凄清的离别场景融合在一起,烘托出无尽的忧愁。

由于“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挽留之意,希望友人或亲人不要离去。

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借梅花凋零后仍留香气,表达了自己虽历经磨难但志向不改的决心。

梅花的傲雪凌霜,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追求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的象征。

菊花,通常代表着隐逸、高洁和超脱。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自己隐居田园,悠然自得的生活,菊花在这里象征着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黄花(菊花)又被赋予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味。

鸿雁,因其南来北往的迁徙习性,常被用来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传递书信的使者。

张若虚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以鸿雁无法传递音信,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借鸿雁期盼远方亲人的来信,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杜鹃,又名子规,其啼叫声凄厉哀怨,常常象征着哀怨、凄凉和思乡之情。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华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美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坚韧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行。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坚韧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行,赢得古今诗人的喜欢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决坚韧、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坚韧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突然一夜清香发,散作天地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

古诗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思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1)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3)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4)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5)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象征义
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恋;出淤泥而不染、高洁自爱
竹:气节或坚韧、谦虚
柳、折柳:送别的留恋伤感、怀念远方的亲朋
松柏:傲岸、顽强的生命力
草:生生不息;愁绪无边无际;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菊:志士隐士,坚贞高洁,淡薄名利
梅:傲雪凌霜,坚毅不屈,冰清玉洁,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梧桐:凄凉、孤寂、失意惆怅
日:帝王、朝廷;落日:暮年,衰败
月亮:思念家乡亲朋;人事变迁,时代更迭的见证
浮云:漂泊、游子
雨:清新明净;迷蒙凄凉哀伤清冷
朝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晶莹的冰雪、美玉:纯洁忠贞高洁
流水:时光流逝,绵长的情感(爱情、友情、相思、愁绪等)
鸟:空远闲适;孤独飘零;
大雁:孤飞是思乡思亲,表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是对亲人的思念。

鹧鸪: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蝉:品行高洁;寒蝉:悲凉
燕子:双飞象征爱情;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而见证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历史变迁
杜鹃: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哀怨凄恻、思乡
沙鸥:飘零、孤苦无依
猿啼:凄清、哀伤
琴:隐士、知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